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6|回复: 1

冯骥才:中国当代设计只知抄袭西方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14-12-23 17: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冯骥才:中国当代设计只知抄袭西方
思想报道腾讯文化冯骥才2014-12-23 07:39我要分享 204
[摘要]如果我们的设计有了问题,我们的生活也有问题了,我们的大审美出现了问题。中华民族的审美现在是低谷期,充满了乱象。

【编者按】“现代主义在中国恐怕已经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妖魔式的东西。”近日,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韩美林日”对当代中国艺术设计大为批判。他认为,中国设计从古代到近代,再到当代,已经无路可逃。因为中国的现代性出了问题,所以只知抄袭,连感觉和思维都要跟西方对位,在世界中毫无位置。他呼吁,大家要为之思考,为在十字路口彷徨的当代设计寻找出路。

2014年12月21日,第二届“韩美林日”系列活动在北京韩美林艺术馆盛大开幕。活动围绕《艺术设计的十字路口》这一主题特设艺术讲坛,邀请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三星电子设计中心总裁金铃峻,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建筑中心负责人李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授方晓风等,分别从当代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环艺设计等角度,同台讨论。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进行了精彩点评,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主持并发言。以下为冯骥才演讲实录:

冯骥才:中国当代设计只知抄袭西方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对第二届韩美林艺术讲坛发表精彩点评

冯骥才(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刚才各位专家讲得都很充分,对我非常有启发。我也拿笔记了很多观点和概念,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现代主义在中国已泛滥成魔

第一个是现代主义,这在中国艺术界、文学界、建筑界,还有设计界,恐怕已经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妖魔式的东西。也说不好这个现代主义是皇帝的新衣,还是个烫手的山芋,还是抽烟的人吐一口烟,闻得见味儿但又摸不着呢?到底是什么?李虎的回答很有意思,现代主义是一种新精神,已经在文化史、艺术史上被作为一个特例解释了。如果提现代,我觉得有意思,但如果提到现代主义就是可怕的。(编者注:李虎,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建筑中心负责人。)

我前不久在俄罗斯美术馆看到马列维奇的《黑方块》,当时绝对让艺术界震惊的,他确实打通了那个时代的特点,解释了艺术是什么,使艺术家的思考一下从具象到抽象。但是如果今天把马列维奇的画作为一个新作,挂在美术馆是什么感觉?你会觉得陈旧不堪。这种模仿西方所谓现代主义的作品,恰恰布满了中国的文化界,无论文学界还是艺术界。现在现代主义可怕到什么地步?我们连思维,连感觉都感觉好像找到他们的魂了,这使中国艺术陷入了一个绝境,是我们文化出现各种乱象的根源之一。(编者注: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1878-1935),俄国画家,至上主义艺术奠基人。1912年在驴尾巴展览会上陈列的《手足病医生在浴室》、《玩纸牌的人》,具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特色。曾参与起草俄国未来主义艺术家宣言。来自百度百科。)

设计在自觉以后要进入专业化

第二,我觉得刚才李虎说的“神秘的光影”,他还有一个词是“动人的空间”,这个词儿特别好,三星的金先生用了“感性”这个词。人类文明史,无论人类的艺术史还是文化史,先是一个自发的艺术,自发的文化,自发的文明,然后进入到自觉的。从文化史上说,自发的文化,自觉的文化,然后是文化的自觉。如果我们的艺术,我们的设计,一旦由自发到自觉以后,就要专业化。设计进入了专业化之后,一个伟大的进步就是人性关怀。

设计缺失社会角色

第三个就是社会角色。我们的设计恐怕最大的问题就是社会的角色问题。如果设计是艺术的话,应该说设计是一个最被动的艺术。首先,他是乙方。我记得做我艺术学院那个建筑的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建筑师找我,当我把我的想法跟他说完以后,最后说了一句话,我说“甲方的责任就是帮助乙方实现自己”。他听了这句话感动的要命。我这样的甲方可能很少,甲方都是唯意志论的,他们或者是官员,要显示他们的权威,或者是商人,有自己商业利益的诉求。设计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得出去吗?同样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社会有这样的大文化?有这样共同的审美需求吗?有没有很高的审美需求?如果没有需求,那你多半就是自我欣赏,那么初衷在什么地方?

