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8|回复: 8

}琼瑶去世:60余年创作超70部作品,靠“琼瑶经济”赚取约上亿美元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2-4 20: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琼瑶去世:60余年创作超70部作品,靠“琼瑶经济”赚取约上亿美元_腾讯新闻https://news.qq.com/rain/a/20241204A07G7D00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2-5 10: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琼瑶曾打造“琼瑶经济”,靠言情作品赚了上亿美元,捧红近百名明星https://news.qq.com/rain/a/20241205V00WM3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2-5 11: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名作家琼瑶去世_腾讯新闻https://news.qq.com/rain/a/UTR2024120400449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2-5 12: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琼瑶去世 成都是她“剪不断的乡愁”
12月4日13时22分许,知名作家琼瑶去世,享年86岁。琼瑶,本名陈喆,1938年4月20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编剧及影视制作人。这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人,与成都有着剪不断的缘分,她曾在多部作品提起出生之地成都以及半个世纪没有忘怀的乡音。

“为爱而生,为爱而写”

琼瑶的文学之路始于她16岁时,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1963年,她依据个人经历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这部作品不仅奠定了她在文坛的地位,也让她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琼瑶的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情节曲折见长,其代表作如《烟雨濛濛》《庭院深深》《一帘幽梦》《梅花烙》《还珠格格》等,不仅深受读者喜爱,更是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风靡全球。

“我为爱而生,我为爱而写。”琼瑶一生创作了70余部文学作品,其中许多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触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与观众的心弦。

除了文学创作,琼瑶还积极参与影视制作,与丈夫平鑫涛共同创办杂志社及影视公司,推动了多部作品的影视化进程。

在成都度过幼年时光

成都是琼瑶的出生地,更是她童年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琼瑶曾经有一本记录自己在与亲人分隔了39年后,回乡探亲的书《剪不断的乡愁》,专门提到了自己与成都的缘分。1938年,琼瑶和双胞胎弟弟在四圣祠街的仁济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前身)出生,暑袜街是她日常玩耍的地方。

她在自传《我的故事》中提到:“从我出生,到我4岁,我一直住在成都。这段童稚的年龄,我几乎没有任何记忆了。”家门口的油菜花田,成为她记忆中最鲜明的色彩,“唯独记得在我居住的地方,门前有一大片的油菜田,每当油菜花开的季节,那金黄色的油菜花,似乎漫无止境地由地的这一边,一直开到天的那一头。”

成都成为创作的一部分

琼瑶对成都的记忆,不仅在漫长的岁月中化成一股“乡愁”,镌刻在心头,更成为她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世纪80年代,琼瑶回到故乡。不凑巧的是,当时正是5月,童年记忆中的那片油菜花海已经凋谢。于是在《剪不断的乡愁》一书中,她感慨写道:“这次重来旧地,油菜花都不见了。”

除了那片金黄的油菜花海,琼瑶的记忆中还深刻保留着四川茶馆和滑竿的印象。在她的另一部作品《几度夕阳红》中,她就曾细腻地描绘过四川茶馆的独特风情。

实际上,琼瑶记忆中的家就位于成都总府路81号的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建筑。2015年5月26日,这座建筑被列入成都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泽登旺姆

图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2-5 12: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眼中的琼瑶:

她始终念着成都
多年前,成都日报记者曾多次采访琼瑶,在访谈中,琼瑶与记者敞开心扉,畅谈文学和生活。4日,记者采访了曾采访过琼瑶的记者,听一听他们眼中的琼瑶。

“她知道我是成都的媒体后,特别开心”

“2001年,我第一次给琼瑶阿姨打电话约采访,她知道我是成都的媒体后,特别开心。”时任本报记者、现任成都天府宽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赵斌说,特别是在知道报社位于市二医院附近时,琼瑶更加高兴了,“因为她是在市二医院出生的,有特别的感情。采访过程中,她特别关心四川和成都的发展,当我告诉她现在成都的发展变化后,她在电话那头非常高兴。”在交谈中,琼瑶告诉赵斌,她喜欢吃零食,还有一个心愿——想去九寨沟,“我知道后,我就给她寄了九寨沟风光光碟,还寄了牛肉干、豆腐干等四川的零食,她收到后特别开心。”

在赵斌眼里,琼瑶是一位具有童心、重感情的女性。“当时我叫她琼瑶阿姨,她不让我叫她阿姨,她跟我说‘她是60岁的小姑娘’。”赵斌笑着说,“有两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首先她不像一般上了年纪的人按时睡觉起床,她要睡懒觉,每天睡到自然醒,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来生活。另外,她还特别喜欢上网,每天都要在贴吧、博客和粉丝互动聊天,她说在交谈的过程中,她与粉丝在相互治愈,她感到非常温暖。”

“在她的作品里,可以看到许多与成都有关的内容”

2001年,本报记者李若锋曾在台北专访琼瑶。“那次采访改变了我对她的印象。以前,我觉得她的作品很煽情,和现实生活有差距。但经过那次交谈让我意识到,她本身就是这样的。世界上就是有这样一种人,她重感情、易感动,对这样的人生况味特别能够体悟和表达。”李若锋一边回忆,一边告诉记者,“很多人对琼瑶剧的印象就是比较煽情,演员哭得比较多,但实际上琼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并没有这么爱哭,很多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流下眼泪。但是她觉得演员的这种状态是很真实真诚的,所以她会让演员尽情发挥。”

