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4|回复: 1

钱钟书的“浅薄”与深沉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15-1-21 17: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钱钟书的“浅薄”与深沉
南都数字报谷卿2015-01-18 09:07我要分享 52
[摘要]钱锺书不善交际,却极通世故,深刻或曰“尖刻”异常,他谈论世情史事、人性心理,往往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钱锺书的“浅薄”与深沉

《槐聚心史:钱锺书的自我及其微世界》,汪荣祖著,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8月版。

作者:谷卿,在读博士。

大体而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属于“文学与思想的时代”,新世纪以来十数年则是“史学与知识的时代”。当知识人道德情感不能激发喷薄、参与政治的热情与希望趋于泯灭之际,学术界的话语权力格局也由之翻转,全民之学术偶像更因此变换,从当年的钱锺书热到时下尤炽的陈寅恪热,似能稍显就中之变。

钱锺书之淹贯西中,最集中地体现在《谈艺录》与《管锥编》二书间,其于集部注目最多,札记虽显得饾饤琐屑,却颇有运用文学理论的意识,学者陆扬称其论述方式“实西学流毒”,非无道理;至于陈寅恪,前不久过世的刘浦江教授曾引王季思评曰:“考核精严,论证周密,而不免有些繁琐;识解超卓,迥异时流,而不免偏于保守;缅怀身世,感情深沉,而不免流于感伤。”是论可谓恰切。与钱锺书相比,陈寅恪“史”气十足,考订笺证往往流于琐屑,未免沾染汉学细碎之弊。同为20世纪的史学大师,钱穆就对陈寅恪有过微词,他在给余英时的信中认为陈为文大不如王国维:“临深为高,故作摇曳,此大非论学文字所宜。”至于弟子余英时对陈的偏爱,作为老师的钱穆也是很不以为然的。

有趣的是,在汪荣祖新著《槐聚心史———钱锺书的自我及其微世界》中,也有几段记述了钱与陈的关系和钱对陈的评价。汪荣祖以为陈寅恪“以诗证史,介于文史之间”,钱锺书则称其“混文于史,实有违文学意趣处,其读《会真记》以自传考论之,尤违文学基本理论所谓fictionality。”这段说辞甚可玩味,也能一窥钱陈治学理路的区隔。在汪荣祖看来,二人学问之别,实渊源自生活环境、精神心理之别,而“生活环境”、“精神心理”之特殊性,也是《槐聚心史》写钱锺书所欲处处表现的关键。

书中第一章“自我意识”摘引不少西人哲语,以指出钱锺书的自我意识与其建立在语言文字上的理论世界密不可分,尤有意思的提法是将其“理论世界”视为一种文本,“生活世界”是文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就是文本的“语境”。在此基础上,汪荣祖重新阐释了钱锺书的童年生活与环境对他惊人的语文能力的形成是如何施以影响的。我曾谈到,钱锺书的早慧、顽皮、狡黠和通脱,其实阻碍了他进一步地“深刻下去”,陈寅恪悲观、矛盾的性情则使其作品天然地具有一种“历史性”和“崇高感”。汪荣祖在《槐聚心史》里,亦指出钱锺书引经据典借古讽今的笔法往往是其顽童心态的流露,这种幽默是为了解除自我与外界的“紧张感”,而钱父基博先生早在钱锺书十岁时就指责这个爱发议论、好臧否人物的儿子“浅薄”,告诫其“善自蕴蓄”。钱锺书以知识为乐事,为读书而读书,不及旁顾,与传统知识人概念中“载道”、“寄托”时相龃龉,因此他们父子二人志趣之异也随着钱锺书学问的精进、性格的完全而日渐增大。

