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9|回复: 4

美军官:中国远征军战术拙劣不爱惜武器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15-2-10 10: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军官:中国远征军战术拙劣不爱惜武器

来自:环球时报 2015年02月10日 09:30
t019b23e00bc8a78afe美军官中国远征军战术拙劣不爱惜武器.jpg
驾驶M系坦克的中国远征军

《别让好东西变成"烧火棍"》

研究抗战中缅印战场史料,最令笔者痛苦的是看到日本公刊战史转引的一段美国战史中的文字。

它是批评中国远征军的兵器素养和战斗作风的。

现将这份"他方"总结记录的文字转引如下:

"根据美军联络军官所见,中国军队大多无视美国人的技术和劝告,战术拙劣,缺乏爱护武器观念,令美军联络员不胜感慨。美军联络员对中国军队战斗作风的批判如下:

"中国军队的团长不能直接向支援的炮兵部队要求火力支援,而要通过师司令部来要求,故当炮兵实施掩护射击时,已失去了价值。即使炮兵射击也不能准确地覆盖目标,发射间隔往往长达五分钟。

"中国士兵不爱护武器,用火箭筒在雨中进行射击,由于雨淋,这种兵器经不住一天使用。步兵漫不经心地操作挂在腰带上的手榴弹拉火环,常令位于近旁的美国人胆战心惊。弹药被无限制地浪费,兵器由于不间断地使用和保养不善,短时间即告报废。战场上的武器、弹药是如此使用,而补给站与第一线的距离却相距甚远,武器易损件的生产地竟远离战线12000英里。通过这些事实即可察觉,卫立煌将军麾下75000名官兵的实战能力令人遗憾……"

美军联络官们的抱怨,固然有心疼本国"租借"物资的心情,但抗战以来打"穷仗"几乎打怕了的中国军队,何以如此"暴殄天物"?你可能想不到,当时因为恐惧日军夜袭,有的军官要求士兵通宵打机枪来吓唬敌人。

而美式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都是刚刚研制出来的新武器,美国太平洋战场的麦克阿瑟部队和中国远征军几乎同时列装,一点也没见外。但在腾冲和松山战斗中,这两样攻坚利器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因为中国士兵能掌握使用方法的人太少,选拔不出适合的兵员学习,学习了也只能达到"粗通"的低水准。

本来就对战场技术动态变化格外敏感的日军,稍稍吃亏后即有针对性地以狙击和逆袭战术反制,常常让中国士兵丢下利器牺牲,就越来越找不出会用的人。

如此具有"战壕真实"的细节记录,折射出的道理其实很简单:武器之所以被军人视为第二生命,不在于它的高昂价格或是技术含量,而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在战场上消灭敌人、保护自己。作为实现人与武器装备有机结合的重要前提,兵器知识不应成为军人素质结构中的"短板"。

这一点,对今天的我们启发仍然很大。当前,新装备列装部队的速度越来越快、型号越来越多、信息化含量越来越高。这些现代化装备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维护保养困难,常常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操作,这就需要使用者认真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及原理,以便做到熟练操作、使用和保养。

对兵器一知半解,或者是一窍不通,何谈对兵器效能的有效发挥?其结果便是,要么让一些兵器"屈才",要么让一些兵器"为难"。

你要是拿一只"爱疯4"送给从未用过手机的人,大概也会遇到如此情景;但更可怕的心理是:这是别人的玩意儿,不糟踏白不糟踏。好东西,必须给知道其价值、且懂得珍惜的人才有用,否则就是"烧火棍"。(余戈)

分享到:
文章来源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6-11-8 13: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C5BKI7IC05159PCD.html


狂飙突进、铁甲洪流:中国远征军美械装甲部队_网易订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6-11-8 13: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sogou.com/sie?hdq=AQ ... 5%99%A8&ie=utf8


美军官:中国远征军战术拙劣不爱惜武器 - 搜狗搜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6-11-8 13: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ar.163.com/14/1202/17/ACFPT5BT00011MTO.html


美军官:中国远征军战术拙劣且不爱惜武器_网易军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6-11-8 14: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C5BK8S5K05159PCD.html


横扫日军如卷席:美械装备的中国远征军装甲部队_网易订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18 07:39 , Processed in 0.12514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