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1|回复: 0

【家乡的歌】“民歌学”的大致构想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23-12-23 08: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乡的歌】“民歌学”的大致构想https://mp.weixin.qq.com/s/zV52QNOig5H48MQuhT5crg【家乡的歌】“民歌学”的大致构想
幸会音乐 2023-12-08 08:00 发表于江西
以下文章来源于民歌工坊 ,作者周玉波


图片
幸会音乐,创造你我的音乐生活!
本章所讨论的“民歌学”,与伴随近现代歌谣运动而生的“歌谣学”,在发生背景和研究对象、方法、目的等诸多方面,均有不同。“歌谣学”的发生背景,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民歌学”的发生背景,是当下传统文化复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策略的实施。“歌谣学”的研究对象,以“口唱/说的歌”为主;“民歌学”的研究对象,是“口唱/说与合乐的歌”的集合。“歌谣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历史学、民俗学的,相应地,其研究目的,偏重历史学尤其是民俗学,如知堂所说,“从民歌里去考见国民的思想风俗与迷信等”;“民歌学”的研究方法,是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的结合,目的是通过对民歌本身内容及特征的梳理,在文学史层面,揭示民歌生成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其他文学艺术样式的互动关系;在文化史与思想史层面,探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历代民歌的发生机制与运行逻辑;在人类生活史与民族发展史层面,讨论千百年来历代民歌与民众生产、生活的极端贴近关系。

“民歌学”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学术、学问,即专门研究民歌的学术、学问,上说种种,即是有关民歌的学术、学问。二是学科。“学科”一词译自英文的discipline,萨美尔《英语词典》(第一卷)、《牛津大词典》(第一卷)等称其一般包括科学门类或某一研究领域、一定单位的教学内容、规范惩罚等含义,从其本源来说,学科一方面指知识的分类和学习的科目,另一方面,又指对人进行的培育,尤其侧重于带有强力性质的规范和塑造。《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学科”,曰一是指“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二是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如语文、数学。“民歌学”语境下的所谓“学科”,侧重于“某一研究领域的教学(科研)内容”而又兼具据此领域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的选项,前者近于第一层次所说的“学术、学问”,后者可与现行《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等的规定挂钩。如对照《目录》与《代码表》,当下的民歌研究在学科归属上处于相对模糊的地带,亦有多种处置方案。以该代码表中的“中国文学”大类而言,有三种做法。一是将“民歌学”整体归入“民间文学”;二是灵活处理,如将《诗经》、乐府、南北朝民歌、明清民歌与近现代民歌、当代民歌部分,分别归入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三是借助“各体文学”的通道,径以“民歌学”为学科名称。做法一稍显偏颇,如显而易见,《诗经》与乐府诗研究,和“古代文学”牵连更深,归入“民间文学”,多数研究者难以接受;做法二支离破碎,不利于民歌的整体性研究;做法三有难度,因为毕竟体量更大、包含范围更广也更具急迫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都还没有取得正式学科的名分,“民歌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尤其任重道远。私意以为,更稳妥的办法,是轻名重实,虚名务实,先行确立“民歌学”概念,以此概念为指引,做好整体性的民歌整理研究与传承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以实际成绩,提升民歌与“民歌学”理论的地位和影响,最终实现由学术、学问至学科的进阶。



图片



“民歌学”总名下可包含若干细目,细目亦有不同分法。一种是二分法,以坐标为例,纵轴为民歌生成发展学,横轴为民歌接受影响学,自然形成的第一象限,即为“民歌学”覆盖区域。民歌生成发展学基于民歌内涵(主体),包括民歌发生机制研究、民歌艺人群体研究、民歌创作表演研究、民歌发展史研究、民歌理论批评研究、民歌主题研究、民歌音乐研究、民歌审美研究等;民歌接受影响学着重民歌外延(客体),包括民歌受众构成研究、民歌民俗学研究、民歌方言学研究、民歌地理学研究、民歌考古学研究、民歌社会学研究、民歌戏曲学研究、民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诸多方面。一种是三分法,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民歌创作表演(包括传播接受)研究,二是民歌史研究,三是民歌理论批评研究,三位一体,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无论何种分法,各部分均互有关联,共同组成“民歌学”理论的完整架构。

如上所说,新时期文学/文化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场景下的民歌,是周作人所说“口唱及合乐的歌”的集合,近于刘半农在《中国俗曲总目稿》序言中所说歌谣+俗曲之和。序言又云:

俗曲的范围是很广的,从最简单的三句五句的小曲起,到长篇整本、连说带唱的大鼓书,以至于许多人合同扮演的磞磞戏,中间有不少的种类和阶级。但我们没有把皮黄和昆曲包括在内。这里面也并没有多大的理由,只是因为这两种已经取得正式的舞台剧的资格,不在“杂耍”之列。若是望文生义,以为“雅”“俗”之分在此,那就错了:小曲中很有极雅的雅词,皮黄昆曲中也有俗不可耐的作品。

刘半农此处所说,是宽泛的俗曲,包括大鼓书与磞磞戏等,但是将皮黄和昆曲排除在外,理由是其“已经取得正式的舞台剧的资格”。“取得舞台剧的资格”,不代表与民歌无关,众多地方戏剧如扬剧、淮剧等,其中仍然保留了相当数量的民歌腔调/曲牌,这些舞台剧,因此成为讨论民歌与戏剧关系的鲜活样本。与此情形类似者,尚有二人转、南方评弹与北方琴书等,二人转中的小帽、评弹与琴书中的开篇/书头,本质上亦属民歌。约而言之,作为“民歌学”研究对象的民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以通行的“民间文艺集成”为例,“歌谣集成”“民间歌曲集成”的全部是狭义的民歌;“地方戏曲集成”“曲艺集成”“谚语集成”等的部分可作广义的民歌,它们都是“民歌学”研究的对象。仍以例说明,早者如上说《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如《诗经》中十五国风,如两汉乐府,南北朝歌曲,晚者如现今仍然流行的甘肃花儿、陕北说书,如好事者传于网络的“抗疫民谣”,都是“民歌学”研究的对象。