民国时期有不少明星级别的“夫妻档”,钱锺书与杨绛这对文学伴侣就颇为人们熟知和称道,汪荣祖在写他们一家三口的情感与生活时,特意强调三人性格的特殊性和人格的独立性,云“钱杨文学因缘几臻化境,主要由于性情上的互补,心理上的平衡,人格上的相敬,以及品位上的契合”。钱杨一家三口的“三位一体”,更像一种朋友的关系,钱锺书生活的时代,即便是一个身份极为普通的人,也能因时局的变动、潮流的裹挟而感知人生的百般况味,敏感细腻如钱锺书,对世态人情则更有非同寻常的体味,因常以一种被动的态度处世,亦少知交,而情感之投入、倾泻,则完全内向入家庭。可以说,钱锺书越是短于交接,越是珍视与妻子之间的“友谊”;越是在与妻子的生活中得到来自亲人、情人、朋友等各种层面的满足,越是无意作外向的无谓应酬。

钱锺书不善交际,却极通世故,深刻或曰“尖刻”异常,他谈论世情史事、人性心理,往往鞭辟入里、一针见血,能发前人所未见,这点是许多人所不能理解者。其实,学问与人生均有“归纳”与“演绎”二途,一般人大都能从万事万物中总结道理,渐积经验、渐开智慧,也有一部分人素来即抱持有一些先验的想法与观念,即逢即证,遂臻通达广大。钱锺书便属于后者,他的唯一一部小说《围城》,在他的学艺人生中如空中兀然飞来,既无前承也无后续,盖非次第积累始成,乃是直书见闻与素所感想也。汪荣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扬善隐恶,往往忽视人性阴暗险恶,《围城》则深察人性之复杂,足具揭恶之“现代性”。钱锺书的冷峻和智慧,确使他有能力来写出现代中国社会的一部分群像,但《围城》的文学意义可能要远逊于它的文化意义,我甚至以为,钱锺书的《围城》极似韩寒的《后会无期》:前者作为一种小说,并无小说该有的语言形式,各式人物话语出于一口,整本书更似一堆精致比喻的汇集,后者亦非由电影语言叙述而成,仅以韩寒式的调笑和段子勉强整合。

最令钱锺书这个无心于世事的“单干户”感到无奈的是,1949年后的“继续革命”、“深入革命”使他难以如愿一意读书,单纯如钱杨夫妇,亦被卷入所谓“清华间谍案”,又被迫参与“改造”、“洗澡”,经历“反右”、“文革”。所幸钱锺书性命无虞,又且留下数卷本《管锥编》,所谓“发愤著书”,大抵如此,汪荣祖认为这便是一种对于“忧患的补偿”。冯友兰曾称自己在“文革”间所写文字为“闰期”作品,这些虽是不宜简单以真假论之的“可贵的伪材料”,但相比钱锺书彼时撰述,自有管华之分。

《槐聚心史》以入编“华人的人观与我观”系列心理学丛书出版,故不得不多费口舌谈议钱锺书之“心理世界”,强论“自我”、“本我”、“超我”,这既是此书特点,视为蛇足亦可。钱锺书谓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logic不同,盲目效法虽多智能,然少情感,《槐聚心史》这种“有方法的写作”则似与此言成一“乌龙”矣。返回腾讯网首页>>

相关阅读:
钱锺书
管锥编
浅薄
深沉
·钱锺书与杨宪益:现代中国译坛的双子星座 2015.01.05
·杨绛与钱锺书的校园爱情 2014.10.01
·阿兰·德波顿:英伦才子沦为“浅薄的心灵鸡汤写手”? 2014.08.18
·学霸钱锺书养成记 2014.07.09
·希拉里出新作批评奥巴马 有效规避自身“浅薄” 2014.06.13
相关搜索:

钱钟书的女儿怎么死的钱钟书女儿钱媛照片李敖对钱钟书的评价钱钟书女儿有孩子吗钱钟书杨绛女婿自杀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


