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62|回复: 14

我心永恒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纪念音乐会_360搜索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22-7-31 11: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so.com/s?ie=utf-8&am ... 3%E4%B9%90%E4%BC%9A我心永恒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纪念音乐会_360搜索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2-7-31 11: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1955年军衔评定,毛泽东道:“徐向前有三宝,无人能比”,为何?_【快资讯】https://www.360kuai.com/91452879 ... 7c6870ca2fc4de7db6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2-7-31 11: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路军129师386旅,战斗力有多强?陈赓一个月报销了日军一个联队_【快资讯】https://www.360kuai.com/9c314937 ... 7c6870ca2fc4de7db6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2-7-31 11: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首款四代坦克亮相,能同时远程打击多个目标,可抵御网络威胁_【快资讯】https://www.360kuai.com/9efc5ea1 ... 7c6870ca2fc4de7db6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2-7-31 11: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2-7-31 11: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安国家版本馆(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举行开馆暨展览开幕式_陕西日报数字报-群众新闻网https://esb.sxdaily.com.cn/pc/co ... content_789261.html

赓续文脉 守望中华文化——陕西文化新地标西安国家版本馆开馆_陕西日报数字报-群众新闻网https://esb.sxdaily.com.cn/pc/co ... content_789263.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2-7-31 12: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市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http://e.chengdu.cn/html/2022-07/31/content_735455.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2-7-31 12: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家餐馆名叫兴隆湖中餐厅,位于天府新区天府菁蓉中心D区161号,刚开业不到两周。成都这家餐馆张贴出暖心告示:
如果遇到困难 请进店免费吃饭!http://e.chengdu.cn/html/2022-07/31/content_735443.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2-7-31 12: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川西 与阿来的一次史诗旅途http://e.chengdu.cn/html/2022-07/31/content_735383.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2-7-31 13: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电影《隐入尘烟》以后,我脑子里浮现了一句话:真正的艺术家是学不来的周末专栏
