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360|回复: 33

[转帖]基础乐理

  [复制链接]
江南春 发表于 2005-2-17 0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之一</P>
' z2 J  M, P4 v8 s  E; C' g+ k# `/ f<P>常用音乐术语</P>
/ Z# k4 p( m/ y# o% Q<P>
: Q+ e" \# L% ]$ w& `套曲Cycle
* q- b$ q7 l! V( b/ Q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器 * r6 `! H. s9 p: @$ o  D
  3 N: L3 c# T8 I# v  h9 Z$ i
组曲Suite # U- ^6 y9 K' |2 Z- k( Z) y% W& K6 n
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器乐曲组成的乐曲 </P>
  x4 K# ^! |$ X0 q6 E7 ~<P>奏鸣曲Sonata   `: s5 x; \6 s/ [* O' r+ k' A
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海顿.莫扎特以后,其指由3-4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钢琴奏鸣曲)或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小提琴奏鸣曲)   q2 P- E$ ]7 ~6 i
  ' t) v) ]; Q( H! I2 [3 D
交响曲symphony
2 c2 ^7 I* ^, H3 J3 q; H3 E3 m8 E  @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四个乐章.其乐章结构与独奏的奏鸣曲相同 1 B* r' k* m. |' r" p
  3 U! Y# o& h, O, T; F  [- B
协奏曲concerto   V- ^' q# g* W( x7 p
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分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小协奏曲等 ; v3 C) c5 a9 j! v- o; T
 
6 C" m3 y  G6 e3 m& C/ S! r+ c0 h交响诗symphonic poem 6 j0 c; T) e+ B8 M7 B
单乐章的标题****响音乐
7 e! ~* _: |6 n' o0 h4 s 
8 i" w4 v/ a6 K' R: D0 ]+ M音诗poeme & k* h. X# L4 B+ L- M4 J
单乐章管弦乐曲,与交响诗相类似
* j% L3 h! X( ~7 D& P  ) i4 v! ~$ t& L& m6 a8 y
序曲overture * a+ Z( J" a# ?1 w2 x9 c; g
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十九世纪又出现独立的音乐会序曲
  t% q2 E+ B3 M7 B. l- D8 y% F 
) U% {+ R# y' g2 D前奏曲prelude : t- ^2 I6 l0 t
带有即兴曲的性质、有独立的乐思、常放在具有严谨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作为序引的中、小型器乐曲。
. @" y8 `2 L. E8 L# h7 s  + u& p+ V8 A. O/ Z& K
托卡塔toccata 9 ^6 V, c) B" i4 E% v% n8 \$ G& C: l9 H& W
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
% ]8 U$ L# i$ x/ t; |  $ C2 j( K2 k. U, a, k( `: F) T
幻想曲fantasia ( t& l. J7 t4 w( I0 v% C
形式自由,给人以即兴创作或自由幻想之感的器乐曲
/ r7 |! }( X& K 
% \+ E9 }0 i' V, B; S: W随想曲capriccio * L% M/ I* C- c
形式自由的赋格式的幻想曲,19世纪后是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
+ g* d. c( {' B. G) Z    _3 H4 L6 l- _% ]- a# Y
狂想曲rhapsody
+ \: P9 a  A$ O, \3 ]6 W4 p始于19世纪初以民族或民间曲调为主要素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 # o! q* U: m* D4 F; Y' u
 
5 [" f+ n- H/ J; ]5 i3 _练习曲study
" C6 F1 N/ H9 F为提高乐器演奏者技术水平而写的乐曲 / |: Z0 a% K$ \; D& M) r  r9 e
  # A/ L! `" v% ^; j  n
无词歌songs wighout ! a9 X! L7 G$ o3 Z
抒情的小型器乐曲,有伴奏声部,旋律声部象歌曲样的钢琴曲 * Q, K3 N8 w2 u1 ^
 
# O/ o+ v# a4 Y3 c浪漫曲Romance
- h9 w2 V" O% n: i5 ^! V8 b罗曼司,主要指具有抒情性的声乐曲和富有歌唱性的器乐曲 ; W% t3 a- j6 t# w# [
 
4 Y  i6 q* |8 `! j叙事曲ballade
9 ]5 m; A* y. o# Y+ a- Z# g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钢琴独奏曲
; Z) r" d2 U8 Y# n 
) a; n8 `$ ^7 V4 {1 q+ c夜曲nocturne ; [5 Q- A- x; q' T& t7 z
流行于18世纪西洋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
* g4 J0 P# j; C$ h: E' Y3 V0 A  ( n5 f# i* C# G
小夜曲serenade # @# h- B( m6 @1 f1 A
晨歌的对称。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吟唱诗人在恋人窗前所唱的情歌 / i" S7 F+ s5 e7 \" ~
  4 U7 V% e/ \' l; Q1 k
谐谑曲scherzo
2 q3 H) H( \5 s/ E; O1 i诙谐曲。节奏强烈,速度较快、轻松活泼的三拍子器乐曲或声乐曲
% v: Q! d; G1 a; Z  - V) p" L# s: x7 ?$ z
间奏曲intermezzo ( j7 M/ K+ b& ^. n. v
为歌剧或戏剧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另一种为形式较自由篇幅较小的器乐曲 3 H# `6 c! i2 U% ?* r
  0 l7 U3 L4 M+ ?+ v3 c" X
赋格曲fugue
3 K3 h( i% P+ |& r8 A1 `9 Y% o拉丁文音译意为遁走。以复调手法写成的大型乐曲 4 K! l  J6 [9 g* V9 n
  6 C  B9 {* P/ o( `3 b; m
卡农canon , n. Y% P+ P9 A& E2 s
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
  U& a5 U: q, T+ L: _/ R& E7 J' ]  + J$ T* H  }; K
轮唱曲round 6 a! W  c, u5 f! m
用同度或八度卡农手法写成的声乐曲
% F+ [8 k$ T- R( O0 Q' z6 R  & }" N* d6 D; W% H3 N0 I
创意曲invention
. q" H6 m4 H- a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类似前奏曲或小赋格曲。巴赫始用此名称 - x- ]/ G& P( ]1 f
  : r; i6 m3 m7 L5 f; k- C6 V  x
练声曲vocalization
, t& h2 H! P: [2 J* {没有歌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习曲
& L$ m- d- W' W 
. m3 S! i5 G/ ^& w$ |+ t回旋曲rondo 7 Y0 A7 G' R/ |# ^
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 2 A3 f+ F7 n( [0 q' j" ]- C
  ; B+ `% n4 y, A+ n: o1 w
变奏曲variation " s5 l" Z# Z$ O( \. V! [
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4 O" Y4 m$ O- M$ C  V- ~6 ]
 
: l$ d  S8 m5 V: Q. X2 K4 \进行曲march 2 a+ G/ r8 C& T0 g* N
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 ( d, G+ v8 s8 r$ ^1 @
  % A( W' u* j! `0 t
特性曲character piece ) G, m) C8 w( h' b7 c! E0 u
指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器乐小曲,主要是钢琴小曲
# w* q! H3 }) @  3 A: }1 |- _/ p# R& p0 i
晨歌alborada ( ]6 g, k3 n* s- |. r; |* {
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的田园风味乐曲 1 Z+ V% O* ~1 M$ |. v
  ; J+ P  g" t  N4 I, B- I/ s
田园曲pastorable
3 _- L- W3 t" f$ }- m原为欧洲16-17世纪一种乡村题材的戏剧表演,歌剧的前身之一。近代音乐中是模仿牧人所吹肖姆管曲调和圣诞吹奏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源于意大利。
9 {( S6 ]8 U. Z5 U  3 h4 q3 E$ E4 S/ u
船歌barcarolle 8 }% Y/ R  c% h; k8 g# C4 s/ K
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 p( i5 S9 M% X) l' l: k  ) O0 X& G6 O7 Y
悲歌elegy
, O& }4 _: I; G$ \" d, _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 J/ o3 F8 r: [7 b# l9 v- I 
! Z1 G  P  j# |摇篮曲berceuse
( J  Y& V) ]( p2 a! g抒情声乐曲或器乐曲。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近似船歌。
* s( K" B- y7 t* P( C8 B3 ~, u 
  E! n2 _, v1 x" U: X# Z) ?嬉游曲divertimento
: `  e& r% F. ?6 F3 d. F18世纪欢娱宾客的一种器乐重奏组曲
+ ?# H7 ]- c) L! H6 ` 
+ j( A3 p' z& J' f) J2 \+ X即兴曲impromptu
2 @) j2 ~+ g+ l* @8 U$ w# e5 y' |偶发创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纪成为器乐短曲曲名,形式类似歌曲 1 A5 ?. ~" k: ?' P1 E1 n  q& x
 
4 C) g, w1 x2 L# T无穷动perpetuum mobile / a" O. h! Z& C
从头至尾贯穿着急速节奏的乐曲 0 w' u! @8 @2 F5 [
  # w/ A" s/ P0 M, Y1 H
小品bagatelle 0 k: U+ i6 G& g/ D7 T
轻快,幽默的特性曲,常为钢琴小曲
/ r0 \8 ?# e. j/ T! t5 d( Z  5 ?* g& J: Y( B6 O1 U
幽默曲humoreske 6 K: [- F0 P. x- a- ~
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情致的器乐曲 3 S  I( }2 J* ?% |2 p$ p
 
