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0|回复: 7

全景展现波澜壮阔的西北革命历史 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播出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1-15 20: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景展现波澜壮阔的西北革命历史
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播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1月15日   第 07 版)

  《西北岁月》剧照。
  央视新闻供图

  39集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该剧带领观众重温西北大地上的烽火革命往事,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西北岁月》遵照党史,以艺术形式再现了中国西北地区的革命峥嵘岁月,讲述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胸怀大志,坚定信念,浴血奋战,艰难探索,从星星之火到燎原西北,从保卫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到摧枯拉朽推翻蒋家王朝,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依靠群众,建立新中国的故事。

  习仲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全剧聚焦习仲勋在西北地区发动群众开创革命根据地、守卫边区南北大门、协同彭德怀保卫党中央、土改纠偏,以及在主政大西北期间解决民族宗教问题、发展西北经济和文化等事业的非凡经历和丰功伟绩,展现了习仲勋从贫苦农家子弟成长为肩负重任、主政一方领导者的信仰之路。

  陕甘宁革命老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该剧是第一部全景展现波澜壮阔的西北革命历史的史诗性力作,全面描绘西北革命群英谱,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张宗逊、王泰吉、王世泰、齐心等一大批战斗在西北大地上的革命人物呈现在观众面前。该剧还栩栩如生地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我党领导人以及彭德怀、贺龙、王震等将帅人物,并描画了大量生动的西北群众形象,既呈现宏大战争场面,又以诗意表现手法将历史真实与艺术再现相结合,填补了重大革命题材影视作品在西北革命史、陕甘根据地建设史方面的创作空白。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 ... ontent_26090859.htm

  (央视新闻)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1-21 20: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谣
  ◎陈 泽

  

  时光谣

  

  

  吹口琴的那人还在

  老迈的他

  深居简出

  酒替代了音乐

  笼中的画眉鸟

  占据了他不喝酒

  或酒后的时光

  

  遥想当年

  他吹奏的口琴声响起

  燕子停止了呢喃

  海棠花热烈且绛红

  老宅院紫气东来

  如沐春风

  

  一把口琴

  让他年轻的生命

  一度光彩夺目

  一段流年

  却只能在口琴声里回顾

  

  哪一天

  老宅院人去楼空

  有谁会记得

  口琴声余音绕梁

  似不识

  烟火人间的倏忽沧桑

  告白辞

  比岸更远更接近

  地平线的边缘

  还是顺坡而下

  低于群鱼寻欢的谷底

  最容易想起的

  是车马声稀

  和侠士刀客喜闻乐见

  飘扬于风中的酒旗

  

  要将光阴缩短或延长

  有时停不下来的脚能够左右

  有时深浅不一的目光说了不算

  也无法预判

  只是独向危栏的瞬间

  发生的鸟瞰

  或在一种高度上沉浮

  是不是也连着湖中秋月

  和抚不平的千重风波

  

  有时与一棵树在一起

  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远不如松鼠飞鸟来去自如

  流水凋敝于荒草石头和沟壑

  一朵花的无力与萧疏

  烙印于亭榭之上

  进入一座山或葬送一座山

  在高空盘旋的苍鹰白鹤大雁

  没有给出神灵也在追寻的答案

  

  其实晨曦和晚霞

  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朝露和雨帘被阳光化身为彩虹

  近处的和远方的桥都在升腾

  最想念也最想见的人啊

  何以变得如此清晰

  在泪水泛滥之前

  最想与一条河流相遇和告白

  河流之于泪水

  很多时候也没有本质区别

  蜘蛛记

  蜘蛛结网

  挂在枝叶之间

  愿者和不幸者

  有了自投罗网的机会

  风是主角

  也是看客

  

  蜘蛛终其一生

  为一张网忙碌不休

  却不知道网破之时

  谁先于谁而去

  谁又耽于最后的挽歌

  等幽怜的雨落下

  

  蜘蛛为徘徊者

  设下了太多的迷局

  

  其中的一些迷局

  蜘蛛穷尽解数也无解

  索性葬身其中

  成为了终结者

  时常玩味的标本

  山水引

  河水流淌了千年万年

  山在仰望

  云去留有意

  

  我也在仰望

  一柄利剑一袭红衣

  这是光与影的汇聚之源

  

