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28|回复: 6

[歌词心得] 转奇文:大概只有汉族人,才写得出“红歌”这类玩意儿

[复制链接]
章言 发表于 2016-5-23 13: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大概只有汉族人,才写得出“红歌”这类玩意儿3 j$ w  g" H% V+ H: D7 p9 h' A2 t
0 s6 X/ P1 ?2 j) |& g: j
66921 次点击! Z/ c: N0 O! }5 y- x) v4 Q4 x* M
506 个回复. e( @; d" V4 q

, P7 _9 ?5 M. Z* e+ C% m  D1dlts1 于 2016/3/15 13:19:3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0 N* Q5 k2 K1 o    中华56个民族,大概只有汉族人才写得出“红歌”这类玩意儿,音乐能力极度低下,基本靠“吼”,调门虽激亢,音域却狭窄,且转折呆板,都是拿来给乐盲唱的,别说与西方音乐相比,就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远远比不上。9 q7 z2 @* D, z

5 [0 X1 O+ u) u  u' J    诗、词、歌、赋原本都是音乐,不只是文学,更是文艺。元曲,一听就是元代的歌曲;唐诗呢?也是歌曲,吟诗就是吟唱,用歌声表达诗情画意;还有宋词,为啥被说成填词?往哪填?往曲子里填,“词牌名”就是曲调名,譬如虞美人,居然被填写过上千种词。正常的说话写文章,是没必要平仄、用韵和对偶的,这些构造一看就是歌词结构,不是拿来一字一句背诵的,是拿来抒情歌唱的。' K; o* |0 J" l' L+ [

/ H4 P1 U/ T+ W    可惜唐诗宋词的曲调失传了。没有五线谱,简谱也没有,有过“工尺谱、减字谱”啥的,却诘屈謷牙、如看天书,文人都未必看得懂,更何况一直是文盲居多,只能“不立文字、口授心传”,口头传着传着就断了,没了曲,只剩字。
0 ?$ |7 o# I) _/ N0 H
5 |! v7 ~: x' a6 p+ Y0 |1 n/ W* B    然而西方历史上,音乐一直是文化和文明的构成要素,非但用文字记载语言,更用谱子记载曲调。五线谱历史悠远,源自古希腊、成形于古罗马。音乐家也广受尊崇,到处竖立音乐家雕塑,施特劳斯、贝多芬、肖邦、莫扎特、舒伯特... 中国自古只有领袖雕塑、神仙雕塑,哦,还有木匠雕塑,鲁班啥的。从没音乐家雕塑,连音乐家的名字都找不到。
; [) ]/ N6 U# f+ s# s9 t2 B1 \+ g; a% ]* Q
    中国人里面,主要是汉族不重视音乐,少数民族的歌舞还是绚丽的。作为音乐的一种,唐诗为啥繁荣?因为唐高祖李渊就有少数民族血统,他母亲独孤氏是鲜卑族,李渊自己,包括李世民也都娶了鲜卑族的妻子,唐代皇帝都有少数民族血统。
2 ~2 g1 Q+ [; R' I3 U5 L" i/ H) S2 X; A1 u
    唐朝大诗人李白,其实是大歌星李白,用魏颢的话描述:“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头大目深、相貌堂堂的胡人。他应该不是作为文学诗人被招募进宫的,是作为文艺歌手,剑胆琴心、载歌载舞,是偶像型加原创型歌星,集谱曲、诗歌、演唱于一体。
5 I! F! I! C7 s9 X4 T5 G8 |: l# f8 b3 a& h: f9 V
    唐朝的杜甫也是个诗人,却为啥进不了宫?一方面是汉人,歌舞能力较弱,另一方面都是悲情诗歌,所谓相由心生,其相貌肯定苦大仇深,皇室不待见。
* z; ]: d$ T' v- E3 Z$ s9 ^& k( a# x6 K
    桂林的刘三姐,虽是壮族文盲,却“开口一唱,歌成河”。她对面的汉族秀才们虽饱读诗书,可一轮到对歌,就现了眼,个个慌腔走板、五音不全。( y5 n# \* I! T  G