. t) V# S: V$ a新事曲novellette 1 j/ e4 c4 b8 U4 D9 a
始创于R.舒曼的一种钢琴特性曲 5 c" n; D; x* J9 j& k( g1 F7 N0 J
  7 K# [. `8 D6 z) |6 z" v, `' l% W+ a
演绎曲paraphrase - l+ H& j. @( s8 e4 U" e% Z7 t
14--16世纪教会音乐中的演绎曲是自由加工的素歌旋律。F.李斯特借用此名称称其为著名声乐曲和器乐曲,特别是为歌剧选曲所作的钢琴改编曲为演绎曲
4 W' G4 F& Y4 l5 C5 k' s 
4 f- e% Z. ?$ N舞曲dance music + @% V- |3 o  X: L
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 * q* o+ c) N+ l, e1 Q, g) _' k' O
    E- h+ Y! l1 }+ n0 c) E
小步舞曲menuet 8 ^* H: c' E; N; G7 k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步极小而得名 2 X$ {" w& c6 f5 `" y  K5 C
  # ^0 @0 \$ C, O6 N2 b$ K
加沃特gavotte
+ T( M0 |. |1 ~$ P& O4 M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中速、四拍子舞曲
, F1 u: o+ i0 x+ f" e' S; O  8 X( ?/ s$ m# v  u# i
塔兰泰拉tarantella $ _5 u1 P' u; u" c- t& c! S
起源于意大利的速度迅急、情绪热烈的舞曲
5 q8 C& A% j- L4 c  . t6 y- i, |1 ]( \
波尔卡polka % r9 w  [. m% D: @2 Z( w1 A
起源于捷克的速度较快的二拍子舞曲
7 W, v$ W+ C' u. _4 J! [; `$ x  7 q2 F7 @/ m, M( K
华尔兹waltz # C, r! [' k' g4 s3 W7 m
圆舞曲。一种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三拍子舞曲。 + o7 N' V' T5 ^. ?2 o
 
, H" q( ~- f' z! ?马祖卡mazurka
0 x) t1 m4 b, |+ N0 E; H: Q起源于波兰民间的情绪活泼热烈的三拍子双人舞曲
' ^. v. Z0 E7 |7 ~0 x1 F/ _% v 
. I* J, [. E0 K. a' I: f# M1 Y+ i* V波罗乃兹polonaise ) g6 v# C  c) @
波兰舞曲。起源于波兰民间的庄重,缓慢的三拍子舞曲 % y8 F$ e- c% @$ _
 
