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4|回复: 1

海国的兴衰:海权对500年历史的影响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14-8-7 09: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国的兴衰:海权对500年历史的影响

军事首页 凤凰网首页|军事首页 [防务观察] [图片精选] [军事专题] [军事博文]
站内

第02篇
2014 7.25

【导语】没有哪个军事学名词像“海权”(Sea Power)一样兼具神秘感与含混性,也没有哪种战略学概念像海权及其传道者马汉一样,被历史赋予过那么多内涵之外的臧否。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腾讯空间  分享到百度贴吧


忠实依据马汉学说建立的德国“公海舰队”于1919年折戟沉沙之后,出版仅四年的《马汉论海战》被“请”出了安纳波利斯海军官校的教科书名单。再往后,太平洋战争显然不是按马汉的思路进行的,大西洋之战甚至明显折射出经典海权理论在“巡航战”问题上的狭隘……[详细]
一、海权的崛起与统治 1492-1815
作为反法制衡联盟是主要的资助者和组织者,英国在大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继承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并已积累起以欧陆均势和海外优势为基础的“世界领导者”地位。乔治·莫德尔斯基在《世界政治的大循环》中认为,威廉三世入主英国标志着荷兰将领导地位禅让给英国,后者随后维持了两个多世纪的世界霸权。[详细]
二、陆上强国的反击 1815-1918
麦金德的《历史的地理枢纽》预言了那种“世界帝国”觊觎者:拥有以铁路组织起来的可观资源和人口,以后发工业优势迅速缩短和皇家海军之间的造舰技术差距,对欧陆霸权和海上统治权同时抱有野心。从19世纪末起,马汉代表的那种对海权全能作用的崇拜逐渐退潮,英国乃至后来的美国政策制订者日益为“麦金德式恐慌”所左右。[详细]
三、海权与陆权的再平衡 1918年至今
作为英国之后第二个掌握了全球海上统治权的主导性海洋国家,美国在后冷战时代承担着确保全球海上航路畅通的义务,其海权的影响力甚至比在战时更广泛地渗透到了全球各个区域。一国要侵蚀或取代美国的领导地位,除去绝对实力的胜出外,还必须承担成本极为惊人的世界性海上义务,并对全球“公地”建立起足够大的控制力。[详细]
光荣革命令荷兰将领导地位禅让给英国特拉法尔加大胜后 英国反陷入对抗困境“英国式战争方式”在一战中宣告破产

德意志帝国海权之路:追随马汉学说 却铸就悲剧
1890年,一位名叫马汉的美国海军上校出版了一本令他声名鹊起,且日后名垂青史的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马汉的海权理论除了得到英国的赞同以外,也迅速吸引了那些有志于效仿英国,成为世界强权的国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刚刚统一不久的德意志帝国。[详细]
失落的模仿者:海上战略与旧日本帝国的兴衰
旧日本帝国不到60年时间里创造创造了近代史上“太平洋奇迹”,打败了古老的清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但从巅峰走向崩溃甚至只用了短短的四年。它无疑是最好的模仿者,但最终未能重复模仿对象的辉煌。[详细]
从未平衡的苏联海军:规模巨大却只能争近海海权
苏联舰队给俄罗斯留下了可观的物质基础,但大部分装备是基于核威慑和核战争背景设计的,无法经济、有效地适用于21世纪的海洋;苏联海军战略思想从1930年代到1980年代的发展又具有相当大的政治性,以至于俄罗斯无法以历史为鉴确定自己真正“需要”的海军建设思路。[详细]
美国大战略与海权:最大王牌是战略纵深和生产力
自19世纪末从英国手中接收西半球霸权之后,将近一百二十年时间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几乎都处于攻势。即使是在美苏冷战的高峰期,美国在除核力量以外的其他领域也对苏联握有压倒性优势,而优势的直接产物是傲慢。[详细]
德国巨资打造的公海舰队变成存在舰队旧日本连败中俄 创造了“太平洋奇迹”苏联海军战略发展具有相当大政治性