  花树列队相迎

  与仰望远方的目光相一致

  不会轻易消逝的背影

  在花树与山峰之间

  隔着被色彩覆盖的一条深渊

  万物有灵

  都有机会临渊羡鱼

  倒影里

  一样的海阔天空

  

  霞光里有镜花水月

  游动的岸在天际

  连成了一片

  仰望者可以借此回头

  也可以一去不复返

  

  古寺是神灵居住的地方

  人间喧嚣

  能高于山峰最好

  

  如果隐藏在

  不见天日的云雾深处

  恰好可以延长和满足

  灵魂追着目光

  抵达的过程

  

  行色匆匆

  如何能够领略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

  无尽天意

  群山远

  古树枯了又绿

  绿了又红

  没停止随日月

  穿过风雨间隙的身影

  直抵绝处逢生的高度

  

  两岸猿声何闻

  流水回环

  断桥凌空如虹

  仍以天人合一的姿势

  拱卫以待

  山后面是山

  要翻过多少座山

  涉过多少条河

  才能看清神仙面目

  

  喜欢群山

  披上白雾的模样

  如果白雾

  连天空也一起淹没

  人和神之间

  会是怎样的

  洪荒与混沌

  

  没有可以相诵的咒语

  拿什么来和解

  轻易就泄露了的天机

  落日海

  海浪持续

  落日给了我想要的

  光环和色彩

  

  如果无可改变的结局

  最终必由大海来完成

  不用等待落日慢慢消失

  承受目光里

  不能承受之轻

  

  海风吹拂

  轻易便忽略了生命

  不该有的泥泞

  

  搁浅的鱼不会有奇迹发生

  也没有人会在涛声里

  细数流年

  用一滴泪水

  加重大海的咸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 ... content_235540.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1-25 21: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热播
信仰如光,照亮漫漫征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本报记者 任姗姗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5日   第 10 版)

  图为《西北岁月》总导演董亚春(左)和总制片人王勇在工作中。
  《西北岁月》片方供图

  39集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正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等多个平台热播。观众在感动与崇敬中重温峥嵘岁月,感悟信仰的光辉。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西北岁月》首播当天收视率为2.904%,播出第二天收视率超过3%,开播以来在电视大屏累计收视4.62亿户次。

  今天,我们为何重温西北岁月?电视剧如何真实还原革命历史和革命先辈的精神风范?在用影像打通时空隧道、与历史人物对话的过程中,主创团队经历了哪些磨砺,又有哪些故事触动心底?

  全景式呈现波澜壮阔的西北革命史

  “电视剧《西北岁月》是一部以西北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为时代背景,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生平经历为主线的作品。全剧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传播火种、开奠基业的斗争岁月,描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陕北,领导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轨迹。”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审沈学明说。

  从1927年开篇到1952年结束,电视剧《西北岁月》描绘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之初4个历史阶段。陕甘宁革命老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发布,照金精神是其中之一。

  《西北岁月》总制片人王勇介绍,在认真研究西北革命史后,他们感到影视作品对这段历史的挖掘和呈现还不充分,于是开始收集相关素材,在全国范围内走访专家,组建创作团队。

  全景式呈现波澜壮阔的西北革命史,必须坚持正确党史观、正确历史观。党史、军史各方面专家深度参与创作,龙平平等11位知名编剧先后加入,主创团队在反复讨论、修改、完善中形成共识。“要把西北革命放在中国革命的宏大背景下去思考、去挖掘、去展示,‘两点一存’奠基西北,是贯穿这部剧的历史观。”王勇说。

  在已播出的剧情中,叙事在宏大的历史脉络与丰富的历史细节中徐徐推进。“历史教科书在剧中‘活’了起来”“填补了我的知识盲区”“每一集都好饱满”……在社交平台上,许多观众这样评价。

  “西北革命历史、陕甘红色根据地和边区建设史,一直没有一部全景式的影视作品予以呈现。这部剧填补了这一空白,丰富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内容,也攻克了在创作上的难关。”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说。

  真切还原革命先辈的精神风范

  信仰之光,照亮漫漫革命征程,也照进了今天。许多场景于细微之处见信仰、见理想、见胸怀、见风骨,穿越时空、直抵人心,让观众“不由自主看哭”。“战友情、父子情、夫妻情……《西北岁月》的每一段情节都令人感动!剧集质感好真实,一把就把我拉进那段岁月中。”社交平台上的这则点评获得众多点赞。打开视频网站,“泪崩”也是弹幕留言中的高频词。

