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44|回复: 6

弋阳腔对湘剧、川剧、秦腔等40多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弋阳古腔觅知音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23-5-11 17: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弋阳古腔觅知音(艺近人和)
朱 磊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1日   第 20 版)


  江西弋阳县杨坞村,在新建成的文化中心里,观众们正在观看弋阳腔演出。


  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的演员在后台准备演出。
  以上图片均为王蕴蓉摄

  核心阅读

  弋阳腔对湘剧、川剧、秦腔等40多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600余年的弋阳腔,在弋阳从未“曲高和寡”。这里的百姓一直爱看戏、懂听戏,戏文里的故事祖祖辈辈都爱听

  “只要有一位观众,咱们就好好演”,这是弋阳腔剧团的要求。弋阳腔剧团改制为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后,年均送戏下乡演出及农村戏曲市场演出达460多场,成为江西省的县级剧团中演出场次稳定、深受基层群众欢迎的剧团

  

  4月的江西弋阳,云层遮住了月亮。不一会儿,雷声大作,大雨倾盆而落,寒气随着水气扑面而来。

  此时,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的舞台上,演员们正为即将到来的演出进行最后的排练,走位、耍花枪、翻跟头……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湿。

  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主任杨康自豪地说:“台上这20多个演员,一半都拿过省级奖项。”600余年的弋阳腔,在弋阳从未“曲高和寡”。这里的百姓一直爱看戏、懂听戏,戏文里的故事祖祖辈辈都爱听。

  弋阳腔善于吸取其他戏曲的优点进行改调,“改调歌之”大大丰富了弋阳腔的剧目

  弋阳腔与江苏的昆山腔、浙江的余姚腔和海盐腔并称为我国明代四大声腔,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弋阳腔对湘剧、川剧、秦腔等40多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被称为中国高腔戏曲的鼻祖。作为民间艺术,弋阳腔善于吸取其他戏曲的优点进行改调,“改调歌之”大大丰富了弋阳腔的剧目。“弋阳腔根据演出地域变化,使用各地方言,很受当地观众的欢迎。”70多岁的杨典荣,对这段历史信手拈来。

  1957年,杨典荣进入江西省文艺学校赣剧二班学习,师从徐双林、王仕仁等弋阳腔表演艺术家。“每天练功5个小时,还要学习戏曲理论,打两年基本功,再学习弋阳腔和赣剧的戏曲表现形式。”杨典荣回忆,自己4年半之后才开始真正排戏。年轻时,杨典荣和同学们总是觉得弋阳腔过于古朴。师傅徐双林对他们说:“不理解咱弋阳腔的历史和艺术地位,以后怎么传承?”杨典荣回忆,师傅们不仅传给自己一身专业本领,更不断提醒他们:“传承是一份责任。”

  后来,杨典荣回到弋阳县,成为一名戏曲演员。从上世纪50年代末成立弋阳腔剧团到经历剧团解散、重建,再到如今成立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杨典荣对师傅徐双林的话有了日益深刻的体悟。

  林西怀主攻青衣、闺门旦,并串演小生、彩旦、老旦等,是当地百姓喜爱的演员,也是弋阳腔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005年,要恢复重建弋阳腔剧团时,杨典荣、林西怀等弋阳腔剧团的老演员们从全县选拔年轻人才。杨典荣说:“县里人才不够,我们就自费到周边的鄱阳、乐平等地去寻找。最终选拔近60名学员,在上饶文艺学校开办弋阳腔学习班。”

  2013年,弋阳腔剧团改制为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这些年轻人才成为了中坚力量。老一辈艺术家继续“传帮带”。去年,排练《江边会友》,杨典荣找到了老师王仕仁的女儿——景德镇赣剧团师姐王耕梅。两个人从动作、锣鼓点、声腔,一点点磨,整整排了2个多月,最终将原有的曲牌和表演方式复现出来。2022年11月,《江边会友》首演,受到当地观众热烈欢迎。

