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2|回复: 7

[新词求曲] 你来就是春

[复制链接]
英男 发表于 2018-5-7 18: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英男 于 2018-5-11 07:32 编辑

你来就是春.jpg
(一直很喜欢西安和成都这两个城市,希望以后可以旅居于此,从容品读她们的厚重。“你来就是春”虽然是为征歌而写,但却是发自真爱。如果能有一首好的曲子,那也算是对灞桥、对西安的一种最好的心灵慰藉吧)

你来就是春
灞水波粼粼
秦枝翠叶都含笑
灞桥汉韵总深深
淳美白鹿原
放飞绵长的爱
秀俊洪庆山
邀风邀月也邀云

你在就是春
灞桥柳色新
沙堤斜阳筛花影
小径通幽竹绕林
多情的灞桥客
寻芳寻胜又寻古
幸福的灞桥人
煮酒烹茶弹佳音

啊 你来就是春 你在就是春
明月唐诗映水岸
清风宋词过竹阴
啊 你来就是春 你在就是春
翠拂晴波灞桥水
烟垂古岸酔了心


作词 崔英男
QQ   1530285028
 楼主| 英男 发表于 2018-5-7 18: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鹿原位于西安东南,东靠终南山东段的篑山,依偎在终南的怀抱,南临汤浴河与岱峪河汇入铲河顺原西南向北转入渭河,北依辋川灞河,三面环水。是一个土层以320米的高差直落铲、灞二河,上部覆盖100多米的黄土,中部为三趾马红土,下部为棕色沙质泥岩。是亿万年形成的风成黄土台原。南北宽约9公里,东西长约30公里,原面平坦,从东南向西北分布,总面积约263平方公里。海拔600—780米,高出铲、灞及西安城区200-300米。年平均气温11.8度。土地肥沃、空气清新、四季分明。现行政区划有蓝田县安村乡、孟村乡、前卫镇三个乡镇,长安区炮里乡,霸桥区狄寨乡和霸陵乡。人口约20万。原面上鲸鱼沟将原面切割为南原(也叫炮里原)、北原(也叫狄寨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这块紧临大都市西安,但无都市污染的一块净土。目前白鹿原区域无大型工厂,完全是农耕区域。



        西安白鹿原的名称由来和历史沿革

一、平王东迁遇白鹿 — 白鹿原得名的由来

       注:原,在古汉语中是指地势平坦高出水面的土地。

       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位天子。他在位期间,剥削严重、地震、旱灾相继发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他曾发动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也以失败而告终。他宠爱褒姒,曾闹出“烽火戏诸侯”的笑话,为了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他下令废掉王后申后,废掉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由此引起变乱。申后的父亲申侯联合曾、犬戎等部落攻周,幽王被杀于骊山下,太子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本已没落的西周王室,经过攻杀幽王的战争,更加衰弱。当时,今关中地区,犬戎等族的势力越来越大。因之,周平王继位的第二年,决定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

       这天,周平王一行大队人马离开了镐京,浩浩荡荡地向东方前进,当行至杜伯国东部,渡过浐水之后,队伍稍事休息。这时,忽见东南方的原坡上奔跑着一只白鹿。白鹿是稀罕之物,人们都注目观看,平王也不住称奇。史官当时记下了这一见闻。

此后,人们便把浐水与滋水(今灞河)之间的原坡称为白鹿原。《关中胜迹图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述:

       白鹿原在咸宁东,东接蓝田县界。尽东西十五里,南接终南,北至灞川。尽南北四十里。《三秦记》:周平王东迁,有白鹿游于此原。以是得名。《雍录》:南山之麓,灞水行于原上,至于霸陵。此皆原也,亦谓之霸上。

       据《西安通览》载:远在周代,白鹿原上曾栖居着成群的白鹿。白鹿亦称麋鹿,俗称“四不象”,是一种珍贵的动物。西汉墓内曾出土麋角制造的印章,倒立而不倒。唐代,曾多次在此地捕获麋鹿。元代,原上就有了麋村。民国年间,原上曾有麋鹿乡的建置。二十世纪前期,麋鹿在我国绝迹。但西方列强在清末侵华战争中掠去的麋鹿却仍然繁衍生息。新中国建立以后,从英国引进了一些麋鹿,这一珍稀物种又回到了它的故乡。由于麋鹿在白鹿原的存在已成远古的历史,近些年,麋鹿村演变成了迷村。

