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5|回复: 2

袁隆平:中国最大的劫难已无法避免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16-10-8 11: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袁隆平:中国最大的劫难已无法避免
2016-09-24 全球华商资讯

“全球华商资讯”(微信号:qqhszx )是国内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微信公众号之一!每月的平均阅读量超30000000,百万人关注!这里的商业机密内幕很独家!人快满了!赶紧的!


一、没有比人们的吃饭更大的事情。尽管中国的危机很多,比如政治危机、经济危机、信仰危机、领土危机、社会危机等等,但只要军队稳定、老百姓还有饭吃,任何危机都可以克服,或者都在保持有序的情况下有办法克服。但吃饭的危机是个例外。如果老百姓没有饭吃了,或者食物短缺了,那么就天下大乱了,政治也好、道德也好、经济也好、良心也好,一切、所谓一切,包括政府,都会在食物危机面前荡然无存,不足挂齿。

二、中国不是新加坡,不是汶莱,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有13亿人,这样的国情就决定了,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养活中国,中国的吃饭问题只能够靠自己解决。

三、同样,食物的供应只能多,不能够少,哪怕是刚好也不行,也会大乱,除非实行计划经济,凭票按人头供应,但现在还可能吗?

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只有80%出头,中国的食用油的80%以上都依赖进口原料加工。据网上资料,仅去年一年中国的进口黄豆就多达6000万吨,按中国13亿人计算,折合到每个人头上是一年将近100斤,这是多么大的数字啊。这里还不说它是转基因黄豆,更不说转基因还对生育能力有害。

五、中国市场上的食物看起来还很丰富。但哪里来的?内行人都清楚,这不是自然生长的食物,是激素催大催长的食物。喂猪,正常喂养要一年,而市场上供应的基本上都是三个月长大的激素猪;喂鸡,正常要半年,现在市场上的鸡肉几乎都是28天长大的激素鸡。还有我们吃的蔬菜,也要靠激素化肥催大。这样的东西毫无疑问,是对身体有害的,不是有很多儿童性早熟的报导吗?三岁女孩就正常来月经了,乳房也丰满了,为什么?吃了父母地里种植的草莓的缘故,而父母地里种植的草莓,都是用激素催大的。还能够整治吗?做做样子安抚老百姓可以,认真可不行。只要认真,市场立马萧条,立马大乱,立马要饿死人,大规模的饿死人。为什么?很简单,只要认真,市场将会无物可供,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天然健康无害的食物?

六、还有就是种子问题。现在农民手中已经很少有可以自然留种的种子了。以前种子都是在各家各户的农民手中,农民年年留种,这家没有那家有,是安全的。现在不是了,都是年年去种子公司购买,种子公司购买的种子只能够种一季,是不能够留种的,否则长出来的是草。种子公司的种子会出问题吗?只有天知道。但真出问题了,农民哪怕有地也没有种子下地了,多么恐怖!更何况,据报导,我们国家的种业公司一半以上都被控制在外资手里,或被控制在洋人手中。

七、在中国,现在已经是老老实实按自然规律生产食物不但发不了财,就连生存都很困难。比如蔬菜,老老实实按自然规律种植,要三个月,并且还不好看,生虫子。但你多打激素,多打农药,一个月就够了,好看并且不生虫子。更不要说喂鸡、喂猪了,除非是自己吃。还有海鲜、鳝鱼、王八、大闸蟹,几乎都是人工饲养的,激素催大的。

八、农民更没有积极性种粮了。为什么?是同样的道理。老老实实种粮不但发不了财,连生存都很困难。所以,有的地方到处都是荒地,年轻力壮的都外出打工去了。以前,一斤稻谷的国家收购价格可以买4到5斤一般小蔬菜,现在多少?恐怕一斤对一斤也很难买了。今年国家稻谷的收购价格是每百斤120到140元,市场上的小蔬菜至少都是一元多一斤,更有好几元一斤的。谁还种粮食?那是傻瓜。也只有中国还有那么一些老实本分的傻瓜农民,还在种点粮食自给,但不是为了卖钱。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翻着跟头涨价,那么粮食价格能够上去吗?上不去,无解。为什么?很简单,比如稻谷收购价涨到5元一斤(这是所值的下限),那么大米价格就至少要卖到7元一斤以上。城市里的人受得了吗?不暴动才怪!所以,全国都在任意宰割弱势的农民、吃农民、坑农民。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沙!中国农民是生活在当今社会最低层的弱势群体,是连小虾米都能将其作为任意尽享的口中美味!但愿社会的现实不是如此!

