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7|回复: 3

唐诗宋词与当下流行歌词的对比分析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15-2-14 11: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生作业:唐诗宋词与当下流行歌词的对比分析(下)

   2009-06-12 00:54 星期五
  唐诗宋词与当下流行歌词的对比分析(下)
  
  作者:张璇 张希
  
  三.情深似海?——歌词的日常与书面写作的互动
  
  综观现代中国风的歌词,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在古典包装下的爱情主题,爱情似乎成为了我们当代唯一的情感主题,这里并不是否认爱情的意义,但泛滥地打着爱情的旗帜的歌曲着实让人晕头转向。当然,中国风的歌词中所凭借古典修辞所透露出的感情指向是不同于流行歌词中的那种如口语般直白的“我爱你”“你还爱我吗”“我的爱,明明还在”的模式。在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的时代,在消费和时尚主宰大众口味的时代,我们对与爱情还能做到洞见吗?或许我们不过是在贴近一种抽象的、虚伪的“类感情”?听着流行歌曲天天在我们的耳边叨念着“爱是折磨人的东西”等等,我们不禁要问我们有没有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精神力量去关照自己多变的情绪,是不是完全沉浸在一些歌词苍白地对爱情问题的概括化的处理上。人不能丧失自主的审美感觉,忽略自己的真性情,中国风的歌词在改造古典诗词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加入现代的感情。在散文诗化的抒情表意中,我们跨越了心理学上的直接感受,在传统的日常生活中去思考那份千年不变的人的真诚的爱,这些歌词也在提醒我们本心中的一段段打动自己的故事,在爱情上我们似乎是可以真诚面对自己的。
  
  素胚勾勒出青花
  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
  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
  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
  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
  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
  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
  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
  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
  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
  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
  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关于《青花瓷》文本的分析有不少,有从修辞方面的,有从语意方面的,有从古典意象方面的,但是这些分析到最后大多成了对歌词一字一句的分析和阐释,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分析将文本割裂得支离破碎,失去了原来的整体美,有些解释不免牵强附会,从一个歌曲的欣赏者角度来说,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音乐的欣赏,尤其是流行音乐,更多的是带给人一种感觉和想象的空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宣泄,如果硬去肢解文本,这种感觉的想象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也是笔者强调“意境”的原因。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本质上关注的是展示世界本身的美感,讲求虚实相生,在诗词、绘画、书法等中国传统艺术领域是通用的,或者说,艺术意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与西方文学的审美范畴相比,笔者认为更适合用来整体上描述歌词文本感觉。而且,有研究指出,按照流行音乐的定义,中国的流行音乐应该古以有之,并勾勒出“词——曲——时调——现代流行歌曲——当代流行歌曲”的发展历程,由此将流行歌曲纳入文学的领域,那么我们用“意境”的文学理论来解读流行歌词也就更加顺理成章。
  
  《青花瓷》给人的意境,在精致的青花瓷器制作的整个过程里,融进了对一个女子淡淡的思念,我们可以通过这样虚实的结合感受到那微微潮湿和忧伤的心境,可以感受到些许无奈和黯然,这些感情就这样丝丝缕缕的渗透在空气中,这样的内敛与矜持,这样的清新与典雅,仿佛把你带回到古代,体味那时一个男子对心爱的人的感情。歌曲用这样的感觉把你包围,于是你对青花瓷也产生也一种别样的情愫。这才是一种爱情的常态和与众不同之处,每个人对于爱情的想象、理解和相处的方式都是不一的,幽微的情绪还是可以找到一条唯美的释放通道的。
  
  方文山能够营造出这样的意境,一是在于古典意象的采用,不仅是青花瓷本身,还有它的整个制作工艺以及江南景物的烘托,二是在于整首词一气呵成,无论是情感还是叙述都没有牵强和矫揉造作的成分。他用爱情,或者说相思这种古今如一的情感送回到古典的环境里。这就避免了诸如很多所谓“中国风”歌曲只是简单的辞藻堆砌,新瓶装老酒的附会和生硬之感。
  
  
  四.搅碎一帘香月——“中国风”歌词前景展望和建议
  
  人人皆知音乐着重表现的是现代人主观感情的内在生活,在旋律曲子的第一感性材料上渲染语言的艺术,两相结合共同创造一种跨越内心情感关照和现实客观世界的思维之旅。但在当下流行歌曲批量化制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众对“中国风”流行歌曲的感触是很模糊的,在号称“国学复兴”的今天,有很多人赶来搭“中国风”的班车,也有人觉得在流行音乐上“中国风”的兴起,是中国文化在新时代崛起的表现,但是事实上我们听到的很多作品都只是将中国化的意象符号作为一个卖点,盲目的堆砌一些古香古色的辞藻,本身并无多少营养。综上,如果我们要将“中国风”的流行音乐单独拿出来作为流行音乐的一种发展来说,笔者认为,应该从歌曲是否营造出一种自然流畅的古典意境来判断,而非辞藻的运用或者仅把其当成一个卖点,使歌曲逐渐走向文白交杂,情感造作,不伦不类的境地。文字本身是表达意义的符号,其变现中心还是背后的观念。
  