5 R0 X. B4 R) i6 w哈巴涅拉habanera ( \: g, w4 r! s1 Z7 B3 w7 T
阿伐奈拉。由非洲黑人传入古巴的中速二拍子舞曲
* H) z: U* [7 e- Z$ t, T 
3 T7 k! R) Y8 s# g* p8 n探戈tango ) J* E. h; Z4 F
起源非洲后传入阿根廷的中速、二拍子或四拍子的舞曲 5 a1 y/ C% b* O# Q$ M- d  K
  " ^) y* M3 d% G+ {1 J
独唱solo 5 |# f+ {* k) Y' l  R( G
由一人演唱,常用乐器或乐队伴奏的演唱形式,有时也用人声伴唱
( T  S+ w" h$ r1 [9 O! s  ! `9 I1 B5 \5 A# O  M" [
齐唱uniso
 楼主| 江南春 发表于 2005-2-17 0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之二</P><P>MidiBoy和声教程(一) ) @7 w$ |+ }, j: Y
NOTE:本教程面向有一定乐理及和声基础者,如果您对该方面不甚了解,请先阅读其他书籍。</P><P>                        序</P><P>本教程的目标是教授为歌曲配和弦,分析流行音乐中和弦的使用及规律。作曲是无法教授的,但配和弦是可以教授的,而且它会对你的作曲有很大帮助。事实上,真正的作曲应当是和弦与旋律一起写出的。(REMEMBER)任何一首歌曲如果采用不同的和弦,即使旋律一样,听起来感受绝不一样。本教程主要针对流行音乐,(其实流行乐中的许多手法完全是古典的)采用字母标记和弦手法,比较直观。学过电子琴或吉他的朋友门可能会感到比较亲切。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正题了,如果您对音乐实在不太了解,可能会感到有一个真空带,后面的课程是面向有一定基础的朋友的。有的东西是一言难尽的,只有靠各位努力了。 </P><P>                          第一章 和弦新论</P><P>传统和声学把所有的和弦都归为三度关系来解释,并且力求和声进行的完美和规范。但是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爵士音乐的和声已经高度复杂化和自由化,三度叠置虽然仍是和弦构成的基本原则,但已不是重要的解释手段。这年头可以这样说:把几个音合在一起发音就构成和弦。和声的进行是否规范属于次要问题,平行五,八度的错误基本上不予考虑。唯一的准则是:听起来是否舒服,到位。爵士音乐中复杂的加音和弦几乎使你分不清和弦的功能性,布鲁斯和弦同名大小调搅和在一起,莫名其妙的模进进行很难用经典的和声理论来解释。我们现在就进入现代和弦的奇妙世界。</P><P>                         第二章 和弦标记</P><P>本教程采用字母和弦标记法来表示和弦。这是流行音乐中通用的标记法,把它和级数标记法结合使用会感到很方便,能使你很透彻地领悟到不同调的和弦的相互微妙的关系,好象你的脑子里就有一张和弦表。下面我们就来熟悉这个标记法。</P><P>1。大三和弦:根音与三音是大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来表示,如DO,MI,SOL和弦用C表示,FA,LA,DO和弦用F表示,降MI,SOL,降SI就用Eb表示,升FA,升LA,升DOL用F#表示。</P><P>2。小三和弦:根音与三音是小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小写m表示,如RE,FA,LA和弦用Dm表示,MI,SOL,SI和弦用Em表示,降MI,降SOL,降SI用Ebm表示。</P><P>3。增三和弦: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都是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aug或加一个“+”。如DO,MI,升SOL和弦表示为Caug或C+,FA,LA,升DO和弦表示为Faug或F+。</P><P>4。减三和弦: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都是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dim或一个“-”。如RE,FA,降LA,表示为Ddim或D-,升DO,MI,SOL表示为#Cdim或#C-。</P><P>5。大小七和弦:在大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7”即可,如SOL,SI,RE,FA和弦用G7表示,LA,S升DOL,MI,SOL用A7表示。</P><P>6。大大七和弦:在大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aj7表示,如DO,MI,SOL,SI和弦表示为Cmaj7,降SI,RE,FA,LA和弦表示为Bbmaj7.</P><P>7。小小七和弦:在小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7”表示。如LA,DO,MI,SOL和弦表示为Am7,RE,FA,LA,DO和弦表示为Dm7.</P><P>8。小大七和弦:在小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M7表示,如DO,降MI,SOL,SI和弦表示为CmM7,LA,DO,MI,升SOL表示为AmM7.</P><P>9。减七和弦:在减三和弦的基础上再加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dim7表示,如SI,RE,FA,降LA和弦表示为Bdim7,LA,DO,降MI,降SOL表示为Adim7.</P><P>10。半减七和弦:在减三和弦的基础上再加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7-5表示,如SI,RE,FA,LA和弦表示为Bm7-5,升FA,LA,DO,ME和弦表示为#Fm7-5.</P><P>11。加音和弦:它是指在一个以三度关系为基础的和弦上加上其它音,如加入六度音,九度音,四度音等,标记法为将这个加音的度数写于原和弦的右边,如DO,MI,SOL,LA和弦可标为C6,(LA是基于C和弦的加音),FA,LA,DO,SOL和弦可标为F9。但要注意的是,加四音和弦的写法有规定,要写sus4,并且要省去原和弦的三音,否则三音和四度音一起响会很尖锐。如DO,FA,SOL和弦标记为Csus4.(C和弦省三音加四度音)。加音以6,9,4度为多数。另外,有更复杂的理论把加音与多音和弦分开来,如FA,LA,DO,SOL和弦应标为Fadd9,而标为F9会被认为是FA,LA,DO,MI,SOL和弦。不过这只是理论而已,一般情况下用简单的加音标记法就可以让别人明白你的意思。</P><P>12。指定和弦根音:就是在演奏该和弦是,不弹它本身的根音而根据标记弹奏。如C/G,表示演奏该和弦时把G音置于最低音。Dm/G表示演奏Dm时把G音置于最低音。也可以用On*表示同样意思,如F9OnD,实际演奏的是RE,FA,LA,DO,SOL。很明显,这种标记法可以用来表示和弦的转位。</P><P>   
xielei11 发表于 2005-2-19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em02]  好厉害,我是学吉他然后自己好玩哼了个歌,所以乐理很笨的不一般,虽然有帮助 可是除了C调里的些东西能懂,其他的 头就大了~~</P><P>  我还不知道怎么写歌,节拍在谱上怎么表现.谢谢有谁可以告诉我??</P>[em32]
thanku 发表于 2005-2-20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普及乐理知识。[em02]
李宗壽 发表于 2005-3-14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挺不错的资料<p></p></P>我先收藏<p></p></P>再来细加研究<p></p></P>也先谢谢楼主的费心<p></p></P>
 楼主| 江南春 发表于 2005-6-14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B>midi知识:关于GM、GS和XG!</B>作者:白勺, M+ k. o* @8 V: ]
  记得挺长时间以前,曾有位朋友当众问我GM与FM有什么区别,我的回答是--当场晕倒!这都是哪儿跟哪呀?!FM是一种声音合成技术,而GM则是一种音色排列方式,两种东西虽然都有一个“M”但是涵义和用途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7 D8 A% K, T) l' A3 o+ `  好在现在的电脑玩家们都“进步”多了,他们不再问这种问者发愣,答者发呆的初级 问题,而是钻研起GM、GS和XG之间的关系这种深奥的学问来了。嗯,要想用一两句话把事儿说清楚,还真不大容易…… - P% K5 I. V. l7 O2 k& S
  早期的MIDI设备除了都能接受MIDI信号之外没有统一的标准,尤其是在音色排列的方式上更是“随心所欲”的。也就是说您在这台琴上制作完成的音乐拿到另一台不同型号的琴上播放时会变得面目全非,小提琴可能会变成小号,长笛可能会变成吉他,钢琴可能会变成大鼓……这对于专业音乐人士的工作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必竟他们制作一次灌成唱片也就完事儿了,但是对于音乐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多媒体的发展却极为不利--连声都发不对,还有什么可玩的?
8 m2 w+ b( i' S9 T! C  于是著名的日本ROLAND公司于1990年制定出它称之为GS的标准。GS标准是在ROLAND的早期产品MT-32和CM-32/64的基础之上,规定了MIDI设备的最大同时发音数不得少于24个、鼓镲等打击乐器作为一组单独排列、128种乐器音色有统一的排列方式等。在这几项规定中,最重要的就是这128种音色的统一排列方式。有了这种排列方式,只要是在支持GS标准的设备上制作的音乐,拿到任何一台支持同样标准的设备上都能正常播放。
* B% f( b. p5 U* y0 q1 S  除以上规定之外,GS标准还有“音色编辑”功能的规定,也就是说,您可以在制作的MIDI乐曲中包含对所用音色进行变化的信息。而且,GS标准规定在通用的128种音色之上,每种音色都可再叠加若干种音色,如在第一号大钢琴音色之上,可以再叠加“触键较重的大钢琴”、“触键较轻的大钢琴”、“音色明亮的大钢琴”、“音色暗淡的大钢琴”等各种钢琴音色,使128种GS音色每种都变成一个音色库,极大地丰富了MIDI乐曲的表现力。GS标准的制定本来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它使得全世界的电子乐器有了一个“全方位接触”的机会。可是,也许是由于这个标准真的是过于复杂,更可能是由于众多的MIDI设备制造商不愿意形成ROLAND的独霸世界标准的局面,总之最后世界各国的MIDI设备制造商并没有全盘接受这个标准,而是将之稍作改变,泡制出了一个GM标准。 : `4 z: _% X( p) ~8 V
  GM标准的全称应该是“通用MIDI标准系统第一级”(General MIDI system Level1),这个标准制定于1991年,在GS标准基础上,主要规定了音色排列、同时发音数和鼓组的键位,而把GS标准中重要的音色编辑和音色选择部分去掉了。GM的音色排列方式基本上沿袭了GS标准,只是在名称上进行了无关痛痒的修改,如把GS的Piano 1改名为Acoustic Grand Piano等。
$ e0 W0 l3 U  u9 v$ Z1 d0 Z  GM乐器音色和鼓组的的具体排列方式请参见“GM音色表”。GM乐器音色的中文部分为试译,有若干名称找不出合适的中文译名只好暂时空缺,如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发现笔者译得不妥的地方,欢迎指教。 5 x/ O( Q( y2 \8 n, P" @8 c
  虽然GM标准不如GS那样功能强大,但是它毕竟是世界第一种通用的MIDI乐器排列 的标准,而且正因为它将ROLAND GS标准作了简化,也使得更多的MIDI设备厂商可以制造符合此标准的MIDI设备。所以GM标准刚一制定,就得到了MIDI厂商,尤其是多媒体设备厂商的热烈响应,真可谓“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此后,GM的旋风席卷全球,各大MIDI厂商的设备纷纷被敲上GM的标制,MIDI设备之间实现了比以往更深层次的交流,为多媒体时代的真正到来作好了准备。 9 e4 D7 @' ?' f" c6 O3 H
  那么,难到那个“出生”比GM早、本事比GM大的GS老兄就真的对GM俯首称臣了吗?闹闹闹闹闹,大家可千万不要这么以为!由于制定GS标准的ROLAND的公司在电脑音乐界是少有的“大腕儿”,MIDI设备的产销量都非常之大,再加上GS本身除“能GM所能”之外还“能GM所不能”,所以GS设备受到了那些对GM的简单功能十分不满的音乐家和高级发烧友的青睐。尤其是最近微软又宣布了对GS的全面支持,这GS标准可是如日中天,大有“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之势,好戏还在后头呢!
& L" @1 \. e/ P: r% z6 M  到这里,有的朋友大概又要着急了:这一章的标题是“GM、GS与XG”,可是您絮絮叨叨地说半天GS和GM,那XG算是哪根葱?从哪儿冒出来的?它又凭什么跟这两个业界标准叫板?您要是不说清楚,我要警告您跑题!……… 别介别介,我说还不成吗? ; i# H$ L  q; i$ n1 t3 k3 R  f; U
  凡是注意YAMAHA产品的MIDI玩家大概都不难发现,YAMAHA是一家最“善变”的公司。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家伙每次推出的音源规格都不一样,今天这个声音,明天那个动静。如它的TG100和TG300,同为TG系列音源,又都是兼容GM标准,可是它们的发音方式竟然完全不同!这种情况要是发生在不同厂商的产品之产还情有可原,可是竟然发生在同一厂家的同一系列的音源上!士可忍孰不可忍! 7 c# S, c" L& O- g
  也许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吧,YAMAHA于1994年9月提出了自己的音源标准--XG。
6 [$ M* A% C- M5 g( x4 d  XG同样在兼容GM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扩展,如加入了“音色编辑”的功能,使得作曲家可以在MIDI乐曲中实时地改变乐器的音色;还加入了“音色选择”功能,在每一个XG
旋转的村寨 发表于 2005-6-19 0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谢谢楼主给的资料。那些变化和弦看的我十分过瘾,如果再多举一些例子就好了,最好可以听到!让我们知道这些和弦到底有什么效果。听大师们写的和声确实是一件很爽的事情,比如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里面和声都完美极了,虽然我不知道完美在哪,但是听起来就是相当舒服。</P><P>接下来是一个问题:那个帖子最后的“G/C,F/G是什么意思?”</P><P>我想补充一个大6级和弦的景点例子:《国际歌》“因特纳雄耐尔”一句:3 | 5 - 4 3 | 2。3 4 ……“543”这一小节,用大6级漂亮极了~我弹琴时的发现[em01][em01]</P>
 楼主| 江南春 发表于 2005-9-25 0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术语对照
/ n/ a- T# V$ b2 B: H+ b4 |       9 X) R9 Y, V( d; Z6 v  i
      术语名称简释
" j0 i$ x) v2 x  H' d! [
; d; i3 c0 C! n5 Z  _
+ z- R8 [7 y" \% O6 R      套曲Cycle ! ?, R( t: `  `2 s& I$ p
      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器 5 T2 n; `; j% J' s% D2 B
0 w& E3 w+ N; l  R7 A# A; ]4 k1 V
      组曲Suite 8 x& s+ a3 T5 P. w
      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器乐曲组成的乐曲 ) X. F9 }1 c% U
      行星组曲,培尔.金特组曲
3 q( f; m6 ?, _7 p' K; `' O. ]& i$ f
      奏鸣曲Sonata
6 B7 U. O: J) {3 P, N, s0 z      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自海顿.莫扎特以后,其指由3-4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钢琴奏鸣曲)或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小提琴奏鸣曲)
/ _* _5 V/ w& t
5 u" z, s( }- z/ |, {% E; t      交响曲symphony 4 H' ]; L5 k8 y- Z3 E1 X
      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四个乐章.其乐章结构与独奏的奏鸣曲相同 ; P+ ~* D7 l/ w5 }* j; ]' L
4 B* S2 m8 B4 y5 ^; E
      协奏曲concerto - p: a& O3 P7 S! ?4 S' G
      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分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小协奏曲等 7 [" B" I) r* D  G& |0 b
/ C! }  @! g' p/ f% k$ V0 _, J
      交响诗symphonic poem
4 d8 G' q5 ^1 i; c7 K      单乐章的标题性交响音乐
! s% O$ I. x2 y. Q% Z4 \4 k3 D( e* d  a4 L( [6 p' a
      音诗poeme
& A+ w) T$ S- R4 c# `      单乐章管弦乐曲,与交响诗相类似
& q1 c3 ?0 ?+ d' U! |& F
1 s# W5 M6 W, B2 t/ E& c+ }      序曲overture
5 {" N) {6 t1 y8 v9 j      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十九世纪又出现独立的音乐会序曲
4 s  s8 n6 q: d. q% \+ R6 ^7 _$ K0 L( t+ {% p" m4 y- q2 t  d- g
      前奏曲prelude 8 Z. Z3 M' i2 Y/ h$ F: C
      带有即兴曲的性质、有独立的乐思、常放在具有严谨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作为序引的中、小型器乐曲。
  j) m5 F- p) P( I
9 ^! Q# r5 t1 p4 Q" j      托卡塔toccata & q; o# W1 E' q1 G0 i
      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 / }/ `7 k: d& _1 ]+ ^" I

