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MIDI?
\6 D$ J) }& q0 g! ^2 U % m) N& s+ L" x$ n' j
MIDI是乐器数字化接口(Musical / J9 y+ s( p) D& ]1 i7 c) n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所以说MIDI并不是一个实在的东西,而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标准接口。通过它,各种MIDI设备都可以准确传送MIDI信息。 / I8 T4 X# L* c
$ i. b! [8 A8 Z3 d 2。MIDI文件的实质是什么? $ |7 ?1 h# ?6 l/ t, N! U/ j
) N7 W$ s! r4 y- l
MIDI文件本身只是一堆数字信号而已,不包含任何声音信息。我们知道任何声音都有其波形,如果我们把某种声音的波形记录下来,就可以正确地反映这个声音的实际效果,WAVE文件就是这种形式,它在任何一台电脑上回放都是一样的。但是MIDI实际上是一堆数字信号,它记录的是在音乐的什么时间用什么音色发多长的音等等,而真正用来发出声音的是音源,但是不同声卡,不同软波表,不同硬件音源的音色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相同的MIDI文件在不同的设备上播放结果会完全不一样。这是MIDI的基本特点。但由于MIDI文件体积相当小,所以很适合在网络上传播。但是对于一个专业的MIDI制作者来说,是不可能把自己做的MIDI音乐作品以MIDI格式作为最终产品的,必须把它录制下来,所以绝大多数的MIDI制作者都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录音这个更深奥的音乐工程中。
" q$ M5 p4 P( Q1 M; g0 W6 A. u
7 A3 K1 c3 R) z; E% W! H( v/ K 3。MIDI设备有哪些?
- B+ K' p; [" X8 s0 K" ?& p
+ q: p9 y8 p! d* U6 A9 c+ ` MIDI音乐的基本设备是三大法宝:音源,音序器,输入设备,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别说明这三个基本设备。
+ O+ @; p% c2 }, p3 l: n+ v * i# c% y! i+ [) O; H" [
音源——是一个装了很多音色的东西,所以它是用来发声音的,所谓装了很多音色就是指在一个音源内部有很多不同音色的样本波形,譬如钢琴就有钢琴的音色样本,吉它就有吉它的音色样本。但是音源也很愚蠢,因为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用什么音色发怎样的声音,它好比只是一个资源库,至于如何调用资源不是音源的工作,这项任务是由MIDI制作的心脏——音序器来完成的。 3 H! x* M& h% B/ ~4 i5 ]
音序器——俗称编曲机。它是这样一个设备:把一首曲子所需的音色,节奏,音符等等按照一定的序列组织好让音源发声,它实际上是记录了音乐的一般要素,拍子,音高,节奏,音符时值等,所有的音乐都必须由这些要素组成,音序器只不过是以数字的形式记录下它们。MIDI文件的本质内容实际上就是音序内容。 5 }1 [- C! ?7 b1 [
7 {' w8 S1 j8 O% l
输入设备——如果你只是听MIDI音乐的话就不要输入设备了,而如果是制作的话就得要一个。这其实很容易理解,音序器的内容也必须由人来告诉它呀,为了符合人们原有的音乐习惯,人们制造了各种基于传统乐器形式上的MIDI乐器,如MIDI键盘,MIDI吹管,MIDI吉它,MIDI小提琴等等,你可以按照演奏传统乐器的方式去演奏它们,然后你的演奏便通过MIDI接口被音序器接收并存储为音序内容。所以制作MIDI音乐至少该会一样乐器吧!如果你一样乐器也不会(苦!),也不是没有办法,就是用鼠标点!这样你也可以告诉音序器你的音乐的内容,只是比较苦。
8 |( n, J% N! q
9 l: n$ b. ]" W' H0 d3 f+ a/ F, @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总结:制作MIDI音乐的过程是这样的,在音源上选择一个音色,在输入设备上演奏一段音乐,同时让音序器录制这段音乐,完了以后你的演奏就被转化为音序内容存储在音序器里了,然后播放这段音乐,音源就会根据音序内容用选定的音色播放这段音乐。
+ ?! L9 G8 H4 Y
% U5 A3 U L+ c
6 `/ c) O4 D' a% a 4。三大法宝的实际形式? . a6 I4 ^5 U' U- m, [) V% x6 L
# |( A! q1 u; l& q5 @6 j: V# ] 前面所说的音源,音序器,输入设备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那么它们的实际形式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来详细介绍。
1 v u: d& T& ^9 v& O$ _0 Q 9 e3 U* [) [$ [/ W
音源——分软音源和硬音源。所谓“软”和“硬”就是前者实质上是一个软件,必须通过电脑才能运行,而后者是一个实际存在的设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软音源必须依靠电脑芯片和内存的工作来发声,我们常见的有Yamaha