中国当代设计只知抄袭西方

今天的话题就是当代设计已经走到了它的十字路口,这个题目非常好。这个十字路口一条经线,一条纬线,经线是竖线,竖线实际就是历史,就是时间。我们的设计从古代到近代到当代,当走到现代的时候我们无路可逃,中国的现代性出了问题,我们不知道中国的现代性是什么,我们好像只有抄袭,进入一个怪圈,连感觉,连思维都要跟西方对位,在东方、西方、日本、北欧各种成熟的设计中,没有自己的位置。我们正好在这样的一个十字中间点上彷徨,找不到出路。

设计困境说明民族大审美出现问题

我不是搞设计专业的,但是设计师丹尼尔有句话,他说人的一切全是设计出来的。我们屋子里的一切,衣服、笔、话筒、灯光、建筑、室内装修、照相机、闪光灯……一切全是设计出来的。我们好像是被动的,同时我们又挑选,越是到了一个商品世界里来,设计越重要。因为它既是产品的工具,也是消费的工具,也是促销的工具。如果我们的设计有了问题,我们的生活也有问题了。我们的生活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大审美出现了问题。拜金主义,这样一个审美环境,再加上很低的文明。中华民族的审美独立起来看,现在是低谷,我们不像明代那么清晰,也不像唐代那么清晰,甚至不像乾隆时,马背民族进入了汉文化的时候,那样的审美也没有,我们充满了乱象。

中国设计的未来之路可参照北欧

我们的设计怎么走?我想必须要找一个对应物,这个对应物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北欧。如果我们今天到北欧,到斯德哥尔摩(瑞典首都)也好,我们到北欧的各个国家去看,会发现北欧的审美非常清晰,它基本是直线的为多,很少人工的雕饰,木头用原木,能闻到木头的气息,当然有一个环保的概念在里面。如果你没去过北欧,到宜家看看就知道北欧的审美,北欧所有的设计师以这个审美为主。

北欧没有受文艺复兴以来各种主义的影响,它没有包袱,它的历史上就是伐木、渔猎生活,简单、简朴的生活。简朴是他自发的一种审美的样式,但是他把它过渡到现代的简约,它比任何中欧国家、南欧国家更接近现代简约的要求。这个完成我觉得我真是佩服北欧的人,真是了不起。但是它必须需要一个东西支持它,就是所有的北欧(人)都得认可才能成立,它就一个广泛的高素质的社会文明。第二,它还有设计家的共同的自觉,一个设计家完成自己是容易的,因为你充分地个性化就可以完成自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完成一个地域的审美,一个民族的审美是难的,因为它要有一个共同的自觉。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共同的自觉。

我们还要回到今天论坛的原点思考,这个思考我想可能要交给大家,不是今天的论坛可以解决的。论坛就是把所有观点放在那儿,不像政治的会议需要有结论,文化问题是永远没有结论的,没有结论才是有生命的。谢谢!

嘉宾简介

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等职。文学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等。近十年来,他投身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民间文化抢救,倡导与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被评为“2003年度十大杰出文化人物”、“2005年度推动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十大人物”、“2008中国文化人物”、“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社会人物”、“2009中华文化人物”,并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

