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57|回复: 36

[其他信息] 关于中国风歌曲的诠释、来源及与古风歌曲的区别

  [复制链接]
诗耕 发表于 2016-2-27 22: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耕按】:为了给喜欢欣赏和创作中国风歌曲的词友们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创作时有个参照标准,做到心中有数,不致走弯路,本人特将网上的有关文章进行了梳理,订正了明显的文字错讹及标点的误用,适当地增加了一点更能说明问题的词语,发在本版块与同好者分享。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中国流行风尚。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近年来,中国风被广泛应用于流行文化领域,如音乐、服饰、电影、广告等。

所谓中国风歌曲,即在歌曲中加入中国古代一些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唱法多样。曲风偏向传统的东方演奏,加入的是一些东方乐器,通曲音调婉转,回环,有一种传统东方的美感。周杰伦的《东风破》是现代流行乐纯粹中国风与古典中国风的分水岭,因为它完全符合“三古三新”标准。其他之前产生的作品,还是一种近似中国风形态,一种探索怀旧的尝试(如《后窗》、《十面埋伏》、《双截棍》等) ;中国风词风注重语言的简洁,精炼及语境的意用,将一些诗、词、文的化用,通过汉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排比、通感等来表现曲的意境,如《公公偏头痛》、《红尘客栈》等。

【详细释义】

       1. 中国风的音乐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五音调式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调式。五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分别代表西方音乐中的“do re mi sol la”(中国古典音乐中没有“fa si”音),以宫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宫调式”。
       2. 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
       3. 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
       4. 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词或者传说故事。
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诗文、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中国风分纯粹中国风和近中国风两种,纯粹中国风是满足以上六大条件的歌曲;近中国风是某些条件不能满足而又很接近于纯粹中国风的歌曲。
中国风让歌曲创作的范围一下子拓展开来,作为音乐创作者,可以不只停留在现代人的情感基础上,而是积极努力的去学习历史,学习中国文化,把我们的国粹一一挖掘出来,表现在大众传播的歌曲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中国风。它给人一种感受:听到乐曲就会联想到中国特色, 中国元素,中国味道。这些东西深深打动着我们。我们爱并喜欢着, 喜欢着那一首首“搀杂”着京剧、黄梅戏, 唢呐、二胡, 琵琶, 笛的中国风。昨天, 它们似乎刚刚离我们远去;今晨一觉醒来, 又仿佛赫然站立我们身边……

【词曲来源】

中国风主要以文言文或古诗词为主要辞藻风格。有了这个标准,就能够排除掉某些歌曲不属于中国风。如陶喆的《月亮代表谁的心》,歌曲很美,改写带给人无限惊喜,但由于歌词全是现代文色彩,所以只能被定位为一首R&B式的改唱歌曲。
类似的例子还有香港的卫兰改唱《今夜你不会来(粤)》,很成功,但是由于其词作风格以现代语为主,故亦应该归入R&B风格。
无论如何,中国风对词作的要求应该是越高越好,古今搀杂某种程度上也是考虑了两大原因。一、市场需要的原因;二、旋律的改变,让词没有一定的格式规律,这个也是现代文搀进的客观原因。但作为一种属于中国的乐种,让国外翘首的乐种,从音乐的角度说,要继承和延续苏东坡、柳永……等词人在诗词上的艺术创造和精神追求。有了这点抱负和追求,是古今结合,还是完全回归古典已经不是重要的问题了。

【中国风与古风的区别】

     1.从曲子来说。首先,在配器方面,“中国风”相比于“古风”来讲,配器所使用的西洋乐器或电声乐器所占比例会稍多一点,基本上是一半西洋乐器一半民族乐器;而“古风”则强调的是民族乐器与电子合成器的使用。其次,曲子的节奏上,“中国风”更加时尚一点,会更加符合当代大多数人的口味,新一代的年轻人也可以接受,属于可接受范围比较广的类型,而“古风”在这方面有时候并不能使大部分人所接受。至2013年的古风圈,多数用现有的来自于中国民间原创或是来自日本的具东方风格的曲子伴奏来填词,导致同一个调子有了许多版本。而即使是重新写的曲子,也会有相似之处。由于很多古风歌曲是重新编曲的,所以出现了所谓的古风翻唱。

