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9|回复: 1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不肯流亡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15-2-10 17: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不肯流亡
腾讯文化姚望2015-02-10 07:48我要分享 26
腾讯文化 姚望 发自俄罗斯佩列杰尔金诺

“走吧,这里瘆得慌!”同伴们说。秋冬之交的莫斯科天黑得早,朔风在这片昏暗的墓地穿梭,墓地显得更加阴冷。“再找找吧!”我坚持。我要找的是帕斯捷尔纳克的墓地,他于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那一年,他给诺奖委员会发电报:“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我被授奖所做的解释,我必须拒绝领奖,请勿因我的自愿拒绝而不快。”

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就两位,另一位是6年后的法国思想家萨特。帕斯捷尔纳克拒领诺奖事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几乎盖过了作家的主打作品《日瓦戈医生》,至今被各国知识界反复讨论。

《日瓦戈医生》诞生地

莫斯科近郊佩列杰尔金诺,坐落着作家的故居和墓地。2012年11月底,我和几个朋友到此寻访。

从莫斯科基辅火车站出发,乘坐电气火车,半小时不到,就来到佩列杰尔金诺站。站台右侧不远,有一栋精致的别墅,那是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的官邸。附近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东正教堂。绕过教堂,沿着路经过一条小河,就是作家村。

1936年,在高尔基提议下,苏联给作家建造了这一大片别墅。除了帕斯捷尔纳克,这还住了好些苏联作家,包括法捷耶夫(他1956年在此饮弹自尽)。如今,除了帕斯捷尔纳克故居博物馆,这里还有好几个作家的故居博物馆。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不肯流亡

帕斯捷尔纳克故居。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不肯流亡

帕斯捷尔纳克在家门口。

我们来到了帕斯捷尔纳克故居前。临近下班,好说歹说,博物馆工作人员才同意让我们买了门票进去看看,“快去快回。”

在这里,绿色栅栏围着一大片草地,后面是一栋棕红色两层半小楼,外观简朴,内部相当整洁雅致。里面摆放着作家的书桌,陈列着作家的照片,展览着作家父亲做的雕塑。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餐厅。那是类似三面玻璃窗围着的露台,对着楼前的草地和树丛,明亮、大气,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想来作家常在此和友人小聚。也许有时他的目光透过窗,就可以穿越到《日瓦戈医生》的场景。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不肯流亡

帕斯捷尔纳克家的餐厅。 拍摄:姚望

帕斯捷尔纳克1936年入住作家村,三年后搬进这栋楼。二战期间,他靠花园里种的土豆为生。

作家的情人伊文斯卡娅在《时代的囚徒》里,记载了以下故事:作家村发生窃案,作家家人也担心被盗,作家却给窃贼留了一封信:“我在这个信封里装了600卢布,这是我的全部现款,不必费力再翻找。请您拿走并离开此地,让你我都安稳些。”

他把信封放在前厅镜台上,但窃贼没有光顾。帕斯捷尔纳克夫人悄悄地从信封里取钱过日子。一天,帕斯捷尔纳克发现信封里的钱不够数,怒了:“你们竟敢动用我留给窃贼的钱?!你们抢劫我的窃贼?万一他们今天来了呢?在他们面前,我多么尴尬!我对他们怎么交待?说我偷了他们的钱?!”

家人只好把钱补上了,而窃贼始终没来。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作家的率性。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不肯流亡

写作中的帕斯捷尔纳克。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不肯流亡

作家的书房现状。 拍摄:姚望

1944年-1945年,作家在这里写出了《日瓦戈医生》。

小说以一战前后和国内战争为背景,描写了医生日瓦戈与妻子冬妮娅以及女护士拉娜之间的三角爱情故事。最后,冬妮娅被苏维埃政权赶到了国外,日瓦戈未能取得签证与她会合,于是在莫斯科的医院找到了工作,却在上班第一天死于心脏病。拉娜在日瓦戈葬礼上出现,后被克格勃带走,死于集中营。

小说通过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表现了大变局的残酷。作者对时代画卷的勾勒自然而不做作,小说情节扣人心弦。

诺奖公关战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不肯流亡

1934年,帕斯捷尔纳克和楚科夫斯基在苏联作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不肯流亡

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

“无限的感激,骄傲、感动、惊喜,不知所措。”这条被广为转载的电报,表达了作家1958年得知自己获诺奖后的心情。《日瓦戈医生》耗费作家十年心血,其出版之难,更显出该奖得来不易。

这段故事早为世人熟知:他把小说寄给莫斯科《新世界》杂志。但因为小说对十月革命描写消极,杂志退了稿。意大利共产党员、出版商费里蒂涅里设法获得了原稿。

苏联作协认为,要维护国家尊严,小说必须先在国内出版。苏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的书记苏斯洛夫也飞到意大利,通过意共领导人给费里蒂涅里施压,后者索性退出了意共。而帕斯捷尔纳克迫于压力,1957 年9月亲自给意文译者发电报:“我深信我写的东西还不能被看作是一部完成的作品。《日瓦戈医生》只是我将来作品的一个初稿,还需要严肃的修改。”

