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9|回复: 2

余华:后现代主义里只看到聪明 听不到大师的声音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14-3-23 17: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秦川牛 于 2014-3-23 17:07 编辑

余华:后现代主义里只看到聪明 听不到大师的声音1 方力钧1999年作版画.jpg 方力钧1999年作版画 资料图:余华 中国摄影师韩磊摄.jpg 资料图:余华 中国摄影师韩磊/摄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余华2014-03-23 08:30我要分享 18
[摘要]虽然有后现代主义出现,可是我们在后现代主义的成果里看到了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聪明,只是标新立异,看不到标志一个全新时代到来的日出景象,也听不到大师的声音。

余华:后现代主义里只看到聪明 听不到大师的声音

方力钧1999年作版画

余华:后现代主义里只看到聪明 听不到大师的声音

资料图:余华 中国摄影师韩磊/摄

本文作者:余华,著名作家。著有《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多部影响深远的作品。中国当代作品被海外翻译最多的作家。

在30年的创作道路上,他能够持续引领读者、批评界乃至同行的目光;他的每一部作品总能引起巨大的讨论乃至争议——他是余华,中国当代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独具魅力的作家。

日前,余华入驻北师大仪式暨“先锋的道路:余华创作三十年研讨会”在北师大召开,十几位著名文学批评家齐聚一堂为余华号脉。同时,我们也得到余华的授权,得以首次发表他的硕士论文:《文学是怎样告诉现实的》。

文学的真实:作家不仅要见到众人所见,更要见到众人所不见

作家世界观最直接方式,便是他对于真实的理解,他眼中的真实是什么?

简单的说法,那就是作家为何而写作?一位真正的作家是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这里所说的“内心的需要”与“精神的真实”有所不同,“内心的需要”是强调一位作家应该具备的忠诚,即对真实的忠诚。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首先让他真实地去了解自己,然后再真实地去了解世界。

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这品质不仅包含了忠诚,同时也包含了智慧与警觉。他看到了什么?他的目光所及之处事物是否闪闪发光?他不仅要见到众人所见,更要见到众人所不见。因为作家眼中的现实已经不是客观意义上的现实了,已经转化成立场和角度了。

作家必须关注现实,关注人群的命运,这也是在关注他自己,因为他孕育在人群之中,置身于现实之间,所有发生的,都与他休戚相关。

长期以来,我的创作都是源出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我沉湎在想象之中,又被现实紧紧控制,我能够明确感受到这种类似分裂的状态,我无法使自己变得单一,我曾希望自己成为一名童话作家,要不然就是一些实实在在作品的拥有者,如果能够成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我和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也许会得到缓和,可是这样一来,我的作品中的力量也会因此而削弱。

作家应该去寻找真理,我所说的真理不是观点和看法,是事实,永恒的事实,连接着过去和将来,又穿越了现在的事实。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才能听到高尚的声音,这高尚不是指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以同情的目光去注视世界。

真正的作家是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不会为坚持某一理论或者某一流派风格而写作。一成不变的作家只会快速奔向坟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捉摸不定与喜新厌旧的时代,事实让我们看到一个严格遵循自己理论写作的作家是多么可怕,作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于经常的朝三暮四。

所以我宁愿相信自己是无知的,实际上也是如此。任何知识说穿了都只是强调,只是某一立场和某一角度的强调。事物总是存在两个以上的说法,不同的说法都认为自己掌握了世界真实,而真实却永远都是一名处女,所有的理论到头来都是自鸣得意的手淫。

对创作而言,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存在的只是事实。比如艺术家和匠人的区别,匠人是为利益和大众的需求而创作,艺术家是为了虚无而创作。因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仅存的无知者,他们唯一可以真实感受的是来自精神的力量,就像是来自夜空和死亡的力量。

先锋小说:先锋文学重视到了叙述领域里的所有技巧,唯一疏忽了抓住读者的技巧

今天,对于所有开始写作和还在写作的人来说,小说早已不是首创的形式,它作为一种传统为我们所继承。因此我们无法回避这样的问题,我们写作的意义何在?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什么?

