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营女词家 八闽一颗星
----记著名词作家何丽华
(作者:潇琴)
我办公的书桌上,有一本叫《八万里路公仆情》的书,是泉州市纪委宣传我市先进人物陈欠水的宣传材料。独特的是,这本书的后页附了一首同名歌曲《八万里路公仆情》。曲作者是我熟悉的泉州乐坛名家施定其老师,词作者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何丽华。
认真阅读这首歌词,感到何丽华虽是新人,歌词却显得老到。这是首歌唱人民公仆的作品,却看不到生硬和俗套。她很机智,紧紧抓住“八万里路”,以一个“走”字贯穿全词:“你走了多少路呀,大山最清楚,你吃了多少苦呀,小河记得住。情绿家乡树,爱醉家乡谷,帮贫助残呀,排忧解难呀,你走遍了村村户户。风雨怎能把你阻,哪怕行程八万里路,一步步呀,一步步,你走进了残疾人的心坎,你走宽了老区的路。你走热了十三春秋,你走出了一个公仆的风骨”。情景交融,亲切平实。短短两段歌词,像一部电视剧,把陈欠水十三年如一日,情牵老区,行走八万里路,帮贫助残的事迹叙述得分外生动感人。听说这是词作者首次应泉州电视台之约,一夜之间完成的作品。好词出好曲,这首歌好评如潮,先后被二十多台大型文艺晚会采用,也被泉州市纪委看好,收入同名电教片及宣传材料中。由此,我也记下了一个名字:何丽华。
不久,从何丽华申请加入市作协的艺术简历中,我对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她是泉州监狱一名年轻的女警官,也是泉州电视台大力扶持的女词家,她为不少晚会创作了歌词。也了解到,她的作品上过中国教育电视台春节晚会,由中央电视台拍摄过音乐电视,还获过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福建省“五个一工程奖”。
词龄不过五年,就有如此成绩,我不由对她刮目相看,也想认识这位警营女词家。 作协证办好后,会员们都来领证,何丽华当然也来了,热情、率真、爽朗,一身警服更增添了她几分英姿。对我就像对待老朋友,她快人快语地说,几年前就看过我26岁时的成名作,长篇小说《袈裟情缘》。她很惊奇,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竟能走进弘一法师悲欣交集的内心世界,艺术地展现弘一法师传奇的一生,继而在文坛引起轰动。于是,她也很想认识潇琴。真有点“英雄”惜“英雄”了。
后来,她喜迁新居,入住“豪园”,请我“光临寒舍”,出于对她的好感, 我欣然应命。来到她充满田园风味的雅居,才知道今夜高朋满座。在座的几位都是与她有过良好合作的导演和作曲家。交谈中,我又了解到,何丽华的创作是从1995 年开始的,那时是写诗、写散文的何丽华。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市文化宫《百源月报》的音乐编辑一一泉州的歌词名家陆樯老师,歌不离口的她立刻改行,创作歌词,那是1999年初。由于有写诗和唱歌的基础,加上天分、勤奋和陆樯老师的热情扶持指点,她很快上路,当年就在《百源月报》、《福建歌声》、《词刊》发表作品数十首。第二年,一首《到西部去》的歌词又使她成为泉州地区唯一的代表,参加省音协“五个一工程”作品研讨会。之后,由省音乐文学学会主席陈侣白,音协秘书长魏德泮介绍,加入省音乐文学学会。从此,她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近百首作品在国家级、省级专业音刊发表;十多首作品在全国及省市征歌中获奖;数十首作品分加在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电台播放;作品入选多部词集、歌集、作曲家CD专辑。歌词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歌词》、词作歌曲去年两首入选《中国年度最佳歌曲》,而去年福建省总共只有五首作品入选。《做人与处世》也杂志多次开设《何丽华做人与处世歌词》专版,成为全国唯一在此杂志开设专版的词作家;《桂林美》一歌,在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打榜中曾获三连冠,并入选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民歌榜十强; 《一生有你做朋友》一词,正如评论家李健民所说:“她表述的理想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共鸣”。泉州南音艺术研究院的女作曲家陈惠明深深被这首歌词打动,为这首词插上了强劲的翅膀,《一生有你做朋友》在广西全国词曲大赛中分获一等奖,泉州电视台也为这首歌拍摄了音乐电视。这首歌还随着陈惠明的CD专辑飘洋过海,在菲律宾华人文化届复制千余份,广为流传;2003年何丽华又成为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群众优秀创作歌曲选编委会向全国隆重推出与宣传的二十八名业余优秀词作者之一。她的创作业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先后被市音协、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省音协吸收为会员,并多次应约参加省市音协的文艺采风活动。
