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31|回复: 11

现实力量与想象空间(光影视界) ——面对“互联网+”的电影美学新表达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1-28 10: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实力量与想象空间(光影视界) ——面对“互联网+”的电影美学新表达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b_20200128_1-08.htm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1-28 11: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08版:副刊    PDF版下载  上一版     我给文章打分        2020-January-28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日 报周 报杂 志人民日报 2020年01月28日 星期二  欢迎您:用户ID名称往期回顾人民网检索
《人民日报》数字报取消收费的通知
返回目录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0)


现实力量与想象空间(光影视界)
——面对“互联网+”的电影美学新表达
陈旭光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28日   08 版)






  图片自上而下为电影《特警队》《被光抓走的人》《宠爱》剧照。
  制图:蔡华伟


  核心阅读

  中国电影拥有丰厚的资源,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把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美学资源转化为新型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影响力、工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当前,“互联网+”正深度融合电影产业,网络影评、评分网站使“口碑”日益重要,创意、内容、质量成为一部电影真正的制胜之道。中国电影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电影美学成为电影人新的探索课题。

  现实题材创作持续拓展

  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是近两年最为重要的电影文化和美学景观之一。继《我不是药神》《找到你》等现实题材佳作之后,中国电影在现实题材及现实主义创作方面持续拓展和掘进。这方面,以去年国庆档三部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聚焦校园欺凌题材的电影《少年的你》、展现当代社会变革中普通人伦理道德力量的《地久天长》等为代表。

  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点燃全民记忆,把作为个体的“我”与新中国荣辱与共的关系,通过普通人的故事具象化、生活化。《中国机长》取材于真实事件,借鉴但超越了国外灾难片的类型模式,在相对“封闭”的时空展开线性情节。《少年的你》将校园霸凌与青春成长、家庭教育、社会阶层等社会话题融为一体。片中男女主人公表演出色,特写镜头细腻写实,故事叙述老到沉稳,相比青春片常有的“低龄化”“轻浅化”倾向,该片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广阔的社会关联,呈现部分年轻人的真实生活状态,表现了他们的生活梦想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地久天长》通过两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折射时代变迁的轨迹,没有夸张的情感宣泄,而是着意于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呈现道德的力量与克制、平和、冲淡的美学精神。

  电影创作聚焦现实题材是中国当下现实的需求。电影人讲述基于当下的“中国故事”,表现出来的关注民生、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力量,源自文化自信和使命意识。当然,现实主义创作的道路是宽广的,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理应呈现丰富多元的样态。

  想象力消费时代到来

  近年来,中国电影在科幻、幻想类型上突破显著,在想象力消费等维度创造了新空间与新经验。

  《流浪地球》打破中国电影缺少科幻大片的窘境,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视听效果震撼。影片在时间上延伸到未来世界,空间上扩展到外星宇宙,既有冰天雪地、沦陷崩塌的地表灾难,也有宏阔浩渺的太空场景等科幻大片、灾难片的典型性景观,并对此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超越。《疯狂的外星人》跳脱科幻片惯用的剧情模式和宏大场面,是科幻电影与黑色幽默喜剧电影的杂糅和类型拼贴。同属“幻想类”动画电影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出手不凡,高居中国电影票房第二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电影充分展现了想象力崛起的一面,能够满足青少年观众群体的想象力消费需求,同时也都是接地气的,讲述的都是中国故事,表现的都是中国经验。《疯狂的外星人》具有鲜明的中国当下性和宁浩导演的个人风格,影片主人公以四两拨千斤的中国智慧化解地球人与外星人的冲突,包裹了中国哲学特有的世俗化特性、经验论思维。《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创造性改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余,表达了“英雄成长”式主题。《流浪地球》把地球推离太阳系,带着地球流浪,以及具有文化原型意义的“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神等,都非常具有想象力,也契合了全球化时代和谐共处、互惠互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种想象力、价值观的表达和受到的热烈欢迎,预示了一个属于青少年受众的“想象力消费”时代的到来。