  选题重大、内容厚重,愈加考验作品的艺术品质和创作者的艺术功力。唯有思想性与艺术性水乳交融、交相辉映,才能真切还原革命先辈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风范。

  “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遵从党史、艺术再现,重温西北大地上的烽火往事,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纪念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峥嵘岁月。我们以革命前辈的精神为感召,精心打磨每一场戏,拼尽全力拍好每一个镜头。”《西北岁月》总导演董亚春说。

  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历史现场,与革命先辈的浴血征程共鸣共情,要注重塑造人物与讲述历史的关系,避免作品见史不见人,避免人物被历史事件所湮灭。董亚春认为,人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戏眼在主人公,但戏点要在每个阶段、每个场景的重要人物上展现,尽可能让每个人物都生动起来”。一部西北革命英雄谱就这样展现在观众面前。400余个角色在剧中出场,其中有超过300名历史人物。

  “全剧一方面从宏观上展现我们党在西北这块热土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百折不挠的毅力;另一方面,以微观叙事视角展示习仲勋从贫苦农家子弟成长为能够肩负重任、主政一方的优秀领导干部的心路历程,塑造了他对党忠诚、坚守信念、深入群众、不负人民的鲜活形象,进而深入揭示出全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主题,深化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思想内涵。”沈学明评价。

  创作经得起观众和时间检验的作品

  主创团队说,从一开始,他们就坚定了“拿出一部好作品”的决心,希望传递的精神能量“留在观众的心里,留在时间的长河里”。

  一系列数字,折射他们对好作品的理解与追求。

  2017年开始,主创团队着手搜集史料,剧本在开机前精心打磨了6年。每一场戏都经过反复围读和集体讨论,曾经有一场戏出过17次飞页。拍摄期间,剧组辗转陕西的延安、榆林、照金、富平、西安以及河北、青海等地。当时正值冬季,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0摄氏度,刺骨的寒风席卷黄土,人们几乎睁不开眼睛……

  阅读历史资料、访问历史场景,在对西北岁月的无限靠近中,人们被信仰打动着、被先辈感动着。

  在三交镇的战斗中,刘志丹靠前指挥、侦察敌情,不幸中弹牺牲。剧中,弥留之际的他紧紧抓住地上的野草,望向无尽的天空——一组组画面,让饰演刘志丹的演员于和伟也落泪了。“许国难许家,西北岁月艰苦卓绝,我想,革命者们或许并不觉得苦。”于和伟说,在追寻刘志丹思想脉络的过程中,他强烈感受到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由此启发了自己对英雄人物艺术形象的塑造。“从当时的历史环境出发,将英雄还原为一个朴素的人。”于和伟相信,观众不会拒绝真实。

  在剧中扮演少年习仲勋的演员吴磊也做了大量功课。抵达陕西后,他和剧组走访了富平县烈士陵园、立诚中学、照金纪念馆、陈家坡会议旧址、薛家寨等地。吴磊说,身处真实的环境里,心会不自觉地沉静下来,窑洞里的桌椅、土炕,都会把人带回到那个年代。“从群众中走出来的习仲勋更懂得群众的不易。虽然他参与革命工作时很年轻,但战友眼中的他,敏锐理性,有勇气也有胆略。”吴磊说,这是他想与观众交流的。

  作品好不好,观众的口碑是试金石。“真理的光芒、人性的光辉、同志间的真诚……”从观众的评价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真实朴素自有千钧之力,真挚表达与诚意之作定能收获理解与共鸣。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b_20241125_1-10.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1-25 21: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1-28 20: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乡谣

    美术作品 阿维德·莫里茨·林德斯特伦(瑞典)

  

  ◎任 静

  

  故乡谣

  

  

  一两星星二两月

  三两清风四两云

  故乡谣盛开时无言

  凋零时像一片坠落的黄叶

  背后端坐一个失色的童年

  

  当秋风牵着故乡谣

  与意念中紧挽的一缕炊烟

  撞个满怀

  故乡的味道

  便大张旗鼓弥散开来

  