       白鹿原北坡,后来建造了汉文帝霸陵,因此又成为霸陵原。宋以后,又有了狄寨原的名称。古代,这里有一片片茂密的黑松林,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去处。唐朝诗人白居易曾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城东闲游》:

       宠辱忧欢不到情,

       任他朝市自营营。

       独寻秋景城东去,

       白鹿原头信马行。

二、白鹿原的历史沿革

       白鹿原,古名“长寿山”、“霸上”,为中更新世纪时期流水和风等自然力经过几百万年长期作用下沉淀形成的土状堆积形黄土台原,原面平坦完整。白鹿原历史悠久,人文远古,实为一文化大原、历史名原。

  据史料记载,“周平王东迁,有白鹿游于原上,人们以为祥瑞,是以得名焉”。

  秦汉时期,白鹿原地处京畿,为“上林苑”一部分,相传赵高指鹿为马故事中用的鹿,就是从白鹿原上捕获。

  自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割蓝田西北置芷阳县起,历史上曾先后在白鹿原建过芷阳、灞城、灞陵、南陵、北山、白鹿、宁民、万年、樊川、杜县、长安、蓝田等县。

  白鹿原原高坡陡,居高临下,依山傍水,地势雄伟,灞河水环绕原脚,原上平坦开阔,是古长安东面的天然屏障,历来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传说中的黄帝灭蚩尤之战遗址就在原上南边的“尤风岭”。汉景帝大将周亚夫、唐李渊女婿左亲王卫段论、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都曾屯兵白鹿原上。

    白鹿原在历史上曾是皇亲国戚、商贾、墨客旅游避暑憩息之胜地,唐德成元年,高祖李渊校猎于白鹿原,修筑“神尧山庄”。

  原上文物遗迹丰富,庙宇寺观众多,仅《蓝田县志》记载的就有七十多处,最著名的有清凉寺、太平寺、永福寺等,太平寺原有僧人千余众,清凉寺相传王维曾经居住,是唐太宗每年避暑之地。

  白鹿原是蓝田的文化区,又是一方革命热土。1920年白鹿原腹地孟村乡成立了约有40名进步青年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勉学会,他们以“宣传提倡桑梓文化,改造陕西社会”为纲领,在陕西革命史上留下深深一笔。1927年1月成立农民代表大会,点燃了蓝田县农民协会运动的火种,1927年4月,由张含辉、陈子敬等宣传发动,在白鹿原郗家村成立了蓝田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使蓝田地区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为革命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分子。

  白鹿原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南北朝时期的智胜法师就是白鹿原人,他自幼聪慧过人,誉为神童,24岁从扬州乘船经海路赴印度求法,遍游印度及烂陀寺等,并到鹿野苑学习大乘诸论及讲经说法,名闻西域佛国;唐代中叶著名的画家韩干也是白鹿原人,他特别擅长画马,官至大庙寺丞;明末闯王李自成麾下大将刘宗敏便是白鹿原大王村人,他参加起义十余年,驰骋疆场,有勇有谋,屡建奇功,被封“权将军”、“汝侯”,为17世纪中叶旧中国大地上叱咤风云的一位英雄人物。还有现代为民除害、护送汪峰、令白匪闻风丧胆的原海军刘司令员赵启民;德高望重,对家乡怀有浓浓深情,官至陕西省省长的赵伯平。这些都是蓝田人特别是白鹿原人杰出的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英男 发表于 2018-5-7 18: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英男 于 2018-5-8 08:12 编辑

《水岸灞桥 最美城区》亮相 震撼图文展示灞桥美






今日灞桥,
有着怎样的美?
有6000多年前半坡历史的文化积淀,
有浐灞河优美的湿地和粼粼的波光,
有山川坡原、灞桥灞柳
交织在一起的独特风貌,


更有现代化的城市建筑,
完善的基础设施,
蓬勃发展的产业和
一张张人们幸福的笑脸……
灞桥的美,
现在只要一本图册就能看尽。



为集中展示灞桥区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区域形象,对全区发展亮点和建设成就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推介,2017年,灞桥区委宣传部着手策划制作《水岸灞桥 最美城区》区域形象宣传图册,通过精美专业的制作和高品质印刷对快速发展中的灞桥进行了现代全景展示,让人在震撼的图文中感受不一样的灞桥。


