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识别声音通了没有呢?
1 ]; _5 B: ^& @" o- N3 \; ]9 ~$ A, j* h6 S/ Y& \
9 e5 j+ f2 }5 D0 p6 ^ I- \# c
最主要的要听他唱了“形似音”没有,“形似音”唱通了,声音自然就通了。在练习唱腔时,如果你的声音没通, ! w0 o+ E$ E4 B" E8 K
先别唱字的归音,3 z' M/ @# Z) t1 ?# r8 l
# G6 u- [, S$ P. J8 a
. X5 X+ k4 v! Q" o. A5 @ 先把这个字的“形似音”唱通,然后加上字的归音,但一点都不能影响刚才所唱的“形似音”的音量,影响了就是不对。
( c( L* k) W+ w8 s5 J! j$ W* E加进字的归音后,8 h! a! Q& l3 p' h2 V- Q0 T8 m
- A9 U0 G- ^ T- P5 W7 u# V4 D, S! B4 Z0 V8 U9 F% Y3 e" _
声音应该比刚才演唱的“形似音”更响,这才算正确,否则就是没有唱好“形似音”,在加进字的归音时,有的演唱者,
5 Z W: {9 Y* V. q) Z+ ^觉得字音有点模
/ }/ `5 n6 V' l* s ~! Z9 t4 ?2 x) ^0 R
<DIV
, u! P( G& ~" ?: `. qclass=spctrl> 糊,似是非是的感觉;不象说话时吐字那麽清楚,这就说明你演唱得很对,本来舞台上演唱的字就和日常生活中的字不一样,
+ F @9 t9 j* U# i3 H这就叫做“
' W) d, i) c/ P" D+ L! o
2 x# m9 F. s4 H; L6 {0 Q- }* C6 F
" r g s# W% A/ @" R 艺术字”。* K* R) r' M0 {, e# i
6 h; B2 t! [7 R2 i$ A2 N ~
5 B5 L ^3 T6 M" F5 N
“形似音”在唱腔当中如何使用' k; _3 t6 L; W0 ]% D/ ^
% A/ [: d" A7 ]; L: {# |1 x! t
) R/ T9 ^/ _6 c% ^
在把“形似音”用作唱腔当中音与音之间的“过渡音”,也就是“转折音”时,要灵活掌握,不要死搬硬套,千篇一律, . L# ~1 l* k( {# v
要跟椐你所
& d4 b' b0 J- N; z8 o8 _/ S! a, v: R5 [" ~ f
<DIV
& u M+ O5 C8 k% v0 N5 |% Kclass=spctrl> 演唱字头的音量相对称,有时可以打点,有时可以小点,还有时很小,必要时可以把它唱的“若有若无,似是非是”的样子。一句话, ' X5 a# H4 R, d
就9 k" q. L) Y1 K* O0 [3 \0 B
' r0 `4 }4 Q6 i& R4 z$ i0 }* V8 Y<DIV ) L9 @& u1 U6 n% ]* J6 _
class=spctrl> 是要根据唱腔的感情变化灵活运用,不要把它看成是僵死的东西。中国以前的一些艺术家当中,就有人把“形似音”运用得不好, ! Y: @ I8 N, p$ b5 l3 o
造成怪0 n) e2 ?( f7 i8 P
* J, [- s! w/ R; p
<DIV
: Y) p8 |0 C, b" kclass=spctrl> 腔怪调,有的后来人还把他说成是一派,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您如果愿意学,认为他好听这也无碍大局,但必须指出这是错误的东西, ! G) @8 H4 j; M; n6 h
和* T+ ~$ M4 s, [1 @: C# i, m" v
R& v/ F, D, l+ ~ y8 U# b$ R h( z& k% h2 x
流派不能相提并论。不管是哪个流派,没有一家是以怪腔怪调起家的,当然这些流派各家都有自己的特点, % p: A' Q( z+ w5 y* L! Z/ p# h
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两个字“
0 s2 X- w# h+ T# h8 N% D- p
8 j$ ^( K& ~* z$ r<DIV
. M! Q7 p2 A4 c" \- A, G* z& Oclass=spctrl> 悦耳”。当今通俗歌曲中个别的摇滚歌手的音色,不就是当年威震上海的艺术大师--周信芳的再现吗,周信芳和所有老生的味道都不一样,
7 c3 }& S6 o$ F0 n n5 `8 R! Q6 O, _
<DIV & _; X% E+ s& h! p2 M
class=spctrl> 但他确实非常好听。所以说,音色不能单调,这就和树林中的鸟一样,不能都一样,也不可能都一样,这才是大自然。虽然周信芳和别人
" T+ D; `% R6 [2 j9 d e* w0 p+ k1 e" V0 c" S
<DIV ' ?* [* m7 z$ t9 m2 ?