九、那么国家粮库里还有多少粮?我不知道,我不是统计局的。但我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们年年吃的都是新粮,我也知道就是农民家里也不留储备粮了。因此合理的估计是,粮食的生产周期是一年,我们的粮库里面,粮食也就最多是一年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的粮食储备,不具备任何抗风险的能力。

十、种子会出问题吗?但愿不会,包括转基因种子。国际市场会有源源不断的低价安全粮食供应中国吗?但愿一直都有。农药激素的东西吃了对身体会无害吗?但愿无害。

十一、然而,我看到了农村,只要不是色盲都会发现,农村里面很多小生命小生物都灭绝了,或者快要灭绝了。螺头很少看到了,鳝鱼也很少看到了,野生的鱼虾已经很少了,我家乡的小米虾已经灭绝了,就是池塘、水坝也是混黄的,已经不张水草了。就是以前一下雨打雷,就是漫坡的地皮菌,也在我家乡灭绝了。为什么?只有天知道。  但我们吃的食物真的没有出问题吗?理性告诉我,已经出大问题了,并且很难逆转了。那些灭绝的小生命、小生物,不也是和我们在同一环境下,吃食同样环境下的生物食物吗?他们出了问题,我们还会远吗?

十二、国家,我之国家;人民,我之人民;家园,我之家园。呜呼!我只有一声叹息。我眼前浮现的分明是一片混乱、人相食、饿孵遍地、流离失所的情景,随时都可以发生,并且已经不可避免。还有比这更大的危机吗?没有。位卑未敢忘忧国,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转载自袁隆平博客(中国水稻专家)
◆来源:深度真相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呦~

民营企业并购的机会
2016年以来,尽管经历了资本寒冬、经济增长放缓,但并购狂潮一浪高过一浪,仅10大并购涉及总金额就达人民币2660亿元,约合5个百度的市值。在未来,随着各大行业洗牌、巨头产业升级和全球化布局的需求,并购形式和领域将越来越多样化。



  这是一个土豪并起、群雄竞购的时代,时下的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一场产业并购与整合的浪潮中。其中有强强联手,也有冤家联姻;有产业链整合,也有用资本买断市场;有行业洗牌,也有私有化回A。不管从哪个层面而言,并购都是刚过去的2016年上半年不得不提的狂潮。
《并购资本大联盟》并购标的资讯



IMG_2214.JPG
IMG_2215.PNG
IMG_2216.PNG
IMG_2217.PNG
达到以上上市公司标的要求的企业,可直接参与并购资本大联盟活动对接洽谈合作
      9月27-29日中国深圳站《并购资本大联盟》活动
国内首家并购资本沙盘模拟演练,
现场专家团队一对一坐诊给出方案,
达成合作,全程运作并购,提供并购落地服务
匹配对接并购标的资源,上市公司寻找优质标的
12支产业并购基金资源。86支风投基金资源
560575360528892232.jpg
601464036904504938.jpg

  报名咨询电话:13169905736 周部长
时间:9月27-29日
地址:深圳龙岗区珠江皇冠假日酒店
参会费:2980/位
参会企业家需提前预订席位!(席位紧张,提前报名)
参会企业要求:总经理,法人,董事长、股东!
       需要学习了解并购/企业被并购和收购/对接资源/并购方案
             /企业估值/割股套现/并购股权顶层设计/对接资源的企业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报名或了解活动详情


声明:凡是本公共账号文章,均是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侵权,可回复本平台我们会尽快处理。另外,欢迎朋友们推荐或者投稿文章给本微信公众号

阅读 52163126 投诉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6-10-8 11: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下一场危机:粮食危机
2016-10-07 政商话坛

hs6z5bq4t0eDkbaHv6DQiA==.jpg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为生活奋斗的你需要放慢脚步,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加美女主播私人微信,每天与您相约映客直播!


作者:臣思
来源:搜狐财经


从2002-2015年,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增长了780%! 如今,中国的双脚已不可避免地踏上了依赖海外粮食进口的疆土。

城市的扩张使得中国的耕地面积开始减少。越来越多的进口粮涌入中国,引发了业界对粮食安全的担忧。

农民到城市务工,承受着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却没能享受到市民该有的福利。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个农村居民到城市来就业和生活,每天直接和间接消费的粮食将会增加20%。一正一反,加剧了粮食供需的不平衡。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下行的趋势使得大宗商品如石油、铁矿石等的价格持续下跌,跌幅甚至达到“腰斩”的地步。但在众多大宗商品中,粮食却是个异类。



从2000年开始,粮食价格开始缓慢增长,15年时间上涨了50%。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和2010年,粮食价格迎来两波高峰,而从2011年开始,粮食价格有所下跌,并从2016年开始再次呈现涨势。

