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8|回复: 1

从原子弹到苹果手机,你发现了怎样的创新路线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5-9 22: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原子弹到苹果手机,你发现了怎样的创新路线



2017-04-20 周其仁 商业模式观察家


创新有像苹果那样,抓住用户需求,从产品出发驱动技术发明;也有像原子弹试验那样,从原理出发打磨产品。但重要的是,好产品如何变成好商品?我们摘选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的演讲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路。

本文约3000字 | 建议阅读10分钟
文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周其仁
编辑 | 黄晓军、王宇航

乐视造车被一再推向舆论巅峰,当大家都在它的生态化反和资金链断裂上津津乐道时,更为重要的问题已被忽略。无人驾驶到底是理论先行还是需求使然?无人驾驶汽车到底要打造极致体验服务一小撮人,还是规模化思考渗透普通大众?

这关乎到,科技创新从哪一端延伸而来,创新产品从哪一端进入市场。在市场经济下,好产品不一定等于好商品,关键要找出适合自己的那一端。



创新上下行

2016年11月,莱布尼兹大学举办了一个讲座,纪念莱布尼兹(曾与牛顿先后独立发明微积分)去世300年。一位老教授讲到,莱布尼兹曾研发了第一台可做加减乘除运算的计算器。那么珍惜时间的一个人,为什么花十几年去开发一台今天看来颇为简单的计算器?老教授投影了一段德文原话——原来,他认为人不应该从事像计算这样单调重复的工作。

人要做创造性工作,主要是发现世界规律,认知自然界和社会工作原理。然后,把科学发现应用于造福人类,发明技术,再把技术组合成一个个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

这样看,原理、技术、产品,就构成创新的三个环节,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闭环。

那么,什么是创新上下行呢?

上行路是从需要的产品出发,往上走去寻找技术,没有现成技术就发明,再向上琢磨什么道理、什么原理,最后推动原理级的科学发现。

下行路是从好奇出发,或“为科学而科学”,还根本不知道有没有用、能不能用,先把原理级思维拿出来,然后发明能应用的技术,最后做成产品。

上行经典当然首推苹果。乔布斯算不上科学家,但恐怕是产业革命以来最好的产品牛人。他对人类的需要、对人们自己也讲不清楚的潜在需要,有过人的感知。他还特别坚持产品品质和使用体验,不达极致绝不罢休。苹果模式是从产品出发去找技术、找零配件,以此驱动技术发明、并带动原理级别的科学发现。这就是典型的创新上行路径。

下行则可以推原子能和原子弹。过去的炸药基于化学变化,但原子结构特别是原子核没有变。学者发现,原子核一旦有变,将产生巨大能量。至于能不能应用?那还要看条件:那时英法忙于对付希特勒,都无法倾注精力在这一计划上。最终他们的原子能科学家,加上从德国跑出来的犹太科学家,齐聚美国,说服罗斯福立项“曼哈顿计划”,才解决技术难题。第一代产品就是一个小胖子,一个大胖子,投到广岛,结束了二战。这是一个从原理到产品,创新下行的经典例子。

▲乔布斯算不上科学家,但对人类的需要、对人们自己也讲不清楚的潜在需要,有过人的感知。这就是典型的创新上行路径。



四动力打通经脉

其实不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还是产品设计制造,还原到行为的动力,都是《富足》里提到的四大动力。

一是好奇,人天生的偏好。二是财富,开发一个产品、一个技术,或者发现一个原理,如果可以带来财富和自由,这是一个普遍且强有力的动力。三是恐惧,主要讲国家安全。罗斯福为什么支持曼哈顿计划?因为恐惧——要是希特勒先掌握了原子弹,二战命运可能是另外一个模样。其实军备竞赛既是经济竞赛,更是科技竞赛,这是推动科技创新非常重要的力量。以色列、硅谷还有波士顿创新面对的需求,并不仅仅限于市场,还有国防需求。四是人生意义,人生要有个意义,要给世界留点有意义的东西。

科学创新发力,哪一个动力也不能少。这四大动力,或强或弱,在哪里也总是有的,不过受具体条件限制,动力的配置、发挥、组合的状态有所不同。

打通科技创新的经脉,首先是在现实约束下,恰当配置动力,选择合适组合。比如以色列,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都小,但教育根基厚、科学人才优秀,集中于原理级发现和关键技术开发,在前沿尖端科研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产品和产业就借助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市场。

以色列人那么信上帝,怎么同时做到科学创新能力位居全球前列?后来我听一位智者讲解,原来犹太人是上帝选来与他角力的——可以与上帝扳手腕,而不仅仅只是顶礼膜拜、下跪磕头。这是以色列创新能力的精神源泉。他们普遍看重教育,但最看重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是敢于发问、追问不止的探索精神。据说犹太母亲见孩子放学,会问“今天在学校问了好问题吗?”