      2.从歌词来说。在歌词方面,“中国风”的歌曲,其歌词相较于“古风”来说,更加通俗易懂,而且词的风格更偏向于近代诗歌,而“古风”的歌词基本是偏向于古诗词,其中多包涵典故,不是很通俗易懂。中国风的歌词较之古风歌曲更加白话。古风歌词很多化用古人诗词,也更注重措辞韵脚。

      3.念白和文案,这是古风歌曲日渐流行的特点,这点中国风并没有。

      4.古风歌曲大多有故事背景,和中国风相比极具故事性。虽然中国风有些也有故事背景,但是相对较少。

      5.范围上的区别。“中国风,字面上解释:中国乐风。她是新时代的中国音乐。”但是众所周知古风有不少用的是外国音乐,像青莲雪,寒衣调等。

      6.中国风涉足娱乐圈,而古风歌曲大多只在网络上发展。

另:“古风”并不是“古曲”,这两者是不能相等同的,“古曲”所用的配器是完全的民族乐器,不加入任何的西洋乐器在里面,举个例子,哈辉的《相和歌·子衿》就是典型的古曲,里面的配器基本就是中国的“鼓”和“古琴”。而且古曲的旋律大多采用传统的五声调式,也有部分涉及传统六声音阶或七声音阶的燕乐与雅乐。但是一般的传统“古曲”的受众面比较狭窄,需要听者有良好的艺术经验与欣赏水平。而“古风”则较“古曲”受众更广,而古风的配器主要是以民族乐器为主,多以电子合成器和西洋乐器为辅,具有现代感的同时又不失古典韵味。而旋律上古风虽也主要以五声调为主,但比较自由,变宫运用较多,而清角则比较罕见,旋律通俗化,易被接受。
古风音乐翻唱人引用一些名曲做伴奏时,一部分没有注明曲子来源与作曲者名字,比如《醉仙歌》引用日本Rin乐团的尺八与三味线《樱花樱花》这首曲子。一些古风曲引用名曲不标记曲子来源和作曲人名字,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从另一个反方面来说有一定的误导作用,让很多人误以为这首歌曲是翻唱人创作的,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




萧思林 发表于 2016-2-27 22: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席支持对中国风做出全面诠释的美文。个人认为,中国风的歌曲宜更加宽泛:带中国风格、中国风骨、中国气派等的歌曲都应属于范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诗耕 发表于 2016-2-28 11: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萧思林 发表于 2016-2-27 22:38
首席支持对中国风做出全面诠释的美文。个人认为,中国风的歌曲宜更加宽泛:带中国风格、中国风骨、中国气派 ...

多谢萧老师在第一时间给予支持!赞同老师的观点!遥祝新年快乐,万事胜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港湾 发表于 2016-2-28 13: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耕老师的音乐常识普及很好,可以时常地来一篇,形成系列。点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fg701030 发表于 2016-2-28 13: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全面 阐释明白到位 学习了{: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诗耕 发表于 2016-2-28 15: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港湾 发表于 2016-2-28 13:02
诗耕老师的音乐常识普及很好,可以时常地来一篇,形成系列。点赞了

多谢蓝色港湾老师点赞支持!我是看到古风版块发表的歌词大多都与古风相去甚远,故发此文给大家做个参考,也许能对喜欢写此类歌词的朋友们有所帮助。老师建议甚好,如有暇,当遵嘱照办!呵呵。即颂新年万事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诗耕 发表于 2016-2-28 15: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lfg701030 发表于 2016-2-28 13:31
说的很全面 阐释明白到位 学习了

谢谢老师支持!向您学习!但愿能为词友们的创作略尽绵薄。遥祝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诗耕 发表于 2016-2-28 15: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lfg701030 发表于 2016-2-28 13:31
说的很全面 阐释明白到位 学习了

谢谢老师支持!向您学习!但愿能为词友们的创作略尽绵薄。遥祝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和清 发表于 2016-2-28 16: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耕老师文笔清新悦目,才艺底蕴厚实,谦逊文风彰显美德!{: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诗耕 发表于 2016-2-28 18: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和清 发表于 2016-2-28 16:45
诗耕老师文笔清新悦目,才艺底蕴厚实,谦逊文风彰显美德!