  剧团要发展,弋阳腔要保护,必须回归乡土、回归大众

  “咚咚咚……”4月6日晚,江西弋阳县杨坞村,新建成的文化中心里,锣鼓声急促。

  “要开始了。”老戏迷王顺发一听,便知道这是戏班子演出前的“闹台”,意味着好戏马上开演。此时,能容纳500多人的大厅,人头攒动。即便提前入场,王顺发也很难找到座位。戏台上,一出《文武天官》正式上演。“雨顺风调,国泰民安,祥云涌瑶台……”陈真饰演的文昌君,迈着台步过场,一开嗓,便引来掌声。“嗓子好!”王顺发和周围的戏迷们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2005年恢复重建弋阳腔剧团时的第一批学员,陈真曾去广州打工,从事演艺经纪工作,虽然收入不低,却远离了舞台演出一线。陈真离开时,师傅杨典荣虽然不舍,但仍表示理解,提出了一个要求:即使离开剧团,也要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的练功时间。

  2009年,弋阳县加大对剧团的扶持力度。师傅杨典荣的一通电话,让陈真毅然回到剧团。“师傅告诉我,我们这代人有责任将弋阳腔传承好,也一定可以让剧团发展起来。”陈真说。

  如今,陈真的生活除了排戏就是送戏。“下乡很苦!”陈真坦言,早些年演出条件艰苦,晚上演出只能住在当地,大家挤老乡家的地铺休息。为了节省成本,男演员要负责搭戏台,百斤重的道具箱肩扛手提是常事。

  “大家都更加珍惜这个舞台了。”陈真感慨,有一年盛夏,大家在露天舞台表演《八珍汤》,由于戏服太厚,动作戏费体力,有的演员在演出中出现脱水症状。听到村民们的掌声,大家在后台补补水,恢复后,又接着登台。

  有同样经历的,还有95后徐梦皎。离开剧团后,她曾在杭州打工半年。打工期间,她边看自己曾经的演出视频边抹泪,最终,她想明白了——自己属于那个舞台。徐梦皎记得,有一年冬天在鄱阳农村演出,天降大雪,演员们在台上都冻得打哆嗦,没想到观众席竟然还有一位老人撑着伞在聚精会神地看戏。“只要有一位观众,咱们就好好演”,这是弋阳腔剧团的要求。那个冬天,那场雪,那位老人,深深刻在徐梦皎脑海里。

  2013年,根据江西省文化体制改革要求,剧团改制成立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弋阳县弋阳腔保护和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升林,上任第一天就召开讨论会。会上,大家取得一致意见:剧团要发展,弋阳腔要保护,必须回归乡土、回归大众。经过4个月紧张排练,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整理出7本老戏,到曹溪古戏台去演出。“古戏台里三层外三层,挤了2万多人。”吴升林感叹:“那份热情,打动了我们每个人,也坚定了我们的决心。”

  徐梦皎就是那时重新回到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的,她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演出中,成长迅速。2016年盛夏,徐梦皎准备去省里参赛。为了提升徐梦皎对于人物细节的把握程度,林西怀亲自示范如何运用甩水袖的动作增加表现力、体现美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江西省第二届“汤显祖戏剧奖·地方戏曲经典传统小戏、折子戏”大赛上,徐梦皎获得个人表演一等奖。如今,开始带徒弟的徐梦皎常用自己的故事激励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就坚持下去!”

  不断融合新元素、应用新手段,让古老戏种焕发青春

  “这些年,咱们弋阳的观众们越来越会看戏,没有真功夫是不行的。”吴升林说。弋阳腔剧团改制为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后,年均送戏下乡演出及农村戏曲市场演出达460多场,成为江西省的县级剧团中演出场次稳定、深受基层群众欢迎的剧团。“这里的人们并不只听弋阳腔,还有黄梅戏、婺剧、越剧等。多个剧种同台竞技、联袂献艺,在过去有些难以想象。通过送戏下乡等方式,以演代练,我们有了信心和底气。”吴升林说。

  2018年,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将弋阳腔戏曲音乐元素和戏曲动作融入广场舞,改编成《好一个高腔》,在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西省广场舞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如今,在上饶,经常可以看见跳广场舞的阿姨们,在《好一个高腔》的欢快音乐声中,打扇、勾脚、踏步、甩手,跳得有模有样。