: d9 I( B0 M4 D2 O0 c    哪怕五音齐全,也七音不全,汉族民乐只有“哆来咪索拉”五个全音节,没有“哆来咪发索拉西”这七个音阶,根本不晓得半音为何物。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过2400多年前先秦时期的曾侯乙编钟,总音域跨越五个八度,仅次于现代钢琴,十二个半音齐备,能击奏出七声音阶,但这是宫廷乐器,所以用来陪葬了。以至后世的民乐几乎没有“发fa、西si”两个唱名,大多沦为了残疾乐。) ^) G8 P1 t$ G$ ~4 P8 T0 y1 ?
. @* _7 B! Z5 J/ _8 O% q
    还有汉族的乐器,主要是原始的打击乐,敲锣、打鼓、击缶、编钟,依靠原始的敲击,是高级灵长类动物原始本能的升级版,只要抓到手里就能敲敲打打。笛子、排箫、古琴是有的,却也只是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单调乏味,不晓得和弦,也没有和声。“南郭先生”们都是一个旋律的合奏乐,不是多声部的交响乐,极易浑水摸鱼,所以“滥竽充数”之类的典故只会发生在汉民族里面。和弦、和声,后来在欧洲西洋乐里才出现。
+ V  x1 t! l# p8 d( T. ^9 U  I* c% W& _
    那么胡琴和琵琶呢?也都是舶来品。胡琴,一听就是胡人的乐器。琵琶呢?“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一听就是草原和大漠里的玩意儿。敦煌壁画上看到过琵琶,可敦煌在哪?丝绸之路上!所以是少数民族的玩意儿,不是汉人的。0 c2 v  A" F; N+ W. i8 l
( L& @  s8 ^- [' S
    后来的元曲为啥昌盛了起来?蒙古人的天下么,从贵族到黎民都能歌善舞,有古典的圣歌、赞歌、宴歌,有民间的萨满教歌舞、呼麦、狩猎歌曲、英雄史诗、集体歌舞,后来又演变出长调牧歌、潮尔合唱、马头琴等。汉族曲艺应该是被蒙古人带动起来的。8 u& M. D$ |5 }7 {3 I7 c9 i
5 ^. L' F$ C; W+ U
    所以汉民族远非“礼仪之邦”。礼和仪的基本要素是音乐,敲敲打打、滴滴答答就是音乐啦?原始部落么。当然啦,后来汉族人毕竟弄出了一个“国粹”京剧,还有昆曲、秦腔、黄梅戏啥的,虽剧种繁杂,却依然有个通病:器乐和唱腔都是同一个曲调!没有和声与和弦的伴奏,只起到同声帮腔的作用。
3 F4 @5 c. z- q, c! w+ U  X+ v3 c
8 t1 r7 N" z* H) ]8 a8 p, Y    后来的聂耳、贺绿汀,也仅小调小曲的水平,一上大制作就抓瞎。王洛宾呢?没啥原创,专靠搜集西域民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也是纤夫号子的半抄半改,所以歌词虽亢奋,曲调却基本是“嘿咻嘿咻”用蛮力,勉强的三流作品,只能在大陆用作政治汇演。
  s/ P* ~) C1 q. Y0 I' I9 W+ v1 h8 S1 u4 G1 E2 X2 [; b5 A
    到了“红歌”阶段,更是不堪入耳,像打了鸡血,不是马屁味,就是武斗味,唯独听不出韵味和人味。有人迁怒苏俄,却忘记了一点,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柴可夫斯基、鲍罗丁、拉赫玛尼诺夫、格林卡、科萨科夫等音乐巨匠的伟大民族,哪怕政治上堕入黑暗,艺术上都不会沦落不堪,随便一只“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水晶般剔透的旋律仿佛就是从大自然本身诞生出来的,再与诗一般的歌词相交融,抑扬格律顿时不俗,转折得体、气息宽广、结构精巧、生动意趣,哪怕苏联解体已久,其艺术魅力依然令人惊叹不已。
& d) v3 F; r. d" F* `+ e. K$ u6 R9 K- g; b& G5 ]: v
    汉人不仅民乐发育不良、红歌格调低劣,哪怕贵为御用文工团,只要跑到俄罗斯红星歌舞团面前,立刻会矮上两截,从来不是一个等量级的。所以不是别人的问题,是汉民族自身的问题,一直到现代,中国的“原创乐坛”上依然是饱受诟病,都是好词配孬曲,文字功底恢复些了,作曲能力却仍然低下。这不能责怪当代音乐人,这是基因使然,汉民族的基因里,缺乏音乐细胞的传承。
8 S: k0 x' y1 h' Q: @3 ~! e* p4 |
 楼主| 章言 发表于 2016-5-23 14: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mk 发表于 2016-5-23 18: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mk 于 2016-5-24 10:46 编辑 + d% D' [9 G0 N9 N6 [
, Q: f' u% m0 [. u6 K/ F( O
呵呵,好像是那么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mk 发表于 2016-5-23 18: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mk 于 2016-5-24 10:45 编辑
6 Q0 S" X5 O5 O) q7 s
3 v. r( @- d: o8 O4 F; K% T8 z4 n读过了~~~~~~~~~~~
) w8 V8 a( m5 l) M' j9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亻革歌歌 发表于 2017-3-7 16: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称得上艺术界的鲁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苍天 发表于 2017-6-19 09: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偏概全了!
5 e% n1 A" I, m+ s# G楼主说的“红歌”应该是指的某一特定时期的“革命歌曲”吧,这类红歌里面也不乏少数民歌歌曲呀,比如: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阿瓦人民唱新歌、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算不算是“音乐能力极度低下,基本靠“吼”,调门虽激亢,音域却狭窄,且转折呆板,都是拿来给乐盲唱的,”呢?* F9 |- a1 P. ~
这样的文字更多是为了博取眼球、哗众取宠的。

点评

那些充满奴性的文革歌曲早已成为荒唐的历史笑谈,为现代文明所不齿,还奢谈什么艺术性?醒醒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5 15: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杞人忧天 发表于 2017-7-25 15: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苍天 发表于 2017-6-19 09:16
1 \* x; x, U, C% o3 w以偏概全了!
' B( C  V) u& _: ]楼主说的“红歌”应该是指的某一特定时期的“革命歌曲”吧,这类红歌里面也不乏少数民歌歌曲 ...
. V) B7 Q0 k3 n2 {6 g1 m. y
那些充满奴性的文革歌曲早已成为荒唐的历史笑谈,为现代文明所不齿,还奢谈什么艺术性?醒醒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9-3 10:03 , Processed in 0.1246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