class=spctrl> 不一样,但他在唱腔中的“形似音”和“靠音字”的用法,却和别的老生名家一样,他把“形似音”,“靠音字”运用的相当好,只有自1 d0 [3 d# _0 U4 a
6 H7 a; U$ x5 T, b
9 [5 d4 b! C& m 己音色和别人不一样,这就形成了--麒派艺术。2 K0 V/ t" V: {
1 x( f. y# ~; V6 Y2 w0 {
! r" m6 c- y) H, d# h4 x “形似音”与字的归音是相互制约的
+ N3 l) }; ^1 X! \% I! L2 W7 `4 a6 S, U; t o
<DIV " J! M! Q0 D: w6 g
class=spctrl> 在唱字的拖长音时,必须使用“形似音”,它能制约字的归音无法扣死,保证字的归音能强,能弱,运用自如。它可以使演员的境界+ L8 F. c2 V2 r4 ^& |1 N9 r
' E! B. C; p8 M# [ I$ v" ^
# ^( d) O0 Y' V2 T 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形似音”在汉字当中也是一个字,如果在唱词当中出现“形似音”的字时, ; t; n% S2 H4 \" h' R
那它的“形似音”就是本字的归音,
$ ^+ D, r0 ?) M% i5 |3 d( H1 g" K+ r8 g7 k
<DIV
7 H6 h- c8 @: uclass=spctrl> 也就是“闭声字”。因为,它能使“开声字”不至于跑掉,起着扣着“开声字”的作用。因为“形似音”都是“开声字”,而本字归音是' |1 @4 E7 b% h) E( J- P* {8 @
& h8 B" o" ^8 k7 @<DIV $ J1 s& s8 x' W; w$ \; f6 Y. X
class=spctrl> “闭声字”,“形似音”是“开声字”,喉部处于开声状态是松弛的,字音易跑,本字归音喉部处于“关闭式”容易扣死,所以在演唱时,: D Q( R% ]6 v8 |" X" f" V' ]
9 _& g/ Z+ t, L$ v
1 u5 r6 R) M- B# t! E! {9 b 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谁也离不开谁。无论中国的戏曲,歌曲,还是外国歌曲,谁也离不开“靠音字”和“形似音”,
: w1 y" a" E* _/ c2 v/ H+ ~3 ~如果你把“形
7 b$ U# R* ~ W9 F( M7 }: a" d2 Q0 I. I- v; S
<DIV 9 I7 C0 i" \' p+ q; \$ ^3 A- q
class=spctrl> 似音”真正搞通,就是不懂外语,你也能清楚的辨别出演唱者的声音是否通,不管哪个国家的戏曲或歌曲,都是以声音为主的,他们发出
5 o+ l+ U# w; B! P) W7 H& ?6 I1 E5 T2 [ u! H# ?$ z- Y6 ]- d
; ] t, S4 g' p& T* {
来的声音按中国的十三道辙来套用,完全可以把他们的声音按十三道辙清楚,准确的归类,那他的声音好坏也就明显可见了
" d3 m+ x7 G( D# u& U* B" T/ r(这仅指“
. f( Q6 B/ A* N, x/ a: `1 e3 L$ |, x. q* K: Y
+ r% M% \4 a" @ s
形似音”而言)。
! n Y3 ]# d) k; _
" [/ G2 F' h3 _$ N. [5 f0 b& f. H7 _# h8 V% f3 E# j0 x- A
“形似音”是汉字归音的“靠音字”与十三道辙是紧密联系的,“靠音字”和“形似音”是没有国界的,
% S, ]7 t& ?5 i! Z虽然国际上语言文字各异,
; k" G0 r- u! K6 ]% S. O c7 `# x9 ~* {
: w3 e- B/ D; F: P# U) E8 G 但就发出来的音韵世界上全是一样的,哪国没有阿音,依音等等。* Y( W( ~: r0 I% n4 o% Y8 O. D/ i( H
0 B1 |% z2 j7 ^<DIV
- X- J1 S- _5 L) [& }. jclass=spctrl> “靠音字”和“形似音”是任何一位好的演唱家必须具备的,越是在演唱上达到高峰者,证明他们已经运用了“靠音字”和“形似音”
* B3 E' M" R% p/ e$ x1 }" ^/ t- A0 d6 Z& l5 W5 c
. m' ]/ `$ U. x+ c K
