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09|回复: 9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复制链接]
柴欣 发表于 2017-2-6 02: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柴欣 于 2017-2-6 02:30 编辑
8 k1 q4 G; U8 q/ j: G* [& d* q8 G3 G- n/ G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其民歌也各有特点。还是按从北到南的地理位置说起。
! ~! E( o  [. @: \; N( i: e" a& _  t" u) n9 H; e2 @
一、朝鲜族
2 i8 ^7 E5 H* E- l/ F; y
( u/ l/ Q* z; V1 _
    朝鲜族主要聚居在东北三省,以我的家乡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最多。9 L' |6 Z" e. G6 u9 {
1、最常见的调式是徵调式,宫调式、羽调式也很多,商调式和角调式极少。$ K9 D' K3 c5 K2 K/ o) k
例1《道拉基》是一首五声徵调式民歌。6 U; C8 F5 A8 |$ x) s: z
    例1.jpg
4 d3 {: k1 O1 `  N$ s4 ~例2《阿里郎》是一首五声宫调式民歌。
2 o5 q1 i& `; x  a! X1 t; _    例2.jpg
( p5 q# a: B; H9 q* [例3《日落西山》是一首五声羽调式民歌。
. a, M. d) @) ^% \1 @0 W7 E' v+ S    例3.jpg
0 R+ J2 A. k! g# I2、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到,朝鲜族民歌基本采用五声音阶,个别的还是四声音阶。民歌中没有见到运用偏音。$ [/ }, P+ a  z$ G8 `% S+ j% s8 a
+ @. }7 @0 r' f, ]
3、旋律中常用同音进行,一种是小节中的前两个音是同音进行,而且常常是前短后长,如:9 b2 T* |, m2 B  u4 y1 [2 V* K
例4《道拉基》中的片段
  C- ^  j" _8 w/ I    例4.jpg
* Q9 _, u  F% h$ v' l* ]1 Z6 m另一种是小节中第一个音之后的音是同音进行,第一个音常是后面音的下方邻音。像下例这些形式是常见的:; s  W  X& v$ h8 H# o
例5' P4 \8 M" c/ @6 M, ]
       例5.jpg , F: z9 b' [8 h+ C, o7 \+ Y* [
4、重复性上行级进。基本由两个相邻的音上行级进,然后再重复,重复的时值不等,大多是先长后短:
& S' h" C# v) {' q# ^8 k例6《阿里郎》中的重复性上行级进
" j3 ]6 S: ?0 `2 N; C    例6.jpg 6 a* s5 z1 J) A* s" Z7 Q5 T
5、乐句结尾常有装饰性的的小甩腔,大多在对应乐句的上句结尾处。如:9 X. ]- q, O4 m# N
例7《道拉基》中的乐句甩腔
; s8 u% j* H9 R4 E& d. d# ?    例7.jpg ; [0 U7 K) T* @+ F8 g  ~
6、双倚音装饰。常常发生在同音进行的后一个长音前,在级进中也有运用。双倚音一种是由本身音和本身音上方的小三度构成,一种是其它形式的双倚音。如例3《日落西山》中的双倚音。* `' D3 n( S3 O7 T0 f0 T

5 F& E0 G) \1 q: X8 C0 ^3 l4 ~7、环绕式级进旋法。像下面这样的旋律进行是常用的:) b/ {# o6 `5 L5 b  C
例8
3 \) P4 q: \" t+ a       例8.jpg ! K; g( X+ g, n, }9 c# [1 K3 s
8、乐句大多方整,节拍以三拍子为多见,3/4、6/8、9/8、12/8的节拍常用。旋律发展中常常运用重复手法,使结构对称、平衡。
0 l0 R: {3 Q/ l2 i5 M1 ?+ y( s& P# @
二、蒙古族
& i6 d+ R+ d0 G, f7 D) J8 q

