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4|回复: 3

请教江南春老师

[复制链接]
潇湘琴魔 发表于 2006-8-5 01:02:00 | |阅读模式
<p>一口气听完了江老师的作品,十分激动。为江老师的配器大为折服,多希望您能教教我们。&nbsp;在上面谈谈配器的一些想法,讲讲您是如何迅速提高自己的配器水平的。另是否能将《天堂》、《相遇》、《月光〉、〈花瓣雨〉的MIDI贴上来,让我们认真分析,多多学习。&nbsp;&nbsp; 我的邮箱是<a href="mailto:zhanghou99@126.com">zhanghou99@126.com</a>再次谢谢!</p>[em02]
江南春 发表于 2006-8-5 07:42:00 |
感谢潇湘琴魔朋友对我的肯定。<br/>其实叫我来谈经验什么的,我还真说不出什么来,因为我现在仍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就说说的学习、练习的过程吧。<br/><br/>从我做第一首配器至今已经将近四年了,四年间做的配器不过50首左右,平均一个月一首的样子。在学习的过程也遇到到过迷惘(包括现在也是),提高的过程实在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论坛上不少朋友的帮助,在此也趁这机会表达一声感谢!要说捷径,我实在谈不上有什么捷径,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多练、多想,边练边学边总结。<br/><br/>我个人的体会是,一要理论结合实践,要舍得花钱买书(其实买书相对于买电脑硬件便宜多了),网上网友们写的教程虽然不少,但都相对比较简单,买些专门配器方面的教程就详细多了。在看书的时候,很多东西都看不懂或理解,但有点印象,这时我一般先不理它,把理解了的东西应用到配器中去。有时做了几个配器以后再回去看书的时候,往往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那些原先没理解的东西,通过实践领会了,这个印象是很深的。<br/>二是多听,听别人的曲子是怎么做的,有时甚至可能参照某首风格相似的曲子进行配器,或借鉴其感觉,或借鉴其和弦的走向或演奏方式(分解是怎么分解的,柱式又是怎么结合的),或借鉴其鼓的节奏型,等等。这有点像扒带,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常常能使自己得到很大的提高。<br/>三是多研究别人的midi,除了研究配器之外,还可以研究其制作,比如某种效果是怎么做的,相关参数是怎么调的,等等。这点不仅可以提高配器水平,还可以提高制作水平。<br/>四是多和朋友交流,不要怕批评。有时候,也许朋友一句善意的批评可以让你受用一辈子。<br/>第五么,好象没了,呵呵<br/><br/>至于你上面说的那些歌曲的midi,发上来完全可以,不过由于各人所用的音源不同,听起来的效果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br/><br/>
 楼主| 潇湘琴魔 发表于 2006-8-5 19:27:00 |
谢谢江老师的及时回复,您的学习经验很好,能否推荐几本配器书籍,我买的都是一些软件使用书籍,缺乏配器方面的书籍,尤其感受到给流行音乐配器的压力,钢琴的伴奏十分呆板,吉他和弦、配器技巧毫无特色,我也爱分析一些MIDI作品,也做过一些扒带,可记忆不好,捡了芝麻又丢了西瓜。 真得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江南春 发表于 2006-8-6 23:35:00 |
《实用小乐队编配法》  龚耀年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br/>《流行音乐和声技法》  蔡松琦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br/>《配器法基础教程》   高鸿祥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br/>《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 于苏贤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br/><br/>第一本书更浅显一点,更容易懂,而且是适用于电声乐队的配器的,第三本书是传统的配器教程,以管弦乐队的配器为主的,相对更深也更不容易懂。第二本、第四本是针对性比较强的,自己可以考虑从哪本书先入手。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4-6-12 15:46 , Processed in 0.11530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