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68|回复: 2

歌曲写作基础(九)——民族调式

  [复制链接]
柴欣 发表于 2016-12-30 11: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柴欣 于 2016-12-30 11:18 编辑
4 t# _2 \; e% l: a
0 t3 U: v) l: V8 t
一、调式中的主音

2 E$ a+ C3 B. w  Y. L2 o- J" A/ F    围绕一个中心音的一群音的体系称为调式,这和中心音就是调式主音。调式和主音是紧密相连的。没有中心音就不存在调式,也称无调性。
# H0 _% Z9 G" S7 T% F8 U' ?& u* M' B! @" Q+ I' ?! g) l
    主音是1和6的西洋大小调式体系是当今最主要的调法依据,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我们民族的调式类型远比西洋调式丰富,可以将1、2、3、5、6为主音组织调式,称为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徵”要读成zhi,不要读成zheng)、羽调式。这五种调式由于主音不同,调式内各音级关系也不同,旋律风格也就各具色彩,形成了我国民歌、戏曲、曲艺音乐中千姿百态的旋律形态。+ U$ X. D( V5 U- q) c: p8 f

& a8 ^$ l- l0 [2 s8 ?    将民族调法融进现代通俗歌曲中,就使歌曲风格极具我国民族特点。先轻松一下,听听各个民族调式众的主音在歌曲中的运用情况。0 |9 _. z' ^& |4 I9 r  |6 S

$ ~3 s( B) M6 q! S* U1、宫调式。主音为1,宫调式和西洋大调式很相似。
1 a3 i3 q  f3 K) @% Z% V# R例1《爱的奉献》(黄奇石词 刘诗召曲)
( q0 Q1 q  o, Z3 T/ C         例1.jpg
3 f3 i8 p2 Y! R8 i& h9 S2、商调式。主音为2。0 v% Q- F. `1 Z# d
例2《信天游》(刘志文 侯德健词 解承强曲), i! D8 O. C9 Q
         例2.jpg 6 y. W" i! u3 L7 e
3、角调式。主音为3。A段为角调式。B段转向了羽调式。
" t# s, e/ w7 D' ?; L" l例3《心愿》(任志平词 伍嘉冀曲)" N6 O3 N7 v; t
         例3.jpg 0 O" Z, X7 k5 W6 L
4、徵调式。主音是5。. |" A# @% T" r# }
例4《少年壮志不言愁》(林汝为词 雷蕾曲)( ~' ~7 r  v- E5 w- `5 N
         例4.jpg
- ?6 d% H, H* M9 B5、羽调式。主音是6。羽调式和西洋小调式很相似。4 x4 b' k- {+ R3 W- }: l% T6 i
例5《自由飞翔》(张超词曲)
# J: q/ K; s4 k8 t         例5.jpg
8 p" g8 C1 R  y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调式主音的三个特征是:乐段的起始音、乐段的终止音、乐段的骨干音和较重用的音。所以,主音常常以较长的时值、较强的位置、较多的次数出现在旋律中,这是一般的运用规律。7 O' }3 [- F# b+ J6 y: j
; X3 q  E  v! q' ~0 h7 E3 `( @/ l
    一般说,宫、徵调式的色彩比较明亮;羽、角调式的色彩比较暗淡;商调式介于两者之间。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旋律的色彩还受到节奏、旋法、速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五种调式中,除了角调式较少运用外,其余的四种调式都很常见。$ n4 X2 Y- `! d; L- T5 L2 q
: x0 P+ {$ n% \1 S7 e
二、调式中的音级