1 \/ H. p# [! j S-YXG100,Roland VSC88等,和其他软件一样,它们必须在电脑上安装后才能使用。硬件音源是一个实在的东东,大一点的和一个家用VCD机差不多大小,小一点的比一个光驱大不了多少,把它和你的音序器连接以后就可以使用了。事实上,音源可以做得很小,我们普通家用声卡上就有一个小小的音源,而它只是一块芯片,我们能直接用声卡听MIDI音乐就是用它作为音源的。在目前的专业MIDI领域中,硬件音源还是不可缺少的,虽然它完全是暴利产品。(详情见后文)比较有名的硬件音源有Roland % T+ o6 A6 ~+ ], |( Z- v4 ]9 Q
JV1080,JV2080; Yamaha MU90,MU100,TG500等。
1 Q/ l6 f" Q% C4 B , R; V e) Y. p8 Q
音序器——也分软的和硬的。软件音序器也是一个程序,必须在电脑上安装以后通过电脑才能使用。我们应用的很多MIDI制作软件实际上就是音序器软件,如Cakewalk,Encore,Cubase + z O: f% ^" m
VST等。硬件音序器和硬件音源一样,也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东东,体积一般都很小,比一个光驱大不了多少,和音源连接以后就可以控制音源发声了。比较有名的硬件音序器有Yamaha " q. u6 c; |: k# k: i/ ~
QY10,QY700等。和音源不同,在音序器方面,软件音序器早已击败硬件音序器占据了市场的主题地位,不象音源,硬件音源还存在许多方面的优点。软件音序器使用电脑这个大显示器,界面漂亮,实用,一目了然,且使用鼠标控制和操作,点哪儿是哪儿,修改非常方便。而硬件音序器只能靠两只手在面板上啪啪啪按键,显示屏再大也大不过电脑啊!修改音符参数十分复杂,光移动一个光标就要按好多次键,哪有鼠标“刷”一下过去方便!现在使用电脑+软件音序器制作MIDI音乐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硬件音序器现在唯一的用处恐怕只是做现场了,毕竟它体积小,携带方便。不过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硬件音序器还有市场余地吗? 9 O5 x8 g2 r" U8 b, d
1 I H. u0 g( s# _ y7 E- y1 [ 输入设备——这恐怕是现在电脑音乐制作中唯一不能用软件代替的东西了,虽然也有虚拟的键盘,钢琴,电子琴等,但是在电脑键盘上弹奏音符总不是一个惬意的方法吧!而且对于专业MIDI制作者来说,输入设备的手感等是很重要的,因为音乐需要它来体现。
) r: L6 b2 r( q4 r4 B W& U, }9 B
! D# U# ~! Z% I 5。关于“软”和“硬”的比较? 6 Z" t7 L E) j/ v" v7 p
" o. v! e5 M- J- s2 Y% U/ F9 ^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电脑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电脑开始从单纯的文字处理走向处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MIDI制作也是其中之一。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纷纷开发了许多基于PC电脑的音序处理软件,如Cakewalk,Cubase 7 Y" p0 y% `: M( U
VST等,他们的出现使利用电脑制作MIDI音乐成为主流方式,很快就取代了硬件音序器。现在多数人已经取得了共识,就是软件音序器比硬件音序器好。随着电脑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又开发出了软音源,它比硬件音源更廉价,质量却不差,只不过要占用一些系统资源而已,而对于配置越来越高的个人电脑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呢?事实上,一个体积庞大的硬件音源真的值那么多钱吗?肯定不值!音源是什么?不就是藏了几十兆的波形吗?用这点波形发出声音,奔腾芯片难道做不到?应该说,音源不管软的还是硬的都可以做到相同水准,当然也一样达不到采样音色的水准。硬件产品的高利润使厂家对软件的开发有所保留,所以就现状而言,制作MIDI音乐多数还得靠硬件音源,再说硬件音源也确实可以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优质音色和音效。 9 t- ^8 l, c/ D/ e( t: L3 Q7 h' V
$ Q1 J, s# @! D k/ `3 ~9 |3 U 然而,“软”和“硬”的大战在各个方面仍激烈展开,采样器有软采样器和硬采样器,效果器有软效果器和硬效果器,还有软多轨录音机和硬多轨录音机……软件在很多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易用性,低损耗,版本更新,细致性等。而硬件虽也有其优点如稳定性等,但是由于其过高的价格,恐怕会在与软件的大战中吃亏。 , L% Y" J! {) t. I+ g
$ u5 s* h( ^* D8 _+ T- D
6。制作电脑音乐,怎样的配置比较好?
