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4|回复: 1

毛泽东诗词中的冬--文史--人民网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1-27 16: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history.people.com.cn/n1/2016/1230/c372327-28989987.html毛泽东诗词中的冬--文史--人民网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1-27 16: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到人民微博
首页中国共产党新闻强国社区论坛政务通博客微博育儿宝E政播客SNS人民电视|群众路线网人大政协工会妇联科协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
新闻时政社会法治华侨|地方领导节会招商旅游|财经股票能源健康|房产食品卫生|教育科技环保文化|收藏时尚商城图片观点理论传媒舆情访谈|国际军事台湾港澳日本|I T 汽车通信家电|央企跨国理财|体育娱乐游戏动漫|无线数据杂志基金
   
人民眼光 CSR中国文化奖 侦茶记

提交
首页|热历史|史海钩沉|口述史|学者客厅|生活史|历史剧谭|重回历史现场|专栏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深度·旅行|资讯|文史视界|佛教文化|特别关注|文艺大家|读书
热 词长征 鲁迅  毛泽东 林彪 蒋介石 斯大林 邓小平 大老虎 北戴河会议 太平天国 甲午战争 核潜艇
人民网>>文史>>史海钩沉
毛泽东诗词中的冬
徐廷华

2016年12月30日13:44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每临此景,古人诗词中多有写雪之作,且锦篇迭出,汗牛充栋。而作为一代伟人、诗人的毛泽东,在其诗词中也不乏咏雪的佳构。


北国风光 李可染/绘

雪落茫茫,大地焕然一新。每临此景,古人诗词中多有写雪之作,且锦篇迭出,汗牛充栋。而作为一代伟人、诗人的毛泽东,在其诗词中也不乏咏雪的佳构。

临窗奉读主席诗词,跳入眼帘的一首,偏巧就是首冬天写雪景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词曰: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这首词写于1930年2月红军越过武夷山,进入赣南,经广昌进军攻打吉安之时。虽系毛泽东马上即兴之作,然激情澎湃,意涵丰富,构思新奇,笔力劲健。通篇读来,笔随心至,一气呵成,仿佛是一幅雄壮的雪里行军图:画面上漫天风雪中,红旗在翻舞,人马在飞腾,山岳在动摇。上片写行军途中所见,下片写行军目标所向。篇幅虽短,腾挪跌宕,富于变化,波澜无穷。喜见毛泽东写作此词时那种轻松、愉悦、自信、豪放的心境。

“雪里行军情更迫”一句,首次发表时原为“雪里行军无翠柏”。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诗词》时,词中“无翠柏”改为“情更迫”。这一改,不仅写雪绘人,更直写人的内心,景、情、事尽在其中了。

如果说,毛泽东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是乘兴之作,那么他的另一首写雪景的词作,则更是大气磅礴,兴会淋漓,被人允为古今之绝唱。

那是1936年2月,中央红军刚刚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两个月后,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把陕北秦晋高原装点成银装素裹的洁白世界。这时,正为军委扩大会议后,红军东征山西的步伐大大加快而兴奋无比的毛泽东,放眼“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山河,遐想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胸中涌起澎湃的诗情,遂欣然命笔,一气吟哦成那为世人称颂不已的词作名篇。这就是后来为南社盟主柳亚子“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能抗乎”的《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所有诗词中的巅峰之作,压卷之作,传之久远,家喻户晓。这是最早公开发表的一首毛泽东诗词,发表时正值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关头,为国人所津津乐道,且引发轩然大波,是古今任何一首诗词都不能比拟的。

此事起源于1945年,这年的8月时局突变,日本宣布投降,蒋介石不准中共军队受降,毛泽东直面宣布“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全国内战一触即发,举国人心震荡。28日,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举行和平谈判。

在重庆,毛泽东除谈判外,还忙于会客。到重庆的第三天,柳亚子即去拜会毛泽东,呈上七律一首并向主席索句。10月7日,协定即将签订,毛泽东忙里偷闲,将写于近十年前的《沁园春·雪》,重新抄写给了柳亚子作为回赠。