不过,2005年,意大利《晚邮报》披露了帕斯捷尔纳克1957 年6月给意文译者的另一封信:“你们不要怕伤害我而不出版这部书。我写小说的目的,就是让人出版和阅读,这是我惟一的希望。”

费里蒂涅里坚持出版了小说。它被译成多国文字,在西方引起了巨大反响,一度居各国畅销书榜首。

而常被人忽视的是,围绕诺奖,发生过公关战。

1958年3月,苏联作协代表团访问瑞典,得知帕斯捷尔纳克和肖洛霍夫都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因为获知“在瑞典文学院最高层中,有支持帕斯捷尔纳克的明确意见”,苏联作协主席团书记马尔科夫建议反击:“为了反对帕斯捷尔纳克获奖,应力推肖洛霍夫”,“应该拿出材料,强调肖洛霍夫在国际上,尤其是在北欧国家,十分著名”。在作协领导眼中,只有肖洛霍夫是自己人。

4月7日,苏联作协在给苏联驻瑞典大使的电报里进一步建议:“可通过和我们接近的文化人士,向瑞典社会传播这样的概念——如果把诺贝尔文学奖项授予肖洛霍夫,苏联会高度评价这一案例。要明白,帕斯捷尔纳克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不被苏联作协和其他国家的进步作家所认同。”

但苏联作协失败了。10月23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表彰他“对现代抒情诗歌以及俄罗斯小说伟大传统做出的杰出贡献”。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不肯流亡

《日瓦戈医生》剧照。

困兽

得知获奖消息,作家村的一些朋友立即表示祝贺,但另一些的邻居则迅速给帕斯捷尔纳克浇了盆凉水。同村的苏联作协主席费定,在帕斯捷尔纳克的书房里,和他进行了严肃的谈话。这个书房视野不错,但那时作家的心情应该是灰色的。

没几天,《文学报》、《真理报》先后发表了《国际反动势力的挑战》、《围绕一部文学毒草的反革命叫嚣》等文章,把《日瓦格医生》被定性为一个“堕落”的诗人“对社会主义的诬蔑”。

帕斯捷尔纳克被开除出苏联作协。有大学生走上街头,要“将叛徒赶出苏联”。有关单位继续施压,要把他驱逐出境,取消其国籍。

为此,作家不得不妥协,发了本文开头的电报给瑞典文学院。同时,他给苏共中央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写信,表示“拒绝诺贝尔奖,不要剥夺本人的苏联国籍”。

后来的研究者问,为何帕斯捷尔纳克不像索尔仁尼琴一样,离开苏联流亡?有人认为,主要原因是,作家曾借日瓦戈医生之口说:“一个成熟的人必须咬紧牙关,与他的祖国同度患难。”实际上,早在1920年代,他父母就已流亡国外,而作家留了下来。

另一个原因是他的情人伊文斯卡娅。他担心对抗到底或一走了之,当局会对情人不利。在斯大林时代,当局就曾通过抓捕伊文斯卡娅来对作家施压,导致两人的孩子流产。帕斯捷尔纳克在给苏共中央委员会信中写道:“已经放弃诺贝尔奖。请让伊文斯卡娅重新工作。”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不肯流亡

帕斯捷尔纳克和情人伊文斯卡娅。

在这栋别墅里,作家郁闷地走完了生命最后两年。发表在美国的《诺贝尔奖》一诗,表达了作家的心情:“我算完了,就像被围猎的野兽……”

1960年5月30日,他在自己的床上过世。如今,那张床倚在墙角,铺着灰色的毯子。墙上挂着作家逝世后敷在遗体上制成的石膏面模。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不肯流亡

作家的石膏面模。

身后事

离开博物馆时,我向工作人员打听了帕斯捷尔纳克墓地所在,就在来时的路边。

那里是很大的一片墓地,墓碑过于密集,没有任何指示牌。路人告诉我:“在上面那个区的中间位置,墓碑是白色的。”走上台阶,我好不容易看到了貌似白色的墓碑,但凑近一看,不是。沿途有一些不知名的作家、诗人的墓碑。

偶见穿越墓地的行人,他告诉我,要沿着前面的栅栏向左走。

冬季的莫斯科黑得早,天色暗淡了下来,朋友着急离开这阴森之地,我还是坚持寻找。找了一遍没找到,我又沿着原路顺着篱笆拐了个弯,终于在左手几十米外看到了白色的墓碑。沿着仅能容脚的小路,我接近了墓地。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不肯流亡