1 S1 X3 C& _7 }) v. z6 W 必须分两种用途来讨论,如果只用来做MIDI,80486以上的机器就可以了。(好象很遥远哦!)内存应该多一些,因为很多软件和软音源会占据系统资源。声卡如果你手头比较宽松就买好一点的吧,CREATIVE 0 S2 D" N$ T$ C5 C4 \( {& L
LIVE的各种版本都可以考虑,如果手头紧也没关系,你可以用各种软音源和硬件音源作为MIDI播放,制作用。用一块很普通的声卡即可,Yamaha
- P: v0 ?" f4 O/ L: u 724可以考虑,不过你的专业知识和功底要高一些。如果要用电脑制作音频,那就应该选择最好的芯片(PIII450—500),很大的内存(128M),有必要的话还要专业录音卡和SCSI硬盘,否则你就等着死机吧! g+ G2 T+ W7 l4 }3 G" G8 ^2 N
- x" `9 D, o- I& y
如果你只想业余时间做着玩,那用一块普通声卡加软音源就可以了,他们已经可以提供准专业的音色,肯定令你满意。 , {4 s6 w; y/ j; j
7。使用合成器制作MIDI音乐与用电脑制作MIDI音乐有何不同?
! |, }7 C/ e- M# U# N+ O
* d& d5 f" A2 v6 R- h7 d9 H1 p& O' _; w 回答是这样的:本质上没有不同,但操作方式上有区别。电脑制作其实只是用音序器软件(如CAKEWALK,CUBASE,ENCORE等)代替硬件音序器,它们的最终成果都是MIDI文件,没有谁好谁差的问题。因为MIDI音乐的“好坏”其实取决于两个因素,1。作品本身制作的优劣。2。播放设备的档次。后者是客观因素,在客观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硬件音序器(合成器)与软件音序器(电脑)都可以做出细致优良的作品,最后还是考验作者本身的制作水平。只不过用软件音序器更为方便,效率更高。 . u% d. I8 v, m3 Q( j
. H" r0 t2 Y) o/ { 还有一点,那就是不论怎样,电脑制作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它的巨大显示器(相对合成器的液晶显示器而言)可以提供一个友好,直观,便于操作的界面。这一点已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可。特别是对于MIDI文件的修改,用MOUSE拖,拉,拽,画,增,删,拷,帖,合,分,存,读比在合成器上按键爽多了。所以说,将来纯使用合成器及硬件音序器制作MIDI音乐的人必将越来越少,而使用电脑的人将越来越多。 / K B D v$ Z2 S( G5 H8 s
% P3 w/ b' t7 U2 c1 D2 d4 H Re:MIDI知识ABC(二)