但他们不一定清楚是怎麽回事罢了。因为他们并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靠音字”和“形似音”这两点来讲,
0 l" g% ^) E: ?2 o/ U: X“形似音”比“靠音字” n7 [. Z; f1 N
7 c$ U/ p$ K7 i" g
<DIV
8 N' w5 J. O/ Eclass=spctrl> 就更难于发现,有的“靠音字”在演唱当中,可以着实的唱出来;有的是似是非是的唱出来,在听觉上可以发现较快。而“形似音”就不
9 t; }$ S3 d* A* [1 ^, Q1 p( O0 g7 _7 [# j" M& M9 S- I
<DIV ( q5 R8 e* Z! U) b1 x) w; m: e
class=spctrl> 一样了,它是汉字归音字的“开声字”不能着实的唱出来,一般演唱者是难于发现的,这就是演唱者之迷。有的演唱者虽已到达高峰,但
5 O5 F G# Y& D; ~5 |+ ^ z4 l! Y
1 I( Z4 e2 G4 ~ 后来一下子又不行了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当成宗旨,所以后来导致急剧滑坡无有“回天之力”, d% w6 w* _# H9 G6 \2 P
“靠音字”和% v# R8 K9 _ | c' F w& Q
8 }. O. v( ^& E' i; Z9 m
# G; A5 t L% ?6 W4 Y6 V3 v3 k3 b
“形似音”在演唱当中贯穿整个唱腔当中,没有它你的嗓子条件再好,境界再高,也无法使你的嗓音得到充分的发挥, ! \# K( \2 M0 w7 _
一辈子也登不上高1 M& b2 T4 E: n7 e
7 }- W1 Z; y0 q7 Q/ Y1 V<DIV 4 c/ g; W7 } z" V& K) j9 j
class=spctrl> 峰;就是登上高峰者,也有掉下来的,再也爬不起来。“形似音”是根据中国古音韵十三道辙来定的,十三道辙基本把所有的字分成十三
* F* T; e$ k/ Z& L/ a
, g6 i! t. {" C' G9 g8 o<DIV . s# O) }- G& y% ]
class=spctrl> 大类,而个别的辙口里又有小的出入,同属一个辙口,归音就有四种之多。所以“形似音”也要跟着变化,使用一种“形似音”是万万不
% l- e; D% J& r/ A. L; T- P- L; @6 f5 L% g; _& e
# d7 f- r! W) d7 j: S- r, _7 n 行的,需要灵活运用。
( \ d6 v0 v7 J. V) ?8 O1 F" I9 x& I) V" ~- A9 c6 Y6 l
3 } D" n; Y. A5 @ s" w 在十三辙的范围里,绝大部分的辙口,也就是归音,都能用汉字来标出它的“形似音”是什麽字。 4 r9 b$ U4 W* m" x# W7 @
但也有的辙口归音的“形似音”6 ~' h1 i" a# F1 v2 G1 i8 X& B
, c' X& A/ Q: z5 J% T0 w1 n
7 W. m) v2 R O. K 用汉字无法标出来,因为在汉字里没有这种字,只能讲,不能写。中国近代音韵家--赵元任就曾经说过: 7 H, U1 a( `- d9 L8 Y' M
“反切语”,是说的不是写的,
& o0 P6 B. Y/ }* n* {# k0 ^5 e4 [' c# T: ?$ r% M
8 t$ P" ~$ L4 [8 J
有了附加音的规则,无论遇到要说的字,他的反切就脱口而出。跟韵书反切取易认字,注难认字的用义迥然不同。因此, - k: R0 G# t) ?+ {. ?5 ~# I0 `
虽然文字的反; t" o; L, r6 M4 M0 \
" M- U& N5 S6 ~9 Z" z2 D
$ a e% o: l) T' r, H
切都是有字的,而“反切语”的“反切字”往往就碰到没有字的“反切音”。4 z" C' T' v, \8 ^8 U4 M) I+ `; h
- g# l* A# S8 U. Z* ]( R. [) {: m6 q; y3 b2 g* C, N: S
所以说要想把十三到辙里的所有归音用文字标出来,是决对不行的,只能通过录音来解决。4 w/ l0 J: \! a, j
3 M' Y( B; |( Z _$ I5 e
7 g2 v2 e6 h; I1 \& h% \
开声法与演唱法( o O; H6 A$ g1 p2 @* X
& R- l5 f7 V, X
+ c* t8 a/ o3 c; l" m- U! H9 ?
