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4|回复: 1

对“中国唱法”的一点看法

[复制链接]
秦川牛 发表于 2023-3-26 10: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中国唱法”的一点看法https://mp.weixin.qq.com/s/CvGLlo8PKHRZbciauKkwyA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23-3-26 10: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中国唱法”的一点看法
原创 蒲亨建 蒲亨建 2023-02-14 10:50 发表于广东
    昨晚做了一梦,梦见我逛商店,边逛边唱《洪湖水浪打浪》,路人纷纷侧目。

    为啥子会有这种奇妙的效果呢?因为我是男人,用的是男声唱这首歌,发音很“实”,跟女声唱这首歌的“虚”不一样。

    女声发声“虚”跟男声发声“实”这个差别,最典型的表现是美声唱法。

    中国唱法,据说是金铁霖的创新,主要表现为对中国老式女声唱法的改造。

    这种改造就是将女美声唱法中的假声混进了中国老式女声,又称混声唱法。

    这种借鉴美声的新式唱法有一大优点,是扩展了老式女声的音域,特别是上高音非常轻松。

    缺点是:在很大程度上说,其演唱难度赶不上男声。仍以美声唱法为例,为啥子称帕瓦罗蒂叫嗨C之王?因为男声不是用的假声,上高音很难;女声用的假声,上高八度的嗨c 都不是事儿,故在女声中没有高音之王这个说法。

    正因为如此,在美声唱法中,一般来说,作曲家给女声写的旋律要比男声的难度更大,比如各种轻灵的花腔运用、音域的大幅度扩展等,其中高难度者,甚至有向器乐演奏技巧靠近的倾向。

    为啥子会这样搞呢?

    正是因为假声比真声唱起来容易,所以必须大幅度提高其演唱难度,否则便乏善可陈。

    以上是美声的情况。

    但将这种假声借用到中国唱法中来,却有一个毛病。

    关于声音“千人一面”这个毛病早有人说过,我说的是另一个毛病。

    就是:用中国唱法唱的中国歌曲,绝大多数都没啥高难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借鉴假声的意义。

    当然不消说,用这种改造后的唱法听起来要比原来的民族唱法要轻松许多,比如不像老一辈的郭兰英、王昆、柴旦卓玛、马玉涛等听起来那么费劲(马玉涛用没用假声?)。

    但不管咋说,改造后的中国唱法,施展演唱难度的空间很小,除了唱起来显得轻松些外,别无所长。

    当然,作曲家要在中国风格的歌曲创作中运用高难度的写法,也是一件难办的事情,因为搞太多的花腔,把音域整得太宽啥的,就不大像中国风格了。

    因此在我看来,现在的一帮中国唱法女歌唱家,离真正的歌唱家水平还差得很远。原因就在于她们唱的歌曲,远没有达到借用假声所应达到的高度,技巧难度很低,甚至低到几乎我用男声都能整得下来。



文章已于2023-02-14修改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音乐学界的50后60前
蒲亨建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年龄不是问题
蒲亨建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引言怎么写?用范例说话
蒲亨建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9-8 19:32 , Processed in 0.0595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