@! W& a9 ? O( i3 a3 @3 p " q- p P0 I s4 a
6 W2 A4 C/ `( N* F4 ?( @ 1。关于硬件设备与电脑的连接?
" r! c1 p) u. u, @" Y* w 7 R: S& p7 J0 ~+ u# G6 N3 B" j
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一根MIDI
! f t* a; ~$ D& J) t% S CABLE线与电脑声卡上的JOYSTICK口连接,该线的一头是15针的插口,接在声卡上,另一头有MIDI . G3 D. X+ `, o/ l3 G0 k- Y s
OUT和MIDI IN的5芯MIDI接口,把MIDI & }, I! G5 p' S* M) [3 F2 S7 z1 e6 w
OUT接你设备的MIDI IN,MIDI IN接你设备的MIDI
F4 f9 T( m. U OUT(别搞反了)。如果你的设备没有MIDI IN口,你也可以买只有一个5芯MIDI接口的MIDI连接线。(有的MIDI键盘就只有MIDI
% O1 ~. @$ F/ e* V% u OUT口)。MIDI CABLE线在上海价格约为150-200元,如果你有能力也可以自制,这里有线路图(摘自ATTIC小组的网页) # c, u) i Y# m% x8 I
/ c2 T- Q: O6 L8 o 2。合成器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 k' c0 b9 w( f/ m7 F* C/ ?$ m
) Z* {6 r0 d5 R* \7 A3 H; l. I4 Y 合成器自诞生以来,其概念已发生了很多变化。其实最早的合成器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成器,它通过人为地调制各种波的参数来自己合成音色,锯齿波,方型波,滤波器,截止频率,人们每天就和它们打交道,每个演奏者都不象艺术家而象数学家,而合成器的模样也给人感觉是机器怪物而不是乐器。在那时看来,合成器就是一个用来发怪声音的东西。以后合成器记经过了FM,采样音色等发展阶段,到现代,合成器的概念已经不是一个人为合成音色的东西,它拥有大量真实的采样音色可供演奏使用,它拥有自己的音序器可以录制编辑音乐,它拥有MIDI接口可以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有时侯我们可以认为现代的合成器是这样意义上的“合成”,即集音源,音序器,MIDI键盘于一身的设备。你只要拥有一台带音序器的合成器,就可以自己制作MIDI音乐,进行现场演奏等等。然而随着软件音序器的普及和占据市场,合成器的硬件音序器由于它的繁琐而魅力大减,音源,音序器,键盘三位一体的方式受到挑战,商家认识到电脑制作MIDI是将来的趋势,便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一系列适合为电脑配套的合成器,它们省去了音序器,音序任务由软件完成,合成器只提供键盘和音色,这就降低了合成器的成本,受到市场欢迎。又随着独立的硬件音源和和采样技术的普及,有人觉得合成器的音色也是多余的,因为独立音源可以提供更好的音色,于是不带音序器和音色的MIDI控制键盘也随即产生,这类键盘有较强的控制功能,音色用音源的,音序器用软件的,可谓是专物专用,而且只要添加音源或采样器就可以得到更多的音色,更换音序软件就可以使用更强的功能。所以这种“三权分立”的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也是最实惠的。
3 y4 I! m# T! d, a& v' T' M
& ^; Q) m. k: ?5 r) ^ c& N% d" y 3。GM,XG,GS是什么? . ^" m4 p9 F% x8 ?. ]9 l* B+ \; y# x
- M& Q1 k! f4 i6 a( J
它们都是MIDI格式标准。GM标准是他们中的老大,资历最老。GM标准定义了我们最常用的128种乐器,音效和控制器的排列,我们现在从网上当下来的MIDI文件都应该是支持GM标准的,然后你的播放设备也应该支持GM标准,这样我们才能用正确的音色回放MIDI文件,要不然音色排列不对的话,你想象过用点贝司演奏弦乐声部会是怎样的效果吗?至于XG,GS,前者是YAMAHA公司定义的MIDI标准,后者是ROLAND公司的。我们通俗点理解就是人们觉得128种音色不够,于是他们又对GM进行了补充,又定义了128个音色库来装音色,还扩展使用了GM里没有用到的控制器,YAMAHA用了很大的工夫与资金来宣传他们的XG标准,并且开放XG产品的系统码,扩展控制器的控制范围,力争做到XG标准的MIDI作品可以在任何XG音源上正确回放,这当然要求MIDI制作者对XG也要有相当了解,至少能正确使用烦人的系统码。ROLAND的GS标准本质上是与XG一样的,也是对GM的扩展,只是他们的宣传远没有YAMAHA卖力,所以应用得不如XG广泛且熟练。
* g, z7 r# ]7 c7 ^2 r, g + H6 o% D4 K+ x
所以说,如果你的设备支持XG或GS,它们肯定支持GM,但你的设备若只支持GM,就不一定能支持XG或GS。你创作的MIDI作品也一样。 " X! L' R" o3 E