开声十三法是我用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才研究出来的。
4 a4 d7 t5 _/ {9 l% J% G
) a4 }+ T: L B9 L8 U L& X5 q<DIV
5 a. J$ d* R$ L! e- O5 lclass=spctrl> 一个音里面有两个音,就是说一个音由两个音组成。任何一个音都是这样(包括半音),这是我多年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千真万) ?* z6 S P/ i, `' h3 c1 Q
# e" o, C1 ?7 Q) [6 {; H+ {
<DIV , a$ ]/ X* X; J+ o
class=spctrl> 却,准确无误。凡是演唱的东西,都有两个法,也就是两个第一。演唱者在两个法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开声法是第一要解决的。 " k6 K: d5 b) a4 B5 }; Y
声音
$ I o0 e. k. f/ k: Q4 y3 |) I; L* L8 P. ^# T
<DIV
" @! B& q) p% Gclass=spctrl> 开不了,怎麽演唱?这就和经商一样,你要先有本钱。开声解决了,演唱方法就上升为第一,因为它是控制中心。艺术境界的好坏,
0 g: ?0 D, _/ D, r; g4 { W直+ B. Q' @( [# L3 q. i% N. Z
; r1 U7 g& ?6 R. r* p
<DIV ) ~8 n) \) b1 s$ `5 _, [
class=spctrl> 接影响歌唱者的水平高低,如果开声解决好,那麽演唱方法永远是第一位的。两个法都是高水平的,才是完整的歌唱艺术家。缺一不可,& h2 J7 M5 x3 F) u1 c) d& v) @
9 ~# N2 x" v+ Y- e1 |
% X2 D8 |2 x" U- g6 D 两者的关系是一分为二,是两家。但在演唱起来又合二为一,是一家。两个方法都好的情况下,它们之间能互补
3 |9 ?) Z3 @1 K% J. S; L,使演唱者如鱼得水。
8 m8 v- P8 H2 D- S" O$ t; T& Z+ y
<DIV
: f3 ~( f2 ?8 O6 q4 f. Z+ yclass=spctrl> 到了自由王国。如果有其中的一个方法没有得到解决,或没有解决好,演唱起来它们又互不帮忙。所以绝对不能把两个法混为一谈,混为 , W' v0 e1 {0 q% }6 s3 a" x; ^
% s/ M$ j M& X4 _ u
) s* M2 \4 W1 N. E) U2 W0 J5 t' l3 R$ |5 t1 F$ l- E* V- a* ~* F+ @
一谈是极其错误的。
) ]' x6 G9 U$ d( `
3 H- Z4 J% J1 f( |
; w# x. C+ L }" I1 R! ~ 在演唱方面:一个好的歌唱艺术家,他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自然变化,不是强变。一个不变的艺术,是僵死的艺术,
. ?. }; ^6 q3 h( z4 W* I没有生命力。
* d+ }6 c" I" R6 d4 P3 _2 M
6 G8 B, G6 A' W; [0 v- R) f& U
. ?" E$ L" _0 B 发声方法是永远不变的,变了就会走向反面。有几个音感觉不好,很可能就会起连锁反应。 + J8 L4 T% M& k/ [& ]% Z3 p
严重者用不了一年就会使你自动退出舞台,
( ~" H) E; K; l1 I3 c# ^9 V* n( ?3 M8 B9 j) K3 t2 q1 Y! x# g% Y
: E! j9 k% b( m
很难东山再起。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X- i& U+ r& F7 _# e) Q. C' H! `
1 ^ H ~9 d5 {6 [1 f. t' }
<DIV 3 D' |. z) {! C! ~2 v' N
class=spctrl> 京剧界的老前辈,鼎鼎大名的老生名家--余叔岩,在他同时期的,还有几位艺术家,都是这样变化的。变化的无可挽回,过早的退% N/ h* V" _) j: z
