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52|回复: 69

我若是大老板大领导就只征集好歌词 文/天成●●●●●●

[复制链接]
天成 发表于 2013-5-27 09:07:00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成 于 2013-8-15 12:15 编辑

                                                             QQ图片20130527211128_conew1.gif    
       这幅动感插图,我稍微做了些图面修改,加了一些文字和闪图。只做文章配图的装饰,其中征集歌词的内容是虚构的。


    开场白
   看到黄金昌老师创作一首征集歌词因暂时没有人来作曲而心焦,原先我也有过这样的感受。现在已经无所谓了。好在最后翻看跟帖时看见有 高福友 老师作曲,总算他的期盼实现了。
没人谱曲的歌词 曲网怪怪的了。
http://www.zuoqu.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4157&fromuid=67302

   情景交代:
   可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有多少单位和机构,只对好歌词征集感兴趣的?不求作曲和演唱。我会举双手赞成和拥护。其实我要狠狠地诅咒这个败坏的社会风气。一个民族若是连歌词都不重视了,还有什么希望?现在是只讲演唱,各色各样的电视,网络演唱会铺天盖地,层出不穷,可提升了中华大地的音乐在世界范围的知名度了吗?没有,连一个都没有。以后也难以有(若是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的话).是否造就了众多的草根音乐人了吗?也难以涌现。
因为歌词被几十年忽视,就无法出好歌,流传。话虽然说得有点过,但事实就是这样。好歌,不多啊。朱继霖老师的话说得很对。看网址链接跟帖有他的留言。
征集歌曲两重天,良莠不齐须睁眼 文/天成●●●●●●
http://www.zuoqu.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5852&fromuid=67302
摘录唱响中国耗资数亿元,有没有了‘炒香’中国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在老百姓眼里搞这样空前的推广活动无疑是劳民伤财,乱花纳税人的钱;从专业人士和词曲爱好者的角度看,这种活动极大的伤害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破坏了社会的公正,公平,公开的信誉和理念。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唱响中国’是炒臭了‘中国音协’的名声;炒坏了社会征集活动的风气;炒滥了行业内的潜规则,于是全国各地纷纷效仿,才有了今天这样的不良局面。
   
   中心思想:
   要是我作为大老板或者是大领导,就会加大力度征集好歌词,将作曲,演唱放一放。只缘能征集到上佳的好歌词了,还怕在中国没有音乐界的人来作曲演唱?笑话。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在中国没有能人或者没有人来为这些好歌词作曲演唱,那就在全世界华人中,在其他民族中邀请作曲演唱。我相信唯有先大量征集好词,才能激发百万人来踊跃创作。但现在的局面却不是我想象的这样。音乐界的发展是虚荣的发展。如今,只要搞个什么征歌,几乎都需要作曲(或者演唱)小样。可到现在由于通过征歌而扬名世界,中国的歌曲有多少呢?不是没有,而是很少。朱继霖老师也看到了着一点。大家也会心知肚明的。所以,我说现在的征集状况是很愚笨的,或者说是故意为之,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征集,大有不良图谋。(点到为止)。

有好歌词在手,(向全社会公布,监督,评论,出版书籍和在报章上刊登,也可以利用电脑,电视,广播,微博等等现代和传统的媒体播出---尽量杜绝伪劣作品----只要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地挑选到佳作,势必会在中国掀起一场歌词创作高潮。)再有的放矢的邀请专业的音乐人士作曲,演唱,避免许多作曲,演唱滥竽充数的局面,更会极大地激发专业和业余的曲家,歌手全身心地投入与修炼之情。是最佳的音乐发展之路。可以节省许许多多时间和精力乃至金钱,并且容易发掘人才和培养人才。更可以创作出中国级,世界级的音乐作品。不是吗?大家讨论。不足之处请指教。

  演绎高潮:

   蓝血球 发表于 2013-5-28 10:58

   黄金昌老师的词是好词,但是需要制作CD小样,这个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叫太坑爹了