  科幻、幻想类型电影的勃兴,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意义重大。一定程度上,这类电影是衡量想象力、创造力的一种尺度,它的完成度也依赖电影产业的工业化水准。这类电影不仅因其故事的假定性和虚构性,充分契合当下年轻观众对虚拟影像的期待,也在探索中实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流浪地球》以其中国特色的想象、全人类情怀和大宇宙格局成就其美学品格。当然,从《流浪地球》式的现象级到常态化是中国电影需要突破的难点。

  建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

  近年来,随着《战狼Ⅱ》《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主流大片或重工业电影的崛起,“工业品质”“重工业电影”“电影工业美学”等成为业界学界的焦点话题。

  一个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不仅指巨额的资金投入、高新的工业技术,更指电影生产过程中高度的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一部电影需要经由无数工序共同来完成最终的制作,真正的电影工业须是分工精细、协同良好的。

  《中国机长》完整、协调、系统、统一的工业化制造流程,彰显了中国的工匠精神;影片崇高美学的平民化呈现,也于“伟大出自平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同价值中得以表达。

  从工业角度看,硬科幻电影因其想象力大胆、场面宏大壮阔、工业化程度高等,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电影工业水平、科技水平的标准。现实题材电影,因为“接地气”的本土性,加之体量适中、投资风险系数相对较小,在未来有着开阔的前景。这在今年的贺岁档有所体现。《叶问4》以不错的口碑为叶问系列画上圆满句号。叶问电影稳扎稳打的系列化运作,为电影IP化生产提供了鲜活个案。爱情片《只有芸知道》、软科幻片《被光抓走的人》、开心麻花品牌的《半个喜剧》等中小成本电影的多元化拓展,展示了电影创作多样化、工业分层化等可能性。

