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均衡器一些知识 3 ~5 H" c3 _6 w" ~
找了一些有用的东西,个人认为使用均衡器不能找别人的参数,要自己调出合适自己的风格,了解分贝和赫兹这些单位,可以按下面步骤调EQ学习。3 o4 u0 f. ^$ j' p0 Q9 o/ h
频段划分( D/ |, G* h$ p- [* {
1.
2 ~1 D2 G# x9 M9 S s p# r20Hz--60Hz部分。这一段提升能给音乐强有力的感觉,给人很响的感觉,如雷声。如果提升过高,则又会混浊不清,造成清晰度不佳,特别是低频响应差和低频过重的音响设备。 w' e( y! [5 `* d% a
2. 4 K- n/ [/ R/ S7 p( e" F
60Hz--250Hz部分。这段是音乐的低频结构,它们包含了节奏部分的基础音,包括基音、节奏音的主音。它和高中音的比例构成了音色结构的平衡特性。提升这一段可使声音丰满,过度提升会发出隆隆声,衰减此频段和高中音段会使声音单薄。. R3 r( P6 `, z2 ?+ l3 {! [7 N. U- \
3.
; W, m j5 k7 O250Hz--4KHz部分。这段包含了大多数乐器的低频谐波,同时影响人声和乐器等声音的清晰度,调整时要配合前面低音的设置,否则音质会变的很沉闷。如果提升过多会使声音像电话里的声音;如把600Hz和1kHz过度提升会使声音像喇叭的声音;如把3KHz提升过多会掩蔽说话的识别音,即口齿不清,并使唇音“m、b、v”难以分辨;如把1kHz和3kHz过分提升会使声音具有金属感。由于人耳对这一频段比较敏感,通常不调节这一段,过分提升这一段会使听觉疲劳。0 g4 C* ^8 w* C& S& m
1 H# ^, c$ B' `( ]; Y" o% v/ i4 s 4. 2KHz--4kHz部分这段频率属中频,如果提升得过高会掩盖说话的识别音,尤其是3kHz提升过高,会引起听觉疲劳。
4 Q& |3 |% i4 I3 n/ f 5. & M. U2 ~7 ?, Q+ L. @6 X
4kHz--5KHz部分。这是影响临场感(距离感)的频段。提升这一频段,使人感觉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显得稍近了一些;衰减则就会使声音的距离感变远;如果在5KHz左右提升6dB,则会使整个混合声音的声功率提升3dB。/ E& H; y8 d& l5 ~- z
6. l7 X$ R! s S$ G" m) w
6kHz--16kHz部分。这一频段控制着音色的明亮度,宏亮度和清晰度。一般来说提升这部分使声音宏亮,但不清晰,还可能会引起齿音过重;衰减这部分使声音变得清晰,可音质又略显单薄。该频段适合还原人声。3 r0 I; F% Z. t N4 c: J5 V8 d2 v; m
常见EQ组合0 R; k/ }1 M( K: ?4 ~) M
POP:流行乐,它要求兼顾人声和器乐,组合比较平均,所以EQ曲线的波动不是很大。7 a, i& @& D/ O, I) O
ROCK:摇滚乐,它的高低两端提升很大,低音让音乐强劲有力,节奏感很强,高音部分清晰甚至刺耳。) h; L* Z, u# f" A
JAZZ:爵士乐,和POP相比,它提升了3-5KHz部分,增强临场感。; F6 x5 ]. z: @( \2 _2 C
Classical:古典乐,它提升的也是高低两部分,主要突出乐器的表现。7 s( h8 p# p) z, @
Vocal:人声,人的嗓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比较窄,主要集中在中频部分。
3 h& ]% f! L9 u8 [/ M: q/ X 每个人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感觉是不一样的,音响回放设备的频率响应也不同,人的听门曲线也只是根据统计数据画出,所以别人听起来很自然的声音自己可能会觉得不舒服,均衡器的调节需要根据自己的听感特点和所使用的播放设备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1 z5 W9 [; N- D& [5 r; L% W
" C% q9 b6 l/ Q- N2 T* D# F7 V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