我自己的回答只能是这样: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使这种传统更为接近现代,也就是说使小说这个过去的形式更为接近现在。

我在当时根本不知道自己会成为先锋文学的一员,我只是不喜欢当时流行的那种小说叙述方式,我感到它们的笨拙,并且单一,在表达时总是给我种种束缚。尤其是语言,当时我认为被文学广泛表达的语言是一种确定了的语言,或者说是日常语言,是消解了个性的大众化语言,这种语言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无数次被重复的世界。

我那时反对语言大众化,我认为世界并不是像一把椅子那样明白易懂。那时我感到世界并非一目了然,面对事物的纷繁复杂,语言时常显得力不从心,无力做出终极判断。为了表达的真实,语言只能冲破常识。

应该说先锋文学在叙述上完善了中国当代文学,从而彻底清除了遗留其中的非文学因素。正因为有了先锋文学,今天的文学才如此丰富和充满朝气。先锋文学重视到了叙述领域里的所有技巧,唯一疏忽了抓住读者的技巧。

就我个人创作来说,是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呼喊与细雨》(《在细雨中呼喊》原名)《活着》与我过去的作品不同之处,那就是人物来到了我的作品中。

一直以来,我对那种竭力塑造人物性格的做法感到不可思议。我实在看不出那些所谓性格鲜明的人物身上有多少价值,那些具有所谓性格的人物几乎都可以用一些抽象的常用词语来概括,即开朗,狡猾,厚道等等。性格关心的是人的外表而并非内心,因此我更关心人的欲望,欲望比性格更能代表一个人存在的价值。

我不认为人物在作品中享有地位,比河流、阳光、树叶、街道和房屋来得重要,我认为人物和河流、阳光等一样,在作品中都只是道具。河流以流动的方式展示欲望,房屋则在静默中显露欲望的存在。人物与河流、阳光、街道、房屋等在作品中组合一体又互相作用,从而展现出完整的欲望。这种欲望便是象征的存在。

先锋文学能持久吗?

后现代主义里看到的只是聪明,标新立异,听不到大师的声音

欧仁·尤奈斯库说,“当一种表达形式被认识时,那它已经陈旧了。一件事情一旦说定,那就已经结束了,现实已经超过了它。”

在三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期间,是先锋派在人类精神活动的各个领域里最为积极的时代。在他们那里,没有统一的行动纲领,也没有统一的思想准则,他们之间唯一的共同之处那就是反对所处的时代,反对现有的文学规则,制定自己的文学规则。这时候他们不再是现有体制的破坏和反对者,而成为了现有体制的保护神。所以说,先锋派在人和时代,任何领域里都只能是一个过程,一次行动。先锋派不是主义,也不是最后的目标。先锋派是冲锋,或者像词典里所说的,是一支武装力量的先头部队,其任务是为大部队进入行动作准备。

中国的先锋派和西方的先锋派不同之处在于:西方先锋派是文学发展中出现的,而中国先锋派是在文学断裂之后开始的。并且是世界范围内不太可能出现先锋派的时候出现了,它的出现不是表明中国文学已经和世界文学走到了一起?

我想今天的文学和世界文学趋向了和谐。文学今后该向何处去?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有一点已经明确,今后的文学不会是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到今天已经完成了,已经成为了权威,成为了制度,成为了必须被反对的现行体制,否则文学就不会前进。

虽然有后现代主义出现,可是我们在后现代主义的成果里看到了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聪明,只是标新立异,看不到标志一个全新时代到来的日出景象,也听不到大师的声音。后现代主义说穿了只是现代主义的残余,正是它的出现,我们才意识到一个时代过去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本文节选自余华硕士论文《文学是怎样告诉现实的》,感谢童庆炳教授提供资料)

附:在本次研讨会上,余华再次重申了对真理的追求——

我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我该提醒自己不要自以为是了。罗素曾在接受采访时,对一千年后的人们说一句话,他的回答是,“不要放弃对真理的追求”。所以,我现在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把个人的嗜好和经验当做真理了,永远不要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童庆炳(北师大资深教授)

今天见到余华,我不再用在鲁院教室里讲课时的眼光看他。余华已经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我为他感到骄傲、自豪。余华在参加了北师大和鲁院合办的作家班之后,又在北师大继续研读了两三年时间。他在1993年9月到10月之间写了硕士论文《文学是怎样告诉现实的》。

