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76|回复: 61

《歌词写作之十忌》

  [复制链接]
踏浪而歌 发表于 2005-7-10 0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歌词写作之十忌</P>
<P>   _______作者:踏浪而歌</P>
<P>   某在长期的歌词创作中,习惯手记。对创作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弊端,小心铭记,以帮助自己不蹈覆辙,今将手记简而洗出,总结出写词九忌,希望能对大家写词也有所补益。
   此八忌为:
   熟、散、叠、虚,离、谜、贴、肿、骨、断。
   </P>
<P>    一、熟:一位音乐大师,在听一个钢琴手弹自己创作的一支曲子,大师冥神静听,十分投入,并时而起立脱帽施礼。钢琴手大惑,问,大师何为频频施礼。大师一笑答曰:我一次次地见到老朋友,怎能不施礼。大师所说的老朋友,当然指的是非常熟悉的旋律。我在这里指的熟,即是歌词的语言句子。我们的论坛题材较为单一,似是而非的“熟”的句子几乎满天飞。 而大多数作品中的语言能在作者自己曾经写过的作品找到影子。依我看如果不另造新意,这句子便没有再使用的价值了。</P>
<P>
   二、散:刘熙载在《艺概·经义概》中曾有如下的论述:“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主脑皆须广大精微,尤必审乎章旨、节旨、句旨之所当重者而重之,不可硬出意见。主脑既得,则制动以静,治烦以简,一线到底,百变而不离其宗。如兵非将不御,射非鹄不志也。”
    那么“兵非将不御,射非鹄不志也。”什么意思?翻译过来即是你所写的句子不是作品主旨要求的东西,就不能用。写文章一定要句句射中主题。因此,我说一首歌词充其量三十几句。因些作品中的每个句、段都必须紧扣主题。不应虚虚连连可有可无。这样的句子,往往多加一两句,主题也深不哪去,删下这一两句,对主题毫发无损。歌词应该是一条等待作曲家下油锅的去鳞去脏的鲜鲜白白的鱼。</P>
<P>
   三、叠:我说的叠不是遣词造句中的叠字技巧。而是诗意重叠。只是表述语言不同罢了。这种情况经常发现在多段两段体作品中。很多作品的第一段往往很漂亮,但第二段使或多或少差强人意了。我们也习惯称这种现象为“合掌?意即两只手合在一起。</P>
<P>
   四、虚:我拿人的身子虚做比吧,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三宝。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又指精神意识活动。《内经》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也就是说,神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所以又称精神。拿到词论中,则可以说主题的表现,为精神。主题的表现虚弱无力,似病女恹恹之呻吟。而作者自己往往不察。</P>
<P>
   五、离:我想起一个成语:貌合神离。在词作中的表现常常为:词的一句,严重的一小段都游离在主题之外。乍眼一看其貌,像是在写主题,细一琢磨,则蛮不是那么回事。这种情况是怎么造成的呢?我想,无外乎是因为作者在写作时信马由缰,觉得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产生了创作欲望,然后,不加深思熟虑,巧妙地构架一下,就匆匆落笔而致。</P>
<P>
   六、谜:自己的作品奔什么主题去,自己不清楚。但凡自己想到的,觉得贴乎的,就一古脑地写进去。最后,连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想说明什么表达什么。明代王夫之在《船山遗文》中曾写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样的东东,在论坛上我时常见到。或许有人会辩解说,那是我的作品写的隐晦,耐咀嚼。具有朦胧诗般的美感。我说,歌词是婉拒朦胧诗的。(读后令人如坠五里云雾,需三五日或更长时间里,才隐约有悟。)但歌词并不拒绝朦胧美。歌词中的朦胧美是什么呢,是你所造的意境是清晰明了的。而其中蕴含的东西是朦胧的,是要靠你去咀嚼才能品出滋味的。这当然是歌词的一种境界了。</P>
<P>
   七、贴:句段有膏药之感。是作者硬贴上去的。这些句段绝不是作品中的肉或骨。也许作者因为词美句佳,不忍舍弃。这些句子表现为单拿出来欣赏,是漂亮的。遗憾的是,它只能算是作品中的一贴膏药。这样的句段不要也罢。</P>
<P>
   八、肿:人,吃五谷杂粮,焉有不病?发炎肿痛是常事。歌词写作也如此。尤其是初学写词,肿,是一最常见的毛病。一个灵感飘忽而至时创作冲动最高,纵使正在如厕,也要抓起笔来,将灵感如见蝶之花上小心捕住。此时,多想到什么即写下什么,像军阀们在招兵买马。然后匆匆写就。中间多少杂芜就顾不上了。这种情况的突出表现,多为所招进来的兵马,都还有战斗力,只是强弱不等罢了。中间很多兵丁,只配去埋锅造饭。如有这种情况,我们只能给其消肿。除却埋锅造饭的多余兵丁。使作品精不可当。此时的最高境界当然是,删一字不可,加一字嫌多。</P>
<P>
   九、骨。即骨感。我们常说一首作品有骨头。意即,其中的蕴意有嚼头。其主题思想像骨一样挺得起来。而我说的骨则是干瘪枯槁,瘦骨嶙嶙。其状可怜。表现为歌词作品的主题思想赫然挺拔,而说明诠释论证演绎不足。歌词艺术的一个典型的特点,即,形象思维。我们常说,歌词需要用形象说话。歌词短于说理,长于抒情。而抒情,则绝对离不开形象思维。还引明代王夫之在《船山遗文》的观点: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立约,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乌苔林,金锻锦帐,寓意则灵。”王夫之所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锻锦帐,寓意则灵。即是形象思维的
林子丰 发表于 2005-7-10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在歌词理论空白情况下,踏浪肯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并撰写如此好的文章,令人敬佩!
 楼主| 踏浪而歌 发表于 2005-7-10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子丰真是太勤奋了!!这么晚还在。比我能熬!![em01][em01][em01]
林子丰 发表于 2005-7-10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踏浪而歌</I>在2005-7-10 6:57:13的发言:</B>
子丰真是太勤奋了!!这么晚还在。比我能熬!![em01][em01][em01]


