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7|回复: 0

哲学之乡——中国

[复制链接]
翟可 发表于 2016-12-15 16: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此为题,是否有自夸之嫌?我曾反复思考过此问题。但最终决定,还是以此作题为妙。因为,我认为以哲学之乡称中国,称之客观,称之确切,称之精妙。毋庸说中国流派纷呈的先秦诸子百家和此后的各门哲学学派,无需数中国不胜枚举的哲学著述,单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中国艺术就充满了哲学味道。
中国是将哲学生活化,生活哲学化的国度。中国人思维和生活的各方面无不流露着哲学味道。单说“吃”这个最为普通的生活行为吧。较之其他国家的“吃”,中国这个“吃”确是吃出了哲学,吃出了艺术,吃出了境界。先说中国大众化的主食:馒头、米饭。其味若何?答曰:无味。较之西方的主食:面包之类的甜点,中国的馒头、米饭,确实无味。但是正是这一无味的中国传统主食,千百年来,在中国的千家万户阐述着中国传统哲学最高的境界——“无”。“无”这一境界,早在先秦就为诸子百家以不同的哲学命题和思想所阐述。这一“无”,可使万物复归新婴,可使乾坤变为太初,可使宇宙销作虚有,可使五色融为苍、玄;这一“无”,可分天地于鸿蒙之态,可育众生于无为之间,可运四时于阴晴之际,可化山泽于莽原之陲。难怪李耳感慨道:“无,万物之母也。”啊。
可不要将馒头、米饭看做空洞、无为、无情之物。它有极强的融合、适应能力,可佐以各种美味菜肴,且味道不与之矛盾、冲突。诚如水,可泡各色茗茶,且各具韵味。若以“真水无香”形容中国这两样传统食品,我看也毫不为过。
再说中国的社交方式,更是充满了中国式哲学的韵味和含蓄。中国社交方式,讲求虚实相生、刚柔互济。无论是中国谈判桌上的开场之词,还是老友见面的寒暄之语,都饱含了“虚”之妙理,“柔”之真谛。假若作客中国朋友家欲话别之时,朋友挽留,那并非是真意挽留,而是中国式谦让之意。此一“虚”,便虚出了谦逊,虚出了和睦,虚出了友谊。
至于中国的文化艺术,那更是哲学大放异彩的舞台。我想,在中国的文化中,最值一提是汉字和由此衍生的书法艺术。汉字的构造本身就是将哲学艺术化,将艺术哲学化。“化”于何处?“化”于表意也。此“表意”的任务何等重大?它承载着中国汉民族千百年来文化思想传承的历史重任;此“表意”的魅力何等高远?它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写意”的精髓;此“表意”的胸怀何等宽广?包容大凡宇宙间之芸芸,大含至大无外,小纳至小无内;此“表意”的思想何等深邃?它思考、诠释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删繁就简”、“刚柔相济”的真谛。
若说汉字思想阐述着中国哲学“刚柔相济”思想的真谛,书法艺术则是彰显着中国哲学“虚实相生”思想的精髓。如此,汉字与书法艺术相结合,不正是中国哲学的艺术化缩影,或者说,中国艺术哲学化的写照吗?
至若中国的戏曲、音乐、美术、建筑等文化艺术门类,更是尽纳中国哲学的支脉,饱含中国哲学的精髓了。
走笔至此,我再次看了看题目,又陷入了沉思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4-4-27 01:06 , Processed in 0.1038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