帕斯捷尔纳克的墓碑。

帕斯捷尔纳克的墓碑是白色的石灰石,上面雕着作家模糊的脸。起初,这是苏联著名雕塑家萨拉·列别杰娃的作品,但是墓碑屡被破坏,作家逝世40周年之际,这里改立了萨拉学生做的复制品。

作家碑前的墓区比其他墓区略大,葬着作家的亲人,包括他夫人季娜依达。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也埋葬着许多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身后待遇和他们没法比。

作家过世不久,伊文斯卡娅和她与前夫的女儿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关了4年。而直到1989年,苏联中小学的文学课本里都没有提过帕斯捷尔纳克。

1964年后,赫鲁晓夫下台。他通过地下渠道了看到《日瓦戈医生》。“我们不应该禁止它。我本应该亲自看看这本小说,里面并没有什么反对苏联的意思。”他写道。

1987年,苏联作协取消了驱逐帕斯捷尔纳克的决定。第二年,《日瓦戈医生》在苏联出版。第三年,作家的儿子代领了诺贝尔文学奖。

1995年,帕斯捷尔纳克的爱人伊文斯卡娅过世,享年83岁,也葬在这片墓地。

2015年2月10日是帕斯捷尔纳克诞辰125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帕斯捷尔纳克故居博物馆会邀请作家的粉丝免费入场,参加下午15点的纪念活动。

“就像以往,这里会有音乐和诗歌!”博物馆强调。返回腾讯网首页>>
26条评论腾讯牛评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秦川牛 切换帐户 图片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我的牛评 牛评:纵论天下大事
时间热度
头像
秦川牛刚刚
欧美曾大势利用这些被苏联当局禁止的小说,来大势反苏宣传,拍成电影世界放影!起到了很大瓦解苏联的作用!
头像
秦川牛刚刚
1964年后,赫鲁晓夫下台。他通过地下渠道了看到《日瓦戈医生》。“我们不应该禁止它。我本应该亲自看看这本小说,里面并没有什么反对苏联的意思。”他写道。 1987年,苏联作协取消了驱逐帕斯捷尔纳克的决定。第二年,《日瓦戈医生》在苏联出版。第三年,作家的儿子代领了诺贝尔文学奖。 一个大国怎么会不容一个有良知的民族作家!
头像
文佑35分钟前
作家是人类良知的捍卫者,无论在多么黑暗的时代,总会有这样一些忘我的勇士为此而呐喊,这也许就是人类文明之火永不熄灭的原因吧!
(2)回复(0)
头像
伟大公民2小时前
政权总是披着国家的外衣,文人历来就面临痛苦的选择,有的爱国却如同死了,有的虽死了却被历史铭记。
(12)回复(0)
头像
举报小飞侠3小时前
诺奖就是一个工具而已,奥黑还是和平奖获得者呢~
(6)回复(0)
头像
萱草丽颜玛咖3小时前
忍辱负重
(4)回复(0)
头像
浩然天3小时前
渣一看,还以为是甄子丹!!!
(3)回复(0)
头像
老同学4小时前
能写出那样的作品,真不易啊。
(7)回复(0)
头像
种豆得瓜4小时前
章伯钧当年也曾拒绝流亡。
(4)回复(0)
头像
老虎4小时前
文学有其自身规律,企图用政治或者什么去阻拦其发展,只能是痴心幻想。
(11)回复(0)
头像
普通朋友的朋友4小时前
乌拉
(3)回复(0)
头像
北顶洞人5小时前
真想不明白,这个国家咋能出那么多文学巨匠。
(4)回复(2)
头像
爱如雪山北顶洞人4小时前
作家在那种黑暗的社会制度里生存,经历了种种磨难,深刻洞悉了人性的伟大与卑微,把这种经历与思考融入故事中,是最能撼动人心的。而一个生活安乐,诸事顺心的作家,因为无处体验那么残酷的人性炼狱,当然无法去做这些思考,写不出这样优秀的作品!
(12)回复(0)
头像
埃迪-范-海伦北顶洞人4小时前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9)回复(0)
头像
怪物就是我5小时前
人类没有真正统一之前,不要国家基本上都是瞎扯淡。
(2)回复(0)
头像
风中的小屋6小时前
越是思想活跃的国家,老百姓越幸福,国家越强大!
(18)回复(0)
头像
囚6小时前
与萨特不同,他是“被”自愿放弃诺奖的。
(17)回复(0)
头像
精彩$人生7小时前
喷子己到达,请公正人员快马加鞭
(1)回复(0)
头像
田鹏7小时前
不断发现赫鲁晓夫赫秃子是个好人哪!
(19)回复(1)
头像
静静dè抽煙。 田鹏2小时前
这个人是个比较正直的人,揭露斯大林黑幕,为大清洗的受害人翻案,推广土豆种植,兴建赫鲁晓夫楼解决劳动阶层的住房问题,最可敬的是,他到死也只是赫鲁晓夫中将,而不像之前的斯大林和之后的勃列日涅夫,以及同阵营的金家三祖孙一样个个自封元帅,给自己整一大堆可笑的头衔。或许就因为他是个好人,所以才会下台,悲哀啊。
(3)回复(0)
头像
流沙7小时前
文人如果都做了制度的走狗,那么国家就毫无希望可言
(28)回复(2)
头像
埃迪-范-海伦流沙4小时前
这个国家,文人都被制度的爪牙骂成汉奸叛徒了。
(3)回复(0)
头像
Andrei流沙5小时前
有宇宙真理怕什么
(1)回复(0)
头像
横空8小时前
禁锢思想是统治阶级维持自己利益的卑鄙手段,但人类的进步却建立在无数次的抗争中!
(36)回复(1)
头像
一朵溜溜的云横空7小时前
说得好!
(11)回复(0)
头像
神武右副军统治8小时前
难道文人就必须维护所谓的国家尊严吗?让文学归文学,政治归政治吧
(16)回复(0)
头像
GRACEFUL一李成8小时前
、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老板之一: 男员工:“老板,我要请假!” 老板:“有什么事?” 男员工:“我要去参加前女友婚礼!” 老板:“开着我的宾利去!顺便把我女秘书带上!
(14)回复(1)
头像
AnelaceGRACEFUL一李成4小时前
一年后,记者再次采访老板,老板说:“他已经离职了。”记者瞬间兴奋了,难道这是一次炒作?“这就是为什么我换了秘书,还换了车。”老板叹了口气,幽幽的说道。此时此刻,记者觉得天似乎更冷了,窗外的雪似乎更大了。接过老板递过来的烟,记者仿佛被电了一下,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左手的四指根部,满是老茧。似乎冬风沿着领口灌进来了,记者不由得缩紧了大衣,低声咒骂一句,这该死的鬼天气。
(2)回复(0)
标签:
日瓦戈医生
帕斯捷尔纳克
诺贝尔文学奖
相关搜索:

