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新学网首页 > 名人名言 > 经典语录分享到: 32
名人名言
书法名言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书法的名言
按分类查询名言
按内容查询名言
按作者查询名言
按作品查询名言
书法名言 书法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书法的名言39条
心正则笔正。
宋·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心正:指人的思想、品行端正。笔正:指书法纯正。本句大意是:只有思想、品行端正,下笔写字才会书法纯正。“~”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回答穆宗问他为什么善于用笔对说的话,意思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写字就会写得纯正,合乎章法。其实“心正”与“笔正’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一个人的才识、学问甚至性格、品格等修养,往往能通过书法体现出来。如风流倜傥的人,字也多半写得潇洒飘逸;忠厚淳朴的人,字也大都写得朴实无华。作者云“~”,无非是强调作人要注意思想品德的修养,这是至今我们都应该认真借鉴的。这句可供论述书法艺术中个人品质修养的重要性。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时时只见龙蛇走。 书法名言
唐代诗人 李白
婉若银钩,漂若惊鸾。
西晋书法家 索靖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
宋·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本句大意是:学习书法,应当自成独立的一家之体。书法如同诗文创作一样,最贵独创。初学书法,当然应该临摹各种碑帖或模仿他人,但要在模仿名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才能自成一体,取得较高的成就。这句可供论述学习书法要力求能够独创一体。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学书自成家说》
怒猊抉五,渴骥奔泉。
宋·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猊(ní倪):狮于。抉(jué决):挖。骥:骏马。这两句大意是:像发怒的狮子奋爪抉石,像干渴的骏马奔向水泉。~两句是唐代人形容徐浩书法的话。《新唐书·徐浩传》载:“(浩)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云。”徐浩工书,精于楷法,圆劲厚重,自成一家。当时人对徐浩书法的称赞,后被概括成“渴骥怒猊”的成语,用以比喻书法的笔力奔放遒劲,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徐浩传》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关于书法的名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这两句大意是:飘逸像天上的游云,矫健如惊起的蛟龙。此句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人的风神。其比喻贴切传神,使人物形象极其鲜明,很为后人描绘历史人物风采时所喜用。据《晋书·王羲之传》,当对人称道王羲之书法的笔势不凡,也用~来形容,后人效法者屡见不鲜。故此名句不但可以表现人的神采,也可以用来评论古今书法名作,尤其是草书佳作。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比喻三国时代书法家韦诞的刚健有力与饱满峭拔的书法艺术。
南朝·梁书画家 袁昂 《古今书评》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见晋·王羲之《题卫夫人》。意:这里指字的形体、结构、笔划搭配等。笔:这里指下笔书写。作字:写字。这两句大意是:在动笔书写之前,要先对所写的宇的形体结构偃仰横直等等有了充分的考虑,然后再下笔书写。书法家在动笔之前,不仅要对每个字的形体太小,笔划粗细,用墨浓淡,运笔急徐进行充分酝酿,精心设计,而且还要对字与字之间的互相搭配,整幅作品的结构布局有通盘的考虑,才能完成一件理想的书法作品。故而“意在笔前”是书法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这两句可供论述在书法创作中应先认真思考,作到胸有成竹后再下笔书写;也可仅引用“意在笔前”说明在文学创作中应对要表现的内容有了深思熟虑之后再动笔。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南朝梁皇帝 萧衍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书法名言
西汉学者 扬雄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南朝梁皇帝 萧衍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山谷文集》