* N+ e% f4 p& K, b8 X" z" Q      幻想曲fantasia : a* }  d" P4 g/ c, S: I
      形式自由,给人以即兴创作或自由幻想之感的器乐曲 # `( b" d$ p7 z1 [- x# Z7 Z

, m% |$ `- D; ?+ o% }( }      随想曲capriccio ) D- K% Y3 Q0 O" Q# X  r3 S4 T
      形式自由的赋格式的幻想曲,19世纪后是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
" f; L5 I% T9 `( \: N# O2 ^/ F8 Z6 \  V8 E- v8 B5 q
      狂想曲rhapsody
) _! |+ a  p7 s' w      始于19世纪初以民族或民间曲调为主要素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
" |& L: Q" A& Z, C) q1 P3 [
0 l4 x6 x7 W: G      练习曲study # R" Q3 @. x, \  q& S
      为提高乐器演奏者技术水平而写的乐曲
5 e2 |( S. T! M( J( A- o* |0 r7 ]3 e
      无词歌   N0 M5 z  _6 j& Q! M
      songs wighout
+ N  s$ ]) d2 g) G, `: Q      抒情的小型器乐曲,有伴奏声部,旋律声部象歌曲样的钢琴曲
" e6 s5 C* @/ \8 u& {* X1 x6 B( ~. g" q2 v8 R+ @' z
      浪漫曲Romance
- }* C" ]5 [: w2 _2 |9 g1 X      罗曼司,主要指具有抒情性的声乐曲和富有歌唱性的器乐曲 ' Q% G2 K2 b5 r6 p
4 Q9 q4 h- S, g3 {
      叙事曲ballade
; r3 O6 l8 [. k      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钢琴独奏曲
+ e7 ]0 [" }6 g. u  h$ c% K; K; Q" ~- q& u& v' F2 C& u' S
      夜曲nocturne : o8 P7 f4 i* x+ J1 B( p
      流行于18世纪西洋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
6 m* ^$ M: Z9 y- `: i1 I) F1 q# _5 @0 z$ N" y
      小夜曲serenade ( y; j+ k. N$ b- W8 L) L
      晨歌的对称。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吟唱诗人在恋人窗前所唱的情歌
$ S3 J# g3 w+ c& n* S2 T2 f* ~: p& c
      谐谑曲scherzo ) n5 ?# [' R9 d, I) X/ I
      诙谐曲。节奏强烈,速度较快、轻松活泼的三拍子器乐曲或声乐曲 ' I  G4 e! L- R. Y  r3 ~
& g# O, m- S2 t/ R
      间奏曲intermezzo 2 V  K1 g4 \' F. E! |8 b
      为歌剧或戏剧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另一种为形式较自由篇幅较小的器乐曲 $ p% m; K( {, @* y. c( N

/ z0 b' h' G$ ^  M2 ]# u      赋格曲fugue
" j" ^4 X# [9 F7 @      拉丁文音译意为遁走。以复调手法写成的大型乐曲
. D; f1 O& ^2 n- [% P7 [5 W/ N* w
      卡农canon
# ~8 T; c. W# W( r2 d  I      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 " V! K: Q2 M4 f% w/ K

8 P7 }' ~+ P3 G, g% Z      轮唱曲round
; h, m* Z0 T3 V/ ~; \8 W      用同度或八度卡农手法写成的声乐曲
# N3 \$ U' A/ y: M5 P
- U- L% a" k; a4 h! ~      创意曲invention
+ G+ y$ l# T: q3 v4 k/ i5 r& o! S: O      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类似前奏曲或小赋格曲。巴赫始用此名称 * k' b/ F% d; u

8 {5 t; K8 o' v# T) M7 ]; `      练声曲vocalization
" V8 w7 R  \) _# \- c      没有歌词而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练习曲
5 m% q' k+ A6 B- p+ z$ d8 e5 T( b. L# F# n
      回旋曲rondo
4 {0 ]$ G' e% l* y) v* s1 Y7 |/ [      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 ; S; E. U2 C7 Q1 T. g  b% [
% l0 L7 ]- ]- a
      变奏曲variation
& {6 D, D6 {1 x4 R/ i0 v3 o/ D6 J: k      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 W. j: y& D4 ?& h7 Z7 L
) w6 R2 D5 M! [8 J
      进行曲march ) X( y; d; p+ g. _, ]) a* t/ D
      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 ( e( `0 h6 h3 ~, h/ G* x! D2 u

$ B7 G+ Q# g* O% [      特性曲character piece 5 S. ]- Q4 p8 ]& Z& p' f- ?
      指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器乐小曲,主要是钢琴小曲 ! x$ }2 e) V  |% w1 A$ K

4 [6 I3 z5 V% z; i      晨歌alborada
( G" S% z9 G6 b- i. C" h' n      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的田园风味乐曲 ; p9 \- L% V+ f
      田园曲pastorable
3 Y9 x  X9 X4 h2 K1 }3 o# F      原为欧洲16-17世纪一种乡村题材的戏剧表演,歌剧的前身之一。近代音乐中是模仿牧人所吹肖姆管曲调和圣诞吹奏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源于意大利。 $ m* t7 d- C5 u) ?2 M$ J4 P; K

: Q" E0 Q0 \7 L      船歌barcarolle $ _0 u# Q2 w, K4 ^
      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 Q) @3 t5 d( m+ @7 L: |3 H: D2 O: \  |7 a. j  N9 `! }; b5 O8 c: ~# G2 l; _3 z
      悲歌elegy
  }* e# m) m6 L/ t5 M& t4 b( e( x      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 {" v8 `) G$ v
4 O, Q( ^: w9 a      摇篮曲berceuse
/ m8 p) x% a$ c5 ?      抒情声乐曲或器乐曲。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近似船歌。 / }8 p/ [  O* q$ P4 |9 f/ [

. t7 b: r/ t8 n3 E$ W) V      嬉游曲divertimento + X- Y2 E5 c0 t+ V$ c9 T
      18世纪欢娱宾客的一种器乐重奏组曲
7 G! A8 A. c# z2 n9 _& f7 u! b' z+ J% m- {
      即兴曲impromptu * S1 L! y) a5 _* G
      偶发创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纪成为器乐短曲曲名,形式类似歌曲 ; l! U1 M) G+ Q- Y& p$ v( w3 r
" P& ~4 U% @! V) ^7 @1 ^
      无穷动perpetuum mobile
0 e" D7 M+ l  V& n      从头至尾贯穿着急速节奏的乐曲 ' v" T/ c5 R3 F2 ?
0 ^% v# K0 I  s4 r  E1 X' P
      小品bagatelle
3 C' T( v, h% }1 k0 r) K" a; p      轻快,幽默的特性曲,常为钢琴小曲
5 {  W/ X" g# P2 A: S; k) A2 D& ^0 a% t/ t; N
      幽默曲humoreske . P. g# c7 h" S$ t" _
      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情致的器乐曲 + i  U* j* G) m2 n

' U* F+ |- p' m: A/ b; U  K5 g      新事曲novellette * p, V: o, [/ ~4 m
      始创于R.舒曼的一种钢琴特性曲 ! U9 y5 Z5 R% R, z0 |6 m

' v. e+ Y7 R, G5 y" k# _4 [+ N0 p      演绎曲paraphrase 0 D+ X' `+ b/ r: K6 B) e3 K7 H
      14--16世纪教会音乐中的演绎曲是自由加工的素歌旋律。F.李斯特借用此名称称其为著名声乐曲和器乐曲,特别是为歌剧选曲所作的钢琴改编曲为演绎曲 : Q+ d6 |6 @9 q

8 Y% R7 D' [! d2 V1 ^! t: s9 p7 @      舞曲dance music ! @( ?1 U% @9 |
      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
6 K1 v( @/ S' N# C, |# g; Q7 F+ ^3 j' |& R' p% M9 T9 n$ s/ A$ o6 j
      小步舞曲menuet / T- r% f/ f1 d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步极小而得名
/ K6 ~6 j. \/ v
0 p1 f0 N/ y1 b5 E7 t      加沃特gavotte ! K3 n  Y' e: O7 V" Z7 B  l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中速、四拍子舞曲 9 A5 c+ U  @5 Z

! ^$ z+ f3 R2 G3 T      塔兰泰拉tarantella ' I, w$ m4 i! q
      起源于意大利的速度迅急、情绪热烈的舞曲 7 R: J% \! |( M+ S- h  y* G

$ Y  m+ |5 t+ H. H$ ^      波尔卡polka ! R6 i# d" U9 c# Y; F% ?1 `1 x
      
 楼主| 江南春 发表于 2005-9-25 0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术语对照(二)
  a3 k5 Z  {/ y5 S6 ^/ Z5 M
% N0 i- S# ~1 |6 \( i8 z( BTemp速度 1 Z% {: d8 A; T# ^# C6 `
      意大利文时间的意思,泛指乐曲演奏时的速度,常见的有:Largo(宽广的),Adagio(缓慢的),Moderato(中庸速度),Andante(行板),Allegro(欢乐的快板)和Presto(非常快)。- f1 m$ D. M4 p9 w7 u9 m

