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01|回复: 4

【转载】《解放日报》2013.7.23刊登的一文“买来的荣誉”很有意思。

  [复制链接]
天成 发表于 2013-7-24 16: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成 于 2013-8-8 10:37 编辑

                                        买来的荣誉 插图_副本.gif    


    本报记者(解放日报)孔令君 实习生郭妍 陈怡璇

    记者手记

    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故事
   
    这还不是最极端的案例。
    去年,媒体曾报道过广东肇庆一位老教师杜伟新,17年间花光毕生积蓄10多万元,获得各类证书200多个,担任着100多个“社会职务”。其中,共和国诗勋、和平鸽金奖等“最高奖项”,竟和老刘所获,一模一样。
    而杜伟新的近况,依旧是买不起房,饭碗险些不保,穷得只剩下一大堆证书奖状和大部头书籍。
    关于荣誉的骗局,则更多。曾有187位老人参选“长寿之星”评选,被骗了20万元,换来一张张荣誉证书;还有103人曾身陷诈骗案,骗子号称只需花5800元,便能从“中国亚洲新经济研究学社”处得到“荣誉博士”头衔,有津贴,还能出国考察;证书如鱼饵,还有报道,一位老人去世12年,仍然被“聘”为杂志社荣誉主席;前两年,主持人倪萍被评为“共和国脊梁”,惹来骂战,之后证实,那也是一场“评奖行业”的骗局。
    可惜,老刘不知道这些。记者多番暗示提醒,但真的不忍心,直接戳破,这场关于荣誉的大梦。
    我们中的大多数,不会成为老刘。但在我们的教育里,不间断灌输的,是否便有“老刘式”的荣誉观——奖状、头衔、职位、名声,一件件“有形的荣誉”,才是人生成就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有人嘲讽老刘为“奇葩”,有人怒斥“评奖产业”害人不浅,但除此之外,是否还有些,属于某种应当反思、警惕、超越的文化心理土壤?
    但所幸,老刘还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精明”,10多年在“荣誉”上仅花了3万多元,对于他每月将近2000元的退休金而言,还不算太多。而且,老刘在“荣誉”和“物超所值的奖品”中获得了莫大的满足感,他坦言,“获奖”已经是退休生活中的一种寄托方式。
    而今天和将来的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呢,还应将荣誉等同于幸福吗?
    至少,在荣誉之外,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有潜心学会一项技能,有经营一个和美的家庭,还有……
    我们采访这故事,不是供人猎奇,而是在叩问——“人的现代化”。
    老刘坚信,全国有数以万计的文艺社团,大多数在北京,经常倒闭一批开张一批。
    老刘坚信,自己在北京的 “民间文艺”圈里,颇负盛名,人尽皆知,以至于“约稿”、“出书”、“评奖”的通知函,冲他纷至沓来。
    他也坚信,他的诗词和书法作品,已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做了贡献。
    有当地媒体在报道中,采访了专家,称老刘所获的那些荣誉 “一听就是假的”。这让老刘很恼火,写信去报社表示抗议。他坚信,其中“文化部”和“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颁给他的奖项,不可能是假的!
    因为这些“坚信”,所以老刘的卧室里,藏满了各类奖牌、奖状和证书,大多以“中国”、“亚太”,甚至“国际”开头,金碧辉煌地摆满书架最上层,以及临窗的长书桌。书架上,还有不少编入老刘生平事迹、获奖诗词和书法作品的书,都是大部头,有着类似“盛世名典”的宏大书名。
    据老刘统计,多年来,他累计获得荣誉称号90多次,各类奖项110多次,入编书籍279次。他强调,加上他刚寄回“清样”、即将“出版”的,正好280次。他还身兼多职,是10多家“国字头”的“文艺社团”和“重要组织”的副主席、名誉主席、顾问,或者名誉理事长。
    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老刘这位“名人”和数百个“重量级”的荣誉,都挤在南宁市郊一间普通农民房里的场景。