0 I. s8 A# l  }' ]3 p    一个调式中有一群音,把这些音由低到高,从主音到主音地排列起来就叫音阶,把一些方条石由低到高排列起来叫台阶。。。对不起,扯远了。音阶中每一个音都称为音级。这些音级是如何产生的呢?
7 _' t$ }2 h9 L4 C$ r" e0 E9 O$ {2 f5 K* W2 Y: ~' x0 B
    西洋大小调式中的音级是通过十二平均律而来的,就是把一个八度音程平均分为十二份,每份就是一个半音,所以我们会看到钢琴上的每一组琴键都是七个白键、五个黑键,加起来是十二个音,每个音之间都是小二度关系。
/ ]9 p1 f+ A9 T3 k9 r
  c& [' j* t/ F" Z2 l, r* O    民族调法中所涉及的各个音级不是由十二平均律来的,是由“五度相生律”得来的。就是由宫音1连续向上六次五度相生出六个音,再由宫音1连续向下两次五度相生出两个音,如下图:例6+ _4 ]8 E5 I* k7 z
               例6.jpg
( r+ x! w6 w3 ]2 ^    将五度相生出来的这些音从低到高排列出来,就得到了这样一组音列:例7
% ~) e, g# ?; E, ?! t! A               例7.jpg 4 t' @( X1 X+ ~$ S3 X: @  d6 d
    所以,民族调法中只涉及九个音级。把这九个音级进行不同数量、不同种类、不同次序的组合、排列,就会构成不同的民族调式。
0 J  Q" ?, F/ B& U" B$ U: @6 Y, `- i: S5 i
    无论是大小调式还是五声调式,除了主音是最稳定的音之外,主音上方的五度音——属音和主音下方五度音——下属音都对主音给予较强的支持力而使调式得以稳定。由五个正音级12356构成的五个民族调式中,商、徵、羽调式的主音、属音、下属音是齐全的,所以要写出这三种调式稳定的旋律比较容易,但宫调式缺少下属音,角调式缺少属音,在缺少一个支持音的情况下,为了能让旋律具有民族风格,必然会重用仅有的一个支持音,这样的话肯定会弱化原调式而渗透另一种调式。3 m: _+ ?, O  r$ T" `3 X6 i

: c  U$ }6 B( a( X$ Z" o% ?' ]    比如在五声宫调式中,由于缺少下属音4,多数情况下只能向属功能转移,见例1。五声角调式缺少属音,多数情况下只能向下属功能转移。( @  t$ q% P* e' l

& o- G' B% P) O    民族调式有五个,怎样正确地判定歌曲是哪个民族调式呢?除了前文所说的分析乐段开始音和结束音之外,还要注意:只有1和3同时出现的五个正音级的组合才能确定调式(1和3是五声音阶中唯一的大三度)。如果3不出现、少于五个正音级的组合,由于没有出现大三度音程,因而宫音就不确定,调式也不稳定,这样的调式称为不完全调式。
  S! _5 {' w. V* m7 D* ~# W0 d- J! J
    比如陕北民歌《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和《绣荷包》的旋律中,都没有出现3,前者是四声(5612),后者是三声(512),由于没有大三度音程,宫音不确定,调式就不稳定,说它们是徵调式也对,说它们是商调式也行。例86 n! ^& X0 Z3 p0 t
                例8.jpg        : h" C1 @2 s, u
    凡是不完全调式的旋律常常会发生一歌多谱的现象。应该如何选择,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记谱时一要让宫音出现,二是要尊重地方习惯。所以上面这两首民歌的乐谱还是记成徵调式的为好。
. m8 \1 z( A: x7 a1 v' F- {  h. N  ]% M: ~; K5 `
三、调式中的音阶

7 _' |; Q# M* E1 W8 @    写歌曲时,决定了用那种调式后,还得确定音阶,因为即使调式主音相同,由于调式音阶不同,那么旋律的味道也会迥然不同。比如以小调式为例,有三种主音虽然相同,但音阶却不相同:例9" z( H3 m$ y$ ?4 ~% D( N" Q
                例9.jpg % C0 P& Z- v3 L  R  a
           