余华创作的成功是多方面促成的,包括他的天赋、努力、坚持不懈,以及他对生活的了解、观察等等。但是今天我又读了一遍他的硕士论文,我觉得,现在人们经常说余华的创作分为两个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是先锋派阶段,后来他开始写《活着》等作品,似乎转到了现实主义的写作。但是重读他的硕士论文,这种感觉淡了。我认为余华关于文学的观念、理论,对于文学真实的理解,是一贯的。

从8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他的文学观念没有变。他在这篇论文里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文学现实。论文的摘要部分,余华写到,“文学的不断改变主要在于真实性概念的不断改变;认为生活只有进入广阔的精神领域,才能真正体会到世界的无边无际。文学的真实应该连接着过去和未来,而不是一个环境,一种性格。”

正是余华坚持这种理念,他的精神世界是非常辽阔的,所以他能够写出各种各样的故事,有的让我们觉得有点荒谬,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余华是找到了文学钥匙的大作家,所以他打开了文学这座宝库,把宝库里的各种各样的人物故事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些东西呢,又常常跟我们日常的现实纠结联系在一起,有时候拥抱,有时候又要战斗,这样他的作品就变得深刻了。

我不想讲它的作品,就用他自己硕士论文中的一句话,文学现实和真实的概念,使他回忆起他当年怎么想的,实际上他现在仍然是这样想的,因此他的作品里有很多批判、悲剧、荒谬、幽默,都不足为怪的,这些都建立在他的文学的观念之上。返回腾讯网首页>>

相关阅读:
余华
文学
大师
·余华:1987年 我们那时的写作不讲文学规矩 2014.03.21
·格非:消费主义文化讨好你 而文学冒犯你的常识 2014.03.21
·太宰治文学代表《斜阳》:最后的日本贵族 2014.03.20
·文学评论家严家炎:莫言获诺奖自有其道理 2014.03.20
·文学评论家严家炎:最坏的情况是言行不一 2014.03.19
相关搜索:
18条评论网友评论

秦川牛 切换帐户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我的牛评
时间热度
头像
秦川牛刚刚
大家不是属于物欲横流的时代!!等待有一个时代,大家会在那里等着我们相见!!
(0)回复
头像
举报Bo2小时前
余华总是有一种让人热泪盈眶的力量。文学的追求在余华,成为了“为了突破世界的限制”。让我看到所有的追求都指向了同样的终极目标,文学的追求和宗教的追求原来可以几无二致。
(0)回复(0)
头像
janet3小时前
能不为名利世俗所左右,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开阔的眼界和敏锐的感悟力和深刻的思维,还需辅以良好的环境,通道之友以及足够的时间,精力才能孕育出大师!处处雾霾的中国,难!!!
(0)回复(0)
头像
皮皮4小时前
这不是对他早期作品的否定!
(0)回复(0)
头像
最熟悉的陌生人4小时前
许多年前看了他的《活着》,喜欢
(0)回复(0)
头像
晓风之弟4小时前
这很正常,特色的社会,必然的现实。
(0)回复(0)
头像
柳下会7小时前
有一段时间,我只读余华的作品,那个年龄,我只喜欢另类的东西。
(0)回复(0)
头像
百度度7小时前
小学没毕业 没看懂这个和马航有啥关系··
(0)回复(0)
头像
段亚杰8小时前
看过很多余华的作品,很好!
(3)回复(0)
头像
山之松8小时前
经济时代,物质追求第一,文化等精神粮食第二。物质使西方害怕,文化给西方享受。现实聪明者的追求也是囯家的追求!
(1)回复(0)
头像
两天16小时前
呵呵,还文人,大师。在这个体制下出了个莫言简直就是奇迹了。
(0)回复(0)
后现代女性主义 作品作家余华的妻子余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余华的哪几部作品最好后现代主义产生的原因余华《活着》写作背景
分享到: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二维码
爱看
不感兴趣
收藏本文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历史上的官场吃喝风:取之于民 用之于官
170人看过
晚清史作家谭伯牛:汉奸须论资格
144人看过
纪实摄影:50年代的战后日本
创意摄影:海底生活
和风绘画:感受自然
高清:西安财经校花王秋紫 90后美女的熟女风
组图:四川中学学生身着个性服装参加运动会

每日微信 | 阅独:阎连科评禁书与好书
“雪夜读禁书,人生一快事”由此可见禁书给带来的强烈满足感…[详细]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gregli]