  人们常说一个优秀的音乐人,一定是一名优秀的诗人,他在帮助我们去修饰整理自己粗糙的原始感情,“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在当下的“快餐速食式”的流行文化圈中,似乎我们对于人生是真正的音乐文化的反思是很少的,我们或被歌词的文字表面迷住,或被歌词的动听曲调所迷住,而忘记了文辞与音乐旋律如何有机配合起来以自然地表情达意。在“中国风”的歌词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一种随着古代就传承下来的一种对于人间至情的呼唤,但是除了一种“情”以外,我们现代人的精神寄托还有什么哩?除了爱情可以打动以外,什么还可以调动我们的审美思维和乐趣呢?即使在中国风的歌词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一种人为地对于歌曲情感节奏的控制和体现现代人的感情处理方式和态度的努力。
  
  当然在北宋以后,宋词也有文辞化的倾向,但其构思方式、语言运用、情意内容在“诗化”的过程中还是围绕在宋词的“本色”、“正宗”的主轴附近的,而其本色正是崇尚自然情感的自我抒情,这里的抒情不是直接露骨的情感的碎片式愁绪,而是开拓人与自然互动交感的多种传释的可能。人在此刻不是如此渺小的,而是在自然中思考自己的心灵安顿之道,自己的感情是有根基和触发点的,在宋词的背后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思考的内在线索,而不是泛泛地述说自己的衷肠,而流于打动表层的人心,时光可以检验一切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力量,这才完成了正视人心。因此,我们有理由期望中国的流行歌词能够探索与表现现代情绪,而不是无病呻吟,人云亦云;能找到一种个性化的抒情方式和言说方式,而不是一种空洞的情绪、压力的泛泛地释放。人的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元的,我们不可能天天沉浸在一种怀古、细腻的感性愁绪之中,我们自己的情感有时也是被流行歌曲所禁锢了,在一种很私人化或是一个年龄段的主导情绪和生活憧憬中度过,每一个人生阶段的生命都应有属于自己的歌曲,而不仅是囿于年轻人的时尚队伍中。在这个世界中,有很多素材、语言、人生经历、哲人哲思是可以进入歌曲的视野中的,只要我们打开麻木的感官,疏通自己闭塞的心灵,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摆脱小我的情怀,才发现生活是这样,当然,生活也不止是这样的。
  
  所以未来的流行音乐的开采空间是十分可观的,古典传统当然是一丛绚丽的花朵,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歌曲应该在发现被遮蔽的世界中带领我们走得更远。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首歌,都应反思自己对于当代流行歌曲的期待值和原因,在当下混乱的类型化、模式化、固定化的流行元素的轰炸下,我们需要的是自然、温润、宁静的心灵之歌。
  
分类:雏凤清音 | 评论:10 | 浏览:3395 | 举报 | 收藏 | 给他打赏
天涯微博
上一篇:一份准备删除的“教育学”课提纲
下一篇:学生作业:唐诗宋词与当下流行歌词的对比分析(上)
“同志”or“直男”还是基因说了算肆意消费“汪峰求婚”是一种病态?人与自然的十部经典作品“大妈拆迁队”比“艾滋强拆队”更可恶?【热点】集体跪拜,太恶心!【人物】毛泽东诗词中出现过的人物命运
网友评论:我要评论
回复  2009-06-12 10:31记得918
两位作者感觉敏锐,写作也是用了心力的,但文字表达上还是有急切而欠准确之处。如“《青花瓷》给人的意境”欠通顺;“流于打动表层的人心”费解,难道还有与之对应的“深层的人心”?“每一个人生阶段的生命都应有属于自己的歌曲,而不仅是囿于年轻人的时尚队伍中”问题更大,作者的意思似乎是“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有属于自己的歌曲,流行音乐不是时尚的年轻人的专利”,求语言华美反而失了准确和流畅。
  
类似的问题还有一些,这些问题也是在近几年的学生作业甚至研究生论文中常见的。窃以为解决方法很简单:无论写长文短文,写完一段,放慢速度读一遍(最好读出声来),如果读来拗口、别扭的,绝对有问题!改,改到顺畅为止。自己读着都拗口,别人读岂不拗折大牙吗?
  