% O: q2 \0 b9 p5 ?* q- B# U9 c6 f 如果你不想通过网络或其它方式让别人共享你的MIDI作品,你完全可以不管什么GM,XG,GS,只要在自己的音源上放出你要的效果,然后录制下来,做成卡带,CD,DAT,WAVE,MP3,RA,别人就可以正确聆听你的作品,什么回放的问题你都不需担心。
; }' q! M* z' U# e# c# J) l
+ e! v/ U" ?' j 4。什么是控制器? 2 i( C5 u$ ~0 I* a! y
: e; r* P3 R. j- @- ], f 控制器也是MIDI信息之一。音序器记录的MIDI信息实际上有两大类:1,音符信息
4 c3 }$ E0 M2 A { 2,控制信息。音符信息前面讲过这里不再复述。控制器就是对音色和音乐的其他参数进行调整,比如音量的变化就是控制器之一,音色的混响有多少,合唱有多少,音色的声象位置是什么,颤音幅度有多少等都是控制器信息。它们和音符信息一样重要,一首乐曲要恰当利用控制信息才会有人性。以Cakewalk为例子,我们可以在Piano
4 x6 Z8 H: @) K& V Roll的下半个窗口中,选择Controller下的Volume(音量),在乐曲的某个地方插入Volume的一个值,如果这个值很小,如10,那么当乐曲放到这里时,音序器收到控制器信号——Volume=10,我们就会听到乐曲突然变轻了,然后就会一直维持这个音量,如果我们在后一小节又插入控制器Volume=127(最大值),那么音乐到了这里就会立即响起来,在没有得到新的控制器信号之前,音乐会以这个信号的值一直保持下去。如果你聪明的话,就能想到,如果在一个小节内连续给音序器一个由低到高的一个Volume的值,那么“渐强”不就出来了吗?对,而且这可以在Cakewalk中轻易地用一根斜线一拉了事。(实际上,我们应该用11号Expression来做渐强和渐弱,这里只是一个说明性演示,具体原因以后再说吧!)控制器中有很多秘密,试一下你的音源的控制器,看看会对音色和音乐产生什么影响,你会对控制器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有时侯还很需要刚才做“渐强”的那种思维,如果你听到有人的MIDI作品中,音乐一会儿在左声道,一会儿又晃到右声道,知道他是怎样做的了吗?接下来给一个MIDI ) G$ J. a9 G6 ~9 A! H
1.0协议对于128个控制器的定义,(摘自ATTIC小组网站) - S! H. C2 U: I* p0 s0 k
s+ `, [# ]/ x7 l7 C) T. P$ e! m 0 音色库选择MSB ' O; \. A$ H- D0 x
1 颤音深度
8 \; V- l% h# |' r" B" Z5 v 2 呼吸(吹管)控制器 , L) C) V0 a, l2 Z4 l& Q5 f
3 -- 8 I. ]% o) n& o' _! ]
4 踏板控制器
3 ]5 ?' k6 G' `( U2 y 5 连滑音时间
% R' D' ]) n. ~6 _* n7 X- i F 6 高位元组数据输入(DATA ENTRY MSB) ) V9 S! B" \$ n6 Y
7 主音量
+ g, t3 I4 ^4 ~. Z) [0 \; { 8 平衡控制(BALANCE) % v; M- y4 B t3 d5 l- C5 c, x; D
9 -- . j V4 T a" S0 ^7 `% J
10 相位调整
) F) L9 S' O u: j" X! S+ C 11 情绪(音量)控制器
7 K* v# `+ g/ U/ c8 n2 H, @ 12-15 --
4 e8 |9 l5 B0 I2 X4 P& g' M. Y$ H5 `- c 16-19 一般控制器(#1-#4)
, M! x, O6 s8 M1 m% @( R3 D 20-37 --
0 Q# M) p( ^# i2 Y# K% r4 b 38 低位元组数据输入(DATA ENTRY LSB) % S r/ Z' f6 {4 w' l
39-63 -- ; s, P% `% k9 U% `
64 保持音踏板1(延音踏板) $ D( J6 u* T/ @0 u7 }( u1 }
65 滑音(在音头前加入上或下滑音做装饰音)
2 |) Q4 m) g3 f$ h 66 持续音 + E; E$ |; p: S* k2 n
67 弱音踏板 ) M! E3 ]9 a3 j# G
68 连音踏板控制器 9 i2 D- r! Y c) h9 Y. u4 y
69 保持音踏板2 ( x4 `$ j/ _) v4 E) h, m
70-79 -- * s* m$ w7 | _( |
80-83 一般控制器(#5-#8) ( p7 v$ o8 ^" u0 z( [8 ~
84 连滑音控制 ( l' ?3 E x9 G9 p
85-90 -- . n+ e s' B) Y: N) B9 ~
91 混响效果深度
. w. `: ]/ K$ @5 U- P4 z5 V 92 (未定义的效果深度)
1 q& k$ g( s1 i/ F 93 合唱效果深度
" I- P9 _, Q. j2 c" c6 [ 94 (未定义的效果深度)
* {1 F! w' H7 N2 i 95 (未定义的效果深度)