  国产电影有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现实资源,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把这些资源转化为新型的、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文化影响力、工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核心阅读
  中国电影拥有丰厚的资源,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把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美学资源转化为新型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影响力、工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当前,“互联网+”正深度融合电影产业,网络影评、评分网站使“口碑”日益重要,创意、内容、质量成为一部电影真正的制胜之道。中国电影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电影美学成为电影人新的探索课题。
  现实题材创作持续拓展
  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是近两年最为重要的电影文化和美学景观之一。继《我不是药神》《找到你》等现实题材佳作之后,中国电影在现实题材及现实主义创作方面持续拓展和掘进。这方面,以去年国庆档三部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聚焦校园欺凌题材的电影《少年的你》、展现当代社会变革中普通人伦理道德力量的《地久天长》等为代表。
  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点燃全民记忆,把作为个体的“我”与新中国荣辱与共的关系,通过普通人的故事具象化、生活化。《中国机长》取材于真实事件,借鉴但超越了国外灾难片的类型模式,在相对“封闭”的时空展开线性情节。《少年的你》将校园霸凌与青春成长、家庭教育、社会阶层等社会话题融为一体。片中男女主人公表演出色,特写镜头细腻写实,故事叙述老到沉稳,相比青春片常有的“低龄化”“轻浅化”倾向,该片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广阔的社会关联,呈现部分年轻人的真实生活状态,表现了他们的生活梦想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地久天长》通过两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折射时代变迁的轨迹,没有夸张的情感宣泄,而是着意于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呈现道德的力量与克制、平和、冲淡的美学精神。
  电影创作聚焦现实题材是中国当下现实的需求。电影人讲述基于当下的“中国故事”,表现出来的关注民生、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力量,源自文化自信和使命意识。当然,现实主义创作的道路是宽广的,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理应呈现丰富多元的样态。
  想象力消费时代到来
  近年来,中国电影在科幻、幻想类型上突破显著,在想象力消费等维度创造了新空间与新经验。
  《流浪地球》打破中国电影缺少科幻大片的窘境,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视听效果震撼。影片在时间上延伸到未来世界,空间上扩展到外星宇宙,既有冰天雪地、沦陷崩塌的地表灾难,也有宏阔浩渺的太空场景等科幻大片、灾难片的典型性景观,并对此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超越。《疯狂的外星人》跳脱科幻片惯用的剧情模式和宏大场面,是科幻电影与黑色幽默喜剧电影的杂糅和类型拼贴。同属“幻想类”动画电影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出手不凡,高居中国电影票房第二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电影充分展现了想象力崛起的一面,能够满足青少年观众群体的想象力消费需求,同时也都是接地气的,讲述的都是中国故事,表现的都是中国经验。《疯狂的外星人》具有鲜明的中国当下性和宁浩导演的个人风格,影片主人公以四两拨千斤的中国智慧化解地球人与外星人的冲突,包裹了中国哲学特有的世俗化特性、经验论思维。《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创造性改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余,表达了“英雄成长”式主题。《流浪地球》把地球推离太阳系,带着地球流浪,以及具有文化原型意义的“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神等,都非常具有想象力,也契合了全球化时代和谐共处、互惠互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种想象力、价值观的表达和受到的热烈欢迎,预示了一个属于青少年受众的“想象力消费”时代的到来。
  科幻、幻想类型电影的勃兴,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意义重大。一定程度上,这类电影是衡量想象力、创造力的一种尺度,它的完成度也依赖电影产业的工业化水准。这类电影不仅因其故事的假定性和虚构性,充分契合当下年轻观众对虚拟影像的期待,也在探索中实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流浪地球》以其中国特色的想象、全人类情怀和大宇宙格局成就其美学品格。当然,从《流浪地球》式的现象级到常态化是中国电影需要突破的难点。
  建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
  近年来,随着《战狼Ⅱ》《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主流大片或重工业电影的崛起,“工业品质”“重工业电影”“电影工业美学”等成为业界学界的焦点话题。
  一个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不仅指巨额的资金投入、高新的工业技术,更指电影生产过程中高度的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一部电影需要经由无数工序共同来完成最终的制作,真正的电影工业须是分工精细、协同良好的。
  《中国机长》完整、协调、系统、统一的工业化制造流程,彰显了中国的工匠精神;影片崇高美学的平民化呈现,也于“伟大出自平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同价值中得以表达。
  从工业角度看,硬科幻电影因其想象力大胆、场面宏大壮阔、工业化程度高等,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电影工业水平、科技水平的标准。现实题材电影,因为“接地气”的本土性,加之体量适中、投资风险系数相对较小,在未来有着开阔的前景。这在今年的贺岁档有所体现。《叶问4》以不错的口碑为叶问系列画上圆满句号。叶问电影稳扎稳打的系列化运作,为电影IP化生产提供了鲜活个案。爱情片《只有芸知道》、软科幻片《被光抓走的人》、开心麻花品牌的《半个喜剧》等中小成本电影的多元化拓展,展示了电影创作多样化、工业分层化等可能性。
  国产电影有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现实资源,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把这些资源转化为新型的、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文化影响力、工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我要评报  | 关于人民日报社隐藏留言须知副刊
    署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环球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大地

环球人物

人民论坛

人民文摘

中国经济周刊

新安全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中国报业





  20192020     123456789101112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十一 2
十二 3
十三 4
十四
5
十五 6
十六 7
十七 8
十八 9
十九 10
二十 11
廿一
12
廿二 13
廿三 14
廿四 15
廿五 16
廿六 17
廿七 18
廿八
19
廿九 20
十二月 21
初二 22
初三 23
初四 24
初五 25
初六
26
初七 27
初八 28
初九 29
30
31












关闭

现实力量与想象空间(光影视界)

青春属于奋斗的人们

在艰苦卓绝中铸成铁军(作品品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1-28 1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春属于奋斗的人们
——评电影《那时风华》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b_20200128_2-08.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1-28 11: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08版:副刊    PDF版下载  上一版     我给文章打分        2020-January-28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日 报周 报杂 志人民日报 2020年01月28日 星期二  欢迎您:用户ID名称往期回顾人民网检索
《人民日报》数字报取消收费的通知
返回目录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0)


