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中国戏曲中那些美到惊艳的曲词,戏曲之美,美在唱词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132#wechat_redirect 盘点中国戏曲中那些美到惊艳的曲词,戏曲之美,美在唱词
经典音乐曲库 2024-05-22 17:00 山西
图片
用美好音乐,点缀平淡生活
图片
图片
王国维先生说过,“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其中这“歌”,一方面是声腔与音乐旋律,另一方面便是曲词。曲词赋予了戏曲文学性,而戏曲的魅力之一,也就在此。
中国传统戏曲萌芽于先秦,形成于中唐,发展于宋金,成熟于元朝。这几个时期都有各自典型的、成熟的文学形式,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戏曲的巧妙或是聪明之处就在于它吸收了这些主流艺术形式,使人们乐意去接受它。
试想在琴瑟悠扬的和音里,绛唇皓齿用美丽的颤音唱出阳关三叠,定是会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吧。
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欣赏那些美到惊艳的戏曲唱词吧。
▼
壹
京剧《锁麟囊》
图片
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
且自新、改性情
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 朱楼(快三眼)
图片
北京京剧院·迟小秋《锁麟囊》剧照
这段唱词是薛湘灵在卢府作保姆时所唱的。薛湘灵在出嫁前,对绣鞋的要求是:“鸳鸯要两只,一只戏水的,一只会飞的”,还要“莫绣鞋尖上,提防走路磨”。到如今,世事弄人,富家女沦作他人奴仆,她的这番感慨令人百感交集。
贰
京剧 《大唐贵妃》
图片
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
—— 梨花颂(二黄四平调)
图片
北京京剧院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剧照
梅派京剧,词曲典雅,意境深渊,回味悠长。梨花的一开一落之间,埋葬了一个季节,也埋葬了一段令人唏嘘的爱情。
叁
昆曲《牡丹亭》
图片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
生生死死随人愿
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 寻梦·江儿水
图片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孔爱萍
精华版《牡丹亭》剧照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林黛玉偶然间听到《牡丹亭》,便觉心动神摇、如痴如醉,感慨“戏上也有好文章”,《牡丹亭》的文学感染力由此可见一斑。
肆
昆曲 《桃花扇》
图片
俺曾见
金陵玉殿莺啼晓
秦淮水榭花开早
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见他起朱楼
眼见他宴宾客
眼见他楼塌了
—— 余韵·哀江南
《桃花扇》选段
图片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1699·桃花扇》剧照
一曲“哀江南”,道尽了南明的兴盛衰败,倾诉的是深沉痛切的家国情怀。物渺人非,江山换主,旧梦只有一晌之欢。过去种种欲忘不能,现实无限悲凄,这是悲限、痛极之言。
伍
越剧《西厢记》
图片
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 长亭送别·端正好
图片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西厢记》剧照
这段曲词是历来公认的写景名句,相传王实甫写完此句后”思虑殚尽,扑地而死“(晕厥)。
“碧云天,黄花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再加上漫山染透的“霜林”,蓝、黄、红三色构成了一幅绚烂的秋光图。而热烈的色彩下,一对恋人踯躅于即将分手的路上,怎能不惹人落下“离人泪”?
陆
河北梆子 《钟馗嫁妹》
图片
摆列着破伞孤灯
对着那鼓乐箫笙
光灿烂剑吐寒星
伴书箱随绿绮
乘着这蹇驴儿屹蹬
为嫁妹千里赴行程
好一派喜气盈盈
图片
河北梆子剧团《钟馗嫁妹》剧照
口中唱着喜庆盈盈,实际上兄妹早已阴阳两隔。《钟馗嫁妹》里这一段,堪称乐景写哀音的典范。
柒
粤剧 《紫钗记》
图片
携书剑,滞京华。
路有招贤黄榜挂,
飘零空负盖世才华。
老儒生,满腹牢骚话。
科科落第居人下,
处处长赊酒饭茶。
问何日文章有价?
混龙蛇,难分真与假。
选段
图片
广州粤剧院《紫钗记》剧照
此一段,流光溢彩!老儒生十年寒窗,空有满腹经纶,才华无处施展,处处遭人冷眼轻慢。这字里行间,满是无可奈何的辛酸悲凉。
捌
蒲 剧《窦娥冤》
图片
天地呀,你为何不把清浊辨?
鬼神呀,你为何不把善恶监?
