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6|回复: 13

踢馆 | 毛子当年向我们推销宝石导弹,为何我们没要?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16-9-5 16: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踢馆 | 毛子当年向我们推销宝石导弹,为何我们没要?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6-9-15 18: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ifeng.com/a/20160915/49974837_0.shtml


美媒:中国导弹比苏联更精准 威胁美军航母_凤凰军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6-12-1 13: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p.weixin.qq.com/s/WbCVnFX9r_Sf3D-WHDlCGA


踢馆 | 歼16挂载的重型空射导弹,究竟可以用来做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2-8 13: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p.weixin.qq.com/s/7SbYZmi6QMez1mcLol22sA


踢馆 | 毛子的伊斯坎德尔导弹与我东风15相比,谁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2-10 15: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p.weixin.qq.com/s/3Es6WLIvpRrMuoF_CMD3ig


踢馆 | 某战斗民族打仗为何老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2-28 15: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CEBN7NI0051597UM.html


反辐射无人机我们从以色列学来技术 二十年后开始对外出口_网易订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3-10 15: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CF1E42UC0515D1P9.html


俄罗斯连这一武器都卖中国?内幕让军迷感到振奋了_网易订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4-8 12: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p.weixin.qq.com/s/3lgREo1ZsgNrFcdA3IXujw


踢馆 | 卖给沙特的区区36枚常规导弹,有多大杀伤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4-13 14: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p.weixin.qq.com/s/QewX6uwvWqv_pkKz6h1mTw


踢馆 | 中国反舰导弹的“蛇形机动”到底存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4-19 17: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踢馆 | 诺门罕之战苏军损失更大却赢了日本,这就叫国力碾压

原创 2017-04-18 腾讯军事 讲武堂
怎样天天看《踢馆》?只要打开微信,进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众号搜索里输入“讲武堂”,就可以关注我们公号啦,第一个结果就是我们哟。



再过几天,我国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就要发射升空了。你们不要小看货运飞船,它的价值其实一点也不亚于装人的神舟,要维持长期的空间站计划,靠大容量的货运飞船输送补给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堂主在这里给本司打个牛皮癣小广告:看天舟问天,上腾讯新闻app。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正题吧。

FBI WARNING:欢迎大家关注腾讯军事讲武堂微信公众号,更欢迎各位以留言的方式向我们提问题,只要是有关军事领域的,在我们《讲武堂》微信公众号的最下面留言栏中先输入 #踢馆# 标签,然后写下您的问题,通过后台筛选后(在不违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讲武堂就会解答您的疑惑,我们的口号是无所不知,欢迎踢馆!

追求学♂问的分割线

问:堂主,第一次提问,求解,我看到有文章说当年诺门坎战役虽然毛子赢了,但是伤亡惨重(比日军还惨),而且是在毛熊装备有优势的情况下。为毛脚盆鸡反而不敢再打毛熊的主意呢,当年的诺门坎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是因为第四师团才输的吗?

有个词叫皮洛士的胜利,还有个词叫以本伤人。

在诺门坎来说,鬼子的损失跟毛子差不多甚至还小一点,但是毛子还有源源不断的后续可以拿来损失,鬼子可没有了……毛主席以前就说过,红军跟常委员长拼消耗,那是叫花子跟龙王比宝。鬼子跟毛子拼消耗,那也是穷鬼跟大户斗富了。

图:堂主和马老板比赛烧钱玩,堂主烧一千人烧一千万,那也是堂主先烧到破产啊。

诺门坎毛子损失200多坦克,鬼子损失42部坦克,看起来毛子损失大得多,可惜……单T-26一种坦克毛子二战前就造了一万多部,BT坦克造了8000左右,损失200多也就是损失了2%不到。而鬼子哪怕一直算到1945年,生产坦克也不到5000部,在1939年毛子坦克能有一万多,鬼子只有一千多,这么拼起来明显是鬼子药丸。再放大规模拼,鬼子的素质优势发挥不出来,消耗比例还要低,鬼子自然更不敢玩了。

图:这张照片里有大约70多辆坦克,已经称得上日军坦克主力了。但对苏联来说,不过是区区一个坦克师而已,同样的坦克师全苏联有几十个。日本损失这些坦克要伤筋动骨,苏联不过是皮肉之伤。

图:日本二战太平洋战场也是输在了对方的国力上,如果美日双方的舰队补充能力一样弱,那日本肯定可以赢,但美国护航航母造了上百艘,图里只是十分之一,那日本就怎么都是死了。

