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1|回复: 0

南音的兴衰

[复制链接]
听歌唱曲 发表于 2018-6-25 07: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放后,南音事业蓬勃发展。
南音社团不仅有业余的组织,还有专业的组织。
如1960年由视南音为无价之宝的王今生市长一手创建的泉州南音乐团,40多年来,不仅培养造就了一批南音专业人员在各地区发挥骨干作用,而且在各种赛事及访问交流活动为泉州争了不少荣誉。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常年活跃在街头巷尾的众多业余南音社团,与群众的接触最为直接,也最受群众的欢迎,他们为泉州南音的普及与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泉州市南音爱好者、华侨、华人也不时给他们以各方面的支持与经济赞助,为弘扬泉州南音事业而作了可贵的贡献。
三五成群,家庭式的南音演唱在泉州最为常见,可说比比皆是。以曲会友、以声传情是弦友们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选择。
主人们对待来者,不管初交或深交,都会奉茶施粥,若遇知音还会备办酒席招待。
南音的艺术魅力让他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和谐。
广州著名粤曲撰曲家陆风先生表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失明人演唱的地水南音一度流行于广州的茶楼妓馆。
后来小明星、月儿等女伶当红,城市中的说唱传统渐渐被女伶所压倒,地水南音显出消退之势。到了四十年代,地水南音多见于乡村中的“七姐诞”活动。
如朱村这些近郊农村,每到七夕就会请一些失明艺人到村里唱一两个晚上,通宵达旦。
演唱的多是《背解红罗》、《大闹广昌隆》等热闹曲目。
共和国成立后,提倡新文化,充满“旧气息”的地水南音就不合时宜,渐渐消失了。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4-5-31 14:38 , Processed in 0.117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