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3|回复: 3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18-2-19 10: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sogou.com/sie?hdq=AQxRG-0000&query=公民&ie=utf8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8-2-19 10: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
网页
微信
知乎
图片
视频
明医
英文
问问
百科
更多>>
登录
搜狗百科

公民
进入词条搜索词条
首页
精彩百科
任务
用户
公益百科
积分商城
个人中心
添加义项公民 是一个多义词,您可以选择查看以下义项:
汉语词语话剧公民
汉语词语
添加义项
同义词
收藏
分享
公民
编辑词条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等相对,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公民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它包括以下的内容:公民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是知情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快速导航
知乎精选
中文名        公民
别称        城市居民
解释        具有国籍,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
根据        根据该国法律规
拼音        gōngmín
外文名        Citizen;Civil
指        具有城市有效户籍的合法公民
享有        权利和承担义务
要求        具有某一国国籍
概况
知乎精选最新


1词语概念
基本介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2基本含义
历史起源
身份界定
公民教育
区别所在
人民定义
3基本权利
4世界各国
相关简介
希腊公民
古罗马公民
5基本义务
6宪法规定
1词语概念编辑
基本介绍

公民
公民

词目:公民

拼音: gōng mín

注音:ㄍㄨㄙ ㄇㄧㄣˊ

同义词: 百姓、黎民、国民、人民、选民

基本解释

[Citizen] 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引证解释

1、指古代为公之民。《韩非子·五蠹》:“是以公民少而私人众矣。”陈奇猷集释:“为公之民少,为私之人众。”

2、谓君主之民,公家之民。 汉刘向《列女传·齐伤槐女》:“﹝婧﹞对曰:‘妾父衍,幸得充城郭为公民。’”

3、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老舍《四世同堂》一:“他是个安分守己的公民,只求消消停停的过着不至于愁吃愁穿的日子。”沙汀《代理县长》:“他张望了一会,这才发现出一个真正在守卫着的公民。”

4、谓公共土地上的居民。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三章:“凡未辟之岛皆为公地,居者即为公民。”

2基本含义编辑
公民
公民
公民是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共事务的权利的人,这是公民定义。公民应该是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

家等公务活动能力的人:这是公民身份或公民资格。一方面,根据政治权利的平等原则,每个国民都应该享有政治权利,都应该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根据人作为政治动物之本性,每个国民都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的政治能力:实在的或是潜在的。因此,每个国民便都应该具有公民资格,都应该成为公民,都应该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对于那些不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能力,而仅仅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的潜能的国民,政府负有通过公民教育而使这些国民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能力的责任:保障每个国民的政治潜能得到实现乃是国家的义务和国民的权利。

公民是个法律概念。一个人取得了某一国家的国籍,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他就可以享有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如果他侨居在国外,他也受所属国家外交机构的保护。从其性质上来看,公民具有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两个方面。公民的自然属性反映出公民首先是基于自然生理规律出生和存在的生命体。公民的法律属性是指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以一个国家的成员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应由国家法律加以规定。

历史起源

在历史上,最早的具有制度性的民主政治,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和古罗马的城邦时期。在这个奴隶制时期,在民主政治的雏形的基础上,出现了“公民”的称呼,也叫“市民”。古罗马曾经颁布过“市民法”,也就是公民法,用以调整罗马市民之间的关系。欧洲封建制时期,奴隶制的民主共和形式消失了,公民的概念也就不再使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公民的概念被重新提出,各国宪法普遍地使用了公民的概念。

身份界定

公民
公民
公民一词虽然最早出现于古希腊,但公民的定义,却是个众说纷纭的难题,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公民的本质犹如城邦问题,也常常引起争辩;至今还没有大家公认的定义。”110那么,公民究竟是什么?

一、公民定义的界定“公民”的古希腊文为Polites,源于Polis(城邦),意为“属于城邦的人”。该词的英语为Citizen,词源亦为城市:City。城邦在古希腊原本属于城市范畴,意为有设防的居民点,而与不设防的乡村相对立。直到公元前8世纪左右,城邦才具有政治意义而指称国家。因此,从词源来看,公民就是属于城市、城邦和国家的人。问题是,谁能够成为属于城市、城邦和国家的人?该问题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始分神物”:公民就是能够进入神坛、参与庆典和享用公餐的人,引申为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共事务的权利的人。在汉语中,原本没有公民一词,直到辛亥革命前后才作为外来语而由西方传入。汉语用来表达该词的是“公”与“民”的合成词:“公民”。在汉语中,“公”意为属于国家或集体的人、公务、公共;“民”泛指人、人类或人民、庶人。因而二者合成“公民”一词的词义显然与西文一致,也是指从事公共事务的人。