52条评论 腾讯牛评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秦川牛 切换帐户 图片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我的牛评 牛评:纵论天下大事
时间热度
热门评论
头像
举报囚3天前
钱先生的学问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评判的,虽然不学无术者有权利信口雌黄,但时间终将会说明一切。
(20)回复(2)
头像
纳兰若可3天前
喜欢钱先生的围城,把人性描写的淋漓尽致,世人尽可对号入座,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人类只能是不完美的
(17)回复(0)
最新评论
头像
秦川牛刚刚
知识有限,不敢忘评!
头像
钱浩7小时前
只看《围城》的前半部分就胡说钱先生浅薄。
(0)回复(0)
头像
古耳朵2天前
把钱老和那个啥寒相提并论,作者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5)回复(0)
头像
疏影横斜2天前
狗尚如此,何况龙虎。一时文魁,当为默存。
(2)回复(0)
头像
顺 $ 乐2天前
人生最高的境界是寂寞,甘于寂寞,安干清贫,不为名利所累,不为荣辱所动心,知行合一。生命最高的境界是孤独,与青山绿树为伴,与小桥流水为侣,与清风明月共枕,与天人合一。达到此境界之人少矣
(7)回复(0)
头像
老张2天前
时代文化与时代起步,精品出自于艺术技巧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符合人民的要求与社会发展趋势。
(1)回复(0)
头像
豆豆2天前
钱锺书是做学问研究的,闲的时候写了篇围城,却成了经典有才呀
(7)回复(0)
头像
斯夫2天前
读不懂《管锥编》,则不知钱默存;析不透《我们仨》,则不明杨季康。正如此,汪荣祖才谬称钱杨互补,不免堕入俗套。其实,钱默存是介而失之拘,杨季康则和而失之软,二人性格根本不互补,其幸福生活只源于她的包容,包容他的玩皮,如此而已。
(5)回复(0)
头像
残困生2天前
人生最高的境界是寂寞,甘于寂寞,安干清贫,不为名利所累,不为荣辱所动心,知行合一。生命最高的境界是孤独,与青山绿树为伴,与小桥流水为侣,与清风明月共枕,与天人合一。
(3)回复(1)
头像
残困生残困生2天前
换一个角度看人生。
(0)回复(0)
头像
默存2天前
小编就是一猪猡狗熊,钱钟书是泰斗,韩寒是什么东西,和钱先生相提并论,混。
(5)回复(0)
头像
白虎2天前
此文不知表达什么?。。。。
(3)回复(0)
头像
飞跃高峰2天前
民国第一才子
(2)回复(0)
头像
马哥2天前
从《围城》认识钱钟书,颇具好感。
(7)回复(0)
头像
李小跳2天前
超级喜欢《围城》,写出了中国人的人性。我相信,100年之后,中国人还是和当年一样,好不了多少。
(13)回复(0)
头像
沐雨3天前
学际天人,唯欠宽容。
(3)回复(0)
头像
魔界3天前
《围城》对人性的洞察,对社会的针贬,让人有把书从头不食不寝一读到底的冲动。
(9)回复(2)
头像
囚魔界2天前
楼下疯狗吠,喂它砒霜吧。
(1)回复(0)
头像
勇敢的心魔界2天前
浅薄的蠢材喜欢油嘴滑舌而已,和围观打架一个心态,损到你头上你立刻会满嘴喷粪
(1)回复(1)
头像
魔界勇敢的心2天前