图: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很简单,三菱重型坦克生产线就这么一个,而苏联规模大得多的车间有几十个,结果肯定是苏联坦克产能比日本多个零。数量级的产能差距,那就啥都别说了。

问:堂主,我是第一次踢馆,希望堂主说一说F-16。我见美帝把他丧心病狂的升级了一代又一代,这是什么原因,是原始设计为升级留足空间,还是国会山姥爷不给钱?第一次跪求回答。

丧心病狂?没有啊,美帝自己用的F-16版本都是比较简化的,大框架也冻结快20年了,改得丧心病狂的是各种出口版本的F-16。像以色列的F-16I加上了保型油箱,阿联酋的F-16E/F换上了AESA雷达,加上了光纤局域网,还装上了独立的光电雷达,这些都是美国自用版本没有的。

图:美国自己的F-16都是这种苗条身材,只是挂的东西比较丰满。

图:带保形油箱的F-16基本放弃了格斗,就是纯粹对地攻击。虽然美军自己的F-16的任务最符合这个标准,但它就是不肯干。

图:美军自己改的比较大的F-16XL也没有服役,最终败给了F-15E。

图:加大雷达罩和雷达口径的型号也没有服役。

图:大后掠无尾三角翼的型号干脆就没造出来。

图:直接力控制验证机仅此一架。

图:另一款战斗轰炸型号停留在PPT阶段。

图:第三种战斗轰炸型号的风动模型。

图:更奇葩的构型。

图:改DSI进气道的方案倒是做了试飞,但无疾而终。

图:加装推力矢量喷口的型号也放弃了。

图:垂直起飞型号同样只做到模型阶段。

这么改的原因,主要是现在的F-16在很多国家承担远程打击任务,他们又不买更大型的F-15E来执行这个任务(以色列的F-15I数量有限),那就只有在F-16基础上不断修改了。原来比较简化的设备不够用,机体内的燃油也不足,那就只有不停的往上面堆东西,重量不断膨胀,不断变肥了。

图:美国人自己的用的F-16里,改装比较大的是QF-16靶机,它由Block 15、20和30这三种型号的F-16战斗机改装而成,在2013年首次开始进行nobody飞行测试。第一架QF-16量产样机于2015年3月抵达佛罗里达州的廷德尔军事基地。预计美国空军将把210架这种改装飞机投入使用。

问:堂主,是时候把三棱军刺踢下网络神坛了吧!什么砷元素中毒的鬼文我就懒得反驳了,至于创伤大以及伤口不易缝合的歪理论我倒要踢一踢。刀扎伤引起脏器及大血管导致失血性休克,导致伤者快速死亡,也就是说与伤口形状无关,与伤口的横截宽度及穿深存在一定关系,毕竟上述会增加刺伤大血管及脏器的概率。现代多功能刺刀相比较三棱刺横截面大,但深度略差,毕竟有效穿深和刀长不是一回事,故不存在杀伤力不足问题。至于伤口不易缝合更是笑话,刀扎伤如存在大出血都要探查的,也就是沿着切口的方向探查深部组织,至少切口需扩大至十数或数十厘米,需要逐层缝合。对于医生而言只要血止住了,这世上就没有缝补上的口子……

哎,看你写了这么多,我都替你累。

图:三棱刮刀

三棱军刺的问题已经是说了很多年了,至于具体怎么样还是可以好好说说的。三棱军刺被网络神话,其实是最早从三棱刮刀问题开始的。以前小混混斗殴,经常有人从自己上班的地方拿三棱刮刀捅人,往往一捅就死。三棱刮刀这么猛,那三棱军刺自然也一样猛了,然后就被不断传颂,最后衍生的说法就是三棱军刺是最强的刺刀了。

至于是不是真的?当然不是了。实际上最早广泛使用的刺刀——18世纪初的套筒和之后的套环刺刀——基本上都是三棱的,看起来像匕首的刺刀反而是19世纪下半叶才出现,而且是用来淘汰三棱刺刀的。按照科学的发展规律,在当时拼刺还是主流战斗方式的时候,怎么可能用性能弱的刀型刺刀,来代替威力大的三棱刺刀?