世界银行预计,加微信lilv5656看内幕!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对粮食的需求将增长50%以上,而到2025年将有36个国家的14亿人将陷入缺少食物的危机中(中国目前尚有1.3亿左右的饥饿人口)。世界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则指出,未来10年农产品价格保持较高的态势将成为市场非常明显的特点,农产品和水产品的价格将达到历史高位水平。

中国的粮食供需关系

虽然从2003-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但与此同时中国人口的增长以及消费需求的提升,使得中国粮食的总产量与总需求出现缺口,2010年需求高于产量352万吨,而到了2015年这一缺口达到了2000万吨。

产量不足也导致中国粮食进口量的大幅增长,2014年首次突破1亿吨,从2002-2015年,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增长了780%!

而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上升到5.54亿吨,但粮食需求大约为7亿吨,有近2亿吨的缺口。

与此同时,中国的粮食价格也在不断增长,2009年至今小麦和大米的价格分别上涨59%和69%,粮价的上涨也进一步推高了食品价格。

越来越多的进口粮涌入中国,引发了业界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在经济学人最新公布的《2016世界粮食安全指数报告》中,中国排在42位,西方国家占领了全球粮食安全系数排行榜第一梯队。大大领先于中国的,包括粮食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18位)和韩国(24位)。如今,中国的双脚已不可避免地踏上了海外粮食进口的疆土。



城镇化加速粮食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开始加速。从1978年至2015年,中国的城镇化人口从1.72亿人增加至7.7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6.1%。与此相对的是,乡村人口已减少到6亿人。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63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到20312个,而到2015年中国人口超过千万的大城市达15个。

城市的扩张使得中国的耕地面积开始减少。2003年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开始大幅增长,这一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火热,是巧合还是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耕地面积大幅下降

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4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从1981年的6720平方公里扩增至2014年的4.99万平方公里,增长了6.44倍,年均增长率达6.27%,呈现明显扩张态势。其中,2000年以来年均净增长高达1940平方公里。

同时,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也居高不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城市人均建设面积为129.57平方米,大大超出国家标准的85.1至105平方米/人,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人均84.4平方米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

与此对应的是,中国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快速下降。

中国的耕地面积从1991年开始便逐步减少,年均减少433万亩,至2013年下降至1.3亿公顷,占土地面积11%。人均耕地面积更是减少到0.08公顷,即人均1.2亩。对于一个人均耕地面积不到美国1/6、不到俄罗斯1/10的国家来说,这种下降更值得警惕。

房地产过热是诱因

尤其是房地产的狂热发展,导致大量的可耕地被占用。

从2006-2010年,房产开发用地从6万公顷左右增至15万公顷左右,可见此时的房产市场火热,而占用耕地面积也有增无减。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每年国家及省份批准的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数量均在20万公顷左右,直到2015年才下降到16万公顷。

耕地被侵占,房子占的土地多了,种粮食的土地少了,因此就造成了粮食供应量减少,粮食进口数量增加,粮食价格上涨。

在中国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大幅下降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土地却无人耕种,“撂荒”的现象在农村也越来越普遍。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中国每年撂荒耕地近3000万亩,这对中国的粮食安全而言,无异于背后插刀。

而造成撂荒这一现象,依然要从城镇化说起。

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大量农民转移到城市成为“市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或经商的数量也一直飙升不下。



务农人员减少是本质

2004-2015年,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呈直线上升,10年来增长48%,再加上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中国农民工总数维持在2.7亿人左右。

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放弃农业生产,把土地留给家中的妇女或者老人耕种,直接造成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空洞化和农村破产化,也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再加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田水利基建滞后,使得种地成本增加,抗风险能力较弱,农民无利可图。

而在脱离农业的人口中有近1/4没有在农业生产中投入过多时间,一代农村居民在脱离土地,他们的子女(尤以80后、90后为主)读过大学后留在城市,更成为普遍现象,家乡的土地逐渐被遗忘。

农民到城市务工,承受着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却没能享受到市民该有的福利。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个农村居民到城市来就业和生活,每天直接和间接消费的粮食将会增加20%。一正一反,加剧了粮食供需的不平衡。

这不能责怪于农民。农民也是投资者,他们可能对收益率没有概念,但对务工和务农的收入有着直观的对比,在城市务工每月可拿3000-4000元的工资,收益远大于务农,这也是他们在权衡之后做出的合理行为。
阅读 5854 投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10-1 15: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view.qq.com/a/20170930/023062.htm


袁隆平的“海水稻”,在科学史上处于什么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25 10:37 , Processed in 0.1095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