有德的受贫穷更命短,
作恶的享富贵反寿延。
天地呀,你原是怕硬欺软,
到如今也落个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
唉!只落得两泪涟涟。
—— 法场唱词
图片
1959 年蒲剧电影《窦娥冤》剧照 窦娥 王秀兰饰
蒲剧影片《窦娥冤》中窦娥为正旦,蔡氏为老旦,窦天章为胡子生,张老儿是老生,张驴儿为三花脸(丑)。
对于人世间的事,在活着的时候找不到答案,那就在死之后让天地变色来展示自己的悲愤,以证清白在人间。这样悲壮又宏大的道德呐喊,表现出窦娥这个人物内心极其强烈的正义感。这样的一出悲剧色彩浓厚、人物个性鲜明的剧目,以蒲剧的形式予以展现,真可谓经典对经典。
玖
秦腔 《火焰驹》
图片
离京地回苏州无处立站
母子们在庙堂暂把身安
一家人无度用自寻权变
我只得去卖水暂度饥寒
黄府退亲以后
幸临邻居借我水担一副
暂且度日
这般时候
待我收拾桶担
便了
这样事自幼儿何曾做惯
老娘亲
看见那过往人畏缩不前
为生活我只得挑起桶担
且到那河湾里取水卖钱
《火焰驹·花园卖水》
图片
宋时,兵部郎官李绶之子李彦贵与礼部侍郎黄璋之女黄桂英自幼订亲。枢秘使王强为陷害李授长子、边关大帅李彦荣,谎奏李彦荣投降番邦。李绶遭陷被抄家,含冤入狱。李老夫人与次子、儿媳回到苏州老家,寄居在庙堂。无奈,李彦贵卖水度日。黄璋企图昧婚,黄桂英不从。终日闷坐绣楼。丫环芸香让桂英和以卖水为生的李彦贵花园相会,不料相约夜晚赠银时被人害命。李彦贵遂被诬入狱行将斩首。义士谦闻信,驱驰宝马“火焰驹”千里奔赴边关传信,搬请李彦荣。黄桂英冒雨潜行,去法场祭桩,途中遇李母和大嫂,因受误解而遭打,经一番哭诉表露真情,共赴法场。紧要关头,李彦荣赶到法场,结局圆满。
拾
豫剧 《花木兰》
图片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喝穿。
你要不相信哪就往那身上看,
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
千针万线都是他们裢那,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
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图片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恁要不相信啊,请往那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裢啊~~~~~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说起这段豫剧唱词,估计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就是豫剧“皇后”常香玉那脍炙人口,几十年来一直回响在中国,并传唱到海外的代表剧目《花木兰》中的著名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中国戏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沿着南戏、元杂剧的历史轨迹一路莲步轻移而来。
图片
我们传播一种生活态度
让您一生拥有优雅气质
苏格拉底说:“音乐是最令人愉悦的艺术,音乐具有教育作用、净化作用以及精神享受的作用。”
音乐,属于艺术,凡是艺术都是反向思维的结果。当听到一支好歌,会说好听!看到一幅好字画,会说神来之笔。这种现象的本身应该是结果在先,然后去研究它为什么好听,好看的理由,这是灵长动物特有的,追根求源思维拓展的滞后。
你无法想象没有音乐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音乐能让人平静喜怒、能让人淡忘怨恨、能让人转移痛苦、让你在这繁杂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1、提高智力与想象力
《海上钢琴师》里有一句著名的台词:音乐是在有限的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正是这样,在音乐的音符里,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这便给我们的想象力及跳跃思维提供了完美的展现舞台,我们可以用音符来诠释只属于我们自己的音乐。
2、音乐可以端正品行
正如苏格拉底对音乐的评价一样,台湾教育界有句这样的话:“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学坏”,这句话无疑赞美了音乐对教育的正面作用,我们在学习音乐时,同时也是学习理性思考和感性思考的过程,想要控制音乐就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更重要的是音乐的教化是潜移默化的,使人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习美、感受美、实践美。
3、提高听力和身体协调
无论哪种音乐表现形式,都需要认真聆听每个音符,并时刻注意节奏、单调和语速,这对听力发展十分有利。音乐演奏需要左右脑,手,眼及身体各部分的配合协调,所以学习音乐对身体的协调力等也有很强助力。
4、培养自我表达能力(宣泄情绪)
现在社会压力巨大,很多年轻人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挫折时总是难以承受,而学音乐的人能够通过音乐更快的宣泄表达出沉积在心里的负面情绪,演奏每一首音乐作品,其实都是在表达他真实的内心感受。而那些特别是不擅口头表达的人,音乐将会成为他们情绪抒发的最好途径。
5、拓宽人生格局和视野
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你将会了解到各种音乐流派的悠久历史,而每首经典曲目的背后,同样都藏着一段故事。学习音乐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文化及历史背景的过程,这会让你的人生格局更大,视野更加广阔,而不仅仅局限于那些浮于空气中人尽皆知的东西。
更多的,像音乐可以陶冶情操,音乐在医学上作为治疗的一种手段等等,它不仅能够有效的平复我们的激动情绪也能让我们平静的心逐渐沸腾,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同样是那句话,我们无法想象没有音乐的生活将是怎样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不足以完全概括学习音乐的好处,音乐的世界是完美的,掌握它,你将会有无限的可能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人划线
{:handshak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