    无一例外,都要钱
   
    绝大多数的荣誉,竟然是不请自来的。
    2002年的一天,他在朋友处偶尔看到一份通知函,是为《盛世盛典·诗词联大观》征稿,主办方和编委会都是“国家级单位”和“文化名人”。老刘便留了心眼,抄了地址,回家寄去了自己的3首诗词代表作。
    想不到,没几天便收到回信,寄来“清样”,同意入编,并附上条件——入编者需要至少购买一本“样书”,价值130元。
    老刘很高兴地买了,他从1976年开始创作,这是第一次“发表”。
    书寄来了,是个精装的大部头,但印刷质量一般,封面有明显色差,出版社却号称是“中央级”的。
    老刘推断,从那之后,他在北京的文艺社团及出版社中有了“名气”,文艺界圈内人“以一传十”地推荐他,他便开始不断收到各类主动要求入编、授奖、担任要职的邀请函。
    无一例外,都要钱——要么需要买书,要么缴会费,要么收取手续费、工本费。
    刚开始,老刘为了拿奖,花了不少钱,他觉得“文艺市场化”,出点钱也是应该的。
    因为拿的奖太多,难以一一示人,他精选了“重要”邀请函中的“清样”装订成册,用毛笔正楷写上封面——“作品入选典籍选辑”,盖上印章写上名号,并在旁注明“成名不易,精神财富,保存莫毁”,用红笔画上重重的波浪线。
    老刘还用毛笔手抄了自己37年来的诗词、对联作品,取名为 《路边草》,翻开便能见他的自传——全文3页,为列举“荣誉”,足足用2页半,都是“含金量高的”,比如中国文艺金爵奖文学最佳奖、中国传统诗词复兴特殊功勋奖金奖、中国书画火炬奖金奖,还有世界文化艺术最高美学成就奖金奖、世界金像奖、世界和平鸽金奖等,不胜枚举。

    香港来的“荣誉”,应是繁体字
   
    获奖多年,有了“经验”,老刘也觉出些受骗的味道来。
    他曾给某编委会寄去数百元 “样书费”,但书却没寄来,他给通知函上的编辑部打电话,却发现已经是 “空号”。
    他的作品,曾被“投资公司”相中,请求拍卖,但每幅作品,要收取至少700多元的“拍卖手续费”。可以“小钱换大钱”,老刘动了心,寄了钱去,想不到“流拍”了,钱打了水漂。
    他曾接到领奖电话,说有奖金1000元,要求他去北京现场领奖,但去北京的车费、住宿费、会务费便要3000多元,对方说“不来便放弃”;还有某某协会,邀请老刘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的,费用高昂,老刘也“放弃”了。
    他曾“补贴”2050元,自费出版过一本冠以“中国艺术传奇人物”的个人诗词专刊,出版社号称印了500册,代理销售,承诺给老刘提成的,今年底应该还有发“项目津贴”。但钱,老刘至今没收到。他推测,可能是书卖不出去,津贴可能要今年底才发。
    不久前,他收到一份“来自香港”某文化艺术投资公司的来信,里面有份“国内艺术家签约合同”,承诺拍卖收藏等事宜,并注明费用。
    老刘念叨说,这应该是假的,你看这个章。记者凑上去看,认为这印章是印刷上去的,边缘还不整齐,“山寨”得很。老刘却有另一套鉴别标准——如果是香港来的,那印章应该是繁体字才对,而且一般都有英文……
    前几年,老刘时常拨打北京的查号台电话,要求核实某某协会是否登记过。因为他实在无法鉴别类似“中国领导干部科学研究会”,或是“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真伪。没有登记的,老刘便初步认定它是假的。
    于是几番筛选,老刘便只信任100多个“经常有联系的文艺社团”。
    他认为自己上当受骗的经历值得报道,可供人借鉴,证明一些“荣誉”其实是骗钱的勾当。

   在不断获奖中“进步”
   