  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通过引进优秀导演和编剧,推动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先后创排完成《清贫》《祭碑出征》《方志敏》等剧目,取得良好效果。如今经过不断打磨,有些唱段正被传唱。

  “既要保护好、传承好经典剧目、唱段,也要不断融合新元素、应用新手段,让古老戏种焕发青春。”81岁的林西怀对弋阳腔的未来充满信心。她现在依然忙碌,每周二和周四都会去当地小学,为孩子们上90分钟的弋阳腔兴趣课。“弋阳腔现在已经走进小学和中学的课堂,孩子们只要有兴趣,我就尽力教好他们。”林西怀说。

  4月20日,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的演员们带着13部戏到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进行为期5天的演出,接着赶往泉州交流演出。整个4月,他们忙碌而幸福。

  制图:赵偲汝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b_20230511_1-20.htm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3-5-11 20: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叮咛和怀念
  ◎惠建宁

  

  谣曲

  

  

  柳条不是红杏,但也出墙

  风中飞出的眉眼都叫柳波

  

  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

  柳条飘飘探出高墙是给谁暗送秋波

  

  柳絮仿佛是轻、暖、温柔的棉被

  是想给谁以温暖

  

  向着春天吹出一口气

  把轻轻的柳絮吹向谁、送给谁

  三马路

  暮色四起的晚上,我是越来越想

  再回到夕阳西下之时

  哪怕只是往前挪上一点

  只是近黄昏

  这样我可以更从容一些

  从容地想你,或者只是想你曾经

  待过或者走过的三马路

  三马路那时候很僻静

  像我们一起走过,却一句话

  也不曾说起

  没来由

  芦苇轻荡,芦花飘飞

  风过处,一泓水发出幽蓝的光

  

  看看来时的道,想想去时的路

  突然觉得自己就没有可以着落之处

  

  像水就那样流过,像浮萍就那样飘着

  没来由地心就和天一样静了下来

  平安

  我祈求的平安,是圆润的

  山上生长着青青的草

  微风在吹

  炊烟袅袅升起

  鸡可以叫,狗可以咬

  

  我祈求的平安,是安静的

  一只蜻蜓扇动着翅膀

  像一只小小的飞行器

  安静地站立在水草之上

  蝌蚪像一滴墨在水中画画

  

  我祈求的平安,是美好的

  我曾经喂养的那两只鸭子

  又在河里欢快地游

  一切都是那样静美

  一切都是那样安好

  麻雀

  一只麻雀歪着头打量我

  我也歪着头打量它

  

  一片叶子落下来

  我有小小的眨眼

  

  麻雀也是,它也眨了眨眼

  微醺

  穿过黑发

  白发是退不去的潮汐

  

  潮汐之后是满天的星星和

  月亮

  

  月亮之上,吴刚的桂花酒尚温

  对影成三人,还是几人

  确实需要好好数数

  一行大雁鸣叫着飞过

  我早已习惯了那些圆润的山

  甚至都不想让它有任何改变

  从这座到那座,从那座到这座

  桃树,苹果树,梨树,枣树和

  蒿草一起都不再长高,风一吹

  有叮咛,有念叨,甚至还有长调短歌

  

  野兔洗脸,麻雀啁啾,野鸡舞蹈

  不经意,一只黄猺闯入,满山鸡飞狗吠

  没有了好心情,就坐在山上

  看天,看云,看山,看水,看远方

  抬头处,云卷云舒,似绵羊满坡

  天蓝着,一行大雁鸣叫着飞过

  归去,归去

  蓝天似一匹绸缎

  白云就是绣上去的荷花

  

  空白处可以有湖水

  一波一波被风吹皱

  

  一队向北飞去的大雁

  可是在湖水中嬉戏?

  鸣叫声可是归去,归去?