何丽华的歌词,也受到全国众多作曲家的青睐,创作的歌词基本上都有了曲谱,一词八九种曲子的不少,四五种曲子的更多。她的歌词专版,曾在北《电脑音乐报》参赛,那届共14个专版,她名列第一,获特别奖。专版一出来,全国众多作曲家争相谱曲,所发十二首歌词全部被作曲家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有一大半是一词四五曲,广西作曲家潘龙江还把所谱的曲制成了CD,寄赠该报。该报随即做了后续报道《何丽华专版受青睐,潘龙江制作桂林美》,这是该 报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著名词作家邬大为也来信说:“你的思路很广,专版中有几首歌词,如有好的曲配,将会飞起来。”云南省著名词作家金鸿为评说《人来丽江不想走》真是写绝了,《云南美》是真的好美。另一位云南词作者看到专版中的, 《云南美》来信说:“你对云南的一草一木那么的了解,就象半个云南人,欢迎你来云南做客。”省音协秘书长魏德泮评价何丽华很敏锐,说我们一直在关注着你。漳州市音协主席郭建丰来信说:“按这个态势发展下去,你无疑会成为全国著名词作家”。并给予了何丽华最大的扶持,他由中国音乐家出版式社出版发行的少儿歌曲CD专辑、成人歌曲CD专辑都录用了她的歌词。四川词作家兼书法家何建中更寄赠书法作品一幅:“丽质隐诗韵 华章尽春秋”。我说,这绝不是太夸张的。她应泉州电视台之约创作的许多主题歌词,不但能顺利通过市领导的审签,而且还受到过领导们的好评。曾在多台大型晚会、运动会任总导演的曾焕彬说:“主题歌是一台晚会、运动运会的心脏,心脏好了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艺术副监总翁菲菲说:“何丽华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词作家,也是一个很勤奋的词作家,我们理应扶持她”。电视台的导演们都称何丽华是“快枪手”,如:抗非典主题歌词《万众一心》、第六届旅游节《相聚泉州》一词的作创都只用了半天时间。纵观这些所约之词,我看何丽华又快可以称得上是“神枪手”了。瞧,她为泉州市七运会创作的主题歌词:“腾空是一道虹,落地是一座钟,弯腰箭在弓,奔跑地生风、、、、、、”除了应约歌词,何丽华还曾应约为泉州市七运会开幕式、泉州市第五届旅游节中秋晚会等撰稿,同样受到好评。
何丽华说:“音乐是我生命的清泉,歌声是我心灵的花香。我庆幸,今生有幸和音乐结缘,歌词美丽了我的人生。我感谢引我走上歌词之路的陆樯老师、热情扶持我的编辑、导演们,关心、鼓励我的词朋曲友们,为我的歌词插上音乐翅膀的作曲家、歌手们。我越写歌词,越感到自己的不足,越觉得歌词虽小,写好不易。歌词值得我用一生去追求、去学习,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功夫在外,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双休日她常去市图书馆充电。她最喜欢看的是各省画报和旅游杂志。难怪从没去过云南的她,会写出那让云南词作家叫好的云南风情歌词。她的诗也是较有诗味的,我建议她把诗歌重拾起来,诗和词相辅相成。最近,《泉州文学》以专版的形式隆重推出了她的诗作,她的诗,给泉州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
司法部《特殊园丁》杂志、广西民族音乐大刊《歌海》分别在封二、封三对她进行了图文介绍,菲律宾《菲华文学》、<<海峡都市报>>,<<作家报>>,泉州电视台,泉州《刺桐》、辽宁《歌词世界》及吉林《做人与处世》杂志也分别对其创作给予了专访评论和介绍。其艺术简历收入《中国歌词作家辞典》,<<中国音乐家辞典>>,《盛世歌典》、《神州歌海一一 中国群众优秀创作歌曲选》等书现在,她的第一部歌词集就要出版发行了,我衷心祝福这位警营女词家,更希望她不懈追求,写出更多更好的歌词。
此文发表于北京《九州歌词网》2004年第6期,香港《中华风云人物》2004年第12期,辽宁《音乐广场》2005年第1期(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作协副主席,《泉州文学》执行副主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