图:褐贝斯燧发枪的刺刀

图:其他三棱刺刀

图:三八式步枪的剑型刺刀

这其实很简单……因为三棱刺刀截面呈现三棱形,很结实,用力刺的时候不容易变形,所以用质量很差的材料也可以凑合满足刺刀需求。而剑型刺刀本身就是一把剑了,要做好成本不会比剑差。

燧发枪时代钢材都是折叠锻打+渗碳淬火搞出来的,价格比一般的铁贵得多,一般士兵要是用剑型刺刀,那搞不好比燧发枪还贵重了,所以各国都舍不得,就只好给他们用三棱刺。

近代有平炉/转炉炼钢,所以主要工业国一般都用剑型刺刀了,只有二战末初期的毛子比较落后,还主打三棱刺刀而已。我国也只是有样学样跟着来,但是自己搞的时候就换成剑型了。

图:我军各种刺刀,可见56半就有剑型刺刀了,而且比三棱刺刀短一点。

至于小混混斗殴其实也是一样的,三棱刮刀和三棱军刺结构结实,而且够长,所以捅人管用。而他们普通的刀具一般就是水果刀之类,质量很差,一般不敢拿来捅结实的东西,所以对比起来三棱军刺就牛了。而且混混斗殴捅伤人,一般救治都很不及时,甚至不敢去正规医院,那当然死得快了。

问:堂主,看到有直升机功率和螺旋桨的问题,想问一下螺旋桨转速和直径是怎么设计的?很多时候看直升机改进,说是更换了更大功率的发动机,没说换螺旋桨,那么增加的起飞重量怎么破,增加螺旋桨转速?这样不会造成桨尖超音速问题吗?而且性能提高里面也会有飞行速度提升,要是转速提高了、速度再增加,前行桨叶不是更容易超音速了?同时更大的重量肯定会造成更多的下洗气流,这样会不会恶化起降性能?

再说一遍:直升机那个叫旋翼,不叫螺旋桨……

旋翼是可以调节角度的,需要增大升力的时候可以把旋翼的迎角提高一点,这样升力自然就增大了。一般来说直升机用的是恒速旋翼,不管输入功率多大,转速基本恒定,像直8的旋翼就恒定在一分钟207到212转的水平。

图:直升机桨毂,这是比较简洁的。

图:这种是复杂版本,不过基本功能都一样,就是控制螺旋桨叶的挥舞和迎角,抵消桨叶前行和后行时的速度差导致的升力差,使直升机保持平衡。

旋翼的桨毂是非常复杂的机构,有很完整的控制部件,实际上旋翼本身也相当于飞机的机翼,只不过是旋转运动的而已。飞机飞行时候重量上升,也是靠增加飞行迎角来提高升力的,同一架飞机,载重不同的时候巡航状态飞行迎角都有区别。

图:预警机雷达天线要在水平状态下工作,印度EMB-145预警机的背部天线有很大的安装角,说明该机正常工作时飞机迎角很大,才能抵消天线的安装角度。这一设计倒不是出于在载重考虑,而是为了降低飞行速度,以延长留空时间。

图:飞行中NH-90直升机,可见他是逆时针旋转的,桨叶前行时(上方的桨叶)迎角最小,后行时(下方的桨叶)迎角最大,这样才能使两边桨叶产生的升力平衡,直升机不至于倾覆。

问:直接开踢,帅帅的堂主接招!目前世界现役和在研的五代机,除了歼-20之外都是常规气动布局,唯有歼-20另辟蹊径,采用鸭翼无尾的气动布局。按道理来说,中国缺乏先进战机的开发经验,尤其是高精尖的五代机开发,难度非常高,风险巨大。如果按照F-22/F-35/T-50,以及曾经的原型机YF-23/YF-32曾经走过的路,风险必是极大降低的。从设计角度来说,更简洁的气动布局也能通过矢量推力发动机弥补机动性,而提高系统的可靠度和稳定度。基于堂主的学富五车学识,还请分析一下当初我兔选择这种看似舍近求远策略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气动复杂还是简单,不是看这个来说的。F-22设计的时候,鸭翼方案还是新生的设计,而到了21世纪,鸭翼已经是一个主流设计了,只是在电传时代以前鸭翼这种布局难以实现而已。就像你在40年代做后掠翼飞机困难重重,到50年代是个飞机基本都是后掠翼了一样。

图:美国F-4CCV验证机加装了前翼,采用一套全权限模拟式电传操纵系统,用于研究放宽静稳定度、机动载荷控制和直接力控制等问题。虽然时间早,但它的研究在鸭翼方面很粗浅。

图:F-15S/MTD验证机采用了三翼面结构,对鸭翼技术做了一定验证,但该机出现的时间太晚了,1980年代中期时YF-22和YF-23已经在设计,来不及采用其成果了。

图:EAP验证机于86年首飞,然后其技术用在EF-2000战斗机上,于是EF-2000和F-22几乎同期服役,好尴尬啊。

实际上80年代以后,在鸭翼飞机设计上各国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我国本身最有经验的电传飞机设计也是鸭翼的歼10,这时候要倒过头去搞常规布局,反而难度还要更大一些。