美国作为创新强国,动力配置更为齐全。那里一流大学多,科研实力强,资本雄厚,金融服务健全,还在全球争霸中形成国家对科技的超级追求,有能力汇聚全球有科技梦的年轻人。好奇、财富、恐惧三大动力都很强,追求人生情怀的人比较多。比如特斯拉的马斯克岁数不算大,但选商业方向,一律事关人类命运。

▲美国作为创新强国,那里一流大学多,科研实力强,资本雄厚,金融服务健全,还在全球争霸中形成国家对科技的超级追求,有能力汇聚全球有科技梦的年轻人。



从顶级到大众的商品

从原理一路到产品,事情还没完。在市场经济下,好产品不一定等于好商品,更不一定能流行开来。

过去讲产品生命周期,其实是商品从开发、上市、到大批销售,达到顶峰再衰减,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科学创新产品也有周期,虽然新技术譬如互联网的出现,可能改变产品周期分布变化的图形。

为什么只有秦始皇差人去寻长生不老药,普通百姓不想延年益寿吗?当然想,但没财力来支持欲望实现。所以一般规律:商品刚上市,没有规模经济,卖价不能不贵,唯大富者才能享用;随后,技术成熟,生产有一定规模,渗透到中产;再成熟到大规模生产,普及到中下收入阶层。

从这点看,科学创新产品走市场路线,还有另外一个上下行。

上行的顶尖享受

这里所谓上行,就是创造顶尖享受,“极致体验”,带来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消费快乐。

其实人类历史上的能工巧匠一直努力在做这件事。不过很遗憾,服务对象总是那么一小撮人,皇公贵族、大富大贵之流。但从技术、工艺、品质等方面看,挖掘了人类包括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潜能。

法国出了这么多顶级奢侈品公司,据《时尚的精髓》探查,主要源于那位穷奢极欲的太阳王路易十四。这位法国皇帝有一招是同样穷奢极欲的中国皇帝没有的,他允许皇家的能工巧匠也在市场上开店,把“皇家定制”当作一块牌子卖。

演变至今,我们听说过中国大妈到香榭丽舍大道抢购包包,却没听说法国大妈到前门大栅栏来抢购西太后用的物件。这一点上,日本好像也随法国路线。我参观过一家十三代相传的株式会社——“印传屋”,专做鹿皮制品。历史上它专为日本天皇宫廷供货,现是顶级奢侈品牌,与法国牌子有得一拼。

现代产业革命之后,中产阶级崛起,财富总量越积越大,但收入分配从“金字塔型”转为“葫芦型”或“橄榄型”。众多人口的温饱满足之后,继续增加的收入要找新鲜而高品质的享受。这时商品开发就有了新讲究:究竟是制造更高精尖、更精致、体验更极致的产品服务,还是把原本只有大富大贵享用的产品服务,成为普罗大众都可及的产品?

▲在巴黎市中心商业繁华区,中国大妈到香榭丽舍大道抢购包包。

下行的规模化思考

这件事情,工业化时代美国企业做得好。在美国特有的社会结构下,企业家擅长把欧洲皇宫贵族少数人定制的享受,用大批量生产降低其成本和售价,以渗透到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

其一,老式剃须刀是一把折叠的利刀,要用好钢精心打造,价格不菲。且无法自己给自己刮脸,非要仆人伺候或理发师傅服务不可。

但到了二十世纪的美国,冒出来一个叫吉列的销售员跨界创新,把一体化剃的刀一分为二,刀把归刀把,刮脸刀片归刮脸刀片。消费者只需买一个成本价的刀把,再每周买一片刮脸刀片,拧到一起就可以自行解决问题。那每周一换的刀片,一次性的,所以单价不高,可毛利率不低。

由此,庞大的美国工薪阶层都不用再去理发店刮胡子,只花费十分之一的成本就可解决问题。到今天,吉列剃刀还是欧美市场主打牌子,中国城乡便利店,也遍布它的产品。

其二,公众熟悉的福特生产方式。全世界的工业化,都离不开流水线的创新。这就是福特的原创发明。这位企业家在100多年前就有一个想法:要是每个蓝领工人都能买得起一部汽车,那汽车市场总销售量将非常惊人。如何让工人也买得起汽车?大幅度降低单价,降低汽车的制造成本。他是先有这么一个念头,才发明了生产流水线。

据说福特流水线年产10000辆车时,其他股东非常开心,只有福特说,他的目标是1天造10000辆!低单价、大批量,质量还不能次。他们当年那款T型车,什么烂路都可以跑,否则也做不到单一爆款。

综上,可以得出“创新上下行”有双重含义:

一是创新的认知路线,是从原理发现、技术发明到产品生产,还是从产品上溯技术、再上追原理;二是让产品转化为引领市场潮流的商品,是向上追尖端品质的产品与体验,还是掉头向下,流入寻常百姓家。

双重上下行,都是科学创新行为,都要讲行为的动力配置。 V


—《国货崛起》—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阅读 104410 投诉
精选留言
写留言

2
赤脚闯大海
好文章!深受启发
4月20日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9-19 09: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finance.qq.com/a/20170917/002440.htm



已出关118万台!郑州为何能造出全球一半的iPhone_财经_腾讯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24 07:43 , Processed in 0.1277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