公民教育

中国大陆通过课堂的教育,提高人民的公民意识,使人民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到自己在国家中的主人公地位,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和民生事务的讨论和行动中去。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大陆由于长期的封建社会的臣民教育和当前政府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人普遍缺乏公民意识。1985年8月,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学政治课从此改为“思想政治课”,中国共有七套教材陆续版,其中面向初中一年级的课程为《公民》。由于初中教育是中国大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那时起,中国大陆的公民意识开始逐渐普及开来。

区别所在

公民
公民
1、范畴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公民

2、范围不同:我国公民范围比人民范围更广一些。

3、后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某些义务。

4、所指概念不同:公民一般表示个体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是具体的概念,可以落实到某个人的身上;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的概念,是集合概念。人民作为一个集合概念,则无以指向任何一个人。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人民定义

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相对敌人而言,凡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范围,是以阶级内容划分的。

3基本权利编辑
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

广义的人身自由权包括公民的人身、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以及与人身自由密切联系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经济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它主要包括:第一,财产权;第二,继承权;第三,劳动权;第四,休息权;第五,物质帮助权;第六,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各种教育事业。

特定人的权利

公民参与立法
公民参与立法
所谓特定人,这里是指包括妇女、母亲、儿童、老人、离退休人员、烈军属、华侨、归侨和侨眷在内的人员。其权利包括:第一,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第二,保障离退休人员和烈军属的权利;第三,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

监督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1]

4世界各国编辑
相关简介

公民
公民
世界各国法律通常会订定公民及政治权利规定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指定国家不应干涉及侵害某些个人行为,但视各国国情规定而不同,常见的公民自由包括居住及迁徙自由、言论自由、讲学、着作及出版自由、秘密通讯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思想及良知自由、集会结社自由、婚姻自由、罢工自由、私生活不受侵犯的权利、国家出入境自由、拥有财产自由等等。 公民权利必须建基于平等的原则,任何法律或政策不得对不同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见、国籍作出区别、歧视,或有任何不公平待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没有歧视的情况下受到法律保障」是一大主要原则。每一个市民对公共服务都可以享有同样的享用权,在婚姻及职业上不应存在性别、家庭岗位、残疾等任何的歧视。

希腊公民

古希腊是众多城市的一个集合体,每一个城市自行管理各自的事务。希腊首都雅典的民主观念作为代表,雅典即有“人民统治”的民主观念,但与现今社会的公民标准相差胜远,不过已有公民社会以及公民秩序的理念,可是这些权利不包括妇女、穷人、奴隶以及居住在雅典的外国人。

古罗马公民

罗马世界急速扩张的时期,公民权可以是一种辨识方法,分辨谁是原本住在罗马的人,谁是从别的地方来的。任何在罗马出生的男人都是罗马公民,奴隶除外。在共和时期,公民有权投票,除妇女外。公民有权立约,有权具备合法的婚姻。公民不能够被判处死刑,除非他们被控诉叛国罪。被征服的行省属地的人民要成为罗马公民最简单的方法是从军。

5基本义务编辑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国家对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法律要求,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最低限度的、也是最主要的责任。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

6宪法规定编辑
宪法与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与公民
宪法与公民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第四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第四十四条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第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

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第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参考资料:
1.
甘肃新规:公民可提议立法(图)
扩展阅读:
1.
做守法公民 依法纳税
词条标签:
法律 政治 书籍 教育 法律术语
合作编辑者:
帅的不明显 ,百科用户 ,百科用户 ,百科创建 新闻发布 ,百科用户 ,百科用户 ,百科用户 ,赵全东 ,更多
免责声明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法律知识相关词汇展开

选举权

身份犯

国家恐怖主义

豁免权

宪法诉讼

自然法
词条信息
创建者:爱咋咋地
编辑次数:32 次
词条浏览:68941 次
最近更新:18.01.28


百科消息
【搜狗百科video团】首发招募令啦!
体育达人招募中,戳我报名Q群
百科推出品牌词条,创建享展示特权
新手指引
了解百科编辑规范用户体系商城兑换
问题解答
关于审核关于编辑关于创建常见问题
意见反馈及投诉
举报与质疑举报非法用户未通过申诉反馈侵权信息
对外合作
邮件合作官方圈子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
搜狗百科