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关于书法的名言
清·方玉润《星烈日记汇要·游艺》。书:书法。这两句大意是:书法中含有画意,画面中融入书法。我国许多文学家艺木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兼诗人、书家、画家于一身,如王维、郑虔、李煜、苏轼、文同、米芾、郑板桥、齐白石等等。苏轼曾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在他们的书、画作品中,也往往“兼擅胜长而又互用其法”,做到了“~“。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他精于画兰竹,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也常常糅入画兰竹的笔法,用笔既有画竹的俊拔刚直,又有画兰的秀俊纵逸,可谓书字借画法,笔意假诗情,熔众妙于一炉,浑然而天成。
清代学者 方玉润 《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要:要领。统:总括,全部。这两句大意是:书法的要领,可以总括为“骨气”二字。刘熙载把前代书法家总结的经验归结为“骨气”二字,非常精辟。他还阐发说:“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边透为达。洞达则字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可见。“骨气”之重要,学书法者应当切记。
清代文学家 刘熙载 《艺概·书概》
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庸·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这两句大意是:一点一画都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健秀美。古代书法家大都强调写字要有“风神骨气”,以“瘦硬”为贵,并认为“筋骨不乏,肉何所附”,可见“筋骨”之重要。如果一点一画都有筋骨,不仅力透纸背,“肉”也有了依附的着落,字体的雄健美观,自不待言。
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书法名言
唐·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行(háng杭):行列。春蚓:春天的蚯蚓。绾(wǎn晚):盘结。这两句大意是:(萧子云的书法)一字字一行行就像春天的蚯蚓和秋天的蛇弯弯曲曲爬行一样。这两句说明人品与书品的关系。苏轼曾说过:“心正则笔正”,意即人的品行端正,他的书法就会纯正。《晋书·王羲之传》载:“(萧)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仅得书,无丈夫之气,~。”后世以“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软弱无力,没有骨气。
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晋书·王羲之传》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晋·卫夫人《笔阵图》。力:有骨力。筋:作者自注:“客骨微内谓之筋。”圣:造诣达到最高境界。这两句大意是:书法讲究骨力,字写得刚劲有力、骨多肉少,则境界高,造诣深;字写得软弱无力,肉多骨少,则是书法上的大病。卫夫人是东晋女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习书法。~是她的经验总结,也是书法要诀,学习书法的人可作借鉴。宋代姜夔说:“与其太肥,不若瘦硬”(《续书谱·用笔》),明人陶宗仪说:“筋多肉少为上”(《书史会要·书法》),都强调了这一要点。
晋代女书法家 卫夫人 《笔阵图》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宋·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随人作计:跟随别人筹谋。逼真:与真的极相似,即达到很高境界。这两句大意是: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行动的人,永远也不会赶在别人的前面;只有独辟蹊径,自成一家的人才会达到最高的境界。这两句本是黄庭坚关于书法的精到论述,说明学书法不能光是临摹,踵武他人,应当在学习的基础上独树新帜,自成一家,才能取得新成就。此论也可作为诗论、文论,还可作为人生格言。没有超越意识的人,只会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敢于大胆创新,自成一家的人,才能走出新路子,令世人刮目相视。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这两句大意是:在显赫的王公大人面前脱下帽子,露出头顶,奋笔疾书,自由挥洒,笔走龙蛇,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这两句写草圣(善草书的圣人)张旭醉后挥毫狂书的情景。关于张旭的记载很多,他每于醉后,呼号狂走,索笔挥洒。杜甫这两句诗把草圣倨傲不恭、狂放不羁的性格,醉书时的狂态及其笔下流走的云烟般的字迹,都一一展示在读者面前,使后人千载如见。
唐代诗人 杜甫 《饮中八仙歌》