亦师亦友的老朋友:如此谬赞,让我汗颜。好久不见,倍加思念!这是春节前到现在咱们的第一次对话,还以为您忙于其他事情而无暇上网了呢,说实话,我还真有点失落的感觉!过年期间,我还在词网给您来了一副嵌名联:直接“封”您为“月下歌者”了——就是想不断地听到您的歌声啊!呵呵。遥祝阖家幸福,吉祥康乐;佳作多多,鹤立卓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和清 发表于 2016-2-28 19: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厚爱令学生受宠若惊!受之有愧!堪作动力奋力前行吧。
因家父亡故不久,春节期间无暇也无心境上网学习互动,老师抬爱费心专为学生赐联,学生失礼未及时赏阅,在此深表歉意!还望老师日后多多不吝赐教!
一日为师,终生为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诗耕 发表于 2016-2-29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和清 发表于 2016-2-28 19:07
老师的厚爱令学生受宠若惊!受之有愧!堪作动力奋力前行吧。
因家父亡故不久,春节期间无暇也无心境上网学 ...

惊悉令尊仙逝,心亦戚戚!人生无常,还望节哀顺变,至盼善自珍摄!理解师友心情,幸勿自责!山长水远,音问未达;聊表悼唁,令严千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和清 发表于 2016-3-2 21: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深情厚谊,铭记在心!祝老师好人好梦!梦想成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音音 发表于 2016-3-25 09: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求教:可否举例更多一些歌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zm 发表于 2016-3-27 09:5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进一步解或了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zm 发表于 2016-3-27 09:5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进一步解或了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zm 发表于 2016-3-27 09:51: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进一步解或了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章言 发表于 2016-3-27 11: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贴难得,受教了,多谢诗耕老师!

诗耕老师和和清老师的对话,真让我体会到“中国风”的魅力,实在是高雅,也是享受。

古代的文人,大概都这么雅致吧。

问好诗耕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章言 发表于 2016-3-27 11: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耕 发表于 2016-2-29 20:57
惊悉令尊仙逝,心亦戚戚!人生无常,还望节哀顺变,至盼善自珍摄!理解师友心情,幸勿自责!山长水远,音 ...



读来真美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乐天派株株 发表于 2016-3-27 11: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诗耕老师!谢谢诗耕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诗耕 发表于 2016-3-30 23: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音音 发表于 2016-3-25 09:55
继续求教:可否举例更多一些歌曲?

多谢师友信赖支持!求教愧不敢当,缘于琐事纷纭,且身体出了点问题,迟复为歉。如稍有暇,可以再举一些例子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诗耕 发表于 2016-3-30 23: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yzm 发表于 2016-3-27 09:50
好文,进一步解或了许多

谢谢师友支持鼓励!愿与共同进步!即颂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诗耕 发表于 2016-3-31 00: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章言 发表于 2016-3-27 11:02
主贴难得,受教了,多谢诗耕老师!

诗耕老师和和清老师的对话,真让我体会到“中国风”的魅力,实在是高 ...

章言老师谬赞了!如此抬爱,受之有愧。看来在下又遇到知音了——“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愿向老师学习,并与切磋共勉。即颂近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诗耕 发表于 2016-3-31 00: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过誉也!呵呵,问好章言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诗耕 发表于 2016-3-31 00: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天派株株 发表于 2016-3-27 11:28
学习了!谢谢诗耕老师!谢谢诗耕老师!

老师客气了!理应向您学习!愿与老师携手并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7-5 01:05 , Processed in 0.1602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