& w9 o4 I; d7 @$ q& Y2 Y1、蒙古族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五声羽调式,宫调式也较多,商调式和徵调式极少。旋律中偶尔出现偏音时作为临时性的色彩音。5 V7 J* ~/ f2 w0 `+ E: k- w5 @1 W
例9《嘎达梅林》是一首五声羽调式歌曲。
" {/ b6 `$ f3 L" i    例9.jpg
  L9 n# k: i0 ~0 F' w例10《牧歌》是一首带变宫的六声宫调式民歌。
$ C) P4 w1 d2 h/ Q    例10.jpg
  R3 g$ S5 t! I2 h# z' ?8 |2、局部的旋律线常常表现出“拱形”的形态特点,即两头低,中间高。如下例这些进行是常用的旋法,当然,实际运用时会有更复杂的形态:( Y$ S& }% J. s# K$ `  @. E7 e
例11
! G0 u! a$ Z4 T3 k       例11.jpg 8 D' X& Y+ M, t' L- ^$ z7 b
从这些“拱形”旋法可以看出四度以上的跳进是常用的,音程跳进越大,越能表现出蒙古风味。旋律常重用大跳,下行大跳多一些,大六度和纯八度的跳进最为常用。比如:
$ _1 g- n& `1 |% D- j例12
+ I0 H+ Y& W$ q% V8 L       例12.jpg / x8 F# Y7 M: s* p+ ^
3、常用甩音装饰旋律,这种情况好像在模仿放牧的鞭子甩出去后有个响亮而短暂的叭声。长音后的三度甩音是常用的,常和衬腔结合在一起,并且总是呈上行趋势。如( H1 D+ I$ F! |) _+ J8 E6 O0 C
例13$ L6 ^3 r9 Y' e: v* s$ v! |* P# l
       例13.jpg
* F$ U" J# G! @4、旋律中羽音6占有统治地位,旋律基本围绕羽音进行,上下句落在不同八度羽音上的情况很多,另外,旋律中除了羽音,强调的是属音角3,很少突出下属音商音2。这种情况对宫调式等其它调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其它调式中,旋律也常常强调羽音。$ k1 f3 U% E; M! Q' f/ T
8 p. k7 x) s% N8 |
5、节奏大多为方整、强拍起。最具蒙古族特色的是运用复句形式较多,即常用两个乐句合并成一个大乐句,增强了乐句的抒情性。关于复句形式,前面的帖子中讲过。, J1 M4 n# Q/ \( Y
9 E( O$ v" D) Q  P3 ^5 E0 M6 ?. O" W
三、新疆民歌

6 G) e  E1 |) T: g* R
! }& v  D8 ^) B7 v( O0 e9 X9 v    新疆地区靠近西亚和欧洲,所以其音调受欧洲音乐体系影响较大,但也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平时熟悉的新疆风格的歌曲,大多是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民歌风味。这两个民族因为同在新疆,所以民歌风格很相近,相对来说,哈萨克族民歌更奔放、热烈些。6 C+ g  O( p! x

2 }& P9 s+ d! }4 j2 }    新疆地区民歌中,五种调式都有,大调式、小调式(也可以称为宫、羽调式)最常用。角调式相对少些,只在喀什民歌中最常见,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是一首角调式歌曲,具有塔吉克族民歌特点。1 ^" T" g( ?2 x# s" J2 H& @; u0 Y
例14维吾尔族民歌《你送我一支玫瑰花》是一首和声小调民歌# ?0 x& e& k& q% b
    例14.jpg - c% p; c$ H/ K. S1 P; D# J
例15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是一首大调式民歌
5 b3 i5 Y$ U6 B0 Y$ M- _    例15.jpg
# s% G3 Z: m! |1 z% c; @& @0 z例16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是一首大调式民歌; Y. m4 A$ ?3 T: ?0 ~3 ~
    例16.jpg
- E/ g( n! X6 o& b. ~例17哈萨克族民歌《手挽手》是一首徵调式民歌: ^9 e6 s% e: A) {6 \
    例17.jpg
9 f) i" E2 u, V8 o    旋律进行总的特点是以环绕、起伏的级进(包括大、小二度)为主。同音反复也很常见。1 p; V/ E0 Q8 _# f3 X

