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27|回复: 1

}美国图谋扼杀中国核武器计划内幕(上)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2-2 06: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图谋扼杀中国核武器计划内幕(上) - 当代世界 - 金月芽期刊网 免费论文下载https://www.jinyueya.com/magazine/1301623.htm{:smile:}美国图谋扼杀中国核武器计划内幕(上) - 当代世界 - 金月芽期刊网 免费论文下载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2-2 06: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医药卫生工业技术自然科学农业科学社科财经文教体育
医药 | 化工 | 财经 | 中医中药 | 教育 | 自动化计算机 | 机械仪表 | 水产渔业 | 电子电信 | 畜牧兽医
文献检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科财经 > 政治、法律 > 《当代世界》 > 2005年第03期
美国图谋扼杀中国核武器计划内幕(上)
□ 侯红育
摘 要:
本文根据近年来美国政府解密的一系列文件、较为完整、系统和深入地描述了美国政府高层围绕中国发展核武器进行对策研讨,情报收集及谋求与苏联共同对中国核武器研制设施进行打击等鲜为人知的决策过程和行动。



关键词:中国发展 美国政府 情报收集 计划 对策 打击 系统 核武器 根据 苏联
分类号: [D815] > 政治、法律 > 外交、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 > 国际问题
[F832]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译者按:本文根据近年来美国政府解密的一系列文件,较为完整、系统和深入地描述了美国政府高层围绕中国发展核武器进行对策研讨、情报收集及谋求与苏联共同对中国核武器研制设施进行打击等鲜为人知的决策过程和行动。
美国密切注视中国的核计划
1954至1955年,中美在台湾海峡的金门和马祖两岛对峙期间,毛泽东做出了发展核武器的重大决定。发展核武器需要科学和技术,需要巨大的工业投入,需要生产裂变材料。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制造核武器的方法已不再神秘莫测:一种是用浓缩铀制造原子*,一种是用钚制造原子*。然而,西方情报机构并不知道中国将选择何种方式制造核武器。
1958年台湾海峡发生第二次危机,根据毛泽东的决定,中国开始建造核武器研制设施。美国在台湾部署核武器进一步使毛泽东认识到其决策的正确性。1958年,中国建立了北京核武器研究院,并着手建设包头核燃料合成厂和兰州气体扩散厂,分别生产铀和浓缩铀。1960年2月,中国在酒泉动工兴建生产反应堆。1960年底,中国开始在大西北罗布泊开辟核试验场。
起初,苏联人帮助中国人制定了建造钚生产设备的计划。但在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协定,不仅停止援建工作,而且没有向中国的核设施发送一件关键部件,只是向中国展示了一件原子*“样品”。现在中国人一切都得靠自己了。美国情报机构知道中国正在实施核武器战略,并给予高度关注,但对中国的核计划的具体情况一无所知。
“刺穿神秘的面纱”
60年代初,美国高层对中国追求拥有核武器的能力越来越忧心忡忡。1959年9月,美国获得在兰州上空拍摄的照片。当时,情报人员仅仅能获得少得可怜的信息。因此,当肯尼迪政府上台时,美国对中国核进展的了解大都是推测性的。中国核武器计划的高度秘密性,对美国情报人员构成了巨大的障碍。中国没有公开宣布建立自己的核武器研究所,没有在包头或兰州举行剪彩仪式,也没有公开发布在西北寻找核试验场的消息,而且中国的核研究设施只用数字编码,如酒泉的研究所被称为404厂。
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情报的收集能力十分有限。只是到了1960年,美国才可以使用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而且,一开始还是断断续续的。同时,由于美国U-2高空侦察机起飞基地远离中国大陆,很难侦察到位于中国腹地的罗布泊和兰州的关键性核设施。
1960年12月6日,美国“国家情报估计”报告反映了这些制约性因素。该报告称,“我们关于中共核武器计划的证据,正如我们对苏联帮助中国的性质和范围的了解一样,是不完整的”。“国家情报估计”主要探讨了中国核武器工程的组织、技术能力、铀矿和裂变材料生产的情况。该报告认为,“中国开发铀资源、建立铀矿和铀金属厂,明显地意味着中国将使用铀生产钚。”
中情局分析人员猜测,中国第一个生产反应堆在1961年后期将进入关键阶段,中国到1962年可能获得第一批钚。中情局坚信不疑,中国将用钚而不是用铀来制造第一枚核武器,因为其他核国家都是用钚生产第一枚核武器的。将铀浓缩到武器级程度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制造第一代原子*所需要的钚要少得多。
国务院的一位官员将该报告视作“近期最重要的情报成果”,因为该报告确认中国存在核武器计划,并且“将中国可能爆炸原子*的日期大大提前。”
评估威胁和探讨选择
虽然中国的核武器工程未被列入肯尼迪政府的议事日程之首,但肯尼迪非常敌视中国,对中国拥有核武器的前景感到惶惶不可终日。肯尼迪认为中国的核试验“很可能是60年代最严重的恶性事件”。
肯尼迪在位的前两年,美国政府仅对中国拥有核武器的前景进行了一些零星的研究。1961年6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报告称,中国“获得核能力将对美国和自由世界的安全态势,特别是在亚洲,产生重要影响”。几个月后,国务院的一份报告提出,一个有核能力的中国将产生的政治和心理影响远远大于军事影响。拥有核武器的中国将有助于创造一种“共产主义是未来浪潮”的感觉,因此中国将能收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红利”。亚洲人将提升他们对中国军事力量的估计,从而对这些国家产生更大的政治压力,这些国家将更多地包容中国,放松与美国的关系。这样,一个有核武器的中国将削弱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及干预该地区事务的能力。1961年初,中情局分析人员认为,如果中国或以色列拥有核武器,“其他国家可能会步其后尘”,造成核扩散。此外,拥有核武器国家的数量的增加,将增加非理性和孤注一掷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
美国政府官员尽管对中国核武器计划的了解有限,但还是急切地考虑如何降低中国拥有核武器后的地位和影响。1961年9月,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主任乔治·麦吉向国务卿腊斯克建议,减少中国原子*造成的心理影响的一个方法是鼓励、甚至帮助印度先试验核武器。麦吉对印度拥有核武器对亚洲造成的影响不感兴趣,但希望亚洲有一个非共产党国家与中共抗衡。麦吉的方案在国务院获得不同的支持。副国务卿鲍尔斯支持这一建议,但却遭到国务卿腊斯克的否决。腊斯克称,如果美国唆使核扩散,将会“使我们走上一条错综复杂的道路,我看不到这条路的尽头。”
1962年9月,麦吉批准了一项公开和秘密的宣传攻势,旨在让亚洲人了解“美国和自由世界的强大”,抵消对中国的“恐惧”。除强调美国战略核优势外,这一宣传攻势还强调中国的核武器进程落后于原定计划,以造成一种“中国核武器计划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的印象。
与此同时,美国东亚问题专家罗伯特·约翰逊开始对中国核试验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进行全面研究。约翰逊不仅要探讨中国核能力的影响,而且要提出美国的应对之策。
新的情报
在约翰逊进行研究的同时,美国情报系统也在提高侦察中国核武器计划的能力。1961年,国民党飞行员驾驶中情局的U-2高空侦察机从台湾起飞,拍到了一些高清晰度的照片。这些侦察活动是断断续续的,但还是发现了大陆的许多目标。
同时,美国侦察卫星在监督苏联和中国的敏感地区的活动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1960年之前,侦察卫星对华活动仅取得两次成功,但自1961年1月至1963年6月,侦察卫星成功地进行了24次拍摄活动。而且,卫星的摄像清晰度得到改善,图像更多也更清晰。1961年12月的卫星拍摄活动,首次覆盖了罗布泊,不过当时华盛顿没有一个人认识到罗布泊将是未来的核试验场。
1962年4月的“国家情报估计”报告长达12页,反映了最新掌握的情报。虽然没有发现建设钚生产设施的证据,但该报告继续认为中国的第一枚原子*的燃料仍是钚。分析人员称,中国如果自1960年开始生产钚,到1963年初就能爆炸一个钚装置。但他们认为中国不可能实现这一计划,中国的第一次核试验可能在1963年之后,或许要晚几年。但不论中国在什么时候进行核爆炸,第一个核装置很可能是钚弹。
1963年初,中情局感到白宫对中国核武器情报的需求与日俱增。1月10日,中情局局长约翰·麦科恩在与国家安全助理邦迪见面时,邦迪对他说,古巴和中国的核计划是“最高当局最关心的两件事,因此中情局要高度重视”。然而,麦科恩不得不承认,中情局对中国的核武器计划的确切进展情况知之甚少,因此需要加倍努力。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台湾的U-2侦察机提供了更多的情报。1963年的一次侦察,发现了包头的核设施,但美国情报界错误地认为那是一个钚反应堆。国务院情报与研究局官员乔治·丹尼告诉腊斯克说,包头的核设施表明,中国“有能力为每年制造几枚核武器生产足够多的放射性材料”。