(0)回复(0)
头像
藕花闲自香3天前
超喜欢《围城》。
(4)回复(0)
头像
囚3天前
不善?其实是不屑。
(0)回复(1)
头像
勇敢的心囚2天前
可怜跟风狗,我知道你这种无知蠢材越是无知越喜欢表现自己崇拜个文化人。可惜你跟风吹捧的这位有名无实。立马能显出你半文盲的真面目,我担保你学历不超过初中。屌丝,哈哈
(0)回复(0)
头像
囚3天前
钱先生的学问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评判的,虽然不学无术者有权利信口雌黄,但时间终将会说明一切。
(20)回复(2)
头像
勇敢的心囚2天前
蠢货,你一无所知却能跟风吹捧,实际上你一辈子也搞不明白他到底有何贡献,但不妨碍你说好。无知暴民都类似你这样~
(2)回复(0)
头像
红光囚2天前
是的!我们根本无法“望其项背”!与之能比肩的,,季羡林能算一个吧,却也斯人已逝,,
(4)回复(2)
头像
囚红光2天前
楼下有疯狗狂吠,快死了,让它作吧。
(0)回复(0)
头像
勇敢的心红光2天前
你这种文盲不能望其项背,不代表其他人不行,只知道跟风崇拜的鼠辈
(1)回复(0)
头像
v.Lothringen3天前
钱钟书折腾半天,不如个谷歌百度,无聊的很,毫无贡献
(0)回复(1)
头像
v.Lothringen2天前
蠢材,钱钟书和教育有个毛关系?不做钱钟书那样的一无所成的废物就等于不读书?你这逻辑和智商也是醉了。
别怪我说话难听,实在你们这里这些跟风吹捧的人太愚蠢,找不到别的词来形容。
(1)回复(2)
头像
凯恩之印v.Lothringen2天前
说钱钟书一无所成的时候首先要看看自己是什么样
(2)回复(3)
头像
囚凯恩之印1天前
你的楼上有一条疯狗,狂吠不止。
(0)回复(0)
头像
皮皮凯恩之印2天前
不要和那人争论什么了,不值得!前两天才看到他在娱乐板块损姚贝娜来着。
(4)回复(0)
头像
v.Lothringen凯恩之印2天前
蠢货,我当然不像你这种废物,自己没能耐只会追星,就以为别人也都是没能耐的。只有废物才追星,这是铁的规律,绝无例外
(1)回复(1)
头像
凯恩之印v.Lothringen2天前
哈 哈 哈 哈
(2)回复(1)
头像
囚凯恩之印7小时前
你楼上有一只假洋犬,疯狂地狺狺呢!
(0)回复(0)
头像
秋天的童话v.Lothringen2天前
我是比较蠢,是没有直接关系。你也没明白我的意思。你胜利了
(6)回复(0)
头像
Red Lablev.Lothringen2天前
凭这点见解也敢来此发表评论,勇敢啊!
(8)回复(2)
头像
囚Red Lable2天前
楼下就一疯狗在吠,欠抽!
(0)回复(0)
头像
勇敢的心Red Lable2天前
你这种社会底层就知道跟风崇拜名人,恐怕连钱钟书做过啥都不知道吧?蠢货
(0)回复(0)
头像
怪物就是我3天前
其实正常,毕竟改革开放以来似乎所有知识分子特别流行最普通的老百姓都瞧不起的下贱,所以帮理不帮亲的肯定就是浩劫。
(2)回复(0)
头像
明天是自己的!3天前
围城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
(8)回复(0)
头像
李志坤3天前
喜欢民国的文化百家齐放
(7)回复(0)
头像
纳兰若可3天前
喜欢钱先生的围城,把人性描写的淋漓尽致,世人尽可对号入座,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人类只能是不完美的
(17)回复(0)
头像
想飞3天前
论钟书先生有点儿过
(5)回复(0)
头像
※海豚→追梦※3天前
不是不善交际,而是看透了一切不屑交际!!
(12)回复(0)
头像
22762885653天前
对,中国人就是有扬善隐恶的对中有错的思想观念!人的本性绝不会达到许多人自觉的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如果从每个平民到每个国家的最高领袖都全球大力提倡帮理不帮亲的思想精神的话 ,那么,每个国家的内部矛盾都会在帮理不帮亲的大原则下得到理性的解决!
(3)回复(0)
头像
夜的梦丶3天前
未被晒干的潮湿书囊气扑鼻而来。
(1)回复(0)
头像
剐死你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3天前
啊啊啊啊啊
(0)回复(0)
头像
木兰花3天前
喜欢他们夫妇。
(4)回复(0)
头像
小鱼儿3天前
大师於典藉中汲取营养,加之学贯中西,故能通事故,晓人情。
(5)回复(0)
头像
红光1天前
呵,呵呵,,
(2)回复(1)
头像
豆豆红光10小时前
民国以来的大师都死完了,季羡林才能算大师,季羡林当时就是给大师们当小弟的
(0)回复(0)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10-20 09: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view.qq.com/a/20171019/009047.htm


钱钟书的古典意义:博雅逝去,才情凋零_评论_腾讯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27 08:46 , Processed in 0.6895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