3 S3 k( a6 k+ v9 S6 j      Theme and Variation:主题与变奏 (请参阅Variation)。' }" Z% A# c' Q. P7 B2 Z, s
5 X; G# p7 t1 ?8 e+ W# H  ^1 B
      Toccata:触技曲 意大利文触碰的意思,是一种表现演奏者技巧的器乐独奏曲,大多数是为键盘乐器而作的。, ~+ ?1 G* x: n) E: u: X
( T& t3 b6 g$ e3 c( c
      Tone Poem:音诗 与交响诗(Symphonic Poem)同义。
7 Z) H( O' _. @1 o. H( Q9 Q+ N1 c8 L. S5 M* m
      Variation:变奏曲 以同一主题(Theme)作一连串变奏的乐曲。在每个变奏中,同旋律会以不同和声,节奏,速度,加减音符甚至倒弹出现。! Y9 @) l3 U) g( F1 \

# @- E/ D9 O0 B5 L$ |- I5 ?! a      Voices:声部,人声 * J! _- o0 T& t
      人声可依音域分成大类:女高音(Soprano),女中音(Mezzo-Soprano),女低音(Alto),男高音(Tenor),男中音(Baritone)和男低音(Bass)。每个音域中还有特别的区分,如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 * B9 w9 C# x4 L
      Soprano)和抒情男高音(Lyric Tenor)。
6 I4 b( h/ c+ Z1 J% L& e& u0 k  f1 }  N* T# Z8 i

+ \* E/ ?" E9 U! Q$ B9 g$ O      《速度、力度、表情记号》& J1 R/ V( a$ F  K9 ^% w! A
' {) |2 ?: Y3 e: U. q! g7 B  |2 ^
      ---速度记号---; F) @2 z$ H6 \( e( j. I/ g, g
      Largo 最缓板0 k7 S2 V. e8 B0 T* ], {2 @# x
      Aentoq 缓
! g4 i* H, L: z$ f" U+ X      Adagio 慢板" S& r+ F+ m, b* t: C
      Larghetto 甚缓板
8 z8 A$ K7 k, t7 z8 `      Andamtte 行板7 t* A2 G6 u4 _. M
      Andantino 小行板. \1 _2 X# I+ G/ X
      Moderato 中板3 q: _3 `/ W2 G9 K, V9 J, B7 y) G
      Allegretto 稍快板
3 y( }' C4 v4 ?: c# Y  v      Allegro(All"o)Moderato 中庸的快板
  M  Z: X" O5 i1 Y      Allegro 快板
4 W1 R1 r5 v! \/ I# Z      Allegro Assai 很快的快板
( g; j4 u# {# }' o3 K1 |      Allegro vivace 活泼的快板$ {! W, h, D' S! ^9 ^: e& @: C- _
      Vivace 甚快板(活泼的)+ D$ [6 ?2 l( w3 C) X* D  U$ c
      Presto 急板" X; W; F- g( d& O7 G/ H
      Prestissimo 最急板3 k4 t: f' i/ q( @
1 ~  n0 Q6 d/ Y, }0 Y. H) A
      Piu allegro 速度转快
8 ~3 s$ }5 v, K& i* E      Meno allegro 速度转慢
# P( X/ A  r% `, H" }' y: b! d' e      Piu mosso 更快! ~0 |" e5 n% X
      Poco a poco 逐渐地
$ G7 A, i6 D  z' L      Accelerado=accel渐快
" t! p3 R& P: W) l      Ritardando=rit. 渐慢
- z6 N9 I* S8 Y      Rallentando=Rall.渐慢
; h. W6 j- C( B  K      A tempo 原速,速度还原9 F" ?- W/ n3 u: j
      Tempo primo=Tempo I原速,速度还原  N, C4 R$ M$ Z: A
% C( ^( _+ j1 j' v2 s$ Q) `- y
. O, m. a  q$ g. f5 q; L

0 ^9 `; d1 J& f! b6 J      ---力度记号---
% Q* I7 p0 x, F. ~- f' H% a! W' c      pp pianissimo 最弱+ Z0 L  T/ G% z9 @, R" U
      p piano 弱
: h. T5 P! B* R; s: {      mp Mezzo piano 中弱- K# C7 X! ?+ N" @3 z
      mf Mezzo forte 中强4 z+ ^/ W  Q& ?# i7 ~
      f Forte 强
6 ~9 Y8 C  u, T# N  c  ~, M      ff Fortissimo 非常强
; s- n2 s# c% P. w3 ?5 a      cresc. 渐强% {3 }& m; g% D/ E
      Crescendo 渐强
8 \$ R3 \' v6 x* k% g$ e      < 渐强$ S' y+ s: h0 d, [
      decresc. 渐弱3 ^! p' ^  P) w* O: y, s# [
      Decrescendo 渐弱, v$ A% k5 q  x- ]2 k1 G
      > 渐弱' ?+ t& `6 c$ ?- b' ^; k1 u: U
      dim Diminuendo 渐弱
4 q0 b9 i% c2 w2 E3 D      poco 稍微、略: v( J1 O" N* V; K6 S
      piu 更、愈6 g/ A( s& d0 t$ O8 d
      >^.Accento 加强地,突强,特重
& R$ J2 b7 n' n      sf Sforzando 加强地,突强,特重
& ]% `! ~% R. S, ?! V      fz forzatoo 加强地,突强,特重2 z3 U$ F$ H& _
      rf.rfz.rinf. Rinforzando加强地,突强,特重
" V' k3 \# x5 K9 k      fp Forte piano 加强地,突强,特重
- u, i- b" \% m' O
2 a  y  _& Q/ O' l" y2 a+ Q. @, g! _

( o9 O& B. j/ Z# P. }      ---表情记号---3 @1 ?, M. f6 o5 g% G5 K. n
      Agitato 激动地,兴奋地
* ]7 S& S2 e" a* x8 M/ t      Animato 精神焕发地  w/ ~) L0 \8 m1 Z7 k1 y, r: X
      Appassionnato 热情地,热烈地
+ H7 y4 c7 F5 G/ f% L2 c      Brillante 华丽的
: z; g9 S2 K6 `7 ?      Cantabile 如歌般的! B9 v6 _- U) t
      Con brio 辉煌灿烂的
( K. @2 b+ r4 D9 h2 T( _( Z$ t0 [& C      Con moto 活跃的,稍快的
, O5 @" k! B/ h3 m- A7 p$ k) T      Con spirito 精神抖擞的( U3 V, U7 N; W/ @0 t) O
      Dolce 甜蜜的,温柔的
) W9 f( }' j. \) v      Doloroso 伤心的,悲痛的" N" A5 g! Y3 ?' N% c
      Energiaco 用力的,加强的
4 M5 `  c2 `& F3 @: G' i% B      Espressivo 富有表情的* e: ]5 |! H" w' ?& _
      Grave 极缓慢的( b/ j' H  G4 D3 M, [
      Grazioso 优雅的! `2 i/ g+ U4 ~/ w( e0 |
      Legato 圆滑的0 c: I4 X5 E9 k) N( \, P* ]  [
      Leggiero 轻快的% j9 v9 o3 M( d# ]5 e* s* b* J4 K
      Maestoso 庄严的2 I8 p4 l0 l4 G# M# n
      Marcato 加强的
, v3 A4 j4 I. `0 @      Molto 很,甚
+ _6 q& c. m# p  {; j% R2 O      Morendo 逐渐消失! Z/ W% {# _& l; b* k
      Scherzando 诙谐的8 L3 C' b# h/ M
      Sostenuto 音要持续的9 o- B- R& P$ `, [. S' Y
      Subito 突然的,立刻的
6 ^$ i0 p' a4 K4 b      ten.=tenuto 音要尽量保持
* U" K, s& f8 m; c      Tranquillo 安静的,平静的1 z+ C# ~6 y9 M/ b1 j7 H9 Z& w
      Vivo 活泼
 楼主| 江南春 发表于 2005-9-25 0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爵士乐各大流派的一些简单介绍
, }+ }$ h3 E6 P! m8 T+ b1.Ragtime 拉格泰姆爵士乐   1910''''-1920''''8 `$ G2 b0 b7 S* A3 A" n2 ?$ B6 E
/ g1 d" H% a$ A- }8 s# h0 Z1 i
2.New Orleans Jazz 新奥尔良爵士乐   1910''''-1930''''( `# i. h. p( j; n. y$ [
1 \$ A' \' K7 \) H# C
3.Standards 主流爵士乐   1915-1960''''
5 |' G6 Z, |- d  X* H5 s7 U$ ?0 }' y3 c8 @
4.Classic Jazz 古典爵士乐   1920''''-1930''''
1 D5 r* C$ ^) a$ n0 ]( [4 }! H8 e, u- Z3 m5 D; T% m
5.Dixieland 迪克西兰爵士乐   1920''''-1930''''3 I. w! H0 {6 G1 V* I
8 `8 O) W; [% `
6.Cool 冷爵士乐(或西海岸爵士乐)   1920''''-1940''''3 b0 A9 J1 }$ d

/ L& c( K  D& q" k$ D* ~- Q8 }) v7.Big Band 大乐队爵士   1930''''-1940''''+ x( l& c' k. ~/ m

6 e7 G' {7 u1 d8.Swing 摇摆爵士   1940''''-1960''''' G# L# m  a$ }$ ~+ P9 w* f
" n; x5 D9 Z# ~3 U, W1 L
9.Bop 波普爵士乐   1940'''': p0 S& q8 Y4 o3 Y  J: w
; @- ]# d0 l) W1 L2 y: C
10.Latin Jazz 拉丁爵士乐   1940''''-$ R! J5 m! W0 w4 A/ W! D+ I