无论二分法还是三分法,均充分体现了“民歌学”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与创新意识,也即著者所说“民歌学”,实即“中国民歌学”的省称,其中任何一点,均可展开细说。

图片
其一,如民歌生存、发展的一般规律


胡怀琛《中国民歌研究》云一切诗皆发源于民歌,而“诗之发生,大约不出下面五种原因:(1)为男女爱情的媒介物。(2)为劳苦时发抒郁结之用,或快乐时助兴之用。(3)为战争时鼓动尚武精神之用。(4)祀神时唱来媚神。(5)将语言编为整齐有韵的诗歌式,使得便于记诵”。
刘锡诚云:胡怀琛是一个多产作家,一个深谙国学的学者,他甚至排斥在为“民间文学”作界说时搬用外国的模式,但他的这五个诗歌发生学上的原因,却显然借鉴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学界的某些观点和方法。
按在民歌生成发展问题上,借鉴外国学界的观点和方法,在整个歌谣运动过程中,几成时尚,如与《中国民歌研究》(1925年)作于相近时间的朱自清《中国歌谣》(1929—1931年),其“歌谣的起源与发展”部分,即征引诸多西方学界流行观点。但是,无论外国还是中国,无论胡怀琛还是朱自清,都赞同民歌发生的诸多原因中,“抒情”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胡著曰“为男女爱情的媒介物”“为劳苦时发抒郁结之用,或快乐时助兴之用”,朱著引西方“正统派的意见”,曰“最古的歌谣是抒情的,不是叙述的”,均是此意。而民歌起于抒情,与《诗大序》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云云,几可无缝对接,是以此种“借鉴”,并不生硬机械,横向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共通性,由《诗大序》所说直至当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抒情民歌,此种纵向的继承,则体现了传统文脉的延展性、连续性。以“民歌学”为依托的民歌生成发展研究,从源头上梳理传统民歌的发生机制与运行规律,同时在人类文化共通性层面,揭示了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内在统一性。
图片
其二,如艺人群体研究


由于地位卑微,传统民歌艺人的成就与贡献,向来不受重视,实际上,民歌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艺人是民歌发展传播过程中的主角;民歌艺人与李白、杜甫一样,共同承担了文化传承与文脉延续的重任,他们的事迹,历代文献,偶有记载。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四章“民间歌唱家”部分云:

这时候(春秋、战国),有些杰出的民间歌唱家,对音乐文化在群众中间的传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淳于髡对孟轲(前372—前289)所说,在他以前,卫国因为有一位好歌手王豹住在淇水边上,所以住在河水(古河名)以西一带的人特别善于唱歌;齐国因为有一位好歌手绵驹住在高唐地方,所以,齐国西部的人也特别善于唱歌。



《中国古代音乐史》所说内容,见于《孟子》卷十二《告子》,原文云:“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论语·微子》第十八有云:“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此处“楚狂”,类于王豹、绵驹,亦是民歌艺人,至少是“善讴”一族。

“楚狂接舆歌”又见于《庄子·人间世》,论者指出与其时间、性质相近者,尚有《渔父歌》(又名《孺子歌》《沧浪歌》,见《孟子·离娄上》)、《越人歌》(见刘向《说苑·善说》)、《徐人歌》(见刘向《新序·节士》)等,歌者楚狂、孺子、越人、徐人等,均是史籍留名的民间艺人,其所唱之歌,各有各的特殊价值。如《沧浪歌》,孟轲《孟子》卷七《离娄上》云: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此是由治国理政着眼,解读民歌。而郦道元《水经注》,则以其为地理歌谣,卷二十八云:县西北四十里,汉水中有洲,名沧浪洲。庾仲雍《汉水记》谓之千龄洲,非也。是世俗语讹,音与字变矣。《地说》曰:“水出荆山,东南流为沧浪之水,是近楚都,故《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余按《尚书·禹贡》言:“导漾水,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不言过而言为者,明非他水决入也,盖汉沔水,自下有沧浪通称耳。”

本来平常的一首民歌,孔子以之喻政事,《水经注》以之说水道,而散落在偏僻处的历代歌者的此类“成就与贡献”,稍加串联,即是一部令人瞩目的民族文化史述。“民歌学”理论体系中的“民歌艺人群体研究”,所做的恰恰是这样一种发人潜德之幽光的工作。

又民歌艺人群体研究,不以古人为限,当代艺人及其艺术活动,同样属于“民歌学”的研究范畴。著者向有为民间艺人建立艺术档案的计划,此一计划,即是“民歌学”理论的具体应用,其根本用意,亦在发民间艺人,包括王豹、绵驹、楚狂、孺子、越人、徐人等的“潜德之幽光”,他们均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文脉延续的功臣。

  (节选自《庶民之声:近现代民歌与社会文化嬗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10月。参考文献略)





栏目主持:张媚、叶水秀

美编:叶水秀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欢迎添加小编微信

15811444259

进群一起聊音乐,话音乐教育
图片
执行编辑:阿蓉老师、张媚

责任美编:宋梦莹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欢迎“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人划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4-5-2 04:22 , Processed in 0.1119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