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7|回复: 2

高镇同, 1928年11月生于北京。结构疲劳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19-11-29 18: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秦川牛 于 2019-11-29 18:45 编辑

https://www.baidu.com/s?tn=50000 ... 8%E9%95%87%E5%90%8C镇同, 1928年11月生于北京,原籍江西省都昌。结构疲劳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9-11-29 18: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镇同, 1928年11月生于北京,原籍江西省都昌。结构疲劳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https://baike.baidu.com/item/%E9 ... /3818070?fr=aladdi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9-11-29 18: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
百度首页 登录 注册 网页 新闻 贴吧 知道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百科
  

高镇同
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首页
历史上的今天
百科冷知识
图解百科
分类
艺术科学自然文化地理生活社会人物经济体育历史
秒懂百科
懂啦
秒懂星课堂
秒懂大师说
秒懂看瓦特
秒懂五千年
秒懂全视界
特色百科
数字博物馆
非遗百科
百度数说
城市百科
恐龙百科
多肉百科
用户
蝌蚪团
燃梦计划
百科任务
百科商城
权威合作
合作模式
常见问题
联系方式
个人中心
收藏 40
1
高镇同 编辑 讨论
高镇同, 1928年11月生于北京,原籍江西省都昌。结构疲劳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46年至1950年在北洋大学航空系学习,毕业后曾在清华大学任助教。1952年起在北京航空学院工作,历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担任过 8家飞机制造厂和研究所的技术顾问,曾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和多届国际学术会议主席或委员。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镇同主要研究内容为材料疲劳性能,主讲“材料力学”、“塑性力学”等课程,担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 [1]  高镇同院士是我国著名结构疲劳专家,创立了“疲劳统计学”分支学科。他曾负责自行设计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弹性仪,第一个电阻应变片,先后承担国家、航空航天部、空军等30多项科研课题。 [2]
中文名 高镇同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北京市 出生日期 1928年11月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北洋大学 主要成就 创立疲劳统计学等 代表作品 《疲劳统计学》
目录
1 人物经历
2 主要成就
▪ 科研成就
▪ 人才培养
3 个人荣誉
4 社会任职
5 人物评价
人物经历编辑
高镇同院士捐献善款资助贫困残疾儿童与老人
高镇同院士捐献善款资助贫困残疾儿童与老人(3张)
高镇同,1928年11月15日出生于北京市,原籍江西都昌。
1946年至1950年在北洋大学航空系学习,毕业后曾在清华大学任助教。
1952年起在北京航空学院工作,主讲“材料力学”、“塑性力学”等课程,担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
20世纪60年代初,高镇同从材料疲劳性能的研究入手,随后对作用于机体结构上的载荷谱进行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了“全波雨流计数法”,经过多次实际应用证明,该法使用方便,计算精度高,被一直沿用至今。此后,高镇同开展了疲劳断裂可靠性研究,提出了疲劳裂纹扩展可靠性曲线测定原理、疲劳试验统计分析方法等。 [3]
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高镇同晚年一直热心慈善事业。2011年6月30 日,高镇同院士为祝贺中国共产党建党90 周年,在“共产党员献爱心” 活动中,将自己积攒的5 万元捐献给北京市慈善协会,以资助贫困残疾儿童与老人。
截至2011年6月30 日,他用于慈善事业、捐献的现金累计已达70多万元。 [4]
2018年11月15日,“永不疲倦的结构疲劳专家”、中科院院士高镇同迎来90岁寿辰。生日当天,高镇同捐款90万元,奖励和资助对航空航天领域做出贡献的国内高校相关专业优秀青年人才。 [5]
主要成就编辑
科研成就
成就
北航博士生阎楚良在高镇同的鼓励与指导下,敢于求解新的未知数,跟着高镇同“爬大山”。高镇同联想到疲劳试验中最少试样的确定方法,与解决此项研究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借鉴这一方法,不仅解决了最少飞行采样起落次数,也解决了长期众说纷纭的置信度问题。于是,“中值谱”的新概念应运而生。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由高镇同负责的“国产大型系列飞机疲劳载荷谱工程”,通过8.6亿个载荷谱实测数据采集、处理和载荷谱编制方法的研究,完成程序语句设计18.6万条,逐一解决了诸多疑难问题,使我国飞机载荷谱编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立了具有90%以上置信度的中值载荷谱原理与体系。为此,以“大型机械结构中值载荷谱编制原理及工程应用”命名的项目,于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与目前国内外采用计数统计结果编制的载荷谱不同,中值载荷谱真实地保持了载荷—时间历程与各状态参数一一对应关系,因而进行疲劳试验时,能够真实展现结构部位疲劳损伤依赖于时间萌生、演化和终结的全过程。
众多中科院院士和航空航天有关专家评价说,该成果的取得,使中国在具有高置信度载荷谱编制领域的研究方面,跨入国际领先水平,它对疲劳学科发展、室内模拟试验技术、多轴联合作用寿命估算理论等的发展,将会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而且为21世纪开展结构可靠性模拟设计奠定了基础。
他负责自行设计和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光弹性仪,第一个电阻应变片,1956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88年,高镇同成功完成了“直升机强度规范和直升机强度规范使用说明”、“航空有机玻璃疲劳和断口研究及疲劳手册和断口图谱集的制定”两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同年,他还完成了“复合应力疲劳寿命估算”的研究课题,解决了起落架支柱的复合应力疲劳寿命估算问题。此后高镇同进一步完善了随机疲劳断裂载荷谱,提出了随机加速试验谱编制方法,为疲劳试验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提高了工作效率。
1978年以来,高镇同在北航任教授、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先后承担国家、航空航天部、空军等30多项科研课题,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4项获国家级成果奖,9项获部级成果奖,2篇论文被评为中国金属学会优秀论文。1991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 [1]
主要论著
主要论著有:《疲劳统计学》、《疲劳可靠性》等6部,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80余篇。