& ^( W2 U" Z4 J    音阶使用上的最大特点是七声音阶占有统治地位,偏音不仅使用清角4和变宫7,也常常使用升4和升5,呈现出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的特点。还时常运用其它的变化音。4和7在旋律中得到重用,不仅经常出现,而且在强拍等重要位置上得以强调。与偏音结合的三度音程也是常用的,如5¬-7、7-5、4-6、6-4、2-4、4-2等。$ \9 O- e5 @1 ]! ~  f! C4 E# c

4 a  Z' U1 [& A% V8 a: G8 K. `    乐句形态较其他民族民歌要复杂的多,弱起和强拍后半拍起有较多的运用,维吾尔族民歌大多为2/4拍子,哈萨克族民歌二拍子和三拍子交替出现很常见。节奏上的重复和某一音型多次反复的情况很多,切分节奏的使用增强了歌曲的舞蹈性。
6 ?6 ^' T; c. L$ z
2 q0 Z2 W2 s, O
四、藏族

  U. F: E7 e& s; U0 `+ O! ~
( M) o/ D4 O: b+ _  C    最常见的是羽调式,宫调式也很多,商调式较少,很难见到徵调式和角调式。! g5 {# x7 G1 E4 ]4 @) c) f
例18《北京金山上》是一首羽调式民歌" S9 f4 U0 i) w' n* Z- K1 ]
    例18.jpg 0 L, i, J; z1 v9 p
例19《北京有个金太阳》是一首宫调式民歌; H7 t- h& z5 _+ Z1 ^: `* U
    例19.jpg
! }- c3 r6 @2 s' z# L/ T8 I3 K- F( s( V    藏族民歌大多为五声音阶,表面上看,藏族与蒙古族的民歌很相似,尤其是羽调式歌曲,但仔细分析,藏族民歌旋律以级进为多,大跳较少,另外,蒙古族民歌旋律中,主要强调主音6和下属音3,而藏族民歌旋律中,除了主音6和属音3,下属音2占的比重也很大。
9 l* i0 _8 q" N, z' e6 t  h# K& ]7 M7 ^4 I" A% i& v
    藏族民歌中的顺连手法(前面帖子中有过介绍)很有特点,就是后面旋律的旋法重复了前面旋律的手法,有的是原型顺连,如
: e8 p, L5 u- l, e* k例20
% R  v4 a: H* N& [9 D7 n' h5 j& M& J       例20.jpg 2 ?6 i0 k1 E7 U- H
但更多的是变化的顺连,如:4 _8 S: M/ \9 P: I1 X# G- P) l; c; s1 a+ G
例210 u( ?" n3 J( Z0 s1 J2 m3 r5 Q. L
       例21.jpg
* w* E3 u5 n2 Z) i8 t    乐句句末常用下方的大二度或小三度的邻音做垫音处理,虽然乐谱中没有记录,但实际演唱效果是有垫音处理的,如
) n# Y0 J$ ]% @3 |例22
1 V6 b: x; L; V* g; {" [       例22.jpg   ?. u& c% C1 e1 S8 X7 d# F
    不管什么调式,都可以用同音反复作为终止式。如例18《北京金山上》
5 r9 W4 x! `5 a3 h8 u6 {7 k+ s' [' z" X4 O6 m+ A5 g
    节奏大多自然规整,长度大多方整,也有扩充型的不方整乐句。结构上大多为两句型乐段,四句型乐段大多为不规整的带有起承转合性质的结构。
' e# m9 w: q' |4 N& C8 b
# H; \- r* j( G/ x7 J& p, {
五、苗族
4 f. [" J! ~* v8 i5 N/ t/ Z
6 r- }5 T# Y9 w7 V  @+ G
    苗族民歌徵调式和羽调式居多。
5 ?7 D/ B4 t) o4 r* g8 L% V例23《飞歌》是一首徵调式民歌:
5 [8 a" o5 b5 R/ s    例23.jpg
! V+ Y: [! G) G8 ]8 j' n; a例24《栀子开花白又白》是一首羽调式民歌:
  m* n& O: X( J( Z* y7 h    例24.jpg
" s6 o2 B5 |' z* M% @; F, v    苗族民歌用音极其简约,基本上是三音列旋法,徵调式的旋律基本采用下属和弦的1 3 5三音列的分解进行,如例24《飞歌》的旋律。羽调式重用主和弦6 1 3 三个音,但旋法大多分段进行,有些乐句突出6 1之间的进行,有些乐句突出6 3之间的进行,如例24《栀子开花白又白》.6 G. `0 g: D" n6 u