写文章,不过是把“说话”用文字表达出来,能正常说话,为什么不能正常地写文章呢?如果做不到最基本的准确流畅,要华美有什么用呢?
  
一时感慨,由二张同学作业而生,但并非专门批评二位同学,也仅仅是在“说话”而已,对我们将来要靠文字吃饭的同学们说几句真心话。
回复  2009-06-12 13:3183的狮子鱼
老师说的是实话,是最真诚的建议。像我最最尊敬的龚老师就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先要保证文从字顺”。

就跟现在很多歌词一样,我们开始追求陌生的美感,华丽的绽放,以为这样是最有文采的表现形式。却忘记了文字最基本的功能。
回复  2009-06-12 13:51天涯网友
老师的评语很中肯 这确实是我们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究其根源 我想是我们内心太过急切了 不够平和
所以 缺少那种严谨的态度
“慢慢读慢慢看”可以视为一种缓冲吧 :)

ps:学姐选题很新颖 只是当下流行歌词太过“泛滥” 难见诗意 偶有所谓的“古典”因素 也往往贻笑大方
比如说 尹能静《念奴娇》: 
会眸一笑百媚生情
六宫粉黛颜色失去
春寒赐浴华清池洗
始是新承恩泽时期
云鬓花颜金步缓摇
芙蓉帐暖夜夜春宵
春宵苦短日阳高照
从此君王不早朝起

断章取义自不必说 “金步缓摇” 实在让人难以琢磨╮(╯_╰)╭

再看 刘欢《弯弯的月亮》: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
阿娇摇着船
唱着那古老的歌谣
歌声随风飘飘到我的脸上
脸上淌着泪
像那条弯弯的河水
弯弯的河水啊流进我的心上
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
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


相形之下 这首歌的词就朴实隽永得多了
反而更有味道~~
窃以为 唐诗宋词与当下流行歌词的对比分析 不用拘泥于形式
带有唐宋诗词意境的歌词均可作为分析对象O(∩_∩)O~
回复  2009-06-12 19:0783的狮子鱼
说到作词人
还是比较喜欢 香港的林夕
回复  2009-06-13 19:54兰楚
是的,就在于那淡淡的古典意境,比如我特别喜欢《东风破》:
一盏离愁 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
假装妳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 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 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 妳走之后 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 花就一次成熟 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
岁月再墙上剥落 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又 而如今琴声幽幽
我的等候妳没听过
谁再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 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 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

另:多谢阿红老师的热心,我找人问过吉林省慈善总会的朋友了,说现在灾区有统筹的救助。如果我这方面的想法,可以去帮助下身边的困难儿童,我正联系朋友,争取有机会去看一下吉林周边的贫困儿童或孤儿。我以后会争取参加一下这方面的活动。


回复  2009-06-13 22:59天涯网友
王老师的评价颇佳,臆想私底下会另有秘授;王老师虽甚为渲染其严苛,然据此看来,二君可得枕膝独传,亦不失为一得
回复  2009-06-14 21:12记得918
谢谢各位!这几天因忙小女中考无暇上网,抱歉!

兰楚君:“帮助身边的困难儿童”是切实可行的善举,感动!

楼上朋友:我没“秘授”过什么呀,关于同学作业的一些想法都是在课堂上说的,而且已唠叨过多次,估计有的小朋友都听烦了~
回复  2009-06-14 23:22天涯网友
王老师谦虚了,窃以为本科生论文首在其过程,次(或更次之?)则其成果。“有的小朋友”似喜好被重复的新鲜,却不喜欢师长看似“唠叨”的教诲,倒也是咄咄怪事。最起码,我是从王老师的“重复”中得到许多……
回复  2009-06-15 09:56天涯网友
亭长慈母之善心处处流淌,润心无声,恭敬恭敬!而今世道文章新异标立,离仁义信善远矣,(大道下降为仁义道德,老子即忧,况今堕为方法技巧,尚斜语歪言乎),大众共同恶业所致,非一人之力能逆转,老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真大慈大愿之心也。亭长大人身教之功德我等鞠躬了!
回复  2009-06-17 00:17记得918
谢谢楼上的楼上理解~

楼上朋友过誉,不敢当,还礼!
返回顶部
发布评论: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6-9-21 18: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cul.qq.com/a/20160921/012534.htm


探寻唐诗里的“文化密码”_文化_腾讯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8-18 15: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culture.ifeng.com/a/20170818/51671499_0.shtml


《传统里的诗与远方》:今天,唐诗离我们很近也很远_凤凰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12-28 17: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川牛 于 2017-12-28 17:34 编辑

http://dajia.qq.com/original/building/sybz20171221.html



唐人诗集可以藏一套剑法,也可以藏一座园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28 19:21 , Processed in 0.1163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