/ ~, {, V1 ^1 o. w    主音相同的民族调式音阶种类多一些。以徵调式为例,有六种音阶可供选择:例10- t3 M' H. a6 k: Q! _4 d
                例10.jpg
- @: Z0 q# ~5 n  \& z6 t& t
9 }  X" }& p' W& e    下面分别举例,为节省篇幅,只举具有音阶代表性的例子:
2 l0 p# l1 p, H7 f$ U& `) ~例11【五声徵调式】 《南泥湾》(贺敬之词 马可曲)
" r3 Z$ O- ?1 N* v' }% F1 E# A                  例11.jpg % I* B- N2 d- X5 [5 G
例12【带变宫的六声徵调式】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邬大为 魏宝贵词 铁源曲)& t8 f  y' [* E; ~6 R
                  例12.jpg
3 C! }" ~- A( L% @例13【带清角的六声徵调式】 《济公活佛》(张鸿西词 金复载曲)) z9 q* S& a+ j# p" v, Z8 d7 B+ X
                  例13.jpg % J+ j7 i2 y: H
例14【清乐音阶徵调式】 《妈妈教我一支歌》(杨涌词 刘虹曲). K  n! i" R- ]6 ~" _, Z5 n" O4 Z- C
                  例14.jpg % d/ ]* Z5 ]- K1 g; \
例15【雅乐音阶徵调式】 《双脚踏上幸福路》(刘昌庆词 肖珩曲)1 y! W+ i& ]; Z# e" |
                  例15.jpg 0 P, B/ v$ o" X1 s% `) [
例16【燕乐音阶徵调式】 《月亮走我也走》(瞿琮词 胡积英曲)
, e! f- d5 {% f& f; I: v                  例16.jpg - E) q+ X+ E) L- z7 j" E: B

3 v( P. J& u# }+ L. [/ X
四、调式中的正音
2 l" m- \4 N$ U; @
    五声调式中的五个正音可以分为两类:主音、属音、下属音是程度不同的稳定音,其它音为不稳定音。为了使调式清晰和稳定,要注意突出主音和重用属音和下属音。主音的用法已经说过,这里就不重复了。重用属音、下属音的具体做法:一是主、属、下属三个音互为跳进,或者通过其它经过音铺垫进入,都能起到支持主音的作用。) e3 P7 l& s, G$ q$ j/ P
例17《少年壮志不言愁》(林汝为词 雷蕾曲)的首句。这是徵调式的旋律,从属音2进入主音5,再从下属音1进入主音5,使主音地位更加巩固。4 G# S# `3 Y) ?" G' c0 {, F5 O# T
         例17.jpg 0 q) A4 q3 Y' W) a1 F
    二是替代主音,属音和下属音稳定程度比主音稍差一些,有时候主音的位置可用属音或下属音替代,从而丰富了调式表现力。主音多在起始和结束的重要位置上,那么属音或下属音也可以出现在这些位置上,比如上个例子,乐句是由属音开始的。再比如:# {+ ~% t4 i' e% Q- p0 W
例18《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邬大为 魏宝贵词 铁源曲),这首歌是徵调式,第一句结束在下属音1上,使乐句具有了向前发展的要求。( m( u; P7 z9 m; T& G+ k6 M9 D& N7 ]8 _
         例18.jpg
4 i4 R. O. i% c3 h
' J0 Q2 I, I' U    旋律一般都是从稳定开始,再转向不稳定,然后再趋向稳定。不管是乐句还是乐段,不稳定的转折处都有是不稳定音在起作用。下面分别看一下各个调式内的不稳定音情况:7 R! S& F1 {6 y" [
4 m% Q3 J. E& B
【宫调式】除了1和5是稳定的,2、3、6不稳定。由于缺少下属音,旋律往往转向属功能,而2是属和弦中的音,所以2在宫调式中相对稳定些,常常替代属音5起着属功能的作用。剩下的6、3就是不稳定音了,常常作为转句的结束音。
- w9 V+ v) K' `# H8 O! |. }例19《我的祖国》(乔羽词 刘炽曲)的前三句,第一句结尾属音替代主音,第二句结尾2代替属音,第三句3作为转句的结束音:
! h  Y5 L" d+ t& g         例19.jpg 8 [: q1 g# p7 \
【商调式】稳定音为2、5、6,剩下3、1不稳定,它们紧靠主音,有强烈的不稳定性,常常在终止前引入,然后解决到主音上。9 m; x. s6 {. v* T6 P; M' }
例20《心中的太阳》(李文峻词 李黎夫曲)的结束句。在进入终止音之前,旋律多次围绕1来进行,自然进入主音。. F3 u7 v4 J/ u7 B0 m
         例20.jpg 8 U4 W- Z7 S6 w2 Q7 h
【徵调式】除了5、1、2,余下的不稳定音3、6常在转折处运用。5 V+ j8 Y! D' W" e3 ?
例21《妈妈的吻》(付林词 谷建芬曲)中的转句,结束音落在6上,产生不稳定感。/ J2 _) U" ], o  K# m$ H
         例21.jpg
  U' f7 O5 a% [5 H  |【羽调式】除了6、2、3,余下1、5常在转折处运用。1 m* j) O* x& @9 Q0 g/ E( o0 p
例22《渴望》(易茗词 雷蕾曲)中的转句,结束音是不稳定的1
; Y7 q4 ^. M/ Z0 a$ l' p& p  ]               例22.jpg 6 E+ l7 e# d5 D( G  H
【角调式】稳定音只有3和6,缺少属音,剩下不稳定的5、1、2,由于旋律常常转向下属功能,所以与其呈五度关系的2也相对稳定些。! V' H( I+ p. {8 H
例23《天上太阳红彤彤》(湖南民歌)的结束部分在终止前多次出现不稳定的1、5,然后自然进入主音。( O7 {" {3 E* B) t& H
         例23.jpg , @! c* R4 p% y& i; M9 d7 ?# u