它的每一个镜头都是长了心的http://e.chengdu.cn/html/2022-07/31/content_735381.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2-7-31 13: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记忆的沉迷与固执 2022年7月31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扶州记》    □ 李春蓉/成都时代出版社http://e.chengdu.cn/html/2022-07/31/content_735384.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2-7-31 13: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记忆的沉迷与固执
2022年7月31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扶州记》
  □ 李春蓉/成都时代出版社
  作家李春蓉的散文集《扶州记》(历史上的“扶州”,也称“水扶州”),是作家依凭自身的记忆或其他关键人物的记忆,对一城一村一族一家乃至一草民的历史进行文学性的重构。
  地理上的刀口坝、楼子街、岭岗岩和物象上的枣子树、迎春花、大槐树密集交织着先辈和村民以及动物们的生活日常。看上去,这些随着时间一起或老去或死亡的人与物,在滚滚向前的时代大潮裹挟下,早已失去了言说的价值,但李春蓉却沉迷于对个人记忆的打捞和淘洗,并固执地想在这打捞和淘洗中发掘出面向未来的意义,基于小历史观念的记忆文学,由此有了宏大的家国情怀架构。
  具体而言,李春蓉建立在对扶州的个人记忆基础上的家国情怀,是在三组对立关系的阐释中完成的。那就是新与旧的关系、粗与细的关系和快与慢的关系。
  如何理解新与旧的关系?对水扶州而言,新的九寨沟县城意味着滚滚而来的旅游人潮、分层满足的社会消费系统以及崭新治理模式下的公共服务体系。但对于世代居住于此的原住民而言,水扶州就是家园记忆、家族记忆和个人记忆的全部。新与旧如何共生共存?这在今天的城市治理中是一个难题。《时间里的老宅》一篇,像是一个旧让新的隐喻,但李春蓉却要固执地呈现这个旧让新的过程,以及这过程中所有相关人的疼痛与不舍,纤毫之微与缠绵之腻的叙述里,全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缅怀。也因此,新与旧的关系,其实也是传统与时尚的关系。李春蓉沉迷于传统的个人记忆,并非要以此对抗时尚,而是试图在这样绵密的记忆书写里,为不可预知的未来积蓄能量。事实上,随着父母的年老和即将迎面而来的死亡,多愁善感的作家已经意识到,守望传统已经刻不容缓。
  《扶州记》中诸多篇什展示了传统甚至古典扶州细腻细致的生活场景,写到了死亡,哭丧、抬棺、入土等细节,还有选择做寿木这个过程中的人物心理变化,千回百转中全是细腻的乡土人情,李春蓉对传统乡村生死细故的深情回望里,并不是要突出自我或群体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在展现细节里,重申对生死大事的敬畏感和庄严感。作家的不回避、不草率,正是以文学的方式,为我们今天对抗粗放与混沌做出一种可贵的示范。记忆文学在这里有了超越个人意识迈向群体意识的价值。
  水扶州的日常是慢的,这与今天的“唯快不破”又是一组矛盾。慢日常依托于传统的力量和细腻的生活,也因此这三组对立的阐释关系,在《扶州记》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慢的日常里,既有平凡人家柴米油盐的温暖,还有随处捡拾的快乐,更有人与动物之间的恩义。李春蓉写人物、动物、植物之间的这种缓慢的日常以及缓慢日常中的恩义,指向一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集体记忆,她试图从个人记忆走向集体记忆,并最终走向更为辽阔的人类精神记忆。
  李春蓉以《扶州记》这个文本,一再表示她对个人记忆的沉迷和固执。我在阅读时,一度怀疑这样沉迷和固执的意义。最后终于在《越冬的反哺》一文中找到了最坚实而有力的共情,我不能不在此作出响应:作为全书唯一一篇写扶州之外的外部世界,三亚像是所有外部世界的代言,它和传统意义上的水扶州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却是反哺我们精神世界的崭新起点。
  李春蓉对水扶州的沉迷和固执,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个人记忆如何成为民族精神资源乃至家国情怀架构的一部分。《扶州记》充满个人记忆的打捞和淘洗,极可能是当下散文写作通向解答之路的一个示范文本。文/庞惊涛
书/评/选/摘
2022年7月31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艺术家们》
  □ 冯骥才/人民文学出版社
  《艺术家们》是一本美学之书,蕴蓄着写作者的美学主张,同时也传递出美学精神的历史建构。在这其中,美学是一种洞见,发现人心的踪迹,觉察历史的走向,并考究“美”本身的概念与外延、恒常与变体。
  不仅如此,冯骥才以美学为媒介或曰方法,触及当代中国的诸多艺术的与市场的、碎片的与整体的历史命题。也许冯骥才的《艺术家们》是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一剂强心针,也是疗治软骨病和拜物教的良方,但与1990年代不同,21世纪以来的人文精神,更多的不再是单一的自我确证,也不再局限于自说自话和单打独斗,而始终与生活与物质、人性欲望相协商,在那里,真正的人文精神依旧成其为一种总体性的话语,且自始至终没有溃散,召唤着丰富的美学追求与缤纷多维的生命意志。