  

  叮咛和怀念

  燕子又一次飞了回来

  但物是人非

  门上落锁,蛛网屏蔽

  主人已举家进城

  

  去年唱给主人的呢喃

  它也不知道

  现在还有谁肯仔细聆听

  

  巢穴总得修补

  子孙还得哺育

  主人还会不会归来

  这个问题尚没有定论

  

  如果自己不能等到

  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就让自己的孩子们守候

  到时让孩子们

  记得把那些呢喃

  变成叮咛和怀念就好

  枝条

  多数的柳条已经柔软,返青,打起骨朵

  吐出嫩芽

  但有一些依旧枯萎

  这些显然是将要被抛弃的枝条

  

  有人说,放弃吧,你怎么也

  追不上春风

  但它依然在坚持

  咬定柳树,绝不放松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 ... content_146244.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3-5-11 21: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3-5-11 21: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zuoqu.net/search.php ... amp;kw=%C7%D8%C7%BB桃夭(外一首)
  ◎杨蓓蓓

  

  想来,或许是冥冥中注定的

  桃夭之约

  曾经梦里反复出现的场景

  灼灼其华,桃之夭夭

  不去刻意探究这是谁为谁种下的

  十里桃林

  

  盛放在黛眉远山脚下

  粉色妖娆与碧浪麦色交织

  周遭的花木、田野、土地

  是它逶迤的裙摆

  春风渡口有它的灵动和馨香

  

  桃林一角那座砖瓦小屋

  没有人知晓繁华绚烂处的那抹倾颓

  是何故,有着怎样的因果

  

  目之所及,美在天成

  短暂的停留,我终将只是过客之一

  提笔,为这份浅浅的遇见

  写下只言片语

  樱桃花开

  于一片片无瑕的白中,闻香

  冰凝的净透,蹁跹出尘

  带着与生俱来的高洁美

  

  我知晓,它是不同于樱花的存在

  没有娇嫩的粉颜,也非欣赏花木

  只是委身广阔田野,坚守着

  果木的名分

  

  遇见春天,花开不动声色

  清冷的姿容,如含苞的心事

  只说给山岗间的风和天际的云朵

  不去刻意召唤,或者挽留什么

  

  但我也懂,懂那些不曾说出口的

  呢喃,旧年刀斧切割的疤

  泪痕犹在,承载着成长的痛

  终有一天,嫣红的樱桃

  会挂满枝头

  因为这是春天啊

  只有蚀骨之痛才能催衍新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3-5-11 21: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苔(外一首)
  ◎鲁秦儿

  

  仿佛除了断裂的石桥

  一切还是原来的模样

  老屋的墙上爬满了绿色

  彰显着秩序和美

  

  大树下

  叶与叶说着彼此的心事

  月光下,乘凉的人

  讲着远古的故事

  深巷中,隐约有笛声飘来

  却不见儿时的少年

  

  只是,瓦片上的青苔

  仿佛是喧嚣后的寂寞

  一节一节在疯长

  归途

  在一个安静的下午

  有微风

  和一场突如其来的雨

  花期没有被搁浅

  树叶完成了使命

  降落时

  满怀欣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3-5-18 21: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的船只停泊在窗外(外二首)
  

  ◎安武林

  

  我想唱歌,唱一支歌给春天

  春天的船只

  浩浩荡荡开始远航

  我想长出像大地一样的手臂

  拥抱浩瀚的阳光

  风,微凉,但已驱净了寒意

  

  冬天无边无际的防线

  被春天的船只悄然攻破

  塑料桶,水桶,在小小的花园里

  依然盛着巨大的冰块

  这冬天最后的堡垒

  

  黄水仙尖尖的桅杆

  在阳光下起伏

  枯枝败叶下的野菊

  已经抢占一大片海滩

  月季上的蓓蕾在呐喊

  而那石竹

  东倒西歪在狂欢

  

  春天的船只,停泊在窗外

  正接受阳光的检阅

  我想唱歌,唱一支歌给春天

  在冒芽的植物旁边

  我是一名勇敢的海员

  风吹来

  风吹来

  我走去

  我们在城市相遇

  风吹来

  我走去

  我们一起大口呼吸

  我们呼吸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这些气息被风带来

  它们从故乡来

  它们从春天来

  我们沉醉

  我们相拥着向远方走去

  麦李西沟

  塬上的桃花开了

  春风十里

  从麦李西沟飘过

  那扇窗户是开着的

  枝头的小鸟记得

  我仰着脖子朝山坡上仰望

  阳光大片大片

  笼罩着斑驳的家属楼

  山坡上的桃花灼灼

  像是春天点燃的焰火

  青春一朵

  理想一朵

  岁月一朵

  十里麦李西沟

  被春风浸染得香香的

  被桃花浸泡得软软的

  醉我

  