0 u% A6 S: L& I& W6 e
五、调式中的偏音

: G) H' D6 ^& K! T& Z    西洋自然大小调式和清乐音阶宫羽调式的音阶相同,但两类调式创作出来的旋律味道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偏音(4和7)的使用情况不同。大小调式中的4和7在旋律中往往占有重要位置,尤其大调式中的下属功能常常会得以强调,而民族调式调式中的偏音运用总体上说是不被强调的,不是说不能用,而是在运用中有我们本民族的特点。. z/ t4 \! z2 o( _

6 A& ~& K8 f, X    民族调式中的偏音有四个,它们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分别倾向于它们最邻近的正音,页常常由它们的另一个相邻音引入:例24/ u. r; P. [4 T: ~" F$ }; |7 b. `
               例24.jpg         
' u. J/ @4 l. T+ ^7 P8 E
  h; S/ I  a! @1 V( b    根据上例中的特点,偏音的运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A) V$ I- p+ |& h
1、通常情况下,4与3共用,7与1共用是不至于发生离调等情况的,在较短的节奏上,即使4和3、7和1不共用,由于时间短可不必看成是转调。
2 [; n! M+ K0 I/ j6 H2、把偏音作为经过音处理:从一个邻音进入,顺着进行方向再进入另一个邻音。如:, U, ^2 x0 P* X/ \* s- L8 @5 Z+ ^
例25    例25.jpg ! |9 ]" W$ q% f% `* \
3、把偏音作为辅助音处理:由偏音的邻音引入,再回到这个邻音上。如:
& R" O" f" l- k" u: b  v7 X, k例26    例26.jpg
) f" w2 b2 _7 [0 i  ]4、把偏音作为具有民族风格的特性音程来处理。如
) a9 d# d$ _' h4 p% N例27    例27.jpg
6 k1 q; C4 H/ h# g; ^5、在一些具有地方风格的歌曲中,有些包括偏音在内的变化音,那是属于临时性的色彩音,不应看做是调式中的固有音级,应该注意区分。如:例28. P+ M4 |, n# g% Y, W  x# h9 p% D
            例28.jpg
) |- q( J% t- t+ i- ~7 W
飘雪的周末 发表于 2019-1-23 07: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陈家强 发表于 2023-12-12 16: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精彩教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17 00:05 , Processed in 0.17507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