  (摘自当代文坛)
  《棘花》
  □ 简媛/湖南文艺出版社
  女性心理小说是永远有生命力的,且永远难以穷尽其复杂内涵,这是它们的读者数量总会超乎想象的缘由。简媛新作《棘花》再次为人们带来了特殊的感知与体验。
  简媛的文字不断游弋于内心世界与外部空间中,灵活生动,叙事与描摹自然流转,交汇融合,较充分地彰显出小说的文体魅力,也表现出她的写作经验。如她写女医生胡颖朝心血管科跑去时,不忘写她“鞋跟上的金属材质,敲击声格外响亮,一声紧跟一声”,让读者听得清晰。写纪鹰与墨兰在水池前相认时,墨兰说:“我不认识你!”眼神依旧,手却已经拧不紧水龙头了,这一动作写得读者心颤——当书中有大量类似细节时,不管写什么,读者都有读下去的理由,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通过语言,作者不仅可以复原生活原貌,且能带来叠加意义观照的呈现。(摘自中国艺术报)
凸凹和他的“水房子”
2022年7月31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水房子》
  □ 凸凹/春风文艺出版社
  言及凸凹,不能不言及魏平。记得凸凹就此本名作过小解:魏平(未平)凸凹近义,故取之。三十余年,沿用至今,凸凹未平,未平凸凹。这些年,知阅凸凹出版十余部诗集,步步登高。尤阅四千行长诗《水房子》时,为之称奇。
  《水房子》由72首诗歌交织而成,似72条渠流汇成的大河,独立而统一,形散而神聚。其结构似岷江之水一分二,二分四……纵横阡陌,贯穿田畴。
  凸凹在这部四千行长诗里,将汉语的调性、表达、收放、搭配运用到了极致。他将宽广多义,机动灵活的词语安置于准确的位置,打破常规,标异立新,予以汉语词性极大的释放空间。大开大合,纵横奔流。
  必须承认,这种独特的诗写架构为中国诗歌贡献了一部极具凸凹体态的诗歌文本。这部以水为主体的诗歌文本,将水的灵性、动态、美感、功能以及哲理融为一体,让读者沉浸于诗歌语词的汪洋之中。一种博大、恢宏、厚重的东方气象扑面而来。
  水是有性格的。这种性格是任何东西替代不了的。就像李冰之于水,无阻无拦,顺势利导。就像水之于凸凹,笔走千行,分分合合。于都江堰而言,水是其魂;于《水房子》而言,水乃其骨。
  山有气象,水却无形。古往今来,太多文字对水赞美与歌咏。或明澈或浑厚,无论水予人以福,或灾害一方。最终人们对水的感恩是永久的。《水房子》以都江堰岷江之水为源流,将笔墨渲染于锦绣蜀地,俨如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画卷展现天府之国。这座以水建造的房子,所承载的是万民之愿,更是川人因水而福的大美、大恩、大德。
  凸凹借《水房子》以不腐的诗句告诫我们,水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在水的怀中。无水的日子,我们不能不感念李冰的声音,盼望奔流不息的堰水悄然而至,滋润田园,洞穿心灵。我们以水为居,或枕水而眠,水教会我们容纳,又教会我们分解。
  诚如凸凹后记所言:“《水房子》中的水,从水上起水,既起于词的水,又起于物的水。但更多的是后者,即奔流于大地上的物的水。在我这里,全世界所有的领域、所有的物事,或可消受上述之伪诗待遇,唯有李冰和都江堰不能……水是一种特别的物质,又是一种特别的精神。当它有了自己认同的主人后,就没有什么事办不到了,包括以水治水。宇宙中所有物源中,最有诗意的物质,就是水。水本身就是诗,动也是,静也是。”
  水润天府,万物滋生。岷江水长,源源不息。两千年不老的都江堰因凸凹的《水房子》将永葆生命容颜。我们以及我们的后辈,因这座《水房子》,将会永远铭记蜀郡太守李冰这个不杇的名字。文/徐甲子
小小古籍修复师
2022年7月31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在成都,有一群人,他们在从事着神秘又充满魅力的工作——古籍修复。
  古籍有多“古”?它们身上有哪些伤痕?可能被虫咬出了洞、被水浸泡、被空气侵蚀。
  孩子们走进古籍修复工作室,看那些珍贵的人类文明史料,是如何被精心以待,他们还有机会亲自动手修复一页古籍。
  做一天古籍修复师
  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三年级 林夏 指导教师:小鹿老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古籍。这些古籍记录着中华历史,传播着中华文化。这是一笔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经过时间的推移,许多古籍都已老化破损。这就需要专业的人们对古籍进行修复。他们就是古籍修复师。
  今天我就来到了成都洛带古镇的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我将在这里体验一天的古籍修复师的工作。
  来到文献修复中心,老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了古籍修复的过程。看这一本本破烂泛黄的古籍,就如同医生见到了那伤痕累累的病人们。我的内心十分惋惜。心想,它们由谁来治疗呢?我想应该是那些做古籍修复的老师们吧!