明代中国的海防观念:游牧威胁导致陆防必须居首
对海患的防御并不构成中国式战争方式的有机组成,因此大陆安全政策在中国古代战争思想中占主导地位,明代海防观念仅以海岸防御为主要作战方式,近似于西方制海权学说中“海上拒止”,属于消极方式。这些观念是鸦片战争之前,古人留给我们的仅有教益。[详细]
明清时中国海防观念:安南是假想敌 故信心十足
闭关政策和以内河贸易为主的经济形态使得中国的远洋贸易相当有限,因此缺少发展远洋海军和推行海上扩张战略的动力;至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海防的总体目标仅是维持守势,进而以要港封锁、海岸拒止、岸基反登陆作战等陆上行动挫败其攻势。[详细]
美专家:现代中国海军属于马汉定义的“要塞舰队”
中国正在尝试将一系列新旧不等的科技融入到一支“要塞舰队”当中,这个术语正是大名鼎鼎的马汉最早提出来的,它指的是一种几乎只在岸基火力支援范围内作战的海军。在19世纪的时代背景下,马汉批评这种作战观念严重限制了舰队的活动半径,桎梏了机动自由。[详细]
调查

1.你认为,加强海权是否是国家强大的必经之路?
谋求强大海权是强国的唯一道路
只有强大陆权才能真正实现强国
兼顾陆权和海权,才能实现强国
根据国家的实情采取正确的战略
2.你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应如何保障海洋权益?
追求军事手段的全球化
提升中国周边的军事能力
更大范围的国际安全合作
维持现状即可
点击查看结果>>
冷战时期美国的“遏制战略”惟有仰仗海上力量方可收实效,核武器的高风险性和政治化则进一步凸显了常规远洋海军的意义。后冷战时代,海上优势更成为全球化乃至美国对世界行使领导权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马汉关于海权在影响世界事务方面更有优势的论断仍未过时。海上力量将在一种结合了陆地、海洋乃至太空的国家大战略中继续发挥作用,并达到新的平衡。凤凰网 军事 频道出品 欢迎收藏
编辑:胡楠
网友评论
分享到:
共有295人参与 评论15条用户名    密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jcl1234567890jcl
发表日期:2014-07-31 01:33:02凤凰网北京市网友:jcl1234567890jcl
当今世界三国之争,强强连手遏制心态,斗而不破?!
推荐[0] | 回复 | 复制
sonnl
发表日期:2014-07-28 01:58:20凤凰网广东省深圳市网友:sonnl
外太空才是未来的真正战场.对与资源的缺乏.能源供给.外太空也是当务之急.这一领域的规则到目前为止还是空白的.无论是美国的火星计划.还是我国的月球计划.都只是空中楼阁而已.首先我们都还没有完善太阳系通讯系统.完善小型运输及救援能力.医疗及后勤供给.
推荐[46] | 回复 | 复制
徐古非
发表日期:2014-07-27 13:15:01凤凰网江西省网友:徐古非
中国历代不注重海权,以为大海是天然屏障,毛时代也不警觉,认为只是几个小岛。对日在小島问题上也含糊不淸。不驻兵丶不住民,结果给日丶越丶菲丶马以空隙。现在仍有无名小島,驻不了军就便宜卖给国人,让国人开发利用,卖不掉就动员和补贴国人上島居住営生。
推荐[2] | 回复 | 复制
哑洲美金党国
发表日期:2014-07-27 12:58:06凤凰网江苏省盐城市网友:哑洲美金党国

推荐[0] | 回复 | 复制
文人雅仕
发表日期:2014-07-27 08:57:31凤凰网江西省网友:文人雅仕
不能老是文斗,要文武兼备。国家强大才有底气!!!!
推荐[7] | 回复 | 复制
共有295人参与 评论15条(查看)
凤凰新媒体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广告服务|诚征英才|保护隐私权|免责条款|意见反馈|凤凰卫视介绍
凤凰新媒体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Phoenix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6-11-26 14: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ar.163.com/16/1125/10/C6N8PT1P000181KT.html


海权之争超400年!外媒关注英军向西班牙船开火_网易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18 15:50 , Processed in 0.1157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