新的卫星图像为撰写1963年7月的“特别国家情报估计”报告即“《共产党中国先进武器计划》”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分析人员称,自1962年的估计至今,“我们已获得了相当多的情报,主要来自图像”。他们也提到,情报仍然很有限,无法准确判断中国核计划当前的发展情况和预见未来的发展。
分析人员认为,包头的设施包括一个小型的空气冷却钚生产反应堆,有相关的化学分离和金属制造设施。这一设施明显像法国的钚反应堆,从而使这些情报人员得出该设施也是钚工厂的结论。U-2侦察机或卫星的图像在1964年发现了酒泉的钚反应堆,但分析人员认为,距离投入运营的时间还有几年时间。 ......(未完,请点击下方“在线阅读”)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相关文章
苏联与新疆的和平解放
美国ERA系统的建设及其最新进展
中苏核武器合作内幕
以色列的核秘密
美国对抗中国的几种可能选择
林彪赴苏联治病及回国前后
基于系统范式的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分析
令人恐惧的美国小型核武器
打击资本外逃真正打击了谁?
试论采用COSO报告框架全面系统加强现金管理
解决Vista中进程占用100%CPU资源的困扰
《诛仙》天书系统详解
“列宁共青团”号:苏联首艘核潜艇
前苏联的“7小时核战争”
创航速记录的苏海军661型核潜艇
古巴革命空军第一仗:猪湾空战内幕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使用、维护及保养
“高烧不退”,朝鲜半岛知向谁边?
赵玫出版访美散文新著
苏联为何遭遇体系性失败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方式 | IP查询
金月芽期刊网 2020 触屏版 繁體版 电脑版 京ICP备13008804号-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18 00:18 , Processed in 0.1103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