青春属于奋斗的人们
——评电影《那时风华》
明振江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28日   08 版)



  塞罕坝是一个充满传奇故事的地方。从一棵树苗到万顷林海,从荒岭沙漠到生态绿洲,从一无所有、一穷二白到塞外明珠、天然氧吧,塞罕坝的建设者们靠奋斗写出最新最美的文字,绘就最新最美的图画。塞罕坝的历史变迁,是新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历史性变化、取得“当惊世界殊”成就的一个缩影。

  河北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的《那时风华》日前上映。该片表现了塞罕坝建设者用青春热血创造人间奇迹的故事,赞颂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精神,对于用文艺形式积极配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影片《那时风华》的创作历时两年多。从剧本创作之初到影片拍摄过程,编导主创人员深入一线采访,向新老塞罕坝人学习取经,对真实生活进行艺术加工提炼,通过生动故事和典型人物形象,唱响奋斗之歌。

  影片深度开掘主题立意。塞罕坝的先进事迹历史跨度长、人物事件多,为影视化再现提出挑战。编导者采取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事业线与爱情线交织,双时空、双线性结构叙事的方法,用第三代人的视角讲述故事,突出表现上世纪60年代的建设者们,在物资条件极度匮乏、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满怀青春理想,矢志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过程。奋斗中展现最美青春,奋斗中磨练意志品格。他们战严寒、抗风沙、忍饥饿、斗饿狼,用心血和汗水造林、育林、护林、营林,通过科学探索和勤奋实践,积累了在高寒地区大面积植树的宝贵经验,使人工造林的森林覆盖率在这一地区创造80%以上的新高,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授予“地球卫士奖”的人间奇迹。这些都呈现在银幕叙事中。同时,影片不断穿插女主人公唐学燕的孙女,受联合国环保组织的派遣,到非洲考察沙漠化治理课题的线索。这样的设置,不仅拓展了故事的表现空间,丰富了场景内容,而且传递出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为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土地气候变化等国际性的问题,塞罕坝提供了中国经验与方案,由此深化了影片主题。

  影片的动人之处是成功塑造了一批青春热血、重情重义、敢爱敢恨的人物形象。在激情似火的年代,青年学生唐学燕、李建设、罗舒娅等六姐妹主动放弃高考,毅然奔赴塞罕坝,和知识分子苏铁、军人家庭出身的郑百团等男青年一起,在战天斗地、植树造林的事业中,结下了纯洁的爱情和深厚的友谊,并经历了特殊年代的风雨考验。影片通过细节的刻画描绘,将忠诚与背叛、坚守与逃离、爱恨与情仇的矛盾展现得细腻生动。如,一小瓶炼乳在几个男女主人公手中相互传递,勾勒出微妙的人物关系;唐学燕拿着父亲给她的军用皮鞋在批斗会上大胆求爱,成为寒冷时节的暖心一幕;郑百团和罗舒娅在瞭望塔上相濡以沫的坚守相爱,以及罗舒娅在冰雪中亦真亦幻的舞蹈,都抒发了人性之美、崇高之美。

  影片不仅有唯美细腻的爱情表达,还有宏伟壮观的建设大军向荒原开进的浩荡场面。片中上百台老式拖拉机开垦耕耘,以实景拍摄营造特定年代氛围,真实动人。主人公苏铁为救李建设与恶狼搏斗的情节,也是真狼与演员的实景拍摄,画面惊心动魄,令人印象深刻。影片还运用不同季节、不同光线变化下的树木和林海的空镜头来造型写意,蕴含“树木与树人”的深层关系,以景寓情,以情寓理。结尾处,老年郑百团几次叮嘱后辈要“守好这片林子”,体现出只有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

