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9|回复: 12

[讨论]民族民间音乐

[复制链接]
fyc 发表于 2004-2-26 18:50:00 | |阅读模式
对民族民间音乐有兴趣的朋友们,咱们在创作栏目议论一下这个题目如何?本人就先开个头,起个抛砖引玉作用吧。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民间音乐丰富多彩,逐渐形成了包括(1)民间歌曲(2)民间歌舞和舞蹈(3)曲艺(或称说唱)音乐(4)戏曲音乐(5)民族器乐这五大类。我国很多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有大量丰富的音乐文化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学习研究、继承和发扬它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楼主| fyc 发表于 2004-2-26 20:09:00 |
本想发作曲内容的贴子,因搬家时把书放在箱中未找到,只找到民族民间音乐等一些资料,只好就这一话题发贴了。
静荷清蕾 发表于 2004-3-2 05:46:00 |
斑竹该是作曲专业的吧?
你怎么看现在的“新民乐”?
 楼主| fyc 发表于 2004-3-2 20:12:00 |
静荷清蕾乐友您好:对此没作太多研究,新民乐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还有民乐的因素,我觉得还应该持垦定态度。
旋律 发表于 2004-3-9 05:26:00 |
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要创新也要继承。 就现在新民乐来说,有些只其应用了中国民乐的基本五声调式,根本谈不上继承;有些只将传统民乐配以现代乐器,根本没有创新。如果新民乐照其发展将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静荷清蕾 发表于 2004-3-11 20:58:00 |
旋律~!
说得好~!
潇雨 发表于 2004-3-13 02:53:00 |
哈哈,怎么转移了话题啊。
注册时代 发表于 2004-3-13 03:34:00 |
可爱的“旋律”,你的话还真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那么你认为怎样才是创新,怎样才是继承?
注册时代 发表于 2004-3-13 03:55:00 |
别急急的批评人家,我倒是认为新民歌的出现至少是变化的合力作用,人家有想法,也去作了,大家都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这真是歌伟大的理论,新民歌的现象也同样符合这个理论,它的存在、发展、消亡自有规律,“适者生存”!
海之星 发表于 2004-3-13 06:25:00 |
创新和继承是相辅相成的。光继承不发展,不创新,那样的音乐只能放到博物馆去收藏,具有历史性;而现代的新民乐是当今时代的产物。是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的中国新民乐,并不简单的是无声音阶的重复变化使用,而是把变宫和清角上的运用都有所突破,体现了中外音乐文化艺术的相融和进步。这远比孤峰自赏、原地踏步而强多了我同意“fyc”老师的意见-----

静荷清蕾乐友您好:对此没作太多研究,新民乐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还有民乐的因素,我觉得还应该持垦定态度。
海之星 发表于 2004-3-13 06:32:00 |
《勘误》
创新和继承是相辅相成的。光继承不发展,不创新,那样的音乐只能放到博物馆去收藏,具有历史性;而现代的新民乐是当今时代的产物。是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的中国新民乐,并不简单的是以民族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包括雅乐音阶、清乐音阶、燕乐音阶)的重复变化使用,而是在变宫和清角上的运用上有所突破,体现了中外音乐文化艺术的相融和进步。这远比孤峰自赏、原地踏步而强多了我同意“fyc”老师的意见-----

静荷清蕾乐友您好:对此没作太多研究,新民乐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还有民乐的因素,我觉得还应该持垦定态度。

 楼主| fyc 发表于 2004-3-13 22:46:00 |
海之星乐友谈的很客观,它能存在就有它存在的价值。求新、求变、求发展是历史发展规律,在创新、发展中出现偏差或犯错总是难免的,只要善于不断总结调整,就会不断进步。
海之星 发表于 2004-3-14 06:31:00 |
同意!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4-6-15 15:56 , Processed in 0.11752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