  今天我也要来当一个小小古籍修复师。我拿到了清朝的一页残破的书纸,上面大概有七八个虫洞——它们就像散落在纸张上面的几颗芝麻。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毛笔,将它背面朝上铺在桌上。生怕一个不小心再次损坏了它。用毛笔沾上了那黏稠的糨糊,把糨糊涂在虫蛀的洞洞边缘,用我颤抖的手拿起一张黄色的补纸,将补纸放在沾满糨糊的洞洞上,左手按住有糨糊的地方,右手轻轻地一扯,就这样一个洞洞被我补好了。这可真是太不容易了,我轻轻地长舒了一口气。补好之后,我又发现洞洞旁边有一些多余的补纸,于是我按住洞洞,用镊子将旁边多余的纸夹开。我用同样的方法补好了一个洞洞,两个洞洞,三个洞洞……
  补好洞洞之后,我拿起这页书纸,发现还是有哪儿不对劲,原来是这页书纸的中间有裂开的地方,这可怎么办呀?在老师的示范下,我按照一样的方法,将一条长长的、透明的纸条涂满糨糊竖着粘在中间,这样,一张书纸就被我补好了。
  听老师说,修复师有时修复一本古籍需要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每天,长达一天的时间里,他们都要静坐在修复中心里。他们可真是有耐心啊,我对他们由衷的敬佩!古籍修复师的工作真的非常辛苦,需要极度的耐心和细心才可以胜任。
  看着被补好的一页古籍,仿佛一位受伤的病人被我医治成功。我特别开心,是呀,这些古籍正是我们与祖先对话的桥梁,只有潜下心去修复、去保护,才能让古籍重获新生,传承历史与文化!
  修书人,坚守与付出
  盐道街小学四年级 杨竣哲 指导教师:小鹿老师
  今天我们来到古籍修复中心修复古籍,我既紧张又激动。
  我们跟随着修复老师的步伐先来到古籍修复博物馆,刚走进展厅,墙上几十件修复工具闯入我的视线,我从没想到,修复一页书页竟然会用到这么多工具,有棕刷、排刷。镊子、毛笔……看着这一件件工具,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修复老师静坐桌前,修复古籍时那专注的画面。
  老师耐心地讲解着古书修补的历史、古籍“生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没过一会,就到了我们体验的时刻,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修复中心,坐到位子上,把背挺得直直的,小心翼翼地拿起古文上的木框,目不转睛地看着桌上的那页古籍。只见上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的洞和厚厚的灰尘,仿佛我和历史之间隔了一层浓雾。
  老师讲完修补方法后,我们就开始自行修补了,我看到手中的这页书页,薄薄纸张却布满小洞,仿佛风轻轻一吹,就可以将它吹成几块碎纸。我屏住呼吸,两只手更加小心地护着手中的书页。
  接下来该正式修补了,想到刚刚古籍修复师轻松连贯的动作,我想修复书页应该比较简单吧!于是,我拿起笔在糨糊中用力一刷,然后把糨糊涂在纸上。完蛋!刚才我一大意涂多了,糨糊一下子朝四周流去,我连忙拿起纸凑近小洞,把溢出的糨糊吸在纸上,冷汗从头上唰唰往下流,我深吸一口气又吐了出来,心想“别着急,好好来,你可以的!”
  于是,我轻轻地提起沾满糨糊的毛笔,围绕这个小洞轻轻刷了点糨糊,不一会小洞四周被均匀地附着上糨糊。这时补纸该登场了,我将一块补纸慢慢贴近小洞,按压后再将多余的补纸轻轻撕掉,我成功了!