. P4 V7 ^% B. b# [1 O11.Brazilian Jazz 巴西爵士乐 1940''''-8 \7 U; m. D! P
/ c- F2 R0 V5 c" E% M
12.Avant-Garde 前卫派爵士乐     1950''''
5 h6 `: g# ?0 g2 X, ~: n7 S, F! I7 P$ {# \7 c0 C
13.Post-Bop or Mainstream Jazz(后波普爵士或现代主流爵士) 1950''''-
! M. a5 @- g" P7 w+ B
* q: E3 Y% A1 l, o" U2 A2 u" A14.Third Stream 第三流派爵士     1950''''-
0 T  @& d4 {9 Y- Q+ s2 W
0 L& t+ f5 N9 B; o# i  }7 `15.Hard Bop 硬波普爵士乐     1950''''-1960''''
9 g( H7 _1 T" ^  I6 R0 i3 }( o1 i$ d2 p3 n
16.Free Jazz 自由派爵士乐   1960''''-
6 j- z3 x# u% n7 H; x: J( R6 g7 ^7 ]' G( o& B. X, }" o' E# Y
17.Fusion 融合派爵士乐   1960''''-- i. k0 q# b4 U$ V7 s

* F% K" H/ P8 R7 v18.Crossover Jazz(交叉风格爵士) 1970''''-+ |4 k8 o: }  A( p  P  x

) o. e$ a; p1 b, U4 O3 e19.Vocal Jazz 人声爵士   All Jazz Golden Years
4 f6 _# N7 W1 W% k, {5 R
# H  D# c8 m9 G& F/ d% `: N. Q: q$ L7 {. l# S- i1 y# G( K# n8 x
尽管现代的唱片界有时将爵士乐划分为传统爵士乐和现代爵士乐两类,其中传统爵士乐是指采用了4/4拍的行进性的管乐队演出相关工作的爵士乐,而现代爵士乐是指采用了贝斯演奏跳舞音乐的爵士乐。这种划分有时会显得毫无疑义,如果那这种标准来衡量,人们几乎无法判断肯尼·金是否比比赛希尔·泰勒的音乐更应属于现代爵士乐。其实传统和现代这两个相关的概念予以划分爵士乐的种类并不确切,这造成了一些既具现代风格又包含了传统风格的优秀作品无法分类的问题,因为爵士乐将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是连续不断的。各种风格流派也有其相互的联系,大体来说可以划分为以下十九种风格:
; z* l; Y: U1 Z3 ], E8 A1 z2 K4 C: ?9 L/ E# c5 W
Ragtime 拉格泰姆爵士乐   1910''''-1920''''( Z) ]3 `( J/ N" O* ]/ w( s
尽管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种风格还不是真正的爵士乐。在这风格中还没有即兴演奏和布鲁斯音乐的感受,这种风格对于早期的爵士乐的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风格的鼎盛时期是1899年至1915年,其中最为知名的要算是钢琴音乐。这种风格大多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对位法和节奏融合了古典音乐和行进乐队音乐的特点,在后来的爵士乐风格中都有所体现。拉格泰姆爵士乐的许多旋律后来都被迪克西兰爵士乐音乐家风格采用,其中《枫叶拉格泰姆舞曲》是最著名的作品。
/ \$ K/ M3 m0 x+ }3 @$ ?# ~( @7 V9 M  I; `# U4 G7 W1 U
代表人物
2 c' D9 k. a- H2 b. {Dick Baker
+ s3 q) h3 _8 n7 w! C& L- LBurt Bales
* q1 B: r* S# n) f; ]8 _# O) }Carlos Barbosa-Lima
7 B0 C/ K% ]- H8 {  r2 ?/ M! o/ f) x

! k4 e/ n- h9 j% J- \3 z) aNew Orleans Jazz 新奥尔良爵士乐   1910''''-1930''''
3 I% O1 v  L1 _) z1 }) o5 x* J这是爵士乐最早的音乐风格。大致是从1895年当巴迪·博尔登在新奥尔良组建自己的第一支乐队时开始这种音乐就在新奥尔良演奏,直到1917年斯托瑞维尔俱乐部不幸关闭为止,这些音乐未能留下录音原名。然而,由于后来的原创迪克酉兰爵士乐队在1917年的成功以及二十年代许多成功演出的原名的保存使我们有机会感受到这种音乐的风格。由于新奥尔良爵士乐强调合奏,因此每一件乐器在乐队中的角色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通常,小号和短号是乐队中的重要角色,常常演奏旋律部分,而长号则是和昔的主要来源,副部则通常由短号演奏。节奏部相对稳定,通常包括了钢琴,圆号,贝司和鼓,这种音乐同早期的行进乐队有直接的渊源。由于这种音乐相对来说,和音较为基本,合奏通常表现欢乐的主题,因此他一直是爵士乐中最为欢快和员容易接受的风格。 / |8 H! h# q  m5 R

; j, q2 e6 }1 X7 \9 F6 G; T代表人物 % s5 s$ y+ b# L7 y/ M: M% x+ _
Louis Armstrong
! t# ?  [& t$ f- A0 u/ UBig Bill Bissonnette * l: B! S; R( h0 a
Henry "Red" Allen ' x5 J6 i% T4 ]) q: _
, i6 n7 P3 i3 {# a; q& @2 X8 y
2 s6 |1 p. t, B
Standards 主流爵士乐   1915-1960''''* v. [$ L5 ]0 l7 r' K
主流这个术语实际上是爵士乐的一位评论家斯坦利·丹斯创造的,他在描述五十年代的小号演奏家巴克·克莱顿和他同期音乐家的演奏时首次使用了这个词。这些音乐家大多都是摇摆乐时代的资深音乐家,他们并不是使他们的风格现代化,并不演奏波普爵士乐,或是加入五十年代重新兴起的迪克西兰乐队,从前的大乐队时代的明星们以小乐队的形式演奏昔日的标准曲,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其中的代表人物是Coleman Hawkins,Lester Young,哈里·埃迪森和罗伊·埃尔德里奇。主流爵士乐在五十年代时留下了大量精彩的录音,但是一直因其它风格爵土乐的成功而未受到重视。在六十年代其主要人物相继故去,然而在七十年代,随着次中音萨克斯管演奏家斯克特·汉密尔顿和沃伦·瓦奇的崛起,以及以主流爵士乐为其主要特色的协和唱片公司的出现,主流爵士乐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3 S4 A! x3 [9 w4 R
) k- z# B) U1 I代表人物
% ]" n$ I7 v9 Z+ k3 y* k, GBing Crosby # L' O$ s$ c8 @# F! J2 C( M
Dee Dee Bridgewater ( t, w- Z& q, y- n6 J! p5 I8 U
Nina Simone / `2 _3 J4 M$ I

: ?, N5 r+ v' c0 E4 U: x5 l8 g
( `9 m) n) K: b( Y8 a, F8 M4 ZClassic Jazz 古典爵士乐   1920''''-1930''''8 j6 e# m+ H) ]4 j! z' h
并不是所有的二十年代的爵士乐都可以被归入新奥尔良爵士乐或是迪克西兰爵士乐之中。二十年代是爵士乐的时代,爵士乐风格的舞厅乐队为爵士乐的流行起了重要的作用。以独奏为主的即兴演奏也随爵士乐本身的发展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日益增多的演奏铜管乐器的独奏者以及在编曲方面的探索预示了摇摆乐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的爵士乐都可以被冠以古典爵士乐的名称,许多现代的古典爵士乐的复兴者从Fletcher Henderson,克拉伦斯·威廉斯和Bix Beiderbeck
 楼主| 江南春 发表于 2005-9-25 0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Hard Bop 硬波普爵士乐     1950''''-1960''''
" i& B* ?: J0 n/ V% o! |5 Z! C8 P尽管一些有关爵士乐历史的书宣称,硬波普的产生是照应了相对来说较为柔和的冷爵士乐的发展,但事实上硬波普的出现并未受到西海岸的爵士乐太多的影响。其实,硬波普的发展是波普爵士乐发展的必然,是波普爵士乐的一种延伸的形式。两者的主要不同是,硬波普的节奏相对更为简化,更体现灵歌的风格,节奏部乐器的演奏,主要是贝司的演奏相对松散的多,不像波普爵士乐的演奏那样相对严格遵循四拍一小节的固定节奏。福音音乐对于硬波普爵士乐的影响更为明显,钢琴和萨克斯的演奏很像早期的节奏布鲁斯音乐的风格。尽管硬波普爵士乐鼎盛时期相对波普爵士乐来说更长(从1955年到1970年),两者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两者的逻辑演变过程,硬波普爵士乐可以看作是波普爵士乐在五、六十年代的形式。到了六十年代的后期,在一些硬波普爵士乐音乐家的演奏中可以感觉到前卫爵士乐的影响。 9 S6 D$ F# x6 m2 g! Z# D+ {

