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回复: 0

《寻一个地方叫寻甸》奖金十万10.20截止

[复制链接]
天天向上也 发表于 前天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天向上也 于 2025-9-12 06:44 编辑

《寻一个地方叫寻甸》

(郭万里)

凤龙湾的风吹皱了湖面
金源乡的云擦亮月亮的容颜。
看草海绿了又黄 黄了又绿
我把故事种进 北大营 的春天。

洋芋花的香飘到了天边
红军村的光照进游客的心间。
看牛羊来了又走 走了又来
我把乡愁装满 清水海 的蔚蓝。


哎呦嗨 寻一个地方叫寻甸
唱过苗家歌 歌飘三月三。
彝家火塘 温暖了我的心
一山钟灵多秀美 迷离了我的双眼。

哎呦嗨 寻一个地方叫寻甸
重走红军路 心泊柯渡边。
大树杜鹃 映红了我的梦
一甸千年多浪漫 陶醉了我的心愿。



(创意说明:这首《寻一个地方叫寻甸》歌词以“寻甸”为核心,通过具象的地域元素与情感共鸣,成功勾勒出兼具画面感与文化温度的地方印象。歌词精准选取凤龙湾、金源乡、北大营、清水海等寻甸标志性场景,搭配“风吹皱湖面”“云擦亮月亮”“洋芋花香飘天边”等动态描写,让读者能直观联想到当地的自然与人文风貌,如“草海绿了又黄”“牛羊来了又走”还暗合季节流转,增添了时光感。
情感线清晰,层层递进。从“把故事种进春天”的期待,到“把乡愁装满蔚蓝”的眷恋,再到“歌飘三月三”“心泊柯渡边”的沉浸式体验,情感从初见的好奇过渡到深入的共情,最后落脚于对寻甸“钟灵秀美”“千年浪漫”的赞美,逻辑连贯且真挚。文化元素融合自然。苗家歌、彝家火塘、红军路、大树杜鹃等元素,既体现了寻甸的民族文化,也融入了红色记忆与生态之美,让歌词不止于“写景”,更有“文化厚度”,避免了地域歌词的单薄感。
4. 语言韵律适配演唱:“哎呦嗨”的衬词、“边”“间”“蓝”“愿”等押韵设计,以及“绿了又黄 黄了又绿”“来了又走 走了又来”的重复句式,符合民歌的传唱特质,读来朗朗上口,适配旋律传唱。这首歌词是一首成功的地域主题作品,既做到了“写好寻甸”,又实现了“打动人心”,兼具辨识度与感染力。)




手机(同微信)13103089096

电子邮箱740533196@qq.com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YT8WbPD6Cm2aM3JY1spc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9-14 07:45 , Processed in 0.1124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