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8|回复: 9

[原创首发] 《启蒙老师》童童词 南风曲 新上传柴老师修改稿及编曲

  [复制链接]
南风常起 发表于 2016-6-16 14: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风常起 于 2016-6-21 20:20 编辑

柴欣老师修改并编曲稿

《启蒙老师》伴奏(带主旋律).mp3 (5.18 MB, 下载次数: 121)

《启蒙老师》乐谱.jpg

修改稿

启蒙老师b.mp3 (3.51 MB, 下载次数: 145)

启蒙老师b.gif

原稿

启蒙老师.mp3 (3.66 MB, 下载次数: 154)

启蒙老师.gif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山水另一端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柴欣 发表于 2016-6-16 18:2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乐段感觉应该是弱起节奏,但起音放在笫二拍上是因为第一乐段结束音是在第三拍上,紧接弱起时间不够,下一小节第四拍起,中间的时值又显得过长。。。。可以这样:笫一乐段最后小节的理想的,改为四分附点节奏,翅对应的26改为四分后附点节奏,即把这一拍各音延长一倍,这样,膀就落在了小节强拍上,然后第二乐段起始在这小节的弟四拍,完成弱起。但是,可但是,如果这样改,后面的节奏因为词格或旋律节奏设计等原因,恐怕要有较多的改动,以适应句式的规整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南风常起 发表于 2016-6-17 11: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柴欣 发表于 2016-6-16 18:23
第二乐段感觉应该是弱起节奏,但起音放在笫二拍上是因为第一乐段结束音是在第三拍上,紧接弱起时间不够,下 ...

谢谢柴老师指正!  按照你的建议,A段收尾拉长了,考虑“启蒙”弱起且时值较短,表达不清晰,故决定用弱拍的“啊”过渡,将“启蒙”放在强拍上,且时值加长,后面的相应都从强拍起,这样与A段的后半拍起也有区别。这样设计还有另一层考虑,就是原曲B段有些过于“委婉(或缠绵)”,改后显得简洁、亲切些,符合学生的口吻与情感。不知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柴欣 发表于 2016-6-17 17:0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字用在弱拍起唱上,这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另外,改动后的老字对应了7音,我觉得还应按原作用6音,能唱正字音。后半段起始的啊与前半段结束连接较紧,其实还是有办法解决的。我用手机回复,说细了贼麻烦,还不能发谱例,等我有空给你发QQ文档详细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武俊毅 发表于 2016-6-18 09: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赏南风老师的新作,更赞赏南风老师与柴欣老师的这种坦诚、细致的切磋交流,观者也受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银燕 发表于 2016-6-21 19: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一首好歌。同时也看到了一种真诚的交流。这是一份温暖也是一个榜样。点赞老师的好旋律,也点赞老师们的精义求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南风常起 发表于 2016-6-21 20: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柴欣 发表于 2016-6-17 17:02
啊字用在弱拍起唱上,这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另外,改动后的老字对应了7音,我觉得还应按原作用6音,能唱正 ...

谢谢柴老师百忙之中挤出时间,通过QQ悉心分析与修改《启蒙老师》,令我十分感动! 作为业余爱好者,因缺少理论的学习,所以我在创作中对旋律的流畅性、美感性、风格的独特统一以及情绪的切合度上注意多一些,乐理上考虑的比较粗略。你的详尽分析,对我很有启发和帮助。修改后,整体上显得更统一、节奏对比鲜明,情感朴实、深情、崇敬,符合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再次致谢!已更新贴于1楼,请大家一起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爱原创音乐 发表于 2016-6-21 20: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完美的歌曲,赞赞赞祝福老师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柴欣 发表于 2016-7-7 23: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另一端 发表于 2016-7-7 20:25
老朋友您好!
听了你的《启蒙老师》很是不错,一时兴起填了另一首歌词,并找人唱了(她升了调,音乐有 ...

   首先感谢山水老师的欣赏。
   填词是以原词的词格和旋律节奏为参照的,在这一点上,您的新词大体上是符合的。但在一些不重要的位置上,也可根据表达内容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比如“岁月风刀 刻在脸上”这句,因为这句并不是词曲同步(即一字一音),所以我认为可改成“岁月把沧桑 刻在脸上”,唱出来能使听者很清晰地理解词意,而“风刀”二字唱出来效果就差一些。
   如果按这样改动,为了保持相同位置词格相符,第二段的“如今我们”可加一个字变成“如今的我们”,也可以不加,因为不加字也不影响原旋律的节奏。但后半句的“己”字多余了,有了这个字会影响原旋律节奏上的平和。而且从叙事上看,“如今的我们 子孙满堂”也是通顺的。
  第二乐段“问声老同学”这个位置很重要,所以在伴奏中您也可以听出来管乐重复了主旋律,如果用5个字对应此处的旋律,必然会改变旋律节奏,唱出来效果不佳,所以这个地方应保持原的词格,用4个字。但关键是如何改动才能使词意不变而又符合旋律的节奏。
  简单的办法是去掉“老”字,变成“问声同学”,但这样改恐怕会失去“老同学”这个词所要表达的那种时光感,所以也可以采取其它办法,比如把“问声老同学”放在后半句,整句变成“啊 相聚时刻 问声老同学”。但这样改的话,后面那个“欢聚的时刻”恐怕又得改了。。。
  以上说的这些,改或不改都无所谓,我只是根据词曲怎样能更好结合才说了这些。即使改,那么如何改,方式也是很多的,我想这个问题难不倒您这样的词家。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8-5 09:21 , Processed in 0.15662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