( r* w5 J6 }! |- u l( g; a1 t
- s2 Y0 J' V4 c' w- } 出舞台,令人惋惜。
+ g5 ~/ y3 z0 E( ^* a' C) \
8 s! R9 _! e, J+ T- R* H1 R; ~2 D<DIV ; w, j" f- B* e S: ~
class=spctrl> 讲个小故事,一个农夫在田里到处挖,想挖到自己想找的金子,挖了很多年。终于有一天,突然挖到了一大块金子。从此以后,农% [. [3 X7 q! O+ S7 {
$ C, f0 z3 c8 t% ?: z9 Z/ I; c; H. m# F/ L+ ^- j5 M0 V
夫便富有了。如果把这个农夫换成歌唱家,就不一样了,歌唱家虽然刻苦磨练也得到了金嗓子,但他有时在不知不觉中,
9 W/ V3 | e; t8 R- ?& p就把它丢了。8 B. @6 J% i0 x+ J/ W- d* k
4 U1 Z( Z0 S, T% ]. o: }% u
! `& B* I. |; L
而且怎麽丢的,都不知道。原因是他不知道怎麽得来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想不丢也不容易,越是极其聪明,
/ }0 a, Z+ X* c/ p% G. N( l. H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艺
/ p+ G+ W& N$ X" P9 p8 j8 N- P$ X: e% T$ N$ n4 v4 u
# B3 N9 l8 |3 q0 n 术家,越容易得此病症。, E& ~. C3 Z2 Y7 x
, G. d- m$ Q6 r/ k0 z6 {9 @6 _& a+ A. P<DIV ( u9 G" M; Z% \1 ]/ T& A; w
class=spctrl> 开声十三法,虽是个很好的开声方法,它能使众多的演唱者都能得到很大提高;但它不能使所有的演唱者,都能成为极有成就的歌
" [1 Q$ `* h# l: S& C
# C7 M" V5 {( V9 H# f+ t& D- o: R) P" L/ j+ }, i
唱家。因为演员之间条件有差异,差异各不一样。因为歌唱家是有条件的,各种条件具备,才能达到。 ! p" n; k& g1 k
大多数人永远也成不了歌唱家,4 l: j. q% H5 K- F/ B& g7 E j
" Y% ?3 M3 ^, g& k+ X
& W- H" H0 E+ O: D7 B7 c8 L: c% J2 F 几十年出一两个真才识学的歌唱家,也是正常范围。哪能三天两头的出歌唱家呢?出多了,自然有假。 5 d4 G8 G t0 E; k1 g& T2 |$ X
十三法尤其对歌唱水平极高的艺; v+ t' Y. ?. @" k/ r+ Z" m
5 u. {. o6 f0 k: f2 t
<DIV
! g. j' L1 t+ K' C8 G$ H, Xclass=spctrl> 术家和在学校里正在学习歌唱,而且是极具条件的学生最有用处。对艺术家,十三法能有效的防止歌唱家的演唱水平走下坡路,
: Z0 P7 Q& ?& f* j# q延长演9 [3 ~0 k' o2 I+ {8 D; c2 `# O
. r1 T2 p1 c8 M
. _3 U7 ]3 `5 p( X8 z+ E( p% j2 l: @ 唱的艺术寿命,使其不能过早的退出舞台。
9 r P& [4 a$ m, `7 k
1 [' S1 I" g4 W1 [: L1 x5 A: b0 D7 w. ?/ C. F! ]/ V9 l- K
对学生而言,它能使那些有条件的学生,而且将来能成气候的学生,不会因为开不了声而半途而废。发声这个东西, $ L' k4 T/ p# E, G) ]
你悟出道理,
S+ T& d4 {, f9 Y* \
7 W) g, E; H# s3 ?, r G. P$ ]/ E+ U! D; C
它就在你眼前,悟不出道理,犹如大海捞针,难上加难。
6 }0 Q5 Y: H7 c/ S0 s
) _: f% `& {9 v+ o$ [/ R<DIV