终极无限制版热血游戏热血传奇2.0狂暴版经典网络爆笑恶搞图库最新热播群星超级歌会汇聚海量网络时尚图片搜搜卡通漫画精彩无限网购最爽就是全场包邮还信用卡既快捷更优惠
企业服务
QQ邮箱你体贴办公助手        免费拥有QQ网上小钱包        全球顶尖电子竞技视频        网络时尚热门精彩图片
QQ幻想财产安全守护神        QQ音速王国等你来探险        最新热播群星超级歌会        腾讯智慧,在线智汇
上腾讯拍拍网免费开店        腾讯公益  让爱传递        QQ邮箱和你分享天下事        经典网络爆笑恶搞图库
周末约会幻想开心辞典        会员最新成长特权上线        水电煤气费网上轻松缴        最新最流行的音乐先锋

腾讯文化微信号
精彩内容随身看


精华推荐

梁章钜:虚报三元里抗英战绩 误导时局判断   
梁章钜:虚报三元里抗英战绩 误导时局判断
  秋风:儒学复兴不能变成民族主义的虚骄  
秋风:儒学复兴不能变成民族主义的虚骄
   中国媒体在马航新闻战中被打回原形   
中国媒体在马航新闻战中被打回原形
  黄永玉:沈从文让我铭记爱、怜悯与感恩  

黄永玉:沈从文让我铭记爱、怜悯与感恩
大汉奸陈公博遗书里透露出的秘密
大家 | 大汉奸陈公博遗书里透露出的秘密
服务信息
全新1.76热血传奇
热血经典延续再战传奇
腾讯公益让爱传递
网上轻松交水电费
跨行还款免手续费
QQ拼音 输入随心 学习充电一站到底
快乐儿童网络平台
了解多维女性生活
万款软件高速下载
上搜搜 了解天下
家电降价实时行情

视觉焦点

美国画:疯狂都市人
美国画:疯狂都市人
超现实摄影:365天
超现实摄影:365天
观念摄影作品:琥珀
观念摄影作品:琥珀
英国绘画:虚伪现代人
英国绘画:虚伪现代人

大家爱看
1天前
韩寒:我一直是个段子手 和大家分享快乐
韩寒:我一直是个段子手 和大家分享快乐
朋友说韩寒,你最近越来越像段子手了。我说,什么叫像,一直就是,小说和杂文都带着这种气息。
1576次转播/评论
转播 | 评论
亦舒:成年后法力随青春逝去 成为普通人
清水斋主:得英才而育之 乃人生幸事
张小娴:爱情从来没有老去 是我们老了
林少华:由嘀嘀打车而构想的美好社会
何立伟:把文学奖停一停 让文学跟上来
麦成辉:抱怨乃负能量 不应成为习惯


好书推荐

毛泽东的非常岁月
毛泽东的非常岁月
唐太宗政变24小时
唐太宗政变24小时
立即阅读>>更多畅销热门小说
时尚资讯
QQ邮箱和你 分享天下事
QQLive 最新影视免费看
塔罗牌免费占卜星座运程
奇幻世界的神秘魔力诱惑
拥有QQ黄钻玩转我的空间
全新流行火热的华语金碟 全国热卖手机关注排行榜
开通蓝钻享至尊游戏体验
热播流行影视经典放映厅
网页QQ,我的QQ新生活!
QQ游戏最大休闲游戏社区
极品连载漫画 爽不死你

视频推荐
《探灵》探秘午夜电台 《探灵》探秘午夜电台《妻子的秘密》恺威虐恋 《妻子的秘密》恺威虐恋《亚特兰蒂斯》穿越魔幻 《亚特兰蒂斯》穿越魔幻《地球百子》科幻大作 《地球百子》科幻大作《北爱》余男偷欢 《北爱》余男偷欢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协议 | 隐私权保护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
返回首页
18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2-2 12: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culture.ifeng.com/a/20170120/50606681_0.shtml


汉娜·阿伦特:现代主义的根源是不信任_凤凰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17-2-2 12: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culture.ifeng.com/a/20170119/50600092_0.shtml


真正懂得汉娜·阿伦特的,或许只有这个美国女人_凤凰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19 07:51 , Processed in 0.13470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