  山在前,风在后

  金色的光芒列队相迎

  我们像路上行走的鱼儿

  艰难地游走于尘世间

  怀揣万亩良田

  耳携母亲倚门唤儿声

  心头捂着一座村庄

  和自己的姓氏

  一笔一画都有来路

  回忆锁定归途

  

  白云在天,丘陵在野

  风拂过麦田

  时光与万物

  书写满纸云烟

  小河有孩子气的天真

  高山寄寓哲人的思想高度

  田野里有金色的风骨

  风过无痕,沙如金

  枯草上的盐白得像雪

  风沙恍如顽童,雕刻着

  又一遍遍抹去存在的印记

  乡愁是一只不死鸟

  飞向我,奔赴我

  当时光老去

  村中央那条清澈的溪流

  仍能召唤远归人

  洗濯伤痕累累的灵魂

  让灵魂有所寄托

  与重生

  故园素描

  门虚掩着

  往事门前

  留着风雨,陈年的日影

  祖辈走过的脚印

  或深或浅

  轮到我走过时

  无法像往事那般从容

  悠闲坐下来,于小炕桌

  和一铺热炕之间

  

  墙上有木方

  摆放捏面的枣山,避邪求吉

  枣山顶上还捏了只喜鹊

  尖利的喙,噙着

  可保家族兴旺的秘诀

  

  洋槐树为烈日撑一把巨伞

  快要坍塌的玉米架

  在风中簌落有声

  就像祖父举着两只玉米棒子

  使劲儿揉搓

  意图把我扯向往事怀中

  

  桌椅板凳俱已蒙尘

  一排大缸蹲踞墙角

  风,静止不动

  水缸里浮着的一枚旧时月

  亦静止不动

  青铜马勺立在缸边

  像邮差,举棋不定

  不知该把勺中清凉之物倒掉

  抑或交付经年干渴的大锅

  一摞细瓷碗扣在碗橱里

  像一只白猫,伏于岁月之间

  釉光闪烁

  温顺而富有暖意

  

  门锁锈死

  铁丝上的一床被褥

  偏偏被遗忘

  隐约留着主人的睡姿与体温

  似乎从另一个世界而来的人

  与我面面相觑

  

  墙角的青藤

  将触须探进岁月之窗

  滋养坍塌的废墟

  我化作清风

  以一只大鸟的姿态

  从往事门前飞过

  一只翅膀系着诗意的远方

  另一只翅膀

  却系着沉甸甸的乡愁

  乡暮

  晚炊袅起宁静的乡暮

  母亲站在硷畔上

  手搭凉棚

  张望漫天彩霞

  归圈的羊群

  裹挟一团黄尘

  卷起儿女归来的跫然足音

  

  晚风飘香

  落霞湮没乡村黄昏

  母亲夕阳般的脸上

  系着一缕软软的炊烟

  撩起牧羊汉子辘辘的饥肠

  

  羊群棉花般盛开在

  崎岖的乡径上

  像朵朵游移不定的白云

  羊羔困倦

  母亲的怀抱是一块湿软的青草地

  

  蓝色炊烟编织柔情之网

  把乡村的黄昏捕捉在里面

  一排整齐的窑洞

  能网住游子浓浓的乡愁吗

  荒村写实

  从前的院落

  像一片干枯叶子

  泊于岁月深处

  九月菊用层叠花瓣铺陈心事

  

  从泥土里长出来的童年

  犹如田里疯长的麦子玉米

  散发庄稼迷人的香气

  结了蛛网的滑冰车

  系着童年影像

  无拘无束的欢笑声

  响彻结冰的河槽

  屋檐下一只昏鸦

  凄然鸣叫

  像在哀叹回不去的少年时光

  

  当作饭桌的石磨盘

  曾摆满夏日小菜

  小葱绿、辣椒红

  荒青老翠写实

  农家火红的日月

  

  雁鸣声声

  拉上乡村深秋幕帘

  一豆灯火点燃

  夫妻夜话

  故乡的爱情最淳朴

  像凝结在草尖上的艾草味

  时隔经年

  犹可入药

  走近荒村

  就走近了你

  四目相对就是人老几辈

  荒村,我不爱万物

  只爱万物中和你关联的那一部分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 ... content_236867.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1-28 20: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蓝田(外一首)
  