西藏流亡印度现状图片北岛为什么流亡国外西藏有多少人流亡印度帕斯捷尔纳克诗 拉拉流亡黯道冰法天赋流亡黯道职业
分享到: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二维码
爱看
不感兴趣
收藏本文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智利发现一架失踪50余年飞机 残骸散落一地
2127人看过
刘汉刘维等5人执行死刑前会见家属画面曝光
1710人看过
美国国家安全局罕见老照片曝光
盘点十大最贵名画
80年代风情万种的美女
组图:韩国最美体育教师走红 上课堂堂爆满
组图:贵大校花王竞瑶貌美灵气 曾熊抱“C罗”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详细]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推荐微博:
雷颐
雷颐
莫言
莫言
葛剑雄
葛剑雄
苏童
苏童
余华
余华
丁东
丁东
全部收听
[责任编辑:junjichen]



《老农民》是《小时代》前史
《老农民》是《小时代》前史
为何西方文学中被杀的总是龙
为何西方文学中被杀的总是龙
往事:徐志摩与陈毅激辩列宁
往事:徐志摩与陈毅激辩列宁
探寻陀思妥耶夫斯基假死刑地
探寻陀思妥耶夫斯基假死刑地
大家 | 龍昇:日本狸
大家 | 龍昇:日本狸
视觉焦点

美国国家安全局老照片
美国国家安全局老照片
梦露生前最后写真
梦露生前最后写真
日本画中的甲午战争
日本画中的甲午战争
春运:漫漫回家路
春运:漫漫回家路
服务信息
领峰平台点差优惠26美元
QQ会员 尊享特权
腾讯公益让爱传递
网上轻松交水电费
跨行还款免手续费
QQ拼音 输入随心 学习充电一站到底
快乐儿童网络平台
热血传奇1.80狂暴版本
领峰平台点差优惠26美元
上搜搜 了解天下
家电降价实时行情
大家爱看
36天前
麦成辉:有能力造因 不容易造果
麦成辉:有能力造因 不容易造果
很多事情的发生,没有所谓突然,因缘和合,早已植下种子,只是我们看不清楚。
20次转播/评论
转播 | 评论
王跃文:未敢穷经鬓已霜 平生最爱是文章
倪方六:应规定出合法收礼标准
刘墉:母女有冲突 可能是母亲有躁郁症
林少华:不是抹黑中国 是爱之深而责之切
周国平:当你遭受痛苦时 尽量不去搅扰别人
张小娴:你說過或是聽過最深情的一句告白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2-2 12: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hare.iclient.ifeng.com/v ... d=1&aid=7736998


帕斯捷尔纳克 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好书慢读-凤凰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19 08:17 , Processed in 0.1268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