1 高镇同等.疲劳性能测试.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0
2 高镇同主编.航空金属材料疲劳性能手册.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1981
3 高镇同等.疲劳应用统计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
4 高镇同等.疲劳缺口系数和复杂载荷下寿命估算.力学学报,1986(4)
5 高镇同主编.有机玻璃疲劳和断口图谱.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6 高镇同等.给定寿命下的疲劳裂纹尺寸分布.航空学报,1988 (3)
7 高镇同等.随机损伤过程和依赖于时间的损伤概率分布.力学学报,1988(6)
8 高镇同等.σ-N曲线三餐秫米函数拟合法.航空学报,1989 (2)
9 高镇同等.确定威布尔分布三参数的相关系数优化法.航空学报,1990(7)
10 高镇同.Reliability Based Design for Service Life Assessment.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FATIGUE’90(第四届国际疲劳会议,特邀报告),USA,1990
11 高镇同.Two Dimension Stress-Strength Interference Model for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ICM-6(第六届材料力学行为会议,特邀报告),Japan,1991
12 高镇同等.疲劳损伤概率分布及疲劳寿命统计矩.中国科学,1997,27(2)
13 Gao Zhentong,et al. A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Model for High Cycle Fatigue. Int. J. Fatigue,1998,20(7)
14 高镇同等.疲劳性能广义σ-N曲面.机械工程学报,1999,35 (1)
15 高镇同等.疲劳性能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16 高镇同等.疲劳可靠性.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人才培养
截至2015年,高镇同培养了40余名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高镇同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6]  :
时间        题目        姓名        类型
2006        概率损伤容限评定与可靠性研究        童时波        博士
1996        用应变驱动器对带翼尖副油箱翼面颤振主动抑制研究        邱涛        博士
1995        概率损伤容限评定与可靠性研究        童明波        博士
1992        双击式水轮机结构疲劳可靠性设计        阎楚良        硕士
1990        威布尔分布三参数估算方法对比        林志        硕士
1988        流体—结构耦合问题的数值解法和实验研究        曹维嘉        博士
1987        韧性材料的微结构损伤与断裂        邰卫华        博士
1998        表面裂纹与孔边角裂纹的近门槛区疲劳裂纹扩展规律及门槛值的研究        罗毅        博士
1993        歼教七飞机机翼主梁耐久性分析的概率断裂力学方法        王敏芹        硕士
1997        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结构寿命预估研究        朱智春        博士
个人荣誉编辑
高镇同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56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90年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4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9项。 [2]
2003年获得“爱心捐助奖”;2006年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2007年获得“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 [7]
社会任职编辑
高镇同
高镇同
高镇同担任过8家飞机制造厂和研究所的技术顾问,曾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曾任首届亚太地区材料和结构强度会议主席、第四届亚太地区强度评价会议主席、第四届国际疲劳会议技术委员、第四届国际局部化损伤会议技术委员。 [1]
人物评价编辑
作为一名教师,高镇同院士始终坚持;要有牺牲精神,因为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作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教师要在研究成果奖项上、在论文的署名上把学生摆在第一位。(首都文明办评) [8]
高镇同院士是一位科研路上的攀登者,也是一位为祖国为民族而拼搏的战士,更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师者。高镇同的人格魅力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仅在科学及教育本身,更在于他对社会文明进步所作的卓越奉献。(首都文明办评) [8]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
词条图片(2)
高镇同院士捐献...
高镇同院士捐献...(3)
参考资料
1.  高镇同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引用日期2018-03-02]
2.  高镇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引用日期2019-08-28]
3.  高镇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引用日期2018-03-02]
4.  高镇同  .都昌新闻网[引用日期2018-03-02]
5.  航空界泰斗高镇同90大寿再捐90万奖励优秀人才  .新京报[引用日期2018-11-16]
6.  高镇同  .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引用日期2018-03-02]
7.  北京市慈善协会选送:高镇同  .搜狐公益[引用日期2018-03-02]
8.  高镇同院士:为善最乐且自得  .首都文明网[引用日期2018-03-02]
词条标签:
航空航天 , 人物

高镇同图册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31668次
编辑次数:26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东院院长(2019-08-30)
突出贡献榜
抱只软猫咪i 特色词条 优质版本
silentino 创建版本
1 人物经历
2 主要成就
2.1 科研成就
2.2 人才培养
3 个人荣誉
4 社会任职
5 人物评价

搜索发现
合肥市房价均价合肥市房价走势财经日报合肥房地产网律师咨询网开茶叶店赚钱吗酷航中文官网车贷网络电话凉鞋高跟
新手上路
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new
我有疑问
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
投诉建议
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
©2019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高镇同
进入词条
编辑讨论 收藏赞登录
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18 11:30 , Processed in 0.1141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