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6|回复: 2

天才与疯狂在一线间:用炸弹反对工业文明的卡辛斯基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14-4-6 14: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才与疯狂在一线间:用炸弹反对工业文明的卡辛斯基
南方报业网-南方周末 [微博] 商群2014-02-27 15:06我要分享 1
[摘要]当年以毒品、摇滚乐及反体制标榜自我的“垮掉的一代”,或是厌弃文明社会隐居于蒙大拿荒野的隐士们(卡辛斯基隐居那档子事,在当年的知识分子中可不算新鲜事),大多重回现代文明社会的怀抱。

天才与疯狂在一线间:用炸弹反对工业文明的卡辛斯基

泰德·卡辛斯基(Ted Kaczynski,1942-2013,波兰裔美国人)于1995年匿名给美国主要媒体发了一封信,大意是如果你不刊登我的大作,我就要炸死无辜的人。

没有人敢把他的话当做无聊的玩笑,这位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卷宗中被名为“大学炸弹客”(The Unabomber)的家伙,从1978开始,17年间向不同场所共投放了16颗炸弹,造成3人死亡、23人受伤。这些受害者彼此并不认识,包括大学职员、学者、航空公司总裁、电脑商店店主等。

为了公众安全,并抱着从Unabomber的行文风格指认出罪犯的希望,FBI同意让媒体发表这篇文章。于是《纽约时报》及《华盛顿邮报》在1995年9月19日全文刊登了这个特殊的稿件。果不其然,卡辛斯基的弟弟从文章的观点及用词特征中认出了久未见面的哥哥,并向FBI举报。警方于1996年4月正式逮捕了卡辛斯基,他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并终身不得假释。

卡辛斯基的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呢?他要传达的观念,究竟是如何偏执,以至于要以滥杀无辜为要挟而发表呢?想要了解这些,不妨回顾一下卡辛斯基早年的经历。

卡辛斯基不是个简单人物。他少年时期便被认作数学神童,16岁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数学,25岁凭借一篇赞誉极高的论文在密歇根大学拿到数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进入伯克利大学任助理教授——该校史上最年轻的助理教授。

如果顺着这个轨迹走下去,卡辛斯基也许会有一个令人羡慕的人生。出人意料的转折出现在1969年,27岁的卡辛斯基辞去了伯克利大学的教职,跑到蒙大拿的荒野,造个小房子隐居。避世独居9年之后,卡辛斯基向西北大学一位材料工程学教授送出了第一个邮包炸弹,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卡辛斯基的人生出了什么问题?他内向,不善交际,有些偏执。这也许源于他婴儿时期在医院长达8个月的隔离治疗麻疹的经历,也许源于他在公立学校从5年级直接跳到7年级带来的社交不适,也许源于父亲对他学业的过分在意。无论如何,当卡辛斯基在16岁那年进入哈佛大学时,他总体上还是个正常的少年。无论是他的高中老师们,还是哈佛当年的新生体检医生,都将他描述为一个害羞、内向、聪明、勤奋好学,自律——并且正常的孩子。

大学经历对一个人的想法及气质通常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个刚满16岁、心智还未成熟的少年。那么个性认真还有些偏执的卡辛斯基在哈佛学到了什么呢?卡辛斯基在哈佛时曾与许多学生一起参与一个心理学实验项目(后来证实是由中情局赞助的),在这个实验中,学生们的观念与信仰会在压力状态下受到粗鲁的挑衅。不过,若说它对卡辛斯基的心理状态有什么根本性的影响,恐怕是言过其实了。哈佛带给卡辛斯基的,远不止这些。

1950年代,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被引入哈佛,专业是数学的卡辛斯基,也需要学习和阅读许多人文社科类的作品。二战结束后的美国,受左派思潮及战争反思(特别是原子弹的使用)带来的影响,充斥着各种道德相对主义及对工业技术、文明社会及现代城市生活的悲观情绪。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将现代工业社会描述为“对个人终极尊严无感的世界”(a world that had lost its sense of the ultimate dignity of the person)。芒福德的作品也在哈佛的推荐书单书目中,在这个书单里,表达类似观点的甚众。智识界对传统道德及现代工业文明与现代制度的悲观态度,催生了1960年代的嬉皮士及“垮掉的一代”。在这个思潮最为流行的哈佛,它也许还催生了一个连环爆炸案凶手。

没错,卡辛斯基发表的这篇大作,名为《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共3.5万个单词,至今在网上还可以轻易检索到。如果你不巧了解哲学史,熟悉知识分子中那些经常讨论的话题,了解哈佛曾经(其实现在也是)流行的思潮,你会觉得这篇文章不过是陈词滥调。卡辛斯基在文中痛斥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异化”及对“自由”的压抑,认为工业社会中的人类是痛苦而没有希望的。只有以暴力摧毁现有体制,才是出路。

卡辛斯基的炸弹投放对象,是随机从图书馆资料中查找出来的、他认为代表着科学技术及工业社会的人。他的残酷的恶行,在他看来,是在实践他的哲学。

几十年过去,当年以毒品、摇滚乐及反体制标榜自我的“垮掉的一代”,或是厌弃文明社会隐居于蒙大拿荒野的隐士们(卡辛斯基隐居那档子事,在普通人看来是难以理解,在当年的知识分子中可不算新鲜事),大多重回现代文明社会的怀抱。许多人成为政商界的要人,拥有幸福的家庭,受人尊敬,并重拾传统价值观。他们也许仍然会讨论现代科技与人性是否冲突,却不会放弃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进步。当年的一切,也许只被看做年少轻狂时的荒唐事。

那么卡辛斯基呢?虽然被捕后他思路清晰,行为正常,但他也许真的像某些人说的是个偏执的精神病患者(许多人不赞同这个说法),否则,他又怎么会认真到一直把这些“奇谈怪论”当真,还去付诸行动呢?返回腾讯网首页>>

标签:
卡辛斯基
工业文明
现代化
相关搜索:

女子炸弹小队全集观看泰德卡辛斯基女子炸弹部队1女子炸弹部队3狼穴女子炸弹部队1全集卡辛斯基
分享到: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二维码
爱看
不感兴趣
收藏本文
热门推荐
摄影师Luca Pierro:七原罪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2-7 17: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ifeng.com/a/20170207/50658142_0.shtml


过年的时候 中美科学家正忙着搞“超级炸药”竞赛_凤凰军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4-3 12: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emedia.ifeng.com/11569325/wemedia.shtml


天才一定是疯狂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20 07:50 , Processed in 0.1096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