0 L' b$ f/ E! C7 B5 q一些更富于探索意识的音乐家,如杰基·麦克林和李·摩根都曾试图在两种风格的爵士乐之间找到一种新的形式。在六十年代后期,随着融合爵士乐的兴起以及蓝点唱片公司(这是录制硬波普爵士乐唱片最著名的公司)销售情况的下降,硬波普爵士乐音乐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尽管他们曾经尝试重新恢复从前的风格,但是一切努力证明都是徒劳。在八十年代初,一些硬波普爵士乐的延伸形式重新复兴。在八十年代后期,一些被评论家称为“年轻的狮子”的音乐家演奏这种风格的爵士乐,他们的演奏被称为现代主流爵士乐。虽然一些六十年代初的硬波普爵士乐风格的乐队,如哈伯兄弟乐队和T.S.蒙克七重奏都一直坚持演奏,但这种风格的影响显然已经不比从前。
6 i8 \" K! E- z' b; g' m: v& i
; t1 C& n- G- s: |6 a& l9 E
& N% R) [5 y: a( ]0 ?9 {# S代表人物
% g: r' w% D/ O) |Art Blakey
; n9 u" m$ I1 x- s/ XElvin Jones , k1 ]8 O: E, k) Z/ c
Thelonious Monk
1 g& E. ^( N7 Q5 J" w9 q! D
: R. c4 B' J2 q1 W1 j
; `% \; t+ I" ^+ [8 P4 @. }# {3 `) a9 Y1 G- Q6 A$ |9 h
Free Jazz 自由派爵士乐   1960''''-5 _5 t# @( a6 x! Y' `9 N
迪克西兰爵士乐和摇摆乐是以旋律为基础展开即兴演奏,而波普爵士乐,冷爵士乐和硬波普爵土乐则是以和弦结构为基础即兴演奏。自由派爵士乐与这些传统形式的爵士乐都不同,它是一种极端激进的风格。在迅速地演奏完主题之后,自由派爵士乐音乐家不是依据旋律,也不是依据和弦结构展开即兴演奏,他们的自由发挥往往出入意表。当奥耐特·科尔曼将自由派爵土乐引人了纽约的爵士乐坛时,Cecil Taylor就预言这种风格不会遍赢得观众。更多的评论家,爵士乐音乐家和乐迷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到底这种音 ' L$ l+ [9 \, `! X5 h5 H
' _% X3 Q  I& r
乐风格是否有资格作为音乐形式存在。爵士乐的发展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不到十五年的时间里,自由派爵士乐就成为了一种保守的音乐。自由派爵士乐与具有更出色的编曲和更为严谨的结构的前卫爵士乐几乎同时出现,但是关于这种风格一直存在种种争论。自由派爵士乐长期以一种非正统的形式存在,虽然影响了现代的主流爵士乐却长期为人忽视。自由派爵士乐对于传统的音乐理论不屑一顾,甚至对于音准也不作强调。然而这种风格对于节奏的展开却非常注意,这也是自由派爵土乐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判断自由派爵土乐音乐家的水平方面,标准与传统的观点也不尽相同。自由派爵士乐音乐家的想象力和个人的音乐素养是自由派爵士乐音乐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无论说这种音乐是否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或者说这种音乐的发展是否符合规律,这种音乐本身都是对爵士乐舞台的一种丰富。自由派爵士乐更像是爵士乐发展中的一个偶然。
  J8 M/ u1 O7 d& Q' ^9 q+ B2 g, o0 u8 Q1 L. |& W# q
代表人物 - c( t% X  F8 P$ W
Chick Corea
/ D, B) r- `3 e* X  O/ {1 BJohn Coltrane
6 F+ X+ l& C* j. N4 W) ]: k2 H6 dOrneete Coleman 6 H0 N9 A0 l6 l' H
5 `$ H" ~9 ]; |( ]  x

9 |( [$ G2 o9 @; J/ o3 |- j3 v( A: oFusion 融合派爵士乐   1960''''-
! }5 x* e2 d# d' [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间,“融合”一词显得有些过于文学化,因为在二十五年的发展中,“融合”一词已经逐渐失去了意义,人们已经很难从字面的意义,理解这种风格的含义。融合派爵士乐最初的定义是非常完美的:这是一种爵士乐的即兴演奏和摇滚乐的力量与节奏的结合。直到1967年,爵士乐和摇滚乐仍是两位相互完全分离的音乐种类,但是随着摇滚乐创造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摇滚乐音乐家音乐素养的不断提高,而且爵士乐界的一些人逐渐厌倦了硬波普爵士乐,又不愿演奏严格的前卫爵士乐,两种不同的音乐形式开始偶尔擦出火花。当进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融合派爵士乐逐渐成为了一种赚钱的音乐风格,同时摇滚乐在艺术性方面开始下降之后,许多被冠以融合派爵士乐之名的音乐事实上成为了一种混合型的爵士乐,其中央杂有轻松的流行音乐,节奏布鲁斯音乐以及其它音乐种类的因素。尽管诸如Chick Corea的电声乐队等音乐家仍然在努力进取,融合派爵士乐当初的理想却仍然没能实现。
  `( ?9 b  Q( J, H) l' p; J
  Z" f0 M9 ]$ P' R& x" d
! y) S' e; }" I2 U- E6 V* I2 E--------------------------------------------------------------------------------
- `) K" r) @  T* j8 h5 J
9 x* T; a7 J) E, c" NFUSlON 融合音乐
5 l' ]6 F8 L" V0 u5 i8 v7 c- q: S6 R
, q/ V. l% G& ~2 C  “融合”曾经用来形容约翰·刘易斯(John Lewis)和冈瑟·舒勒(Gunther Schdler)在50~60年代期间创作的,所谓“第三次浪潮”的古典爵士乐作品。现在它通常指爵士摇滚(Jazz Rock),即使用了电子乐器的爵士乐。 * A" y$ w3 x: h& b' ]
" q0 u/ @  m& z* ?9 r4 i/ z
  抒情摇滚的代表,“软机器”(SOFT MACHINE)就曾试着将摇滚与爵士乐相融合。“芝加哥”(CHICAG0)乐队更把“号”这种乐器带人了大型摇滚组合,但这之后,富有创意的东西却越来越少。1969年,沃尔特·卡洛斯(Walter Carlos)在《插电
 楼主| 江南春 发表于 2005-9-25 0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全曲速度
) x9 |" x$ h- Y; c      Adagio 柔板;从容的;悠闲的
8 q; f/ r3 v) ~% P6 u( [* p9 v+ N; H6 r5 a      Largo 广板;宽广的;庄严的
& y, b' R( ]" Q9 b      Lento 慢板;慢慢的
7 m9 H% k# q+ @( R      Pesante 慢速度;沉重的(每个音用一些重音)
; F5 s  f" @1 {6 l+ M# n      Larghetto 小广板;比Largo稍快;较快的小广板 ! a! v8 W, z" W$ J) B  {
      Grave [法] 庄板;慢而庄严的;严峻的 
3 Q5 e/ Y) {+ J- o      Andante 行板;徐缓;行进的 4 b9 J# j7 h: `2 a
      Andantino 小行板;比Andanto稍快;较快的行板
4 Z8 Z+ O& Y# G) I  d/ w- H      Moderato 中板;适中;节制的
" s' W( f, H& _8 h/ ^0 g& O9 `      Moderatamente 中等的;中庸的 5 }' S& o3 [8 ^
      Presser [法] 匆忙;“赶”
  a$ p6 X/ M7 C: |$ k2 x) ~      Presto 急速的
- O- s: V# N* r6 g1 l* L4 H      Vivo 活泼;生动地;充满活力的   l* T: @  |- t1 T3 h1 b5 E
      Vivace 活跃的;快速的;敏捷的 . a- {! \6 F* Q3 C1 K" u
      Vivacissimo 最急板;十分活跃地;非常爽快地 5 u2 Z& y3 \- t3 v7 n. t1 B* g
      Allegro 快板;欢快地;较活泼的速度
: K2 P' G! b, Y) D: R' I% _: ~% e      Allegretto 小快板;稍快;比allegro稍慢的速度
+ [+ O6 ~$ \9 A9 b2 h  Q      Presto 急板;迅速地
& L+ v" f3 c7 g2 S) @      Prestissimo 狂板;最快;极急速的2 |. ~  E; a% ^3 O' S9 b

4 I4 X9 j6 N$ h- {6 S0 M8 C      第二节 临时转换速度 * Z: ]( {; T. E/ j0 G6 U9 B: B7 H- `
      a tempo 速度还原 Accelerando 渐快 % \0 N% R+ K. h( V
      Affrettando 再快一些
5 R# `6 B# h1 j) g      Stringendo 加紧 加快 # G# W! X$ d* s; P- I, e9 @
      Piu allegro 更多的加快 突快 / V  W2 q' P; s3 |; h* B  P; h
      Piu mosso 更快些 被激动了的 ( k2 D/ l% T; r) A& C: s; \6 }- Q& g4 i
      ad libitum (ad lib) [拉丁] 速度任意 % F) g9 O" _2 g4 q: o! W' [0 K4 h
      Dcppio movimento 加快一倍
7 L% C4 K. j* H, m% n* K+ j      Stretto 加速 紧凑些
3 W* i0 d. X! v$ j      Incalcando 加急 渐快并渐强 6 h0 q/ z1 q! ]8 ?
      Precipitano 突然加快 匆忙的 急促的 # w' n8 a: n( J6 W/ d2 Q
      Ritardando (Rit) 渐慢 突慢 % ]" {( @, v* D; {0 [9 r0 R, F: u  Z9 M
      Ritardato 放慢了的
. i% k. a' t& a' g6 k( a3 |4 u1 Q      Piu 更;更多的 ( t3 H/ J6 {. r0 N9 Z
      Piu lento 更慢的
, j* c2 ~+ w/ |4 A' U      Meno 少些;减少
! B- O0 X/ v1 A) c% @# f  _( p/ ~      Meno moss 慢些(少快点)
# \  q; }) s1 e$ F! G0 o      Allargando 逐渐变得宽广并渐强(通常用在曲尾) ; }  s9 y: E( e1 L2 X4 r# G
      L"istesso tempo 当基本拍子改变时,速度不变
; @* K: L7 W* g* Z) o3 r% r0 y9 X% H- q! S8 r. a