/ _5 |' H/ {- e! Cclass=spctrl> 多明戈在上海的演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就是在发音方法上出了问题。很可能他在发音方法上,没有明确的宗旨,没有上升到理$ [9 q# _3 ?: q! \, ^" d6 c
; G/ t% D1 ?: p
) c% U7 t; z& ]( S1 J 性认识。感冒能影响嗓子,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是感冒不到一定程度,不会对嗓子影响的那麽厉害。 0 m: d+ a. m0 @5 O8 L) B' j, W" ^
一般感冒只能影响嗓音的透明度,
! _# s3 E9 ^' R* A& F1 t6 X, O+ G# F, f( m
<DIV 9 ^' o0 w& X( f; E
class=spctrl> 不会影响到演唱不了的地步。就是多明戈正常的时候,他有的发音也有压迫感,没有到声音真通的地步。这与他本人的音色无关。 9 v& I6 l$ O; m# N4 M. C! p' Q
音色' @1 x7 [' Z' A" B0 }
: F ? I; y! C
9 ^/ Q& x; s5 u2 ]5 Z 与是否唱通是两回事,三大歌王的音色各不一样,也不可能一样,一样就没意思了。
7 K6 S3 T4 s& o- a R: q! y
; ~# @) h' v1 H1 R# @) k' R0 e5 X+ J ?3 h* |
多明戈曾在电视中讲,他在演唱当中,是用心去唱,这在京剧界里叫唱情,这话很对,但非常抽象,好象是一个心字, 5 { m3 h$ D6 j# g5 y
一个情字,
& I* E8 l$ O6 W' d& @( ?9 O2 m9 @+ _8 c' C$ \
- ^1 {6 T; k: g+ G* t
就解决问题了。那多明戈在上海演出失声是怎麽回事?心字怎麽不管用了,派不上用场了?所以说,一个心字,一个情字,
6 ?8 a- G# ^4 ?: [& g y都解决不了! M; u; z- G9 } p" T- p. Q
7 `9 H& P8 ?8 S& J4 \
<DIV - w6 }9 A0 D: L+ i$ E( Y+ h9 y, i
class=spctrl> 问题。能把内心深处的情,用声音都表达出来是有前提的,有条件的,有方法和有技巧的。脱离了这些条件,谈什麽用心去演唱,
, {7 B% G; ~. V$ X) f+ y用情& B& t. u( S+ t: n
, M4 l* J9 f/ ^& v) k
! {4 F3 y6 \' ]! ^6 z 去演唱?你表现的出来吗?" a- r7 V3 m8 n) I
& v6 \. h& T7 y5 U, P: ]
6 W: F k5 s" [1 Y3 k" L 声乐中的“海市蜃楼”
+ C1 @" \* p1 M+ F
4 {- c7 S, E5 N3 K2 T! E<DIV
: k" L3 c/ {) b% a& l# P* a2 Gclass=spctrl> 在练习发声当中,尤其是在感觉上出现过大的紊乱,受的伤害比较重的歌唱家,这种人的练声之路,是很漫长的和遥遥无期的,不; W5 \' w) C4 O
5 c. [, D1 s' k: a# \
7 j- g/ Q0 `+ L* U0 G2 ^! ~
是三天两早晨就能解决的事情。
' K; |$ R; D( I- y h4 z# e' j! _# T* ~, `* o- N' M; i
<DIV * K/ f7 {. t" q4 p
class=spctrl> 这种人在练声的过程当中,会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现象,也就是这几天声音非常好,影像一过,感觉全无,这是为什麽呢?是因
) S( Q3 j8 D# [8 R2 d0 Q3 U5 q0 Q
. T% E0 i, l. i" f6 a% O<DIV & ?; ^% M+ W3 R: ^) C
class=spctrl> 为你根本没有找到发音的正确宗旨;也就是要领,不知道你的好声音是怎麽发出来的,也不清楚不好的声音是怎麽发出来的。
, o$ K# e0 k. _/ g/ t: L# @4 i“海市蜃/ t$ _- S; L$ h' }, F& c- x
0 E: Y! x3 T! a8 C. W4 [<DIV 2 ^, U6 S/ o. x