  每一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风华。青春风华正茂,奋斗未有穷期。电影《那时风华》激励我们,从初心出发,回归本真,牢记使命,开拓创新,真正美好的青春风华永远属于艰苦奋斗的人们。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塞罕坝是一个充满传奇故事的地方。从一棵树苗到万顷林海,从荒岭沙漠到生态绿洲,从一无所有、一穷二白到塞外明珠、天然氧吧,塞罕坝的建设者们靠奋斗写出最新最美的文字,绘就最新最美的图画。塞罕坝的历史变迁,是新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历史性变化、取得“当惊世界殊”成就的一个缩影。
  河北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的《那时风华》日前上映。该片表现了塞罕坝建设者用青春热血创造人间奇迹的故事,赞颂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精神,对于用文艺形式积极配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影片《那时风华》的创作历时两年多。从剧本创作之初到影片拍摄过程,编导主创人员深入一线采访,向新老塞罕坝人学习取经,对真实生活进行艺术加工提炼,通过生动故事和典型人物形象,唱响奋斗之歌。
  影片深度开掘主题立意。塞罕坝的先进事迹历史跨度长、人物事件多,为影视化再现提出挑战。编导者采取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事业线与爱情线交织,双时空、双线性结构叙事的方法,用第三代人的视角讲述故事,突出表现上世纪60年代的建设者们,在物资条件极度匮乏、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满怀青春理想,矢志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过程。奋斗中展现最美青春,奋斗中磨练意志品格。他们战严寒、抗风沙、忍饥饿、斗饿狼,用心血和汗水造林、育林、护林、营林,通过科学探索和勤奋实践,积累了在高寒地区大面积植树的宝贵经验,使人工造林的森林覆盖率在这一地区创造80%以上的新高,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授予“地球卫士奖”的人间奇迹。这些都呈现在银幕叙事中。同时,影片不断穿插女主人公唐学燕的孙女,受联合国环保组织的派遣,到非洲考察沙漠化治理课题的线索。这样的设置,不仅拓展了故事的表现空间,丰富了场景内容,而且传递出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为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土地气候变化等国际性的问题,塞罕坝提供了中国经验与方案,由此深化了影片主题。
  影片的动人之处是成功塑造了一批青春热血、重情重义、敢爱敢恨的人物形象。在激情似火的年代,青年学生唐学燕、李建设、罗舒娅等六姐妹主动放弃高考,毅然奔赴塞罕坝,和知识分子苏铁、军人家庭出身的郑百团等男青年一起,在战天斗地、植树造林的事业中,结下了纯洁的爱情和深厚的友谊,并经历了特殊年代的风雨考验。影片通过细节的刻画描绘,将忠诚与背叛、坚守与逃离、爱恨与情仇的矛盾展现得细腻生动。如,一小瓶炼乳在几个男女主人公手中相互传递,勾勒出微妙的人物关系;唐学燕拿着父亲给她的军用皮鞋在批斗会上大胆求爱,成为寒冷时节的暖心一幕;郑百团和罗舒娅在瞭望塔上相濡以沫的坚守相爱,以及罗舒娅在冰雪中亦真亦幻的舞蹈,都抒发了人性之美、崇高之美。
  影片不仅有唯美细腻的爱情表达,还有宏伟壮观的建设大军向荒原开进的浩荡场面。片中上百台老式拖拉机开垦耕耘,以实景拍摄营造特定年代氛围,真实动人。主人公苏铁为救李建设与恶狼搏斗的情节,也是真狼与演员的实景拍摄,画面惊心动魄,令人印象深刻。影片还运用不同季节、不同光线变化下的树木和林海的空镜头来造型写意,蕴含“树木与树人”的深层关系,以景寓情,以情寓理。结尾处,老年郑百团几次叮嘱后辈要“守好这片林子”,体现出只有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
  每一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风华。青春风华正茂,奋斗未有穷期。电影《那时风华》激励我们,从初心出发,回归本真,牢记使命,开拓创新,真正美好的青春风华永远属于艰苦奋斗的人们。

我要评报  | 关于人民日报社隐藏留言须知副刊
    署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环球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大地