  是的,
蓝血球 老师的观点,我同样赞成。

  所以,我坚决反对现在很流行的的一种征集方式。一首好词非要有作曲小样,如此是方便了评委的工作,却加重了词曲家的压力和经济负担。既然有好词,就应该首先看词。没有过关的歌词,作曲的老师朋友们也会舍去或者懒得作曲。只是有时含人情关系难以推脱,故此这样做出的曲也往往是敷衍和打发的。其实无形中也增加了评委的聆听的多余时间,消耗了许多无意义的精力。另外,由于被要求作曲伴奏的小样或者演唱小样,于是不可回避地出现了问题-------这是很久在网络上讨论过的,却依然难以甚至无法解决的难题-----小样的费用。一般词家不会考虑这个额外的费用,作家又不好意思出口,怕伤了感情和友谊,可不做小样无法得到评委会的认可,接受,尽管创作了好的或者比较好的曲谱,还是会被冷落的,是无法逾越的障碍。一旦(其实是常常)所做的cd或者网络传递的伴奏小样等,无缘入围,对词曲家是一种无端的损失,包括时间,精力和经济的损失,也涵盖心灵的损伤。假如得奖,奖金的分配也会纠结词曲(含歌手)的关系。都是因为征集需小样而产生的弊端。再说,他们之间在投稿时主要的希望是冲着获奖而去的,当然也有名落孙山的思想准备,可往往是希望大于失望,故此,多次的经济损失积极性就必然会消沉。早就想向音协等机构提个建议,就是先严格评选歌词(前提是在绝对公开,公平,公正的情况下进行),相比较而言,歌词创作在经济方面花费不多,时间和精力上消耗是看人看作品。这样前期花费不多,就算不入选,总体上不会受多大打击。以后酌情参加或者再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抑或不予理睬就是了。等到真正的好词评选公布后,征集办再发邀请作曲和演唱。唯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出上佳的作品。因为曲家百分之百知道是经过层层筛选后展示的好作品,自然激情会高涨,潜能会发挥。并在小范围里为入围的歌词作曲,当然愿意投入和付出,即便不被入围和获奖。也无怨言。毕竟,在“三公”的情况下竞争,是正常的。评委会要做的是只在这些作曲的人中以专业的眼光,负责的态度,良好的道德,无记名投票,效果就会非常明显。对我国的音乐事业岂不是做出了不同凡响的贡献?!

    我哪一天是大老板大领导,当然会这样做的。只是现在还是个奢望。这对有钱有权的单位和机构再次举办征集歌词歌曲,提个思路吧。我相信是最佳的途径。

   中间插入:
   文章搁笔后,在跟帖里见到 朱继霖 老师的留言,真令人发愤啊:“ 事实上许多‘大款’征集单位如:中国音协及其下属单位都是(想)拿好歌词,不要曲谱的,因为他们缺的就是歌词啊!这是一种强势压弱势的垄断做法,大腕曲家都有‘音乐基地’或公款报销投入大量资金做演唱小样,而平民百姓要投资却得掂量掂量啦。说穿了就是不要你的曲,就要你的词。”
   想着要是这样的企图,再回望整个音乐界对歌词的轻视现状,还的确让我陷入矛盾,困惑中了。这是否该成立一个单独的中国作词协会呢?或者在音乐家协会下面设立一个中国词家协会?由它来负责征集歌词,那就名正言顺,正统了。查看网上资料,没有这个官方的单位,只有一个网络性质的民间组织(2009年初举办过首届歌词比赛活动,以后也没有下文了)。看来,一系列的征集歌词歌曲的单位热衷于所谓的征集,好歌词是征集的核心,但源于历史和现实的人为因素,导致了歌词创作地位的衰落,是难以甚至是无法与作曲演唱貌美的,故此,没有哪个单位有雄才大略为获奖的歌词颁发超过作曲演唱荣誉的奖励。更使歌词置于从属,低下的地位。百思不解的是既然歌词被冷落,为何歌词又是征集的核心呢?这定然有原因的,唯有一张窗户纸没有被捅破。。。。。。哈哈。但愿创作歌词的人从此扬眉吐气。其实作曲的发展乃至歌手的火热是与歌词的创新,精彩相辅相成的。音协和众多的音乐网站视不重歌词只是一种假象------作曲网及极少数词网在这方面独具慧眼-----例外,重点培养,鼓励和造就了不少的草根词家,而这假象却严重打击了歌词作者创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样也阻碍了音乐事业的繁荣昌盛。

   
后续补充:

   作曲网,建立和发展已经有十年了,我加入作曲网也超过三年了(记得开始发我第一篇帖子是在2010年3月),这期间未见到过中国音协的领导和著名的娱乐圈的明星们加入我们这个网站,也许来过,也许我不知道。总之,他们与作曲网没有多大关系,或者说作曲网对他们没有多大影响力。但曾经台湾歌星李宗盛登陆作曲网是事实,也在此与八位网友交流,发表了简短的留言。那是去年五月的事。作曲网在音乐网上是知名的,在乐迷中是创作歌词歌曲很好的平台。名声还是非常不错的。尽管有人不喜欢泡在这里,离开了,个人兴趣,感受,追求不同,属于自然现象。毕竟如今音乐的网站多得是,选择是必然的。可为何中国音协和属下的机构及演艺圈的名人不来此地做客,交流,探讨,指导等呢?请大家发表各自的观点。看看是不是能发现一些问题(网站的或者音协的或者其他圈内的)?加以避免和改进。

    全文结束:
    帖子 ,似乎有点零零散散,没有阐明主题,但我以为引申的内里的话题还是有所关联的,层层推进的,相互渗透的,形散意不散。是围绕歌词而展开思考的。歌词就像是一幢楼的根基(有人可以幻想建造空中楼阁,那是难以成为主流的也是几乎无法实现的),曲子便是构筑的砖瓦等材料,演唱则是内外装潢,网站犹如物业管理,唱片公司,音协和娱乐圈等单位,机构的加入好比楼盘销售,相互间紧密联合,多方协同营建,推广,定会引得广大的购买者的青睐。若是轻看其中的一项环节,势必导致整个楼盘滞销或者无人问津。源于此,我还是呼吁各方各界格外注重歌词的创作,因为它才是音乐事业不可或缺的基础。只要我们将歌词创作放在一定的高度,由此而来的各项配套工程也就活跃和兴旺了。


也许难以结束该文章:
网友新的帖子佐证我的观点:(天天向上也 2013.8.15发帖)

先征词后征曲符合科学发展观
到曲网参加商业征集活动已经有半年有余了,我发现有这么一个规律,凡是当地举办征歌活动先是征集歌词的,参加者明显踊跃些。这是因为,很多词作者不愿意陷入谱曲做音乐小样的繁琐事务中。而作曲者也是有苦衷的。好不容易给看好的词作谱上曲参赛,结果,歌词没有入围,白白浪费了精力和感情。如果要是征集单位急写歌者着所想,先把好的歌词确定下来,再有针对性地征集曲谱哪怕是标准的专业的音乐小样都是可以的。否则的话,动员全国那么多人去盲目地去制作音乐小样有意义吗?这和国家提倡的勤俭之风是相悖的。因此,我相信这是一个共赢的事情。不是吗?大量的歌词配着曲谱飞到征歌办,有的还要亲自到邮局挂号快递征集稿件,寄发收发,这个过程,你想,要牵动征歌办多少精力,要无端耗费多少参赛者的财力和精力,而最后还要眼睁睁淘汰多少成品半成品,这样的劳民伤财的事情我们想,是大家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而如果先征词就不一样了。如果歌词入围被选用了。词作者和曲家都会积极配合下一步的配曲工作。岂不是三全其美?因此,希望全国各地的征歌征集单位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尽量按照这个行业的规律去运作,让这个行业更规范更和谐。让写词的全心全意去写词,让作曲的全力以赴去谱曲,让歌者倾情投入去歌唱,各负其责,专业的事让更专业的人去做,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希望大家共同遵守商业征歌活动法则,共同转发到每一个征集单位的电子邮箱里,广而告之,功德无量,谢谢各位!



