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00|回复: 1

歌曲写作基础(十一)部分地区民歌特点2

[复制链接]
柴欣 发表于 2017-1-9 22: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柴欣 于 2017-1-9 23:02 编辑
. o9 p% L9 i: y: q
  }: E! [& Z, {
二、河北民歌

( P& ~4 Q9 N, X& ~$ s( Q! T5 k# Y0 `
1、河北民歌的调式以徵调式和宫调式居多,羽调式和商调式极少,未见到角调式。" {0 `# n  C  h3 A1 q
例1《小白菜》是带变宫的六声徵调式民歌。  r: r* i* D  [1 |: w( r! }$ o
         例1.jpg 3 d5 c" ]- [5 r  u# v
例2《小放牛》是五声徵调式民歌。! U$ |  N, [8 {* n. t9 \
         例2.jpg
1 _# E: o, s5 ?例3《散花》是带变宫的宫调式民歌。# R* v% G6 H- J$ T
         例3.jpg 4 p. t1 a$ @! _8 O; `  {
2、基本旋法以级进为主,包括小三度,使河北民歌总体上显得很平和。# C5 ^) R- F( r
3、变宫音的处理有别于其它一些地区,常常不做经过音而在强拍上出现,形成了鲜明的地方色彩。如例2《散花》中的变宫音。! ^8 k3 b3 l7 P  L* B/ X5 ?
4、大跳常常是下行小七度,如5下行到6和1下行到3,形成特殊风格。' [* c% J5 ]* y. G5 v/ a$ F& _% S
例4《回娘家》尾句。1 x* Z! u7 x0 w9 J" o0 {9 Z
         例4.jpg
1 s* {# n' D3 O: e$ g' U5、终止式没有鲜明的风格,但很有特点:例5$ d7 m' J* B" N6 H4 J$ N
               例5.jpg
7 ?4 @7 i. Q+ C! g  l6 b* \6、乐句基本上是强拍起、方整的,但强拍后半拍起的乐句也很有特点。另外如下例的乐句节奏在河北民歌中运用较多,形成很独特的句式节奏。. ^! r7 |$ }+ ?3 ~; a
例6    例6.jpg ! Y  Z( S6 M2 B2 s
    运用河北民歌音调创作的歌曲很多。如歌剧《白毛女》(贺敬之词 马可 张鲁曲)中的《北风吹》和歌曲《山不转水转》(张藜词 刘青曲),都运用了《小白菜》的旋律素材:0 i. c" o+ ~0 N! T8 l
例7《山不转水转》的A段。: w; J% `9 I" z
         例7.jpg ) W7 h3 q2 ]6 C0 N8 C7 E4 b
- t8 b8 g( j! T6 @+ d! H" M  S
三、河南民歌
- D6 w' v: m4 R4 O- n9 m; a
8 ]! b, `+ x6 f2 A' Y
1、河南民歌以徵调式和宫调式为主,羽调式较少。+ f& N. l; d& N
例8《编花篮》
6 T& U! O1 y" P  W7 N         例8.jpg
6 D  `& _" S  V1 I5 D例9《王大娘钉缸》3 }1 T& X% g$ F5 p* j
         例9.jpg
4 q# b( N& |& n& A' y2、河南民歌中常用一种特性的旋法反复出现,贯穿全曲。如例8《编花篮》中的2 1 7。
$ j! \. ]; c* Q3、变宫7上行进入1这种小二度进行相当普遍,宫调式中,属音5和这种进行成为河南地方语言的代表性旋法。如5(低音) 7(低音)1和5 7(低音)1。徵调式歌曲运用5(低音)7(低音)1的五度上行模进也很有河南味。) L& X6 c9 k8 c4 b4 `
4、河南民歌的结构大多在规整的基础上利用衬腔进行扩充,形成结构较自由的乐段。# v* u" l1 `/ i
    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易茗词 赵季平曲)是根据例9《王大娘钉缸》改编的。在创作河南风格歌曲时,借鉴豫剧中常用的5 3 5 3 5 1的特性旋法,会使河南的地方性特点表现的更为强烈。如《我热恋的故乡》(广征词 徐沛东曲)中的衬腔:例10
. Y  t* {# x: i, Q1 h" _               例10.jpg
' [+ b7 C6 _! u8 L2 j5 x/ e例11《在中国大地上》(晓光词 士心曲)B段的片段。运用了豫剧中的特性旋法5 3 5 3 5 1,结尾是5(低音)7(低音)1的五度上行模进,使歌曲极具河南地方特色。% o. d! e* @6 ]& D
         例11.jpg
/ T" r  R- F* z& |
. p' M; Z6 \, M  F
四、西北地区
+ T9 j) c) |5 ?- J% z  L