李若锋说,在琼瑶的文学作品里,可以看到许多与成都有关的内容,让她始终惦念的,是小时候家门前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地。“那时,我问她会不会写一个以成都为背景的小说,她笑中带了一点狡黠说‘也说不定’。”

如今,斯人已翩然而去,而那片金黄的菜花地依然会继续绽放。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雅婷https://www.cdrb.com.cn/epaper/cdrbpc/202412/05/c142049.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2-5 12: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e.cdsb.com/html/2024-12/05/content_786117.htm琼瑶:与爱纠结一生
2024年12月5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别了!我至爱的你们!庆幸此生,曾经和你们相遇相知。”

  这是作家琼瑶留给世界的最后一段文字。

  她86年的人生,无论是文字抑或生活,始终与爱纠结。

  01

  书香门第 一生三段感情经历

  琼瑶1938年4月20日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毕业于台北市立中山女中。琼瑶原名陈喆,笔名曾用过心如、凤凰,“琼瑶”则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琼瑶的父亲陈致平是大学教授,曾在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等校任教,毕生钻研历史;母亲袁行恕亦出身书香门第。

  身为“爱情教母”的琼瑶,一生有三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

  琼瑶的初恋是高中时的语文老师,这段年龄差距达20岁的师生恋,当时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特别是她因高考落榜、爱情挫败而自杀,母亲跑到学校大闹一番后,语文老师被学校解聘并到农村工作,两个人也不得不劳燕分飞。

  虽然这段初恋仅维持了一年,却影响了琼瑶的整个生命轨迹。

  3年后,她以这段感情经历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一举成名。但也由于《窗外》的出版,令琼瑶和第一任丈夫分手,并与第二任丈夫平鑫涛在《窗外》的电影首映夜定情,正是这段婚姻让她背上骂名。

  后来,平鑫涛的前妻林婉珍,曾出书详述琼瑶当年如何介入自己的婚姻,直言“有人说会走上离婚这条路,是夫妻之间出了问题,与旁人无关,但我的婚姻里最大的问题,就是琼瑶。”

  02

  言情教母

  成就众多“琼瑶女郎”

  从196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窗外》起,琼瑶便一直是华人地区备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她一生创作了数十部小说,单本发行量数以十万计。

  痴情在琼瑶的小说中是一种至死不渝的信仰,男女主人公无论遭遇什么障碍——家族夙愿、战乱或者世俗偏见,都不会有一丝动摇和犹疑。

  在她的笔下,爱情是脱离物质、社会、时代一切价值观的绝对存在……

  曾有台湾学者说,琼瑶的小说有一个一贯的逻辑,那就是“爱情不会变,不能变,不许变。为了维持最高指导原则,不惜牺牲一切”。

  还有文学研究者称,琼瑶不应成为文学研究者研究的对象,因为她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只有“地摊流行性”,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性,称琼瑶作品的故事和人物只按套路走,没有真正意义的创造。

  当然也有人对这种观点持反对意见,认为任何一种流行文化都有其一定的社会文化依据,作为一个文学、艺术批评家,不应回避进入大众视野的东西。

  除了作家身份,琼瑶还有一个著名的身份便是“制作人”。

  相对于文学界对琼瑶的两极评价,在影视圈,“琼瑶出品”曾经一度是票房、收视保障的代名词。

  从《婉君》到《青青河边草》,从《还珠格格》到《情深深雨濛濛》,琼瑶剧不仅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收视奇迹,还成就了众多的“琼瑶女郎”。

  林青霞、林凤娇、归亚蕾、陈德容、刘雪华、金铭、林心如……数不胜数的女神,从琼瑶影视剧中走进观众的视野。

  琼瑶曾骄傲地表示:“这是一条多么美丽的生命之河,我收集了她们的美丽,也留住了她们的青春。”

  中国新闻网 王诗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2-5 12: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的暑袜街、布袋巷……

琼瑶无法忘怀的故乡
2024年12月5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琼瑶曾经有一本记录自己与亲人分隔了39年后,回乡探亲的书《剪不断的乡愁》。她在书中写道:自己1938年出生于成都四圣祠街的仁济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前身)。从小,她就在暑袜街附近玩耍。虽然只在成都住到4岁,但琼瑶后来一直没有忘记成都。

  在《剪不断的乡愁》一书中,琼瑶描述了她在离开成都多年后,决定重返故土之前,特意向家中长辈打听曾经居住过的“暑袜街,布袋巷”的具体位置。随着长辈的叙述,琼瑶的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幅关于暑袜街的生动画面:古老的石板小路,路两旁老式的四合院,院中有合抱的大槐树,枝桠伸出了有小花窗的矮墙。每户人家,都有两扇油漆斑驳的红门,门上嵌着褪色的铜门环……

  同时她对当年家门前的油菜花印象深刻:“唯独记得在我居住的地方,门前有一大片的油菜田,每当油菜花开的季节,那金黄色的油菜花,似乎漫无止境地由地的这一边,一直开到天的那一头。油菜花,这么多年以来,我记忆的底层,一直有一片盛开的油菜花。”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2-5 16: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名作家琼瑶去世  她的乡愁在四川知名作家琼瑶去世  她的乡愁在四川https://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241205/222109.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4-12-6 19: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琼瑶 如果不离开成都 不会有那么多生离死别---四川日报电子版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241206/319820.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2 15:10 , Processed in 0.1126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