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75|回复: 3

[原创首发] 撒趟子撩在外 扬州民歌 张宏梁拟换词

[复制链接]
再顺 发表于 2022-7-25 14: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扬州民歌《撒趟子撩在外》,非常好听,不亚于《茉莉花》,但究竟说的什么,有不少争议。外地人一般搞不清唱的什么。
      民歌的创作、传承和推广是来不得这种带有争议的背景交代的。听众对民歌的欣赏带有即时性、直观性,需要歌词易懂易记易传。因此,这首很好听的民歌,歌词表现的情境、场面、细节最好重换,即使写男女挑秧栽秧的旧时情境,也要像江苏高淳民歌《五月秧歌》的歌词那样,尽量清新易懂些。重换歌词后,在国内的传播程度必定更高!
     此处不妨先下载扬州著名艺术家葛瑞莲演唱版本《撒趟子撩在外》的原词:
一根么丝线/牵丝么牵过了河唡哥哥哎/郎儿买个梳子/姐呀姐呀梳了个头唡/哟咦哟嗬嗬/撒趟子撩在外/一见么脸儿红唡哥哥哎/明啊明个白白/就把相思的害唡/哟咦哟嗬嗬
窃以为,一般听众至少有这样几点搞不清:1、标题为什么叫《撒趟子撩在外》或者《一根丝线撩过河》、《沙趟子撩在外》、《撒耥子撩在外》等?2、一般听众开头两句可能就搞不清是什么意思:“一根么丝线/牵丝么牵过了河”3、既然写插秧情境,怎么又说到“郎儿买个梳子/姐呀姐呀梳了个头唡”上去的?在稻田里插秧,手总是脏的,女子梳头的情况罕见。一首民歌,歌词(包括衬词),就那么9句话,至少已有这么三点搞不清,无疑影响其传播力。要不是曲调和演唱非常好听,恐怕连现在这样的影响力也没有。
     笔者多年来头脑里常常盘旋着如何改换情境和修改歌词,现不妨呈上一个初步想法——《剪对鸳鸯表心怀》:
月儿么挂窗外/妹在么家里头想念哥哥哎/剪对鸳鸯表心怀/妹呀妹呀常把哥想唡/哟咦哟嗬嗬/鸳鸯么身靠身/一见么脸儿红唡哥哥哎//哥会明个白白/妹把相思的害唡/哟咦哟嗬嗬(一段体歌词唱两遍或若干遍)
扬州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唐宋时期就有剪纸报春的习俗。扬州剪纸是扬州文化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如果把民歌《撒趟子撩在外》换成一个初涉爱河的年轻女子在夜间剪窗花中的鸳鸯,再重新唱出去,全国各地的听众大都能够理解,喜欢的人必将更多。
撒趟子撩在外 葛瑞莲唱.mp3 (4.1 MB, 下载次数: 195)

 楼主| 再顺 发表于 2022-7-25 14: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附上笔者拟改词,所配的伴奏带。 撒趟子撩在外 扬州民歌 伴奏.mp3 (4.88 MB, 下载次数: 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再顺 发表于 2022-7-25 14: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葛瑞莲演唱本补充发上。 撒趟子撩在外 葛瑞莲唱.mp3 (4.1 MB, 下载次数: 214)

点评

引者再发一些关于此民歌说的背景内涵的争议。 且摘录两种前人的主要说法: 其一说“撒趟子撂在外”。其理由是栽秧须打趟子;至于“撂在外”,则是“撒”的人要把“秧把”摔在离栽秧人一定距离,以免泥水溅到栽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5 15: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再顺 发表于 2022-7-25 15: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顺 发表于 2022-7-25 14:50
葛瑞莲演唱本补充发上。

引者再发一些关于此民歌说的背景内涵的争议。

且摘录两种前人的主要说法:
其一说“撒趟子撂在外”。其理由是栽秧须打趟子;至于“撂在外”,则是“撒”的人要把“秧把”摔在离栽秧人一定距离,以免泥水溅到栽秧妇女。“撒趟子”的说法有一定理由,打趟子确为栽秧系列的一个环节;但“撂在外”的解释有些勉强。第一,栽秧本来需要赤脚挽袖下田,哪有怕泥水溅的。还有种解释:妇女栽秧你争我赶,是不是领趟子的人在嘲笑落后趟子的人呢?显然不是,几个妇女站一块水田栽秧,谁没有先后呢?而且妇女栽秧是互助的,哪个了趟子了,都会自觉到落后妇女的趟子里,一起栽完。此说也无道理。
      其二说“纱囊子撩在外”。理由是过去妇女头面罩纱,下田栽秧则把纱具撩起。这个解释没有根据,扬州属亚热带气候,水气氤氲,古属江南,没理由起风沙;古籍史册未见妇女着面纱之说。
而该文作者则提出:在人工插秧消失,农业机械大规模使用的今天,有必要弄清楚正确的含义,对于后世流传起到正本清源作用。
这位作者认为,“撒趟子”说的就是本地一种草本植物三棱草。据清朝高邮贾良璧《三棱赋》序云:三棱者,农夫所谓撒浪者也。田中见之,则五谷不生。这句话解决两个疑问,一是撒浪者,撒趟子,纱囊子,就是说的三棱草。而且贾良璧翻译为撒浪者,比撒趟子更为正确,因为扬州方言“子”的发音就是“者”(音读“崽”)。二是为什么农民插秧要“撂在外”,因为“田中见之,则五谷不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8-17 07:49 , Processed in 0.13083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