  麦李西沟的桃花开了吗

  在塬上

  春天一来

  我总忍不住想知道

  那扇窗户

  和桃花在谈些什么

  如果是陈旧的话题

  我会笑得像桃花一样灿烂

  童话不老

  我知道桃花一直在盛开

  一开十里

  十里的距离

  二十年都不能抵达

  我保持仰望的姿势

  迎接春风里

  一朵一朵飘来的香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 ... content_146769.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3-5-18 22: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本帖
  ◎任 静

  

  羊齿草

  

  

  挂着两排牙印

  像醉酒人的书法

  字迹歪歪扭扭

  笔画虚影

  每一画都拖于锯齿边缘

  力道漫不经心

  牧羊人不关注字迹的歪斜

  或草的衰老

  只吆着勤快的羊群

  去访草

  他不谙武功,却会布阵

  绵羊在左

  山羊在右

  啃啮漫山遍野的羊齿草

  献给明媚的四月

  灯芯草

  绽放在草上的灯花

  寄托相思,也治疗失眠

  不必去挑破

  它先于月光扯起温柔鼾声

  免得看见漫天星辰

  又要点亮两岸旧时光

  怀念一条大河

  与曾活跃在故乡的

  一些故人

  车前子

  支棱着耳朵

  在倾听,也在思考

  一棵草的命运

  即使生而为草

  也要到世上行走一趟

  哪怕走不远

  就在黄河两岸

  田边、路旁

  

  安居在自己的车辙里

  与牛蹄羊印为伴

  歌咏雨水和落花的芳鲜

  也回味当年在诗经里

  被称为芣苢的林下风致

  深浅不一的车辙碾过

  采一味开州午月车前子

  送君远去

  节节草

  误入木贼科

  不甘心一落地

  就背负上一个贼名

  节节草的青春

  努力用一节一节新绿搭建

  向上的云梯

  唯恐迷失方向

  伏在节节草上的童年

  已飘然走远

  唯余一节童谣

  在草尖上悠悠回荡

  “节节草,节节高

  送宝宝,上云霄……”

  眉豆

  来自唐宋的命名

  如豆,如新月,如柳眉

  花露重,草烟低

  一架秋千

  丈量春夏秋

  许多时候,日光作为虚词存在

  任蝴蝶轻挑幕帘

  半真半假抒着旧情

  绫罗裙,扫蛾眉

  眉豆粉墨登场

  堂前双燕便惊艳得

  凌空乱飞

  凤眼莲

  池塘清且静

  轻启朱唇,诵念

  与雨声合于一处

  水葫芦尘缘未了

  见风就长

  摇曳生姿

  凤眼乜斜

  莲族中天生尤物

  蜻蜓是热烈的追随者

  缱绻不相离

  令水波羞得宕开一笔

  退于时光深处

  沙打旺

  若不是亲眼所见

  无缘见识一株植物的倔强

  沙打旺用整齐的呼吸

  与风较劲

  与黄沙讲理

  就像祖父挥动锄头

  沙打旺披着麻豆秧

  开疆拓土

  仿佛我的高祖

  背着先人的骨殖一路迁徙

  田菁

  芒种时节,阳光像桐叶

  包裹着一路青气

  田菁宛如巨大的绿色刺猬

  卧伏于白云之下

  故里的枣木门微微晃动

  在风中咿呀作响

  像一把矜持的大扇子

  村子在扇子开阖间

  睡去

  田菁年年鲜绿如初

  苦菜

  雨水让枯死的草再次发芽

  谢落的花瓣返回枝头

  开出灿烂的花儿

  老屋敞开着空篮子

  装满童年的幻想

  一颗苦菜草籽

  落地生根

  有无风雨也葱茏地生长

  苦菜是故人

  时隔经年,仍有办法从我体内

  掏出埋藏的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5 11:53 , Processed in 0.1227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