    上了当吃了亏,可老刘还在继续获奖,并自认精明了些。
    他对奖项的“要求”提高了,普通的,“一看就是假的”,名头不够响亮的,收费过高的,他都不要。在他“荣誉室”的书桌下,装了一大箱子的废弃信件。
    但这些信,毕竟是某种荣誉和名气的象征,老刘还是珍视的;其中一些老刘没参与,又不忍丢弃的,就用夹子夹成册,没事的时候拿出来翻一番,“看着过瘾”。
    他平均每月要收信20封以上,为了防止寄失,他特意将收信地址从所在村委会,改成附近的邮局。邮局工作人员早就熟识,有老刘的信和包裹,都会分拣出来,等老刘每周雷打不动地来取。
    老刘专挑一些“物超所值”的奖项。
    比如,他得了某组织颁发的“人类贡献奖文学金奖”,只需缴纳600元,便有“优惠”——不仅有“金质奖牌”和证书,还获赠价值1280元的古币邮票珍藏册。
    又比如,他被聘为“北京人民画院”的“院士”,原本要收取900元“终身会费”,但老刘打电话给画院的“秘书”,软磨硬泡,谎称“经济困难”,对方同意减免200元,便可颁发聘任证书,以及一本有“60个国家的纸钞”的收藏册,价值2888元。
    另外,“中国诗书画出版社”主动聘请老刘为社长,给他寄来了不少书签、信封还有500张 “社长”名片,另有价值880元的10本书。老刘最看重的,是该出版社承诺每年给老刘一个书号,于是缴纳了800元聘任费。
    前些年,老刘获得了此生 “最高荣誉”——“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决定,授予老刘由 “世界教科文卫组织”监发的“和平鸽金奖”,评审费1900元,却可以获得一座价值3000元的镀金和平鸽雕塑。
    拥有足够多的“荣誉”之后,老刘开始大量拒绝“购买奖品、样书”以及“缴纳会费”的要求。他给主办方打电话,表示自己作品“无价”,不想买书,不要奖品,只要发张证书便可。不少主办方竟都同意了,寄来一纸证书,老刘也会主动提出,可以缴纳20元至30元的证书工本费。
    这让老刘更有信心,他坚信这些“没有花钱的奖项”,是全靠他的优秀作品换来的,是对他真才实学的肯定。

    “身份神秘”的歌手
   
    老刘确有些真才实学。
    他已有100多首诗词作品 “入编”,60幅大型书法作品“获奖”。他自认,书法作品一般,因为研习时间不长,2008年“才与社会见面”;但诗词方面,他颇为自得:“思想性、艺术性可以经得起检验,可进入一流水平。”
    老刘在投稿之前,曾几经介绍,将几首代表作,如《粉碎四人帮》、《香港回归喜赋》,给广西大学文学院的教授看过,对方赞许“还可以”;他也曾托人,将作品递交广西老年大学的老先生 “斧正”,对方赞 “这个人很有功底”,“有些不妥,有些很好”。
    多首诗词“发表”之后,有组织授予老刘“文艺泰斗”,他不敢当;他认为,“当代艺术名家”这个头衔比较合适,受之无愧。
    但不知为何,老刘拥有这么多 “荣誉”,却刻意低调。他所在的村子里,人们并不清楚老刘在民间文艺界的 “名望”;老刘那张“中国诗书画出版社”的社长名片,也只发给少数几个熟识的老友;村里因为征地问题,曾推选老刘到北京上访,但老刘到了北京,根本没动用自己在文艺界的“人脉”,也没有去拜访那些他担任要职的文艺社团。
    问他为啥?他只是反复说,没什么好说的!不想跟人说!那些“挂虚名”的单位,没啥好去的!
    老刘不会上网,没摸过电脑,但或许,他心里知道些什么。
    也有朋友钦慕他,他的“事迹”上了当地报纸,有人前来祝贺;还有人,不时请他帮忙,写些应酬唱和的诗词,或请他修改。
    他的朋友圈子,主要是当地“平话山歌”的歌友。每个星期天,他都骑电瓶车10多公里,去公园与歌友聚会。在这里,他的知名度的影响力似乎比 “民间文艺圈”更显著,上千歌友都认识他,喊他“三哥”,赞他为著名歌手。老刘在这方面确有造诣,倒是真正“传承传统文化”——他各个村子跑,收集了3000多首山歌的歌词,用毛笔抄录,复印后分发给歌友;他精研曲调,时常被众人拉着请教;他能临场改歌词,唱得幽默,对歌时引得旁人咯咯直笑。
    不久前,歌友们组织了 “山歌大奖赛”,老刘去铁定能拿个“荣誉”,但他为了赶庙会,压根没去参赛。
    他心底觉得,这比赛“一般上台就有奖”,没啥意思。

