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成 于 2013-3-28 00:21 编辑
这首歌词的插图,点击一下,看得会更清楚。
晨曦(中国画) 张佩华/创作
歌词创作源于:
新民晚报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 B5版 夜光杯
画家 张佩华所撰写的一文《 “延安行”画随时代 》和绘画的意境。
http://xmwb.xinmin.cn/html/2012-08/01/content_37_7.htm
《晨曦》
作词/天成
一缕晨曦勃然升起
温柔照耀在黄土高坡
逶迤山影顿显宽厚
映衬一处凝重轮廓
几棵绿树傲然挺立
迎风扎根在黄土高坡
沉睡窑洞更显寂静
凸现一份祥和洒脱
这里是革命的摇篮
世事沧桑风雨走过
延安行 真切感受
用情才能挥毫创作
这里是革命的圣地
展望未来前景开阔
延安行 画随时代
用心才能绘出硕果
附录这篇文章:
“延安行”画随时代
张佩华
今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我和几位书画家要在本地嘉定办个展览,既然是主题性,就要遵循“讲话”的精神深入延安去生活、写生,获得新的创作灵感。到了延安,我十分激动,黄土高坡的伟岸正如我年轻时读的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样,对着黄土高坡的速写笔姿都压在山骨上,渲染之后很有一种宽宏的韵味,与我画惯的烟云江南完全不同。 延安是革命圣地,有了真切的感受,我画这组延安行的组画,重在笔墨当随时代。落日熔金,黄土高坡在逆光的映衬下凝重如墨,气场厚重,我用长线条抒写着“二王”的笔姿,一写逶迤的山影,山影顿然一显北方大山的宽厚。更用赭石和墨晕染,画面沉稳黝墨,透出逆光的镂金。画宝塔山时,厚重的墨色将大半画面渲染,宝塔高耸如青松一般,一派壮观。有了这种真切的体验,我认识到画黄土高坡可用各种技法出新,看你如何刻画入情。我在画延安的窑洞时,仿佛看见革命前辈在艰苦的条件下为了中国的解放奉献的身影,我在画幅上的“留白”鲜亮,春光明媚,很有一种抒情的韵味。这次深入延安生活,我画了十几幅延安山水的创作画,景各有姿,风格别样,特别是杨家岭时,特意画了一棵枣树,寓意革命的前程必结硕果。 学习书法要临好多前人的帖,积淀多了,未创作之前心中就有了一个意象,将自己对前人创作的感受,经过自己的理解再创一个意象。可见书法的笔姿上升到高度是抽象的。但是搞山水画创作不同,山水是十分现实的景致,你画山水虽然是抽象的笔姿写成,但景致却是山山水水,你能将笔姿的意象与山水的具象结合得生动,也就有自己追求表现的画面的灵气了。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我来说,这次深入生活更有了丰富的真切感受,你要出新,在画斋是表现不出画面的时代感的,“笔墨当随时代”,“随”的本质就是深入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