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图腾 于 2008-3-21 10:27 发表 
_% V6 B3 B2 O% N! K; T+ Q扒带时,由其是和弦部分,感觉太难了,有很多音听不出来。然后就自己乱编了,乱编了于是就免不了编乱了 , j$ e& j( A3 ?3 j
朋友,你好!
( `6 [" w2 ?; n扒带是很辛苦的一件事,但对学编曲来说,相当于医科的解剖学的尸体解剖,是最佳的认知途径。编曲与生理解剖的区别在于,生理解剖是死东东,编曲是个性化的艺术。现代流行音乐的和声既然已没有禁区(八两牛论),“乱编”就是个性的体现。
. L) T, x7 V; R我没扒过带,估计也扒不下来(不精确),但我认为它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训练方法。- r5 q" e7 Y: x/ S i5 f2 X
扒带比读谱难得多,说到底,它还是视唱练耳的训练。网上有许多音乐制作公司招聘编曲,一般要求就是扒带200首音乐,而不是让你拿出二百首编曲。可见,扒带多么重要,扒不了又多么平常。
c4 X* `8 o2 j# n2 x& q我最欣赏你说的“乱编”,它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最能体现人的个性。而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社会,自然科学是这样,人文艺术领域也是这样。问题不仅出在教育体制上,也是传统观念在作祟——你要做“另类”就没有你的立足之地!
; ?, S9 Z7 x& u2 [说到这,八两非常感激本论坛的斑斑对我的支持,不仅对八两的“歪理邪说”一视同仁容我在此“信口开河”,还对八两鼓励有加!) R+ L5 M9 D4 V; g
我早先在这个版面还发表过一篇言论,叫《破译蓝调》,也是“鬼见愁”类的白话,欢迎大家翻出来一看。7 e% z) X' T4 {- m) q
名词解释:鬼见愁——简化复杂的东东,砸专家的饭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