   “成名”后的梦想
   
    虽然不少人觉得,老刘最擅长山歌,但他志不在此。
    他是聪明人,曾在南宁一中读书,1958年免试进入广西机械工业学校大专班学习;后因言获罪,回家务农。
    无论在哪里,他总是会动些小脑筋的。他养猪卖猪,被人举报“不义之财”;他私下种了4厘地的果子,又遭批判。务农近20年后,因他在瓜果种植上颇有技术,被生产队推荐,成为南宁新城区青年园艺场的老师,之后进入南宁自行车厂,做过技术员、分厂办公室主任和工会主席。
    但一直到他1999年退休,老刘所获得过的荣誉,是连续多年的工会“优秀工作者”,无它。
    他总觉得,还能做些什么。于是他主动提出,编修族谱。他费尽心思,四处寻找刘氏家族的墓碑,抄录碑文,与地方志相互比对,然后用毛笔誊写,复印后送到每一户族人手上。
    修了族谱后,村里决定要给祖宗墓立石碑,老刘撰写了碑文。然后,唯一一次,他在村里讲述了自己的“荣誉”,并提出,想把自己的名字和头衔刻在石碑落款处。他心里已定了最为得意的“头衔”——“世界民间文艺十大杰出终身成就艺术家”,据说是“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授予的。
    老刘认为,这样做不仅能“让自己更有名”,还能提高家族的知名度和支持度。但村里人不同意,老刘觉得是“有人眼红”,最终,此事不了了之。
    或许,老刘觉得,自己若再有名气些,村里人就不反对了。
    他“自费出版”的第一本书,是“与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双人集”,名为《当代文化艺神》,出版社在样稿上注了小字:“若欲与刘大为、沈鹏、范增先生合著,可在回执单上注明。”
    对于名满天下的黄永玉和范增,老刘自然是羡慕的:他们已经是大名人了,根本不必在乎“荣誉证书”,一幅画就能卖出大价钱;而自己,只能先通过“获奖”挣名气,再图利益。
    老刘的一大愿望,是自己的作品,能够进入艺术品市场。
    他最近收到的信中,有一封是来自“中国商界精英俱乐部”的,号称能“收购并拍卖当代书画作品”,只要付150元的“通联费”,便能将老刘注册为特别会员,让他的作品“上网拍卖”。
    “就算是受骗,也花钱不多。”老刘决定再赌一回。前几天,“俱乐部”打电话来,问老刘那张四尺长的“墨宝”起拍价定多少,老刘一高兴,回答说:“8000。”
    再一次,老刘心怀期待——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卖掉。
    而一封封“荣誉信”,还在不断地往老刘家寄去。



附加链接网址:期待这个对话帖子,一年内有 一千万 人次浏览
http://user.qzone.qq.com/934177447/mood/a76aae37da80025275fe0900.1#!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75775670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钱 +1 激情 +4 收起 理由
顺风 + 2 + 1 + 4 赞一个!辛苦了学习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天成 发表于 2013-7-24 17: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成 于 2013-7-25 09:39 编辑

作曲网和其他音乐网站的老师和朋友,看了这篇文章,定会感想良多的。我们对那些虚假的歌词歌曲征集务须擦亮眼镜,谨防上当受骗。没有真才实学的作品,再多的虚假荣誉,有什么益处呢?到头来人生还是陷入虚幻里,反倒为众多的骗子潇洒活一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顺风 发表于 2013-9-17 17: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参与者顺风欢迎朋友你常住 []
           ╱★╲╲ 友谊万岁╱╱★╲╲ 互踩万岁 ╱╱★╲╲
                                     ╭ ╭ ⌒╮
                                                ◎╭ ⌒
                                     ╱◥█◣  
                               [ 一路 ︱顺︱风︱]
                    ≮[朋友周二快乐]中秋更快乐≯
                          用心怀来踩你喽。 如天山红花般火红。
                             如天山雪莲般纯洁。★*`★` `.★· *`★·.
                              支持参与学习分享同行继续努力学习加油一路顺风★★·*`◆
                           ★ [╬真╬诚╬问╬候╬ ★≌友谊天长地久≌★]
                                                                                                                                                      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黎荣军 发表于 2016-3-20 00: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欺欺人,傻子才做这样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8 16:22 , Processed in 0.13847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