4 u3 Y/ X3 `3 G6 `1 G7 B4 R0 @4 m& n      第三节 力度记号及术语 $ r/ [- Q3 u+ ]  q$ u
      Piano (p) 弱 : f9 I: ?3 b5 `2 q6 `. v
      Pianissimo (pp) 很弱
% D/ Q) i+ f' F1 }0 c1 F; m      Forte (f) 强 9 S# N' X/ C8 a% c( B0 h* R! {. i  U0 \
      Fortissimo (ff) 很强 3 w/ z& B8 m6 }9 A( T
      Mezzo Piano (mp) 中弱
* l% y: c" x& ?( ~* r      Mezzo Forte (mf) 中强 ) a4 g: b/ H: F. E' [, w! G2 ^7 q
      Sforzando (sf) 突强 5 J7 l$ n# u* T, S
      Fortepiano (fp) 强后突弱 9 f* g2 r  y, \! ]3 {( U3 K: z
      Pianoforte (pf) 先弱后强
0 Q) x1 I; s9 W% }      Diminuendo (dim) 渐弱
% V& b; h0 S+ x5 \      Crescendo (cresc) 渐强 ' p$ D1 J! P7 D8 [
      Ritardando (rit) 渐慢;突慢
& Y- x3 m9 t0 e- }) W( I      Calando 渐弱;渐安静   t/ D/ K& n+ k5 a
      smorzando 渐弱并渐慢、逐渐消失(常用于结尾处) 6 F2 j. c6 [9 k+ T! `$ ?7 ~) ]% \
      Con forza 有力的 4 a' P7 |8 k/ @1 m  t% }
      Con tutta forza 用全部力量、尽可能响亮地
' }) `" l9 A. l" ?/ L  _. S      第四节 实用术语
9 ?0 u3 J' g% ^( @: X  C& |      Accorder [法] 调弦
, u7 I+ S/ C% S+ g+ S      Attacca 紧接下页(开始) " i! w0 E% S3 U6 E
      All"ottava 高八度演奏
' i: K7 D, s1 \      All"ottava bassa 低八度演奏
' g- V( p+ I) v2 v6 ^, q      Sordino 弱音器 * Y6 V' |7 w5 R' _
      Con Sordino 戴弱音器演奏 ! @$ u6 H, C) S* Q8 j: j" c+ ]5 b
      Senze Sordino 摘掉弱音器
& \8 f: t4 q( H% v6 x3 {      Coll"arco (arco) 用弓子演奏(拉弦)
: Q/ x% L# X: h      Col legno 用弓背敲奏 7 m0 M! Q- M; J1 y. H! M
      Div 不同的声部分开演奏 + F5 ^( Z# G: ]7 R" J
      da capo (D.C.) 从头再奏
  c' K' N8 n# R+ U5 a, Z      Pausa grande (P.G) 全体静止
. o; @  \/ T) j      Tutti 全体一起演奏
' [* [+ T8 V5 g' R9 l8 c% J      Solo 独奏、独唱
( T9 \" ]6 z! o6 s2 q      Soli Solo的复数 + A( E* G8 m9 P( h0 R( K
      Pizzicato (pizz) 拨弦
5 T: ?! {/ J+ f1 s2 W      Takt [德]小节;拍子 0 {8 O* m9 B/ f) c9 w2 {  p' X
      Trillo (tr) 颤音
- @9 n1 A. L5 G      Doigte [法]指法
* D. i( b( l1 j. [# J      Arcata 弓法
# {0 q9 M' P) V3 n- i      sons harmoniques 泛音 2 j2 m, X1 j$ z8 z
      Code 结尾
, o3 N- @: r4 b6 ]4 I      Fine 终止 4 s$ E8 j! o1 P/ F: v/ g2 Y) l
      Ende [德]终止 * m+ i* H' @4 S; E- v& G" X$ f
      Volti presto 快速翻页 - Q. ?$ d+ ?3 P7 q6 ?4 ~2 S0 u* R" l
      Improviser [法]即兴演奏
0 K) W' p( v9 o  R, l; w/ b9 U; @" s  z* z. d
      第五节 表情用语
2 a0 _7 D% T9 b9 E$ o5 \      Accarezzevole 爱抚的;抚摸着 ) q4 C1 t/ I. @( c- w, q1 q9 v; `
      Affetto 柔情的 $ T/ }  e( c. F( j, x
      Agitato 激动地;不宁地;惊慌地
' V5 u1 \6 b* p" s, O      Aggradevole 妩媚的;令人怜爱的 : b6 m" `9 U+ |' f
      Angoscioso 焦虑不安地;痛苦地
( ?3 h5 o' k. \) J6 p; o      Alla marcia 进行曲风格 2 ^; e1 X8 I2 s' b& E/ `$ }! g
      Animato 有生气的;活跃的 / p. r: }$ W0 B2 _+ ^8 |
      Bizzarro 古怪的 * m, v2 G2 g5 a) g
      Brillante 华丽而灿烂的   T- C6 O  u2 A. [8 B" H5 F& L
      Buffo 滑稽的 . w1 b+ X4 H7 B/ r2 i% ?+ v) Q
      Con brio 有精神;有活力的
5 b; B) `5 @8 |& m6 S) I      Cantabile 如歌的
4 d5 N. z! z8 Y9 t7 f: w  S      Camminando 流畅地;从容不迫地 & a  a; P. a9 }1 l9 ~7 o
      Con grazia 优美的 7 \+ {4 b* N" O
      Deliberato 果断的 % r8 E% d. {% d" k2 q+ r3 D
      Declamando 朗诵般的
- n3 D4 v# a* P7 s/ _3 d      Dolente 悲哀地;怨诉地
. c: E' ]( b. D1 |. t      Elegance 优雅的;风流潇洒的
# k4 Q6 T, V& q! K1 |      Elegiaco 哀悼的;挽歌的
6 N' }4 l2 H) e+ E      Elevato 崇高的;升华的
' y2 D9 y  b: i      Energico 有精力的
" l1 _5 H- k/ X7 r- F2 m      Espressivo (espr) 富有表情的
6 Y6 c- o( T) u0 c0 n" I4 W      Fastoso 显赫辉煌地;华美地 - |+ d. \; i; P2 R  [5 `
      Fiaccamente 柔弱的;无力的 2 M! H5 L0 |5 `6 H6 \  F
      Fiero 骄傲的;激烈的
& Z+ t$ `& L5 \+ H6 p2 Q7 s      Flessibile 柔和而可伸缩的 + E6 B1 w1 Q) \
      Frescamente 新鲜地;清新地;年轻地 + }. j2 O; c$ }  Q# a
      Fuocoso 火热的;热烈的
( I6 D/ q- b8 z1 ?      Gioiante 快乐的
, E" J. Z" a6 P* A8 f: ]      Generoso 慷慨的;宽宏而高贵的 ! ~  Z5 l  _) w- v9 [  u. }
      Giusto 准确的;适当的
# R) R6 A1 p0 u      Grandioso 崇高伟大的;雄伟而豪壮的 * Q5 n+ L( ?0 F8 ?4 c
      Imitando 仿拟;模仿
0 G- z" ^. s0 g# i/ ]3 x      Indifferenza 冷漠 " v( C4 U+ M% m
      Innig [德]内在的;深切的
: s. Y7 t5 `0 N      Infantile 幼稚的;孩子气的
8 U& e! V8 r. M1 b* |: m      Irato 发怒地
( E$ M. e( G$ `; l1 A4 {      Innocente 天真无邪的;坦率无知的;纯朴的
# ^/ E: }7 Q( j: t7 ]! {      Inquielo 不安的
6 `# o- c7 c4 B3 l; d6 S( c% g  A      Largamente 广阔的;浩大地 + z! T1 k8 w1 I4 ^
      Leggiere 轻巧的;轻快的 $ r* ^& \7 [' [% n, ?* U
      Luttuoso 哀痛的 $ p! T+ Q6 @7 O, o
情守西湖 发表于 2006-2-4 0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久仰斑竹大名,偶对楼主的景仰有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我在贵版潜水已多时,今天决定注册浮出音乐的水面,聆听大师们的教诲!谢谢江斑竹一直以来对音乐爱好者们的无私帮助!:-)</P>
yutao188 发表于 2006-5-25 0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谢谢版主了。
lostkings 发表于 2006-8-7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字能不能搞大一点吖……<br/>我看完一页滴了仨次眼药水……
lvdongtj 发表于 2006-9-17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地球上还有这么好的帖子!
风潇 发表于 2006-11-7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有电子书就好了!!
caoyea 发表于 2007-3-9 18: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无私分享!!!!!!!!!!!!!!
gota 发表于 2007-5-4 10: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学习中!!!!
玫瑰花女人 发表于 2007-6-20 16: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谢谢 学习了               
santuo 发表于 2007-7-16 13: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好帖哟!!!:lol
VanLove 发表于 2007-8-8 10: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3Q~~~~~~~~~~~~~~~~~
云中鹤翔 发表于 2008-1-26 04: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可真不知道有这么好的一个网站,惭愧啊。
杨柳 发表于 2008-3-6 16: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全面,内容丰富。顶!
flyingapple 发表于 2008-7-17 00: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5-10 00:57 , Processed in 0.1718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