待毛泽东回延安时,重庆《新华日报》同天就发表了柳亚子的和词,而毛泽东的原词却未发表,这极大地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这时曾在重庆被安排接受过毛泽东接见的“二流堂”文化名人黄苗子,获悉了毛泽东的这首传抄的《沁园春·雪》词,便将这首词交给在重庆担任《新民报晚刊》副刊编辑的老友吴祖光,吴随即在11月14日的副刊《西方夜谭》上发表,还特地加了段编者按语,称赞这首词“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词一经发表,轰动山城,迅速传遍全国。重庆《大公报》又将柳亚子的“和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集中在一起,以醒目的版面隆重刊出。人心所向,舆论沸腾,使得国民党当局惊恐万状。因为毛泽东所以回赠柳亚子的这首词,寓意极为深刻。词中所咏之雪,不是一般的雪,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的雪;是结束了空前壮举长征,一连粉碎蒋介石国民党三次“围剿”,正欲挥师东征抗日之际,在中国北方所见的雪;是诗人融入自己的情怀、抱负、理想、愿景的雪。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诗刊》1月号,首次发表经毛泽东亲自审订的这首词。直到1958年12月,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同年9月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对这首词的标题注释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毛泽东还有一首写雪的诗,那就是《七律·冬云》。

此诗写于1962年12月26日,当是诗人69岁的生日之际。庆寿之作,本应喜庆,然毛泽东依然是直面现实,坚持斗争,不改革命本色。诗之高明处,是句句写实,却字字隐喻,人人又意会其中。

首联“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冬云压雪,万花凋零是实,暗喻的是当时中国面临的严峻政治、经济形势;颔联“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滚滚寒流,微微暖气是实,所指却是国际上掀起的一股反华恶浪和不断高昂的正义之举;颈联“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虎豹熊罴,庞然大物是实,隐喻的是中国人民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尾联“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梅花喜雪,苍蝇怕冷是实,赞美的却是不惧逆境,勇于迎战的革命者,而鄙夷的、不足为奇的是那些经受不住大风大浪考验的脱逃者。

整首诗托物言志,借景抒怀,感情、景物、哲理融为一体。贴切的比喻,鲜明的形象,生动的对比,蕴含了深广的内容。描写的是冬景,寄托的是时事。从凝视“冬云”的沉重到体察“暖气”的欣慰,诗人的胸怀逐渐开朗,至颈联则转为直抒豪情。他在呼唤着一种威武不屈的英雄精神,一种独立天地的豪杰气质,一种至大至强的阳刚之气,“乱云飞渡仍从容”,这是毛泽东一生的性格使然。

毛泽东一生爱雪,对雪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故而在他的诗词中屡屡见之、咏之。除上述专章之外,还见诸《长征》中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卜算子·咏梅》中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等诗词。

毛泽东对雪的反复吟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的精神世界,雪者,纯洁之象征也。这是他一生为之追求的襟怀。

冬天来临,万物萧条。只见“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大雪覆盖川原,侵凌花树,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登高览胜,俯视北国,一幅秀美的雪霁图映入眼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堪称千古以下颂江山、赞关河之绝唱。

分享到:(责编:张淑燕、周斌)

苏联共产党历史上的“告密文化”苏联共产党历史上的“告密文化”
文革中震惊全国的兵变事件
周恩来揭秘:毛主席为何决定不向日本索赔
王洪文进京前为何与妻子离婚:早已料到下场?
定都北平:毛泽东最早选定的首都是哪儿?
中共高岗绝密自杀内幕:牵连太多死了算啦!
盘点习近平彭丽媛外交情侣装盘点习近平彭丽媛外交情侣装
整容时代以前的韩国选美大赛
邓小平香港问题谈判"吓倒"撒切尔 称打仗不怕死
诡异的罗马预言:暴君尼禄乱伦弑生母
盘点抗战时期十大汉奸下场:汪精卫病死日本
图记国民党军官的妻子们:张灵甫娇妻出身显赫
亚洲最富有家族Top10 你知道几个?



周排行月排行
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毛泽东写给子女的28封家书:温情…
《装池生活历》,让艺术装池生活
贺龙王震等与哪位被俘国民党中将成…
古人在冬天都吃什么蔬菜?
古人冬天盖什么被子?
2016海拉尔冬季旅游节盛大开幕
清代读书人的数学知识从何而来?
元旦跨年,为新年祈福
2016年第三届“CSR中国文化…

更多>>
林彪四大干将夫人的晚年生活
林彪四大干将夫人的晚年生活

昨天的中国
昨天的中国
真实清朝结婚仪式真实清朝结婚仪式江青早年的风流韵事江青早年的风流韵事肯尼迪遇刺现场回放肯尼迪遇刺现场回放女间谍的神秘生活女间谍的神秘生活民国时代的艳舞表演 民国时代的艳舞表演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833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0002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4]2108-308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京)字039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15 12:55 , Processed in 0.1277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