走进灞桥:跨页大图展示“全景美”
“且夫灞桥,形何胜哉雄也!……”随着三张展示灞桥不同侧面的跨越大图和气势雄浑的序言,把人们带到了一个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新灞桥。壮阔的灞河两岸、厚重的半坡文化、漫舞的生态                                                                                                                                                                       


人文灞桥:历史车轮展现“文化美”

在灞桥这方古老的土地上,历史的车轮曾从这里一一碾过:秦穆公称霸一方、“顶妻背母”的一段佳话、历史悠久的半坡陶器、传承不断的纺织文化及白鹿原文化……这些区域文化特征都在这个板块得以呈现。尤其是享誉海内外的已故作家陈忠实先生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扛鼎之作《白鹿原》,这些元素的呈现让“人文灞桥”的人文气息更显悠长。


活力灞桥:蓬勃产业体现“发展美”
灞桥区立足资源优势和区域特点,着力打造五大区域发展板块和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了布局清晰、业态丰富、融合开放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个板块中,有焕发新生的纺织产业、有生机勃发的白鹿原和洪庆山、有异军突起的红旗南部新片区、也有充满活力的“双创”企业,尤其是文化创意和生态旅游业中看点多多,展示了区内多元的业态和可喜的产业势头。



魅力灞桥:幸福宜居传递“生活美”
“品质立区、产业强区、筑巢引凤、文化为魂”,灞桥区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让幸福的笑脸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从四通八达的道路,到舒适优美人居;从合理完善的配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个板块的每张照片无一不传递着城市独特的魅力和人民幸福的感受。



生态灞桥:青山绿水散发“生态美”
作为“三水走廊”交汇兴业之地的灞桥区,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线,全力打造“润美浐灞河、秀美洪庆山、淳美白鹿原”。这个板块中,无论是鲸鱼沟的竹海,还是洪庆山的密林,无论是白鹿原的风光,还是灞河畔的垂柳,都散发着灞桥区内独一无二的生态美。

为了让人们更好的领略灞桥的美,图册中还专门开辟了“旅游指南”板块,着重介绍了“生态探秘之旅、白鹿原体验之旅、文化艺术之旅”三条灞桥区经典的一日游线路,让最美灞桥真正成为西安市民最便捷、最向往的周末乐园。



点评

额,没见到啥这征集启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8 23: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8-5-8 00: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好像还保持以前的风范,严谨结实好一点。
咱现在的公司在西安,但我不大喜欢大西北:人,口气架子大,如纸笼。城如秦砖汉瓦给人有点古老陈旧,所以我觉得那首‘灞桥柳’唱得很现实;成都悠闲懒洋洋的适合养老。我还是比较喜欢江浙沿海,城市青春有朝气,人相对也比较和谐务实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沧风 发表于 2018-5-8 02: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过西安,是个经常霾的城市,终日濛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英男 发表于 2018-5-8 07: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风 发表于 2018-5-8 02:10
去过西安,是个经常霾的城市,终日濛濛的

老师啊,北京的霾可是最大的了,现在真的晴天丽日了!不要悲观啦,相信霾肯定会散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英男 发表于 2018-5-8 08: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8-5-8 00:35
这首好像还保持以前的风范,严谨结实好一点。
咱现在的公司在西安,但我不大喜欢大西北:人,口气架子大, ...

谢谢罗老师直抒胸臆。但,灞桥征歌,不可能写成期期艾艾折柳话别的悲伤怨曲,我觉得我的歌词基调没错。至于西安这个城市,我还真没去过,一切都停留在文字中。有时候,对一个城市的爱与恶,真的会与这个城市的人有关。所以,我也理解您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沧风 发表于 2018-5-8 08: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英男 发表于 2018-5-8 07:47
老师啊,北京的霾可是最大的了,现在真的晴天丽日了!不要悲观啦,相信霾肯定会散去的。

西安联合学院民间融资大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5-9-3 11:51 , Processed in 0.1470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