天天向上也 发表于 2013-5-27 09:31:07 |
支持老师的建议1我在200首习作之内之只热衷歌词写作,我的任务就是把歌词写好,这是老天赋予我的责任。其余的由更专业的人士去完成。不要强求写歌词的去完成它难以完成的次要事情。大陆应该向台湾这方面看齐
 楼主| 天成 发表于 2013-5-27 10:06:56 |
本帖最后由 天成 于 2013-5-27 10:07 编辑

中国现在音乐界最大问题就出在忽视歌词的创作。古人还格外看重文字的,即诗歌。诗词呢。
问题不是好词难求,而是根本就不重视歌词。在5sing网址尤其是这样,我发过一文,给5sing的建议,他们连回复我都没有。

盼望基地考虑我的建议,改进文字板块的设置http://user.qzone.qq.com/934177447/blog/1369447754

吃饭,连米都没有,还吃什么?
再好的宴席,连油都没有,怎么烧出佳肴?
政府不重视是根本原因。
.
南风常起 发表于 2013-5-27 10:36:48 |
同意天成老师的意见!除了搞一些好词征集活动,作为词作者自身,也要克制不良征歌和浮夸媚俗风带来的诱惑,宁可忍受一时的寂寞,也要努力在写作上下功夫、动心智,多写写有故事、有情感、有长久生命力的好作品,不求数量的堆积,但求质量的突破,有了好米,不愁烹不出好饭。实际上许多曲作者面对那些情不由衷、概念罗列、甚至是无病呻吟的词,也是很闹心、很纠结、毫无冲动,更别说好的灵感,在这样的情绪下,还能有好旋律出来吗?当然曲作者也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这是题外话了。
黄金昌 发表于 2013-5-27 10:42:10 |
观点正确。支持罗老师的意见!!!!!!!多么希望罗老师有一天成为大老板、大领导啊!!!!!!
杭州余尔 发表于 2013-5-27 12:33:17 |
支持,欣赏
老朱 发表于 2013-5-27 12:43:42 |
本帖最后由 老朱 于 2013-5-27 13:04 编辑

娛乐至死,殃及词, 曲界.
也不必纠结.词曲同征的,退让就是了.
休息,也需要.
天天向上也 发表于 2013-5-27 18:57:49 |
真的说到我们心里去了
shenzhou 发表于 2013-5-27 19:18:19 |
赞成天成师友的观点!
北斗风 发表于 2013-5-27 20:31:39 |
倘若只能是倘若,好些时候好作品不但没有好归宿,还得不到好下场。想开点儿吧老大哥,我坚信五百年后社会风气会好起来的,呵呵。
杭州余尔 发表于 2013-5-28 10:46:44 |
主如是说,空虚,空虚,万事都是空虚。
蓝血球 发表于 2013-5-28 10:58:56 |
黄金昌老师的词是好词,但是需要制作CD小样,这个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叫太坑爹了
 楼主| 天成 发表于 2013-5-28 11:31:13 |
本帖最后由 天成 于 2013-5-28 11:42 编辑
蓝血球 发表于 2013-5-28 10:58
黄金昌老师的词是好词,但是需要制作CD小样,这个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叫太坑爹了


所以,我坚决反对现在很流行的的一种征集方式。一首好词非要有作曲小样,如此是方便了评委的工作,却加重了词曲家的压力和经济负担。既然有好词,就应该首先看词。没有过关的歌词,作曲的老师朋友们也会舍去或者懒得作曲。只是有时含人情关系难以推脱,故此这样做出的曲也往往是敷衍和打发的。其实无形中也增加了评委的聆听的多余时间,消耗了许多无意义的精力。早就想向音协等机构提个建议,就是先严格评选歌词(前提是在绝对公开,公平,公正的情况下进行),然后再发邀请作曲和演唱。唯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出上佳的作品。因为曲家百分之百知道是经过层层筛选后展示的好作品,自然激情会高涨,潜能会发挥。并在小范围里为入围的歌词作曲,当然愿意投入和付出。评委会在这些作曲的人中再次用专业的眼光和负责的态度及良好的道德,无记名投票,效果就会非常明显。对我国的音乐事业岂不是做出了不同凡响的贡献?!
宝宝吉祥123 发表于 2013-5-28 12:15:40 |
天成老师的一席话,一针见血。说到点上了。
天亦 发表于 2013-5-28 15:20:24 |
现在征集内幕太黑暗,唉,,,早就写不下去了天成老师说的对,该重视一下歌词的质量了,很多歌词都是千篇一律,着实让曲家很纠结{:dizzy:}{:dizzy:}{:dizzy:}
 楼主| 天成 发表于 2013-5-28 16:55:09 |
天亦 发表于 2013-5-28 15:20
现在征集内幕太黑暗,唉,,,早就写不下去了天成老师说的对,该重视一下歌词的 ...