图:中国歼-9模型,看起来和歼-20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积累是很重要的,因为可以知道熟悉的技术路线会有什么问题,这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简洁的气动布局在设计上反而是更复杂的,我没搞懂你到底要简单还是可靠……要达到相同的性能,越简单的气动设计,需要的技术手段就要更高级和更复杂。就像J-20和毛子I.44的区别,毛子因为电传技术太差,所以必须大幅度增加可动气动面的数量,增加了两对舵面才凑合可以用,苏-30MKI这样的三翼面比起鸭翼的难度也低得多。




图:米格1.44验证机,共有鸭翼、前缘、副翼、襟翼、内侧襟翼、上部垂尾、下部垂尾7对14个控制面,可以多个控制面组合起来实现所需要的效果。这样控制程序编写比较复杂,但依据的数学公式反而比较简单。总的来说,就是靠增加复杂度降低技术难度。


图:歼-20是鸭翼、前缘、副翼、襟翼、垂尾五对10个控制面,比米格1.44少了4个控制面,飞控的编写难度提高了,但复杂度反而下降。

美国人下一代战斗机比起歼-20来说,还采用了更简化的无鸭翼设计,需要的控制难度才是高出云霄了。


图:法国幻影2000虽然也是无尾三角翼构型,但它机动性只是三代机的水准,达不到歼-20的高度。

问:糖煮大大,讲一下《中导条约》呗,这玩意儿怎么生出来的?

中导条约,主要是70年代的时候美国和苏联在战略武器的竞争上玩得丧心病狂,发现都无法在战略武器上直接压倒对手,那干脆就另辟蹊径搞其他花样。

美国人的办法就是直接搞了潘兴中程弹道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美帝国主义的朋友遍天下,所以他们直接可以在欧洲和小亚细亚部署导弹,直接在近距离顶着苏联,潘兴和战斧的超高精度能直接废掉苏联大部分的发射井,甚至还有莫斯科的核战争指挥所。


图:1980年时的驻欧美军潘兴2导弹团,装备9枚导弹,可以打击苏联欧洲部分的核导弹发射井,从而变相增加洲际核导弹的数量。这图像不像我国火箭军的展示?


图:1980年代时部署在英国的战斧导弹部队,用坚固的堡垒掩护,以抵御苏联核导弹打击。


图:战斧陆基导弹发射车,单车搭载4枚核导弹,比我国现在的长剑10发射车还多一枚。

苏联人为了绕过战略武器控制条约,搞出来SS-20这样的挂着中程导弹马甲,实际上随时可以变身成洲际导弹的玩意。


图:从莫斯科北部的发射场发射时,打击欧洲最远的直布罗陀基地只需要4000公里射程,打击美国华盛顿需要8000公里射程。SS-20带3个弹头时射程5000公里,打击欧洲明显射程过剩。

图:SS-20和潘兴2导弹,前者射程5000,后者射程1800,都是部署在欧洲打击欧洲目标。SS-20加装一级火箭,改为单弹头,射程可增至一万公里,这就是标准的洲际导弹,足以打击美国全境。

双方发现对方搞出来的中程武器很有用,就变成双方在这个领域烧钱、继续竞争。毛子的SS-20搞了700多发,等于就是700多枚洲际导弹了,这丧心病狂的速度使得双方的军控体系面临崩溃。

这时候只好是双方各让一步,美国人放弃岸基的战斧还有潘兴,苏联人放弃SS-20,从而就有了这个中导条约。


迷你踢馆


问:万能的堂主,现在复合材料这么火,为啥只在航空航天上使用,我陆军装备为啥没有啊,是因为强度不够的原因吗

堂主我理解成你想说的是碳纤维这类复材。陆军当然也有,像很多步枪都用了复合材料的枪身,还有很多附加装甲也是复合材料的。飞机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有个问题是怕砂石,容易磨损,所以地面装备用起来比较谨慎。


图:NH-90直升机用来复合材料地板,结果《防务新闻》引用德国陆军内部报告,指出该机地板过于敏感,脏靴子都会对地板造成损伤。

问:远程火箭可否像制导炸弹一样配上弹翼,飞到最高点时展开弹翼,火箭靠惯性和下降的重力滑翔,从而可以打击更远的目标?

