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描范围(sweep range)、调制量(modulation)或是深度(depth)参数:决定了使用多少调制量(有时也称之为低频振荡或是扫描)来使得延时时间产生变化。例如,一个延时效果具有2:1的扫描范围,那么就可以扫描超过2:1的时间间隔(例如5毫秒到10毫秒,或是100毫秒到200毫秒)。一个较宽的扫描时间对于生动的回旋效果来说是最最重要的了;合唱和回声效果则不需要过多的扫描范围。在使用较长的延时时间的效果时,应在合唱中增加一点调制,但是太多的调制量将会导致不和谐的效果。许多回声效果(长延时)算法都是基于现在的效果器硬件设备来建立的,它们没有调制参数。 # `" `% `$ E5 M! W5 d
1 M3 W- H* t2 z! j( a8 ~2 ~! v
调制类型(modulation type)参数:调制通常用于周期性的波形,例如三角波或是方波,但是一些设备包括了随机波形和包络(可以用于调制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
; J/ g0 ~6 t* j+ t# c
) |' |! |" J# ]9 \; Q- `' ^, r0 p 调制率(modulation rate)参数:设定了可调制低频振荡器的速度。典型的速率范围是从0.1 Hz(即每10秒钟一个循环)到20 Hz。作为最标准的合唱效果,通常是使用2 Hz或是更低的频率;较高的速率则用于一些不大常用的效果。在回旋和合唱效果中,调制导致了被调制信号的音高变得比较单调,并且将其返回到原始的声音(音高比较尖锐)中,不断地进行循环。 , J* a0 |& Y7 E3 n8 h
: j4 S8 s+ {( n! E: ~# C" M" n4 _
- 令人烦恼的特性 9 E+ P0 |! f, m+ X, _* T& \
# u- t; y. ]8 |" d
延时时间是从设备中读出的,尤其是在有些老式的设备中,数据并不总是100%的正确。当然,通过MIDI来改变延时时间,当设备正在处理一个信号时,其结果总是出现问题。
) [3 Q9 C! f3 l8 ]% J/ W- C; b+ i$ c) I4 @
- 要点 4 D( Q& U6 {4 C6 I# V6 `6 w
1 v2 s) q) e4 W! i0 d% y+ O
为了增加颤音,可以设置一个较短的初始延时(例如5毫秒等),监听延时时间,并且用一个5到14 Hz的三角波或是正弦波来调制延时。 9 Z2 C( m: M4 v' B; x3 C. O
' j& u* W5 d ~
·为了创造出"梳状滤波器"效果,可以将一个直接声的信号与一个通过了短暂且未经调制的延时效果的信号进行混音。试着将初始延时时间设定为1到10 毫秒,最小的反馈量,不进行调制,将直接声和经过处理的声音进行等量的混合。然后打开反馈以提高滤波特性。 9 Q0 u, t0 O; ]# G, g
& \+ G* A5 n0 {9 V ·为了进行从单声道到立体声的转换,你应该设置立体声的合唱深度参数为最大值,并且将比率参数设为最小值(或是关掉)。当调制比率参数设置得较高时,将会导致立体声展开效果缺乏动感。 ) Z+ }: U: t( I, U0 s: |8 [
$ [8 R* T% O. p$ {% q ·为了给特定的节奏(例如一个八分或是四分音符)校准回声的反复时间,下面的公式将为你把每分钟的小节数(节奏)转化为每四分音符多少毫秒(回声时间): , _6 Q; C! ^' b, \1 q
60000/(每分钟的小节数)= 延时时间(单位为毫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