  ◎周养俊

  

  天,已经凉了

  太阳依然很暖

  山风吹动,稻浪翻卷

  山坳里金黄一片

  山坡上的荞麦花

  伸展着耐寒的腰肢

  绽放出鲜艳笑脸

  

  走进蓝田

  在一个叫桐峪的地方

  欣赏秋色浪漫

  秦岭苍翠,溪水悠闲

  眼看就要降霜了

  火红的柿子已经挂满了山水之间

  蓝关古道上

  不见韩愈的雪青马

  辋峪川里

  不见王维吟诵诗篇

  只有那棵挺拔的银杏树

  一叶一叶飘落

  把冬天召唤

  山菊花

  下霜了

  你终于露出了笑脸

  一身黄衣服

  一双丹凤眼

  在山坳,在高坡

  在荒野,在河畔

  这里很静

  没有嘈杂

  只有炊烟

  还有风,在吹

  一遍,又一遍

  一片金黄

  在深秋里烂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2-2 11: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呈现中国大革命历史实践的“历史正剧”需要注意什么?——以《西北岁月》为例https://mp.weixin.qq.com/s/WSrWGg0coZ_AQFiQ91BYF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2-5 18: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动展示西北革命历史画卷(艺文观察)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05日 第 20 版)

  图均为电视剧《西北岁月》剧照。

  片方供图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西北岁月》开播以来在电视大屏累计收视6.41亿户次。该剧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波澜壮阔的西北革命岁月,在共情共鸣中感悟信仰的光辉。

  一段横跨25年的西北革命历史故事,何以吸引观众,尤其是圈粉年轻观众?电视剧如何真实呈现革命历史和革命先辈的精神风范,彰显昂扬充沛的精神力量?本版邀请该剧导演和党史专家撰文,以飨读者。

  ——编  者

  

  填补重大革命题材创作空白

  沈学明

  39集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是一部以西北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为时代背景,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生平经历为戏剧主线的作品。该剧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讴歌了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信仰、勇于献身的品格风范。

  在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领域,全景式反映西北革命历史的作品尚属空白。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的红色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却不为很多人熟知。《西北岁月》的创作承担起填补这个空白的艰巨任务。

  全剧时空定位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至1952年天兰铁路全线通车,通过宏大叙事的视角,展现中国共产党在西北传播火种、开奠基业、以燎原之势走向全国胜利的峥嵘岁月,同时以微观叙事的视角,描述习仲勋从贫苦农家子弟成长为肩负重任、主政一方的优秀领导干部的心路历程。该剧史料挖掘收集翔实深入,历史信息量丰富厚重。25年的西北革命史,涉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节点,全剧采用纪实手法,通过聚焦主线人物经历与突出辅线重点人物经历,使时代背景的铺垫有主次、有递进,既有宏观视野的开阔,也增加了历史脉络的清晰程度,显示了主创团队驾驭历史素材的功力。剧中4场反映纠正“左”倾错误的戏,通过顾林这一艺术形象串联起来,更多的深意在于刻画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背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导致的恶果。这是对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一次突破。两种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不仅在剧中形成鲜明对照,也会进一步引发观众的深入思考。

  创作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常有一个很难跨越的难关,即如何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跳出历史框架的束缚,按照电视剧的艺术创作规律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在人物塑造上,《西北岁月》将宏大的叙事风格与细腻的人物刻画较好地融合在一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群像鲜活丰满。无论是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还是东征抗日;无论是保卫延安,还是解放大西北、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重要历史节点,编剧导演都较为巧妙地通过精编一组人物故事打开历史画卷。

  主创人员十分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剧中有一段刘志丹和习仲勋的聊天场景,二人憧憬革命成功后百姓生活的样子:孩子们都能上学,老百姓天天能吃上饺子,而且必须是肉馅儿的。说这番话时,身处险恶环境的两位革命者沉浸在遐想的喜悦之中,是那么自信乐观。短短几十秒的对话,将人物的信念生动勾画出来,打动人心。剧中对习仲勋坚定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情节的描写,是全剧的一大亮点和看点。