class=spctrl> 楼”现象,一般都是好现象或好的感觉,因为你只是出现好的感觉,上升不到理性认识,梳理不出头绪,也就无法把哪个点当成宗旨。4 c7 k* Q+ B: n8 w
+ l3 h: V9 \, i8 y( {<DIV
- Y" v! x# z# Y$ q* Oclass=spctrl> 对于一个受伤害较重的歌唱家,不管你经验多丰富,多麽聪明过人,也无法使你逃脱“厄运”。一般来讲,这种人在受过伤害之后,+ r2 a; W S: S, N9 X+ \$ i. T J
3 w6 h$ V% Z8 [) t0 k
<DIV 1 `9 ]9 A+ V3 \8 {: a9 v1 a' p
class=spctrl> 还把它当成命根一样,一直在进行研究,探讨,如果能在10年-30年内,把他原来的好声音重新找回来,这应当是奇迹中的奇迹。极有可
7 m4 o3 a2 ?7 `4 \
# R# L7 M) k' D, S& P5 D- E9 W0 v+ V
能一辈子也找不回来,这是极正常的事情。
! |+ G1 U8 v* {& o
# T' G& o8 A4 n( \1 Z<DIV
3 K9 w+ J7 w2 v: g: s# A& Tclass=spctrl> 因为这种人,没有一个正确的宗旨,来指导他的练习过程,也就是检验每一个字或每一个音是否正确。因为这种人,出的毛病都是" y8 G- O5 \/ r( b
6 g: v- _9 e' g2 _9 E
7 P1 V. d6 D/ ?' x h% w 在开声法上,而不是演唱法。他们在练习过程中,就是出现“海市蜃楼”也无大用。明确的告诉你,这种好的感觉, " s4 h: }# x$ X1 s4 N& B0 Y
最多维持一个月,
' W' F) j e+ Z8 [! a. O9 ^9 M$ L; u9 b" s2 V" D
<DIV 3 ~% [' [0 b" d( y: o+ V7 [9 J1 D
class=spctrl> 最少几分钟,好的感觉就没有了;又回到使你烦恼的境地,犹如帆船在海上遇到了无风区,使你无可奈何。这种情况的出现, . J+ ^& {5 m# s% I
是非常可
, X3 c0 A3 F( s. h+ g6 \0 Q! i; T5 C& s1 |. @& ^
2 i/ o/ B& e/ f: k; x1 \ 怕的,它能使你失去信心,失去斗志,失去勇气,失去精神寄托,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p' c8 U* G9 K K
+ w' x1 a* k( L- C( @7 t7 J) I1 [& n# d1 X' ^$ L x
这种人,如果能真正找回来,并能找到正确宗旨,这个歌唱家在舞台上会像佛光一样,出现光环,光彩夺目。
: f1 i) P3 L$ M9 h% Q他是真正的歌唱家,! j) a' S9 f4 l" {1 R4 L
2 o2 p$ r) k2 h( z/ T<DIV
; V( a* O7 |) X0 c" p+ Qclass=spctrl> 是“全无敌”型的艺术家,他的声音一辈子也不会再变,因为他已到了发声上的自由王国。但是,这种歌唱家目前还没有出现过。
% N% e# l- w( x必须( M' x+ {" F& J# ~
1 w. |* Z/ Q n9 w* O$ u6 b$ ^! b
! }8 ~* T0 v, {- [- g# W 指出,有了开声十三法的问世,这种歌唱家一定会出现,而且时间会大大缩短,不再是遥遥无期的,像捉神弄鬼一样, & G2 ?& f$ y9 Q) i# ]) F
打发自己美好的* M8 N+ Q! J0 ?8 e* \
1 ^ d$ ?3 A0 r: v# H4 }
2 Q4 S6 W; s- a/ e( I: Y; N3 _; e 艺术青春。
+ b9 T% c% f8 A" ^. V/ T4 Q- w
" g" Z c# K+ w" _/ e3 r4 x7 ]7 v4 h% x% @3 {1 u
北京京剧院
9 W4 R+ L5 A( `: m& S$ e6 q1 G' y
2 X* V2 B# u9 _+ G
+ m& a! L/ z0 D0 z8 t% h5 X3 ] 薛志清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