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46|回复: 31

[少儿曲谱] [原创]《放风筝》胡敦骅词 方翔曲

[复制链接]
方翔 发表于 2006-7-27 15:23:00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方翔 于 2011-6-7 08:25 编辑

定稿

定稿

8月2日稿(定稿):
放风筝(xl).mid (7.21 KB, 下载次数: 0)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羊羊 发表于 2006-7-27 16:36:00 |
方老师有意识地节省素材、节省音符值得学习。<br/>一点小建议,两次“大家”用“55”有点浪费了,建议改为“11”,把“5”留给“鱼儿”和“蜈蚣”更好点。
虔青草 发表于 2006-7-27 18:55:00 |
轻松活泼,学习了!<br/><br/>羊羊老师的意见值得考虑!
草原之星 发表于 2006-7-27 19:39:00 |
尽情欣赏![em23][em23][em17]
 楼主| 方翔 发表于 2006-7-27 22:16:00 |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羊羊</i>在2006-7-27 8:36:00的发言:</b><br/>方老师有意识地节省素材、节省音符值得学习。<br/>一点小建议,两次“大家”用“55”有点浪费了,建议改为“11”,把“5”留给“鱼儿”和“蜈蚣”更好点。</div><p></p>羊羊的金点子!谢谢!<br/><br/>已经改好了。
晨峰 发表于 2006-7-28 01:36:00 |
修改稿比较顺且优美。感觉第4小节-放风筝,应突出一个放字,而不是风字,从演唱的角度考虑,旋律也应突出一个放字,因为相对而言,放字比风字更利于发声和共鸣。个人观点,供参考。
baiqiangwe 发表于 2006-7-28 02:08:00 |
很喜欢这个风格!
 楼主| 方翔 发表于 2006-7-28 02:25:00 |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陈峰</i>在2006-7-27 17:36:00的发言:</b><br/>修改稿比较顺且优美。感觉第4小节-放风筝,应突出一个放字,而不是风字,从演唱的角度考虑,旋律也应突出一个放字,因为相对而言,放字比风字更利于发声和共鸣。个人观点,供参考。</div><p>陈峰说的有道理。而我则侧重于以旋律的八度上行来增添些情趣性,有得有失了。到底怎样取舍,慢慢再定。</p>
hbsgz 发表于 2006-7-30 12:05:00 |
这首歌远远不能和《咕咕咕咕》相比,甚至我觉得这完全是方老师一首失败之作!<br/>&nbsp;&nbsp;&nbsp;&nbsp;&nbsp; 问题如下:<br/>&nbsp;&nbsp;&nbsp;&nbsp;&nbsp; 首先是形象不准确,歌词写的是放风筝,但音乐旋律和节奏都感觉不到放风筝的特点和情趣,就这个题材而言,即可以写“放”,也可以写“风筝”,不知方老师是在写哪个?<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其次,放风筝是快乐的儿童游戏,但音乐中听到的是比较呆板的节奏进行,旋律线条也多有下沉的倾向,尤其是前半部分,那个简单又并不简单的伴奏虽然可听,但它无助于表现由放风筝而产生的欢乐情绪;<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三,旋律技法上追求出新是方老师一贯的精神,但出新不能违背歌词语言的基本规律,试看曲中第一乐段多次出现的“春风”“天放”“都来”“放风” 和第二乐段中的“风筝”“追春”&nbsp; 全是很严重的倒字!一首小小儿歌这么多的倒字,则这首歌是无法成立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四,作为儿童歌曲创作,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儿童演唱上的流畅顺口,倒字部分的不顺口已不必说,请看“蜈蚣也能飞上天空”两个小节基本是3的同音进行,但又夹一个上去又下来的半音进行,后边一个小三度,即使大人唱也感觉别扭(我倒奇怪,改写这个乐句时方老师怎么没想到出点新呢),还有“手儿牵着”和“放飞欢乐”这两处是低音区同音进行,唱起来有压抑的感觉;<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五,所有上述倒字和不流畅的地方,既无旋律美感,又对形象刻画和情绪表现无益,反映出方老师对求新追求的刻意和过火,而忘记了求新是为了更好更自然更妥贴地表现作品内容,求新仅仅是手段而决不是目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若说这首歌的可取之处,只有最后两个小节还有点儿童情趣。除此之外我认为全是败笔!可这可怜的两小节在整个作品中还有什么意义?<br/>&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以上所谈仅是我个人的感觉和认识。我注意到楼上连羊羊老师这样的大家都只是提了个小建议,可见基本是肯定的,其他几个朋友都是多有赞词,这让我不得不对自己的上述感觉和意见反复地自问几次:你的感觉真的有道理吗,难道别人都错了或疏忽了吗?结论是:别人是对是错我不知道,我的感觉和认识是真实和确实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于是,我只能如实地写在上面。剩下的就是,恭候方老师的“反攻”和朋友们的“围剿”啦!我这里已经“全副武装,一级战备”!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0 15:10:24编辑过]