1 } A' }' _; ] y9 Q. {# ^( b/ s 96 数据累增
% J z) \3 y; M" f( b 97 数据递减 0 H9 d# i$ i; k0 r/ p8 X9 [
98 未登记的低元组数值(NRPN LSB) 2 E/ T' D% A% ?6 }( Q
99 未登记的高元组数值(NRPN MSB) 7 u* g# Z/ ^& H1 s z) ]7 B) f: V
100 已登记的低元组数值(RPN LSB) & d# G& P3 ^2 p0 J- u- N$ l
101 已登记的高元组数值(RPN MSB) ( U u0 g( L f7 q
102-120 -- . b( J; o9 Y8 d! V
121-127 保留给轨道模式信息用 $ I6 i$ ]' w. w! h5 A
- M. Z |7 Q) g4 `
Re:MIDI知识ABC(三) ! G0 b. t3 W( d' P
5 L* T3 q( ]$ c8 u& b7 ~
# z, C% G) u6 R! C
1. 关于MIDI音源,采样:
9 z. A4 i# H4 y5 y! }
2 z9 n* f0 B6 m8 K 当我们得到了一台合成器或音源,我们就会迫不及待地试听它们的音色,然后你就会在兴奋与失望之中徘徊不定.因为有些音色非常逼真而有些则差强人意.那么这些音色是如何得来的?为什么有的很好而有的很一般?是这样的,如今的音源的音色均是采样音色,和过去的FM合成等有很大不同.过去音色制作我们就不提了,就说现在的采样音色吧. " `) T7 A. V* s
. a2 s. }( }* k, @
MIDI音色是这样制作的,先在一个真实的乐器上录制一个音符,比方说中央C,然后把它"数字化",成为一个样本,这个样本可以被MIDI信息触发,也就是说如果得到一个要求发中央C的MIDI信息,这个音就会发出.这个过程称之为"采样".采样样本可以存储在某个媒介中,类似内存.好,然后我们作以下推论:假如我们把一个乐器音域里所有的音都采样下来,不就制作成了一个乐器的音色吗?----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而且几乎不可能如此也没有必要如此.因为这样一来采样样本将会大得惊人,没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更重要的是使得产品的成本急剧上升,是非常不利的.而且话说回来,就算每一个音都采样,制作出的音色不见得就和真乐器完全一样.所以一般都是用这样的办法,就是用一个采样样本带动其周围正负n个音发声,也就是说我们采了一个中央C,那么#C音就不会再采样,而是通过改变数字化的C音的参数使其发出#C这个音高来,同理可以得到低半音的B音.当然我们可以继续延伸下去,这样我们只要一个采样就可以得到整个音域的音色.---但是,这样又是不行的,因为离采样样本越远的音就会越不象.甚至会到完全不象真实乐器的地步.这样的音源当然不会令人满意.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折衷的方法,就是在乐器的音域里划分几个区域,每一个区域由一个采样样本担当发出该区域音色的重任.这样一来样本容量不会太大,而音色则可以令人满意.当然,实际的音色制作没有这么简单几步就了事,还有LOOP的设置和其他各类参数的调整.然后音色的好坏与其制作指标的辩证关系就出来了:采样样本的大小是影响音色逼真度的重要指标但不是绝对指标. 7 i6 u& O: p9 |% j6 R3 l6 p
4 c; `8 @! T' i/ s- E2 ]* g0 R
接下来我们会涉及MIDI音源中的一个特殊产物----采样器.它提供了人们自己采样,制作音色的空间和可能.和普通音源不同,买来的采样器是没有音色内置的,它只有一个可以加载音色的空间,另外提供给你自己采样的功能.我们一般有两种方法使用采样器,一是用和采样器配套的音色光盘,直接让采样器读取光盘里的音色就可以了.另一种是自己做音色,你可以把敲击家里大铁锅的声音录制下来,变成一个样本,作为一个打击乐器音色在音乐中使用,你也可以对着话筒轻柔地说声"我爱你"然后录制下来,作为一个样本,然后就可以用你的MIDI键盘弹出你的倾诉了.总的来说,就是凡是声音,都可以录制到采样器里变成一个音色,然后我们就可以用MIDI键盘演奏这个音色.不过采样器更大的用途是用来得到逼真的音色,前面我们说了,音色样本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色的逼真程度.一个普通音源的内存要容纳所有音色的采样样本,自然会影响到音色的逼真度.而采样器的存储空间是我们可以自由调用的,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空间都用来加载一个音色样本(采样光盘就是提供这种大型样本的),一个乐器的样本就可达30M甚至以上,几乎达到了一个音源所有样本量的总和.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非常优质的音色.这一点是普通音源无法达到的.当然采样器由于空间有限,当我们以后要加载新的音色时,就有可能要覆盖掉原来的音色.所以如果一首乐曲用到了采样音色,基本上每次播放前先要加载一遍音色才能正确播放.