本文系腾讯文化“腾讯思享会”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07条评论 腾讯牛评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秦川牛 切换帐户 图片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我的牛评 牛评:纵论天下大事
时间热度
热门评论
头像
山水9小时前
冯先生:中国是个很大的国家,文化应该有多样性。
(32)回复(2)
头像
陆俭8小时前
先抄着吧,抄着抄着就有原创的啦,创新这事急不得的。
(61)回复(2)
头像
*悠扬*8小时前
没有自己的文化内涵素养,一切都是镜花水月,连自己都找不都自己的文化精髓能不迷茫吗?不去推广明朝以上的汉服,不推广繁体汉字修习孕育灵魂,连日韩的汉文化都更跟自己的老祖贴切。连自己都忘了自己是谁,还对其有什么要求呢?
(55)回复(4)
头像
举报错生误长9小时前
因受材料、空间、成本的局限,中国传统建筑雕梁画栋的设计已不太适合了,最多只能在一些标志性建筑体现。这不是抄袭,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文化艺术根在底层,广大底层百姓认可接受就行,再说我们的国画、书法等国粹并没有丢,音乐随着现代乐器的更新发展,百姓也喜闻乐见,我们的二胡鼓拨,戏剧等也没丢!怎么能说是抄袭西方呢?百花齐放罢了!
(23)回复(2)
头像
得意一生3小时前
中国的现代性出了问题,我们不知道中国的现代性是什么,我们好像只有抄袭,进入一个怪圈,连感觉,连思维都要跟西方对位,在东方、西方、日本、北欧各种成熟的设计中,没有自己的位置。我们正好在这样的一个十字中间点上彷徨,找不到出路。
——这个情况难道不好理解吗:上述列举的区域不包括中国这个具体的地方,所以才“没有自己”的位置!如果注意到这个情况的“研究者”深入地观察和思考一下,上述地方的“现代”标准和令那些“非要对位”的误入了歧途的“研究”者们迷信和崇拜的“样式,绝对不是离开了他们自己的土壤凭空产生的结果!这样一想,起码就会懂得什么别人对位就是崇洋媚外、就会懂得别人的样式是人家的劳动的成果、自己的羡慕实际上脱离了实际的想入非非!这些被批判的体无完肤的错误,为什么至今都想不明白?!用好懂的语言分析,就是愚蠢、是没有联系实际想问题------
(3)回复(0)
头像
络腮胡大叔3小时前
现代科学体系联系性很强,想发明互联网得先有电脑吧?想发明手机总得要台卫星吧?想发明汽车总得有发动机吧?一切的创造发明总得需要建立在已有的物质基础上绝不是凭空出现的,连基本的物质基础都没有却在那里空谈什么创造发明真是可笑,在人家的所谓的“专利法”封锁下一边抱怨没人家做得好,一边指责只会抄袭,要知道人家在领先几十年的基础建设中已经把普通人能想出来的创造做出来了,某些带路党却试图让我们的天才把时间精力浪费在已成基础的创造中,做一些锦上添花的所谓创造发明,指责他们不能“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2)回复(0)
最新评论
头像
newdf4分钟前
哦,好笑!中国先进的时候,别国不也再抄袭中国吗?
同意楼下的话:“先抄着吧,抄着抄着就有原创的啦,创新这事急不得的。”
(0)回复(0)
头像
半部论语4分钟前
写书的,只管把书写好,做官的把官做好,工人把生产做好,学生把作业做好。国家就自然进步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不是抄来的,不是说来的,是做出来的。
(0)回复(0)
头像
山泉19分钟前
话少说 文章多写
(0)回复(0)
头像
山泉21分钟前
话少说 最好
(0)回复(0)
头像
麒俊23分钟前
一边说着设计在抄袭西方,最后直接开始抄袭北欧设计之路
(1)回复(0)
头像
倦飞31分钟前
一个不知道自己谁,一个不知道自己要做谁的社会大环境。人没了灵魂,整个社会都没了灵魂,还怎么会有有灵魂的艺术家?
(1)回复(0)
头像
流云41分钟前
设计一定要有自身的文化内涵,文学艺术也是一样。其实,中国的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如果在设计方面一位“追风”,一位“抄袭”,也就会失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由此想到著名导演张艺谋曾在中国主办的“奥运”设计的恢宏场景,就十分壮观地把中国传统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所以在设计方面,需要独具慧眼的高人。
(1)回复(0)
头像
WebTH_44分钟前
原创,活不下去啊,冯老先生,你应该呼吁国家保护知识产权才对啊!
(1)回复(0)
头像
杨建宁45分钟前
冯老先生,说句通俗的,汽车,电灯,电话,电视,电冰箱全是抄袭西方的,难道让我们弃之不用,守着四大发明过日子吗?您还是顶着您抄袭的大盖头,再您那圈里混吧!别瞎指挥了。
(1)回复(1)
头像
赤鹰联盟86号杨建宁27分钟前
傻货,人家说文化,你来谈科技。有点文化吧。。。
(1)回复(0)
相关阅读:
·韩美林艺术讲坛 嘉宾:冯骥才 2014.12.17
·冯骥才:中华文化正在粗鄙化 2014.11.23
·蔡志忠:五年内中国动画电影可媲美好莱坞 2014.12.22
·2014年第二届“韩美林日”主题活动成功举办 2014.12.22
相关搜索:

冯骥才的家庭背景当代西方设计思潮冯骥才的作品关于冯骥才的资料冯骥才的经典故事冯骥才散文精选冯骥才的长篇历史小说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时光冯骥才的推荐理由
分享到: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8-2-14 20: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8-2 19:05 , Processed in 0.1136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