  时空跨度大、人物众多,又基于主题的严肃性和很强的政治性,《西北岁月》的艺术创作难度很大。该剧克服了这类选题容易陷入平铺直叙和沉闷说教等问题,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较高水平。剧情设计跌宕起伏,有冲突,有高潮,有较强的故事性,感情戏平实、朴素、温暖、感人。剧中沙尘蔽日的战争场景雄浑壮阔,连绵无垠的黄土高坡底蕴深沉,宏大景观与西北人的淳朴坚韧融汇一体,加上高亢的秦腔和《信天游》等西北文化元素加持,构成该剧独有的基本色调:恢弘、本色、质朴。

  《西北岁月》主题歌《先驱》,深情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革命先驱是什么样的人?这部作品给出了形象化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中国共产党人追寻的目标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部作品也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审)

  

  《西北岁月》总导演董亚春——

  创作者心里要有一杆秤

  创作周期长达7年,拍摄周期跨越春夏秋冬四季,剧组辗转陕西、河北、青海等地……回望《西北岁月》,这是一次既艰苦又难忘的创作经历。

  《西北岁月》是继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之后我执导的第二部重大革命题材作品。我的体会是,创作重大革命题材作品,主创团队要秉持对历史、对先辈的敬畏之心,沉浸在历史当中。一要认真研读剧本,二要广泛阅读相关史料。搞清楚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认识和把握重大革命题材蕴含的历史主题和精神内涵。创作者的心里要有一杆秤,作品的政治分寸和艺术尺度不能失去平衡。

  《西北岁月》以人物推动故事的方式,展开大西北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但写人一定不是历史素材的堆砌和事件的罗列,而是通过故事、行动、语言细节去展现人及人性的光辉,让观众从观赏中感受到一种精神,激发出一种力量。

  我们认为,一部作品的成功,是让观众通过作品重温革命先辈的辉煌历史,获取精神上的振奋。《西北岁月》是一部群像戏,真实人物加虚构人物,有名有姓的角色共400多个。在演员选择上,我们不是基于演员受欢迎的程度,而是结合每一个历史人物的独特性选择最合适的演员。演员表演注重把握“戏眼”,挖掘深层次规定情境对于人物的影响,让内心主导行为,让行为的积累呈现人物的精神境界。演员只有放下技巧,“身到”“心到”,人物才会真实质朴,英雄形象才能被真切还原。

  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用诗化和留白创造意境,提升作品的审美空间,让观众沉浸在故事中,实现从情感的润物细无声到精神层面的升华。剧中有一个刘志丹和父亲、妻子、女儿见面的段落,一个打、一个抱、一个吻,演员们的三个动作足以揭示革命先辈无我的精神境界,足以打动人心。刘志丹和习仲勋等人在“肃反”中被关进大牢,他们坚信“天总会亮的”,一同高唱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一首歌唱出革命先辈对革命事业前途的乐观与信心。

  每拍一场戏,我们都会静下心来和编剧反复围读剧本。凡是剧本中有不合理、不可信、有瑕疵的地方,大家就展开讨论,请教有关专家,及时调整和修改,甚至整场戏推翻重来。台词是人物性格最有力量的体现和表达,我们力争人物台词朴实生动,掷地有声。“我们党的一切事情,就是老百姓的事情”“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不走群众路线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等等,这些深藏于历史文本中的警句,在跌宕的剧情中展现了人物的纯真性情,也符合当代青年人从主旋律作品中寻求家国情怀的审美需求。

  在去关中、陕北、陇东选景的途中,我常常感觉,面对大自然,生命是渺小且微弱的,但西北大地上那种紧紧匍匐于大地、用尽全力“向上拔”的生命感,恰恰是对西北峥嵘岁月的精神写照。《西北岁月》的影像美学应该是崭新的而不是做旧的,在那个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殊时期,无论是对未来还是对过去,革命者的情感是炽热饱满的。《西北岁月》是一首赞歌,是脑海中的回忆,是饱满情感的流动。我们在镜头语言中注入较多如同音乐旋律性和律动性的表达。导演要做会讲故事的人。

  心里始终装着观众,精心打磨每一句台词,认真对待每一场戏,拍好每一个镜头,不忽略任何一个细节,作品中充满正能量的精神财富才会留在观众的心里、留在时间的长河里。

  

  版式设计:张丹峰  蔡华伟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ntent_3003308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5 00:41 , Processed in 0.1228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