! H( T4 E. I, m" r    西北地区以陕西为中心,涉及周边的山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的部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山歌成为最有代表性的歌曲种类。西北民歌在全国范围内得以传播,要感谢共产党在红军长征后在陕北建立了根据地,然后很多的文艺宣传作品都取材于当地的民歌素材,甚至现在的哀乐都是根据陕北民乐改编的。如果当初的根据地建立在东北,恐怕二人转不等赵本山这辈人就早已在全国流传来开了。在曲网上看到很多有关这个地区风格的词曲作品,曲网的词曲“西北王”应该是聂建新老师和武俊毅老师吧。
7 C% B% i3 C6 U( C4 s
. Y2 t4 H8 x2 E$ |1、主要调式是徵调式和商调式。羽调式和宫调式出现较少。调式音阶中,缺角音和带闰音的徵调式最有地区特点。" L! [1 ~8 |8 f
例12《天心顺》。五声徵调式民歌。- E1 t: m# k2 E: p8 C
         例12.jpg 7 k- q" a/ k, _* o- ~; x
例13《脚夫调》是一首缺角音的徵调式民歌。' @: z: D& P/ N) Z
         例13.jpg ) ^. O3 b6 \  q$ E0 f: I& ]
例14《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是一首雅乐音阶徵调式民歌。雅乐音阶在秦腔和郿鄠(音 眉户,由郿县和鄠县的民歌发展而成的一个陕西地方戏曲)中也有运用,俗称“苦音音阶”。
5 P; {" ~6 A' ?" K         例14.jpg 4 B: R2 A& q% c+ T6 {/ b
例15《对花》是一首商调式民歌。7 q; P) }/ |5 {1 ^, ?8 U8 s) Q6 u
         例15.jpg
% \3 Q5 C  f9 M1 n0 N例16《蓝花花》是一首羽调式民歌。
9 q9 @; {5 v, _: `9 z         例16.jpg
8 S4 B7 W" O$ j6 s( `" i3 B4 y例17《三十里铺》是一首宫调式民歌。
+ B1 [$ S# O- P         例17.jpg
& R( @) S3 `: |3 K1 b: Q9 q2、典型的旋法是四、五度结构的进行,即把纯五度音程常常分成纯四度加大二度级进,如5 2 1 。旋律中,徵音和商音是骨干音,即使在羽调式和宫调式民歌中,这两个音也是得到重用的。
$ }7 D3 X$ l4 J' m3 h$ L3、节奏大多为强拍起,方整,两句型乐段呈对称性布局,单内部节奏会产生一定的对比性。两个乐句的结束音常常相同,都落在主音上。7 c; T/ D+ I; ^1 h4 A
4、多句体乐段方整性的很少,乐段内长短句结合,有时候会缩减乐句长度,有时会扩充乐句长度。终止式中常常强调属音,然后进入主音。
/ X* {8 p0 w7 B" b  ^
2 E. j5 B5 w" m0 u! F$ P    西北地区民歌跳进多、跨度大,显得高亢、开阔、嘹亮。现代很多歌曲借鉴了它的素材。尤其八十年代,曾在中国乐坛上挂起一股强烈的西北风。5 f5 R/ `5 m# l9 x
: m7 c. ~) C2 ~. r
五、山东民歌

2 Q2 s7 B: A, F
6 E( Y: A) d7 v$ L' y& S3 L    山东即沿海又靠山,也有平原,各种民歌相当丰富。由于山东是抗日老根据地,解放后很多影视及其它文艺作品中有不少歌曲是以山东民歌做为素材的。
* v2 d% H# H5 i; b  L5 i, F& O1 U5 M# Y; \( Y& D: w. y# M" s
1、山东民歌的调式主要是徵调式和宫调式,很少见到商、角、羽调式。2 ~! x2 R/ i8 y7 ^5 \& N3 I
例18《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带变宫的六声徵调式民歌。1 O: Q/ Q! D4 k' ?
         例18.jpg
; C0 [; r% u% S9 e  C例19《山东小调》的A段,这是一首带变宫的六声宫调式民歌。. `0 }; `; H0 c2 x# O+ I7 G
         例19.jpg / E, C3 _* G2 N! I/ `
2、使用偏音时,以出现变宫最为常见。其中,2—7这样的进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北民歌的旋法(东北地区历史上是移民地区,很多关内的人移民到东北,也带过去了原住地的文化,山东是东北移民的大省)。
! r2 @* N3 _  R0 ~5 [6 [3、由于山东省与江南地区和西北地区靠近,所以音调上也吸收了这些地区的某些旋法,但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旋法,受江南地区民歌的影响,旋律中上、下行的级进(包括小三度)很常见。其中很独特的旋法是以下方的邻音组合成的辅助式级进音型:如3 2 3、2 1 2、1 6(低音)1、6 5 6、5 3 5等。另一种是延留式的级进音型:如5 5 3、2 2 1、1 1 6(低音)、6 6 5等等。
  {9 K. t- k7 J% s! {+ N1 E* O- W4、吸收了西北地区常用的四度跳进,常见的是上行跳进,如2—5、3—6。
: }* Q8 Z* c- M9 C5、如上两例的终止式很有代表性。徵调式如例18那样,终止式常常会下行加入变宫然后是一个进行到主音的辅助式音型。宫调式如例19那样,四度跳进后下行级进到主音。% I: j( u+ `+ @! q
6、乐句结构大多是强拍起,乐段结构方整和不方整均有。
$ m% E# w* {% G0 t! _0 L
: [% ]; o% ?/ Y0 F' p' @根据山东民歌音调创作的歌曲,参见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和电影《红日》的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请曲友们自行查找乐谱分析。
9 d# k  o6 H  d
飘雪的周末 发表于 2019-1-23 07: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9-3 22:52 , Processed in 0.1312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