哪里哪里!你的话让我惭愧——汗!
作曲网提倡包容,一向厚待与我,还有朋友等~~我犯错误,偶尔发疯,也不深究。。。。。。不象个别论坛——争风吃醋,嫉妒成风,个人称霸,不让说话,稍不如意,便封IP。。。。。。
在下能力有限,尽量抽些时间,尽些绵力。。。。。。
文婧 发表于 2005-7-11 0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杞人忧天 发表于 2005-7-11 05: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踏浪带来的好东东,这正是我这样的业余写词人最需要的营养。
梁文正 发表于 2005-7-11 0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精华.
吕永清 发表于 2005-7-11 0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为歌词理论添砖加瓦的人值得人学习.支持!
朱墨 发表于 2005-7-11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朱墨 发表于 2005-7-11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楼主| 踏浪而歌 发表于 2005-7-11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对大家的创作有所帮助。呵呵。谢谢大家支持!!
djp 发表于 2005-9-11 0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踏浪而歌</I>在2005-7-11 15:31:43的发言:</B>
希望能对大家的创作有所帮助。呵呵。谢谢大家支持!!


感谢楼主的用心良苦!
翻出来让大家再学习!
零丁 发表于 2005-9-12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忌》好,精辟。反复学习后感悟颇深!谢谢[em01]
爱的子弹 发表于 2005-9-12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所见略同呀
对了,两天不上网,一上大不一样
朱墨 发表于 2005-9-12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谢谢.
djp 发表于 2005-9-13 0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看一次都有收获!<BR>再顶上去,让大家学习![em01]
零丁 发表于 2005-9-14 0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看一次都有收获!
再顶上去,让大家学习!
[em01][em01][em01]
羊羊 发表于 2006-8-9 0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东西顶上来!</p>
huanglin04 发表于 2006-8-9 05: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nbsp;&nbsp;&nbsp; 的确好贴,都被转到我常去的三宝网去了(现在已经改版,地址依然是<a href="http://www.sanbao.net.cn">www.sanbao.net.cn</a>)<br/><br/>&nbsp;&nbsp;&nbsp; 肯把经验分享,这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br/>&nbsp;&nbsp;&nbsp; 向踏浪和古牧老师致敬!
jialin 发表于 2006-8-10 0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切中积弊。加一条,乐感,写词的人要学点音乐,对写好词会有帮助。
艄公把舵扳 发表于 2006-8-10 0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经验之谈,值得一读.</p>
火炎 发表于 2006-8-11 0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野生动物 发表于 2006-8-12 1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nbsp; 楼主有心!领教了!虚心学习中......</p><p>窥一孔而知全豹--诸位皆乃用心之士也!</p><p></p>
冰河入梦 发表于 2006-8-14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天上人间 发表于 2006-8-15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新来的学习学习!</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8-16 03:44 , Processed in 0.1394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