; p% M# Y7 w# A: l" ~& Z N6 J
2 \# S) o" p8 _( c R0 n( l; V 可以这样说,使用音源+采样器是制作音乐的最好手段.另外,采样器已经开始从硬件向软件过渡,优秀的软件采样器如Gigasampler,
% e3 \+ X; Q9 K0 x Reality等开始流行起来,也许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去买硬件采样器了 " P! c$ C' q* h) r4 l% m
2. MIDI信息 0 z8 Y! s! E) K/ V
' U7 x+ s, E, @ c* \2 G2 s7 o
MIDI信息主要有两类:音符信息和控制信息.我们讲到这里了,我还必须重申:MIDI音乐,所有设备之间传送的只是一堆MIDI信息.我们先说音符信息. 9 b3 @+ @4 H& I& ?8 ?) O& q
% V$ |3 L0 V9 H. Z, `, v 如果你看到有个人用电子鼓敲出一首乐曲,如果你看到有人用MIDI吉他弹出钢琴曲,如果你看到有人按下MIDI键盘的一个键,就听到一首你熟悉的歌曲的片段,你不必感到惊异,只要知道了MIDI传送的只是一堆信息,然后音源收到后就发声音,那么一切都好理解.电子鼓里的每一个镲,每个鼓都可以看作是MIDI键盘上的一个键,他们分别发出不同的MIDI信息,如果我们为他们对应上相应的打击乐的声音,那么敲出来的是架子鼓,如果让它们对应音源里的其他音色,那么发出的就是其他声音,就如前面所说的采样,如果我把CD里一首歌曲的片段录制下来成为采样音色,定义用C4这个音高的音触发它,当我们按下合成器的C4(中央C)键时,这段音乐就会播放.因为采样机收到了相应的MIDI指令.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输入设备弹响无数个音源,而这个输入设备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一定是键盘,可以是鼓或吉他或吹管.由于这些音源都通过MIDI线连了起来,只要收到指令就会发声.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输入设备就如同一个总控制台,一个指挥家,我要谁发什么音色,谁就得照我说的办.输入设备的形式是外在的,而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传送着所有音源都可以接收的MIDI信息. 4 ~7 G2 t$ M7 v1 x r
4 O8 x4 d, F$ b" M6 O 接下来说一下控制信息.对于人类来说,音符信息比较直观,因为你可以听到。而控制信息我们有时无法察觉,只有通过查看MIDI信息的方式发现它们。但对于电脑,音源而言,他们的地位是相同的,反正都是MIDI信息嘛。控制信息中有一类称为"控制器",共有128个,一般是被定义下来的,不能改变.还有剩余的一些控制信息是我们可以自己定义的,如Pitch 0 O+ h8 b7 O. v1 j$ h) Q" f
Bend,Modulation,After touch,他们实际上是可以由使用者自己决定其效果的.这个比较复杂,以后再说.后面我们着重讲常用的,也是已经定义好的128个控制器.在音乐制作中,不使用任何控制器作出的音乐基本上肯定是呆板的,没有生气的。人们定义了127个控制器位置供制作者使用,但实际上其中还有一些号码没有对应上控制器,等待将来厂家的进一步开发。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下常用的控制器 ! |% ~8 \* v+ \- g
4 c- D& G7 A; b' r# u z8 G3 p'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