能是能,代价就是损失速度容易被拦截,看你怎么取舍了。美国人最近还在搞用M270火箭炮载SDB炸弹的设计,就是把SDB打高再滑翔。


图:M270发射的SDB和展开弹翼的SDB。

图:远程火箭弹速度很快,所以很小的弹翼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滑翔效果。正宗神鹰400火箭弹的滑翔弹翼是这样的,也就是4个小长条,既能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也可以让导弹射程增加2-3倍。换了SDB那种大展弦比滑翔翼,射程增幅可以达到5-10倍,不过速度就太慢了。

问:焯油菜花滴躺糖,上期踢馆里面有张世界石油生产和贸易图,最粗的箭头为什么要绕非洲一大圈到欧洲,走苏伊士运河或以色列再经地中海到欧洲不行吗?这样欧美也不会被伊朗卡住霍尔木兹海峡呀!而且航程大大滴缩短啊

苏伊士运河有吃水限制,超过19米吃水就不能过,而吃水往往超过20米的超大型的VLCC和ULCC油轮满载以后过不去的。


图:这是空载时的ULCC,注意水线位置

图:这是满载时的

问:再次提问帅帅的堂主,为什么先进的AGM-129隐身巡航导弹早早就被退役封存了,而老旧的AGM-86系列巡航导弹还一直在服役?

AGM-129是核导弹,本身价格也太贵,冷战后裁军能省一点是一点。现在的很多AGM-86还是用原来的核版本改装的常规弹头。

问:万能的堂主,关于定向能武器比如微波或者激光,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能做到像冲锋枪那样单兵可以携带的尺寸吗,未来有这个发展趋势吗?

能瞎眼的激光武器手枪大小都没问题,能杀人的话几公斤也可以做到了,只是激光这玩意杀伤后效太不稳定,所以直接杀人很麻烦。

图:中国BBQ-905型激光压制干扰器。

问:世界各国阅兵时,如果坦克或者车辆趴窝怎么办?发生过这种情况吗?

T14阿玛塔坦克首次亮相前的红场阅兵彩排就趴窝了一辆,被牵引车拖着走的,毛子事后对外解释说是他们在练习应对阅兵中的突发状况……反正堂主我是不信的……

图:被拖走的阿玛塔。

问:堂主接招!据说1971年12月30日,解放军使用一架强5式攻击机进行空投战术氢弹实验,因地勤出于高度责任心把挂架的螺丝多拧了四分之一圈,造成氢弹无法脱离,致使初次试投失败。想问堂主,这挂架究竟是什么个设计,为何螺丝多拧了几下就能造成炸弹无法顺利脱离,设计挂架时对螺丝拧几下要求这么严格是出于什么考虑,国外是否也存在这种情况,今天中国的挂架还是这个情况吗?

当时使用的挂架是机械抛射式,比较简单的结构,本身甩力不足,现在一般是液压抛射,对这个就没那么敏感了。

图:最简单的挂架,就靠4个螺丝把炸弹固定住。

问:请堂主给分析下韩国试射射程800公里的玄武岩弹道导弹技术水准吧……唉 韩国现政府是临下台前玩命折腾啊,和金正恩简直有得一拼。。。难道韩国现政府没看出来,日本借助美国名义满世界的对抗朝鲜,目的还不是假装好人,替韩国找救兵,实则恨不得朝鲜半岛打起来啊,而且近期的制造边境危机与慰安妇问题,还不是逼迫韩国难民无法进入日本啊……再有从一开始日本首先提出的,借煽动美国萨德入韩诱导朝鲜半岛危机,给日本制造各种从突破和平宪法,再诱导新式冷战,再到算计韩国当炮灰……难道韩国现政府也恨不得挑起战争 意图拖延韩国大选时间,让逐渐失去政治生命的现任韩国执政党,死灰复燃?如果真是这样就太歹毒了……

对于政客来说,选举的需求是比国家的安危更重要的事情,反正有美国爸爸兜底,那有啥好怕的?推荐你去看看英国80年代的神剧《是,大臣》,对政客的无能和官僚的惰政揭露的极好。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军事微信公众号《讲武堂》独家稿件,禁止商业转载,欢迎朋友圈分享。


欢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
腾讯军事讲武堂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4-19 17: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p.weixin.qq.com/s/vH0ckrfXsbIu9lzjbHQT-Q


踢馆 | 诺门罕之战苏军损失更大却赢了日本,这就叫国力碾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5-11 12: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p.weixin.qq.com/s/DBAT1ToYkaP3R6jcXEkzxA


踢馆 | 英国航母用双舰岛叫因地制宜,毛子用那叫邯郸学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12-5 19: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qq.com/omn/20171204A0MCZ5.html


踢馆:T90坦克的“红眼”防御在战场上到底管用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12-23 16: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28 19:40 , Processed in 0.1297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