羊羊 发表于 2006-7-30 20:34:00 |
孙老师说得在理,我也得自我批评一下,以后评论还真不能应付。小建议只从结构上考虑,因为方老师是有意安排音符“弄了个四个音的曲调”。
 楼主| 方翔 发表于 2006-7-31 02:31:00 |
感谢孙老师认真的分析,详细的解释,不是关心我,不会这么说。<br/>倒字、曲调形象等多少也是我考虑过的问题,您说的我一时还找不出哪里肯定有问题。<br/>我这个曲子有更多的玩的色彩,很庆幸有了个四个音的曲调,但玩也不能随意配歌词的。<br/>如果说配这个词确实败笔得不得了,这个曲我是不舍得扔掉了。找到感觉的话,重新为这歌词谱个曲。
虔青草 发表于 2006-7-31 05:19:00 |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bsgz</i>在2006-7-30 4:05:00的发言:</b><br/>这首歌远远不能和《咕咕咕咕》相比,甚至我觉得这完全是方老师一首失败之作!<br/>&nbsp;&nbsp;&nbsp;&nbsp;&nbsp; 问题如下:<br/>&nbsp;&nbsp;&nbsp;&nbsp;&nbsp; 首先是形象不准确,歌词写的是放风筝,但音乐旋律和节奏都感觉不到放风筝的特点和情趣,就这个题材而言,即可以写“放”,也可以写“风筝”,不知方老师是在写哪个?<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其次,放风筝是快乐的儿童游戏,但音乐中听到的是比较呆板的节奏进行,旋律线条也多有下沉的倾向,尤其是前半部分,那个简单又并不简单的伴奏虽然可听,但它无助于表现由放风筝而产生的欢乐情绪;<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三,旋律技法上追求出新是方老师一贯的精神,但出新不能违背歌词语言的基本规律,试看曲中第一乐段多次出现的“春风”“天放”“都来”“放风” 和第二乐段中的“风筝”“追春”&nbsp; 全是很严重的倒字!一首小小儿歌这么多的倒字,则这首歌是无法成立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四,作为儿童歌曲创作,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儿童演唱上的流畅顺口,倒字部分的不顺口已不必说,请看“蜈蚣也能飞上天空”两个小节基本是3的同音进行,但又夹一个上去又下来的半音进行,后边一个小三度,即使大人唱也感觉别扭(我倒奇怪,改写这个乐句时方老师怎么没想到出点新呢),还有“手儿牵着”和“放飞欢乐”这两处是低音区同音进行,唱起来有压抑的感觉;<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五,所有上述倒字和不流畅的地方,既无旋律美感,又对形象刻画和情绪表现无益,反映出方老师对求新追求的刻意和过火,而忘记了求新是为了更好更自然更妥贴地表现作品内容,求新仅仅是手段而决不是目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若说这首歌的可取之处,只有最后两个小节还有点儿童情趣。除此之外我认为全是败笔!可这可怜的两小节在整个作品中还有什么意义?<br/>&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以上所谈仅是我个人的感觉和认识。我注意到楼上连羊羊老师这样的大家都只是提了个小建议,可见基本是肯定的,其他几个朋友都是多有赞词,这让我不得不对自己的上述感觉和意见反复地自问几次:你的感觉真的有道理吗,难道别人都错了或疏忽了吗?结论是:别人是对是错我不知道,我的感觉和认识是真实和确实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于是,我只能如实地写在上面。剩下的就是,恭候方老师的“反攻”和朋友们的“围剿”啦!我这里已经“全副武装,一级战备”!哈哈 <br/></div><p></p>孙老师分析得很透彻,学习了!