增加了一些具体的想法,还盼大家评论。并望提出更好的可行的建议哦。
天天向上也 发表于 2013-5-28 19:25:21 |
黄金昌老师的词是好词,但是需要制作CD小样,这个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叫太坑爹了--------天成老师的话算是说到我的心里去了
朱继霖 发表于 2013-5-29 08:27:36 |
事实上许多‘大款’征集单位如:中国音协及其下属单位都是拿好歌词,不要曲谱的,因为他们缺的就是歌词啊!!!!
朱继霖 发表于 2013-5-29 08:32:07 |
天成 发表于 2013-5-28 11:31
所以,我坚决反对现在很流行的的一种征集方式。一首好词非要有作曲小样,如此是方便了评委的工作,却加 ...

这是一种强势压弱势的垄断做法,大腕曲家都有‘音乐基地’或公款报销投入大量资金做演唱小样,而平民百姓要投资却得掂量掂量啦。说穿了就是不要你的曲,就要你的词。
天亦 发表于 2013-5-29 10:35:59 |
本帖最后由 天亦 于 2013-5-29 10:37 编辑
朱继霖 发表于 2013-5-29 08:27
事实上许多‘大款’征集单位如:中国音协及其下属单位都是拿好歌词,不要曲谱的,因为他们缺的就是歌词啊! ...

垄断不可怕,可怕的是垄断后竟出垃圾作品,现在的有很多作品只注重包装(配器很丰富),不注重内涵(音乐的内在美),可能时代变了吧,作品太商业化了,潜心坐下来搞音乐的少了,甚至被饿死了,唉。。。这样的环境氛围能出什么好歌啊!!!我激动了。。。。。。我跑题了。。。。。。。我接受批评。。。。。。。
 楼主| 天成 发表于 2013-5-29 11:17:52 |
这篇文章,非常值得音乐界的各种人士浏览。是全新独特的观点。剖析了歌词是征集活动隐含的核心。不看就是损失。
蓝血球 发表于 2013-5-30 10:25:24 |
天成 发表于 2013-5-28 11:31
所以,我坚决反对现在很流行的的一种征集方式。一首好词非要有作曲小样,如此是方便了评委的工作,却加 ...

制作小样可以接受,但是需要刻录成CD就接受不了,直接用电子邮箱传不就行了?难道那些评委们都是老古董,不会用电脑吗
 楼主| 天成 发表于 2013-5-30 10:43:02 |
本帖最后由 天成 于 2013-5-30 10:45 编辑
蓝血球 发表于 2013-5-30 10:25
制作小样可以接受,但是需要刻录成CD就接受不了,直接用电子邮箱传不就行了?难道那些评委们都是老古董, ...


不会用电脑绝对不是理由。他们的组委会完全可以配备懂电脑的人员。再说,就算不会电脑,其他的工作人员是能调好播放器的,他们只需点击即可。
 楼主| 天成 发表于 2013-5-30 16:55:28 |
作曲网,建立和发展已经有十年了,我加入作曲网也超过三年了(记得开始发我第一篇帖子是在2010年3月),这期间未见到过中国音协的领导和著名的娱乐圈的明星们加入我们这个网站,也许来过,也许我不知道。总之,他们与作曲网没有多大关系,或者说作曲网对他们没有多大影响力。但曾经台湾歌星李宗盛登陆作曲网是事实,也在此与八位网友交流,发表了简短的留言。那是去年五月的事。作曲网在音乐网上是知名的,在乐迷中是创作歌词歌曲很好的平台。名声还是非常不错的。尽管有人不喜欢泡在这里,离开了,个人兴趣,感受,追求不同,属于自然现象。毕竟如今音乐的网站多得是,选择是必然的。可为何中国音协和属下的机构及演艺圈的名人不来此地做客,交流,探讨,指导等呢?请大家发表各自的观点。看看是不是能发现一些问题(网站的或者音协的或者其他圈内的)?加以避免和改进。
 楼主| 天成 发表于 2013-5-30 17:15:37 |
本帖最后由 天成 于 2013-5-30 18:25 编辑

再次与大家分享和讨论文章内的一些要点,引发思考,盼得到某些答案。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4-6-14 01:14 , Processed in 0.165944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