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 关于书法的名言
清·严允肇《洗象行》。蹴(cù促)踏:踢蹬。岧峣(tiáoyáo条摇):本指山高,这里形容象体高大。状:形容。这两句大意是:象蹄硕大,假若发怒踢蹬,就会把大山踩崩;象体高大臃肿,实在难以形容。诗人以夸张手法刻画出大象体高身胖,蹄粗力大的特征以及人们对此感到难以描摹的惊叹心情,写得生动形象。
清代文人 严允肇 《洗象行》
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南朝·梁·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这几句大意是:(王羲之的书法)字势雄奇飘逸,有的像龙跳跃于天庭之门,有的像虎雄踞于皇宫的楼阙。这是梁武帝萧衍评竹书圣王羲之的话。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早年学书于卫夫人,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自成一家。其书备精诸体,尤擅正行,字势雄强而多变化,为历代学书者所宗尚,唐太宗称其书法为“尽善尽美”。萧衍用形象的比喻描述他的字势如龙腾虎踞,雄奇飘逸,变化多端。王羲之的真迹无存,而书迹刻本则多流传于世,其《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南朝梁皇帝 萧衍 《古今书人优劣评》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见唐·杜甫《醉歌行》。词:文词。笔阵:笔法阵势。这两句大意是:文势浩瀚,如三蛱之水奔腾澎湃;笔法雄健,如千军万马独力横扫。这是杜甫对堂侄杜勤的赞语,也可用来称许才思敏捷,文势磅礴和书法矫健,挥洒自如的人。
唐代诗人 杜甫 《醉歌行》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唐代书法家 孙过庭
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书法名言
范温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北宋书法家,画家 米芾 《海岳名言》
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
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书法》。这几句大意是:写字时,一点点得不是地方,就像美女瞎了一只眼睛;一画画得不到家,就像壮士断了一只胳膊。这是作者引用蔡希综《书法论》中论王羲之谈书法的话。书法艺术讲究很深,注重骨力神韵、闻架结构等等,一笔失措,字就黯然失色。姜夔《续书谱》曾说:点者,字之眉目;横直画者,字之骨体;撇笔捺笔,字之手足。若用笔失误,不得其所,就像人的眉眼长得不是地方,断臂瘸腿,自然就失去了神韵。~一段话说明书法艺术不能一笔有误,出现败笔就破坏了整幅节法的艺术美。
元末明初文史学家 陶宗仪 《书史会要·书法》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算子·算盘子。这几句大意是:(创作书法)如果平直相似,样子像算盘子,上下方方整整,前后平齐划一,便称不得节法艺术,只不过是得到一些字的点画罢了。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的形态结构与人的生理、心理结构有一种“同形同构”的关系。一点失当,一画败笔,都会破坏整体的艺术美,如明人陶宗仪形象比喻的那样:“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所以王羲之强调书法家进行创作前,要“先乾所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似,意在笔前,然后做字。”若呆板无变,整齐划一,千字同面,状如算子,了无生气与性灵,便称不得书法,不过是排列整齐的一行行点点、画画罢了。~不愧为书圣的经验之谈,学书者当以之为戒。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
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 关于书法的名言
唐·张怀瓘《六体书论》。洽然:融洽,浑然一体。这几句大意是:马以筋多肉少的为良马,以肉多筋少的为劣马,书法也是这样,都要使骨肉匀称,神貌融洽,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才算上品。作者以马为喻说明书法的要领。书法是一种艺术,艺术讲究美,美就要协调。骨肉匀称,神貌融洽,在人即为美人,在马即为良马。反之,“若筋骨不任其脂肉,在马为驽胎,在人为肉疾,在书为墨猪”。~比喻生动,说理透辟,容易为人理解和接受。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六体书论》
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