环球人物

人民论坛

人民文摘

中国经济周刊

新安全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中国报业





  20192020     123456789101112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十一 2
十二 3
十三 4
十四
5
十五 6
十六 7
十七 8
十八 9
十九 10
二十 11
廿一
12
廿二 13
廿三 14
廿四 15
廿五 16
廿六 17
廿七 18
廿八
19
廿九 20
十二月 21
初二 22
初三 23
初四 24
初五 25
初六
26
初七 27
初八 28
初九 29
30
31












关闭

现实力量与想象空间(光影视界)

青春属于奋斗的人们

在艰苦卓绝中铸成铁军(作品品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1-28 11: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艰苦卓绝中铸成铁军(作品品鉴)——电视剧《绝境铸剑》观感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b_20200128_3-08.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1-28 11: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踩高跷,老技艺有了新生机(逐梦小康)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b_20200128_1-07.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1-28 11: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返还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361件(套)、意大利返还796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2019年,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千余件文物去年“回家”(文化脉动)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b_20200128_1-05.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1-28 11: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超前阅读需谨慎(金台论道)
肖 岩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28日   05 版)  “该不该让小学生读《红楼梦》?”近日围绕这一问题的探讨引起广泛关注。在许多人心目中,《红楼梦》是代表中国古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杰作,读这样的好书当然有益,还用探讨该不该读吗?

  但即便是好书也要在恰当的时候读,才能真正受益。超前阅读对少年儿童未必有益,还会影响阅读习惯的培养。许多名著只适合成年人阅读,而不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特别是从传统社会流传下来的名著,固然有其地位和价值,但只有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的成年人才有可能鉴别其中的糟粕,理解其深刻内涵。正如清代学者张潮所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名著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西方的童话故事类的名著也一样。拿广为人知的《格林童话》为例,其中许多篇章主题之黑暗、内容之残酷,即便成年人看了也会感到脊背发凉,今天孩子们通常读到的《格林童话》是经过删改后的文本。在不同年纪读不同的书,是有道理的。

  当前全民阅读日益深入人心,家长和学校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不顾儿童身心发育阶段的超前阅读,单纯追求数量的过度阅读,缺乏选择鉴别的跟风阅读,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后两种不良阅读倾向暂且不论,超前阅读的危害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有家长和老师认为,既然这些名著已被列入推荐阅读书目,那就说明是可以放心给孩子看的;而且在中高考时,相关文学作品是必考题,家长和老师就急于让孩子们早早阅读。一位家长曾说:“小学阶段不把这些名著全读完,到了初高中,哪还有时间读?”本着功利化的心态把名著硬塞给孩子,孩子们轻则读不懂、读不进去,重则对阅读产生厌恶情绪。虽然很多名著也有缩写本、彩绘本等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版本,但毕竟名著类图书的背景离今天的生活太远了,小朋友们又不具备相关知识,硬着头皮读恐怕也收获不大。

  对少年儿童来说,充满童心童趣、贴近生活、清新优美的文学作品应该成为阅读的主力。相反,古典名著类图书应推迟到较高年级再读。应当提醒家长和教师,儿童年龄越小,阅读分级就要越细,对内容的把关就越要严格。只有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知识面、理解力、社会阅历不断提升,对图书的选择面才可相应扩展。超前阅读既无必要,更需谨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1-28 11: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超前阅读需谨慎(金台论道)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b_20200128_2-05.htm儿童超前阅读需谨慎(金台论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1-28 11: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b_20200128_1-03.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2-16 14: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腊著名文学家尼可斯·卡赞扎基斯曾两次访问中国,见证了新旧中国的变化,与中国颇有渊源。 从文学巨匠到文明交流使者----跨越山海的行者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b_20200216_1-07.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0-11-4 19: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二〇全球能源互联网(亚洲)大会呼吁——
积极推动亚洲能源互联网建设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b_20201104_2-16.htm

http://www.zuoqu.net/search.php? ... =%BB%A5%C1%AA%CD%F8{:handshake:}{: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12 12:44 , Processed in 0.1296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