9 D1 @0 l* I4 X" m4 s    民歌中常常采用降3和降7两个音,这不是调式内的音,而是临时性的色彩音,这两个音的使用使旋律产生了鲜明的地方特色。降3的使用一般是由1音引入再回到1音上;降7一般也是由1音引入进行上行的小七度大跳。
0 I, O: M1 b  a1 U1 p8 P
  v& B5 J: r; U( e; y1 Z: d+ n! t8 t    抒情慢速的民歌节奏较自由,变拍子和自由延长音运用较多。活泼较快的民歌节奏较规整。旋律多采用重复和再现手法,使苗族民歌素材简练、特点鲜明。
+ P3 t# g! h5 e
+ e7 \) m* m  ~
: {6 U* X$ r0 |- X$ P  ^********************************************************************( i" A- ~! ]$ |4 G

% M4 p- G7 J5 H: I' a
后记
. h7 c+ w7 J6 m) p( F. _) h2 |0 k

5 U  s2 c' g" M8 c/ m3 k    连滚带爬地终于完成了这个系列帖子,但愿对初学者能够有所帮助。大家不要因为我写了这个系列帖子就认为我的水平有多高,有多专业,我和曲网的很多曲作者一样,就是一个业余的作曲爱好者,只不过多看了点有关歌曲写作的书而已,
8 W" V! H1 p) u4 l4 n% h8 x' r* l4 M: Q8 x7 k) G3 k* Y9 _
    关于这个系列帖子的内容,正如我在第一个帖子中写的那样,本系列绝大部分内容是转自杨瑞庆老师的著作,由于时间关系,有些内容没有详细些,只是选了一些重点。但这些最基础的、最简单的、最实用的知识如果能充分消化理解与运用,相信对歌曲旋律写作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此再一次感谢杨瑞庆老师!
% u6 I" a) w2 ^3 j0 y$ }; D: z9 u+ F7 r/ Z* k; D# P
    我不是知识的总结者,我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E& s: J0 p/ O2 t7 |- L: L% Q2 L
7 u6 h- `. y, W5 f" O! B  M1 \9 C; ]+ v
    希望曲网能有越来越多的好作品!9 z* k- p* B7 n3 V8 e8 w* h3 z, a
谢淑清 发表于 2017-2-6 12: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词曲 点赞 新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泃河沿儿 发表于 2017-2-10 06: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衷心地感谢柴欣老师言传身教,给我们这些初学者打开了歌曲创作之门,照亮了通向顶峰的崎岖山路。老师是好人,也一定会写好歌。祝事业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为您编曲 发表于 2017-3-4 10: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衷心地感谢柴欣老师,杨瑞庆老师的作曲77法被写得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豚溺水 发表于 2017-3-22 12: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了得!向著作等身的非学院音乐家杨瑞庆致敬!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点评

jmk
哈哈,居然看见有读过杨瑞庆的。照片里的那么老了啊。 他的书我有三本。通俗易懂。只适合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19 14: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飘雪的周末 发表于 2019-1-23 07: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mk 发表于 2022-11-19 14: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豚溺水 发表于 2017-3-22 12:37% c+ B2 y/ E6 [* x$ t" @+ |
楼主了得!向著作等身的非学院音乐家杨瑞庆致敬!

2 S. h7 O( X, b, Z2 i* D1 w哈哈,居然看见有读过杨瑞庆的。照片里的那么老了啊。: c' k3 Y. K! d8 ]1 z5 z, D

5 q( b7 t! W; t: s3 _2 j& b他的书我有三本。通俗易懂。只适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mk 发表于 2022-11-19 14: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发现 老柴是个很热心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mk 发表于 2022-11-19 14: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难解释的是 彝族 的音乐。
; V; U. O( W  ]% |$ K- u  m
$ v& F+ Q1 t% J有谁有本事解读一下只有三个音的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陈家强 发表于 2023-11-10 14: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分享,非常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9-3 08:12 , Processed in 0.1645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