唐·李世民《王羲之传论》。点曳:点画。工:工巧。裁成:此指结构。妙:精妙。翥(zhù柱):鸟飞。蟠:环曲。这几句大意是:(王羲之的书法)点画之精巧,结构之精妙,如连绵的云烟,凝结的露珠,形状似断而意脉相连;如凤鸟飞翔,虬龙盘曲,笔势看似倾斜而仍然端正。李世民酷爱书法,尤其喜爱王羲之的字。修《晋书》时,他以皇帝之尊亲自为王羲之作传论。他把王献之、萧子云的字与王羲之的字作比,说献之的字如隆冬枯树,严家饿隶,子云的字如春蚓秋蛇,略无骨力,只有王羲之的字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一段话是他对王羲之书法所作的具体评论,对后人理解书法艺术,提高书法鉴赏能力都有所帮助。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 《王羲之传论》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书议》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书断》
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书法名言
唐·孙过庭《书谱》。或:有的。导:疏导,这里指笔势通达。顿:停顿。纤纤:细。落落:潇洒开阔。河汉:银河。这几句大意是:有的重笔像崩塌的云层,有的轻笔像薄薄的蝉翼;通达时像泉水奔涌,停顿时像大山安稳;纤细时像月牙从无边初升,开阔时像众星在银河排列。~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各种不同的笔势,或轻或重,或导或顿,或纤细或疏放,姿态横生,美不胜收,既是书法,又如绘画,虽未目睹,胜似目睹。
唐代书法家 孙过庭 《书谱》
鹰隼乏彩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翚翟备色而翱翔百步,肉丰而力沉也;若藻曜而高翔,书之凤凰也。
唐·徐浩《论书》。隼(sǔn笋):一种凶猛的鸟。戾(lì丽):至,到。翚(huī辉):五彩的野鸡。翟(dí笛):长尾的野鸡。藻:藻饰。曜(yào耀):明亮。这几句大意是:老鹰和隼鸟缺乏彩色羽毛而高飞至云霄,是因为骨力劲捷而气势凶猛,五彩斑斓的长尾野鸡飞翔不过百步,是因为丰腴多肉而体力沉重;如果羽翼绚丽明亮又能振翅高翔,那就是书法中的凤凰。徐浩以禽鸟比书法,说明书法中的艺术精品应该既具丰采又涵骨力,像唐代书学理论家孙过亭所说的“恬憺雍容,内涵筋骨”,达此境界就如禽鸟中的佼佼者凤凰一样,绚丽而又健飞,两美兼备了。
唐代书法家 徐浩 《论书》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唐代诗人 韩偓 《草书屏风》
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
李铎
亲爱的先生!我怎能忘记你呢?我成了大人,一定还记得先生,会到校里来拜望你的。无论到了何处,只要一听到女教师的声音,就要如同听见你先生的声音一样,想起先生教我的两年间的事来。啊啊!那两年里,我因了先生学会了多少的事!那时先生虽有病,身体不健,可是无论何时都热心地爱护我们,教导我们的。我们书法上有了恶癖,她就很担心。试验委员考问我们的时候,她担心得几乎坐立不安。我们书写清楚的时候,她就真心欢喜。她一向像母亲样地爱待我。这样的好先生,叫我怎么能忘记啊! 关于书法的名言
意大利作家 亚米契斯 《爱的教育》
亲爱的先生!我怎能忘记你呢?我成了大人,一定还记得先生,会到校里来拜望你的。无论到了何处,只要一听到女教师的声音,就要如同听见你先生的声音一样,想起先生教我的两年间的事来。啊啊!那两年里,我因了先生学会了多少的事!那时先生虽有病,身体不健,可是无论何时都热心地爱护我们,教导我们的。我们书法上有了恶癖,她就很担心。试验委员考问我们的时候,她担心得几乎坐立不安。我们书写清楚的时候,她就真心欢喜。她一向像母亲样地爱待我。这样的好先生,叫我怎么能忘记啊!
意大利作家 亚米契斯 《爱的教育》
看过了书法的名言 您也可以查看 书法的成语
推荐名人名言
励志名言 名人名言 孔子的名言 鲁迅的名言 莎士比亚名言 曾国藩名言 孟子的名言 珍惜时间的名言 经典语录 读书名言 成功的名言 诚信的名言 友谊的名言 爱国名言 爱情名言 圣经名言 哲学名言 经典语句 数学名言 激励自己的名言 努力奋斗的名言 赞美老师的名言 关于时间的名言 名言名句大全 名人名言大全 坚持的名言 英语名言 关于学习的名言 自信的名言 庄子名言 勤奋的名言 拿破仑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163410831.html
推荐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 abcc的成语 一的成语 二的成语 八字成语 一字开头的成语 三字开头的成语 秋天的成语 鼠的成语 马的成语 牛的成语 蛇的成语 鸡的成语 虎的成语 猪的成语 带狗的成语 关于马的成语 心字开头的成语 长字开头的成语 发字开头的成语 也字开头的成语 一开头的成语 千什么万什么的成语 意字开头的成语 发的成语 带春的成语 带马的成语 龙的成语 然的成语 手的成语 描写秋天的成语 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形容人多的成语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名人名言分类:书法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WiseMedia
WiseMedia
WiseMedia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10-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站长统计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