  看着洞被一点点补好,就感觉雾在消散,心里越来越轻松。原来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技术,还要非常仔细和有很好的耐心,真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简单啊。就补了一小张书页我就气喘吁吁地直冒汗,更别说修复整本整本的书了,修复员的工作真艰难啊!
  一本本待修复的古籍,就像是一个个病人,修复员就是它们的主治医生,时时刻刻都马虎不得!修书更是一次修心,这背后更是一份坚守与付出!
  一次令人难忘的古籍修复
  天涯石小学三年级 谭屹辰 指导教师:小鹿老师
  推开陈旧的木门,好像走进了历史的滚滚洪流中。透过泛黄的书页,我仿佛看见了一位温润如玉的书生正坐在书案前奋笔疾书,我们的目光穿越时空在这一张书页上相遇。
  古籍修复老师告诉我们:“古籍修复的步骤繁多,有十几步呢!其中有配纸、染纸、配制糨糊、分解书籍……”大家顿时都张大了嘴巴。我心想:“那么多的工序,真是考验古籍修复师的耐心和毅力啊!”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们今天竟然要自己动手修复一页古书,还可以带回家!虽然这页古书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文物,但是它也是清代的真迹呀!这个消息让我欣喜不已,毫不犹豫地动起手来。
  看着我手中上面长满虫洞,字迹模糊的纸张,它好似一个伤痕累累的病人躺在我面前。我心里出现了一丝怜悯。每一个虫洞,每一处破损……一种使命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我学着修复老师有条不紊地补起了书。手握毛笔蘸了蘸黏稠的糨糊,凑近破损的书页,鼻尖都快贴在纸上了,我小心翼翼地把虫洞四周涂满糨糊,可是俗话说得好“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也不例外。
  由于太紧张,我的手抖了一下,糨糊掉了一滴下来,我慌乱中用指尖抹了一下,窟窿越来越大了。我不禁皱起眉头,叹了口气。我紧张地瞟了老师几眼,一边祈祷一边不知所措地拉了一下专用修复纸,这一拉竟然使整张修复纸都脱落下来。我不好意思地向修复老师求助。修复老师告诉我,我们需要用手轻轻按着虫洞位置的修复纸,将旁边多余部分一点点地撕下来。看着古籍修复老师游刃有余的动作,而我却这般慌乱,看来古籍修复太考验我们的耐心和技术了。我模仿着老师的方法一次次尝试着,终于补好了这些虫洞。
  看着这一页原本满身虫眼的古书如同一位面黄肌瘦的老妇返老还童变成了一个豆蔻少女一样焕然一新,我心里高兴极了。可就在我把书籍拿起来挥舞着得意洋洋地向同学们炫耀时,古籍两页之间的连接处竟然竖着裂开了,真是乐极生悲呀!
  看见因为我自己的失误而被弄烂了的古籍,我不禁有点愧疚。老师说,古籍修复既是修书又是修心,必须要做到不急不躁。我又一次请教了修复老师,修复老师协助我,让我两只手轻轻捏住书页两边,小心地放在桌面上,用一条修复纸缓缓地贴了上去,我屏住呼吸不敢有一丝的差池,这样两页古籍又连接了起来。终于大功告成了!
  当我看着手中的古籍,仿佛自己瞬间又穿越到了几百年前的书生身旁,看到他正在书写着美好的诗句。他向我点点头,会心一笑。
  虽然古籍修复很辛苦,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可想到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背后古籍修复师更是可敬的,是他们让中国历史文化薪火相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2-7-31 13: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页 > 第07版:红星剧评 > 《天才基本法》平行时空的人生选择题http://e.chengdu.cn/html/2022-07/31/content_735388.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2-7-31 13: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清渠》看哭了观众  主演李健:读剧本时泪如雨下http://e.chengdu.cn/html/2022-07/31/content_735389.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2-7-31 13: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页 第08版:红星文博 --承载历史文化,也见证日常生活---揭秘国家版本馆:  承载历史文化,也见证日常生活http://e.chengdu.cn/html/2022-07/31/content_735401.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6 07:03 , Processed in 0.1240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