公民
搜索词条
编辑词条收藏分享投诉登录
企业推广输入法浏览器诚聘英才隐私政策编辑帮助意见反馈及投诉
2018SOGOU.COM 京ICP证050897号 免责声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8-2-19 11: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世界公民/4741095


百度首页 登录 注册 网页 新闻 贴吧 知道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百科
  

世界公民
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首页
分类
艺术科学自然文化地理生活社会人物经济体育历史
特色百科
历史上的今天
数字博物馆
史记·2016
城市百科
二战百科
非遗百科
用户
蝌蚪团
燃梦计划
百科任务
百科商城
权威合作
合作模式
常见问题
联系方式
手机百科
网页版
个人中心
世界公民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添加义项
▪汉语名词▪吉克隽逸音乐专辑
收藏 329
14
世界公民 (汉语名词) 编辑
世界公民一词有多重涵义,通常是指一个不只关心自己的社区和国家,也关心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事情。他们关注世界上不平等的情况,了解不公义和贫穷的成因,亦愿意承担责任,身体力行挑战贫穷与不公义。
中文名 世界公民 外文名 Global citizen 别    名 地球人、地球公民 国    籍 联合国
目录
1 概述
2 世界公民含义
3 全球化的产物
4 具备要素
▪ 情感与价值观
▪ 世界公民奖
▪ 行动
概述编辑
世界公民一词有多重涵义,通常是指一个人不赞同源于国籍的传统地理划分。
联合国颁发的一个奖项的名称为“世界公民”(Citi
世界公民
世界公民
zen of the World)。
可能是指非政府组织“世界服务权威”(World Service Authority)颁发的“世界护照”(World Passport)。
可能是指推动成立世界政府的人士。
有时指支持国际主义的个人。
巴哈伊教所提倡的人类一体思想。
指没有国籍的人。
指把自己置于世界体系中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世界公民含义编辑
世界公民的基本概念,是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世界公民意识,已不仅仅局限于在一些世界性事件中呈现出的“民族-国家”的属性,而是以所有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为休戚相关的“公民共同体”,是将公民责任与道义放在全球化的背景当中去的普世伦理。
全球化的产物编辑
“世界公民”的概念早已有之。自启蒙运动以来,一些超越一国一族的狭隘情感、具有世界情怀的知识分子,或者由于种种原因游走于世界各地的各色人等,就把自己叫做世界公民。在民族国家时代,尤其是当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隔着重重壁垒的时候,对一位普通“国民”来说,“世界公民”显然是个遥远的概念。但是,现在不同了。因为人类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在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可以说,人人都成了“世界公民”,即使他没有跨出国门,他也可能会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也会对他国居民产生影响。更不用说那些经常往来于不同国家的人了。“世界公民”是全球化的产物,又反过来作用于全球化。[1]
具备要素编辑
情感与价值观
1、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价值;
2、切身处地的感受贫穷与不公义的情况;
3、反思个人对世界的关系;
4、思索个人对世界的关系;
世界公民奖
1、美国女影星安吉丽娜·朱丽,被授予联合国记者协会的德梅洛世界公民奖.
  2、好莱坞巨星妮可·基德曼,联合国授予她世界公民奖
  3、俄罗斯老兵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获得“世界公民奖”
  4、美国第一位亚裔州长骆家辉,获得“世界公民奖”
  5、联合国为有世界公民意识,且表现突出者颁发世界公民奖
行动
1、身体力行,为个人的行为对世界的影响负责;
2、愿意在小区以至世界层面作出行动,为建设更公平,而且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而努力;
参考资料
1.  
词条标签:
社会 , 文化

世界公民图册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83292次
编辑次数:20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7-11-13
创建者:琛翎
1 概述
2 世界公民含义
3 全球化的产物
4 具备要素
4.1 情感与价值观
4.2 世界公民奖
4.3 行动

猜你关注
移民美国的条件如何成为美国公民怎样成为美国公民移民美国公司整骨专家平安人寿保险官网学英语从零开始杭州搬家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排名联排别墅装修实景图

新手上路
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百科术语
我有疑问
我要质疑在线客服参加讨论意见反馈
投诉建议
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
©2018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世界公民
进入词条
编辑收藏赞登录
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8-2-19 11: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川牛 于 2018-2-19 12:11 编辑

http://v.sogou.com/movie/mzuwy3k ... d6eqcqmrqgezcs.html



《公民 (2012)》全集-高清电影完整版-在线观看-搜狗影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8-3 03:11 , Processed in 0.1185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