晨峰 发表于 2006-7-31 07:48:00 |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bsgz</i>在2006-7-30 4:05:00的发言:</b><br/>这首歌远远不能和《咕咕咕咕》相比,甚至我觉得这完全是方老师一首失败之作!<br/>&nbsp;&nbsp;&nbsp;&nbsp;&nbsp; 问题如下:<br/>&nbsp;&nbsp;&nbsp;&nbsp;&nbsp; 首先是形象不准确,歌词写的是放风筝,但音乐旋律和节奏都感觉不到放风筝的特点和情趣,就这个题材而言,即可以写“放”,也可以写“风筝”,不知方老师是在写哪个?<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其次,放风筝是快乐的儿童游戏,但音乐中听到的是比较呆板的节奏进行,旋律线条也多有下沉的倾向,尤其是前半部分,那个简单又并不简单的伴奏虽然可听,但它无助于表现由放风筝而产生的欢乐情绪;<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三,旋律技法上追求出新是方老师一贯的精神,但出新不能违背歌词语言的基本规律,试看曲中第一乐段多次出现的“春风”“天放”“都来”“放风” 和第二乐段中的“风筝”“追春”&nbsp; 全是很严重的倒字!一首小小儿歌这么多的倒字,则这首歌是无法成立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四,作为儿童歌曲创作,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儿童演唱上的流畅顺口,倒字部分的不顺口已不必说,请看“蜈蚣也能飞上天空”两个小节基本是3的同音进行,但又夹一个上去又下来的半音进行,后边一个小三度,即使大人唱也感觉别扭(我倒奇怪,改写这个乐句时方老师怎么没想到出点新呢),还有“手儿牵着”和“放飞欢乐”这两处是低音区同音进行,唱起来有压抑的感觉;<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五,所有上述倒字和不流畅的地方,既无旋律美感,又对形象刻画和情绪表现无益,反映出方老师对求新追求的刻意和过火,而忘记了求新是为了更好更自然更妥贴地表现作品内容,求新仅仅是手段而决不是目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若说这首歌的可取之处,只有最后两个小节还有点儿童情趣。除此之外我认为全是败笔!可这可怜的两小节在整个作品中还有什么意义?<br/>&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以上所谈仅是我个人的感觉和认识。我注意到楼上连羊羊老师这样的大家都只是提了个小建议,可见基本是肯定的,其他几个朋友都是多有赞词,这让我不得不对自己的上述感觉和意见反复地自问几次:你的感觉真的有道理吗,难道别人都错了或疏忽了吗?结论是:别人是对是错我不知道,我的感觉和认识是真实和确实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于是,我只能如实地写在上面。剩下的就是,恭候方老师的“反攻”和朋友们的“围剿”啦!我这里已经“全副武装,一级战备”!哈哈 <br/></div><p>方老师的曲子一向出新,这点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孙老师能这么认真、仔细的去分析一首作品,更值得我们学习,对广大的作曲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分析、评论一首作品是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也感谢孙老师,也希望孙老师能经常来发表经典评论。</p>
小雨点 发表于 2006-7-31 08:04:00 |
哈哈好歌,适合小朋友唱
hbsgz 发表于 2006-7-31 09:03:00 |
<p>我的那个分析是否正确和透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论坛要真正有个“论”的气氛。论就是说嘛,说就是说话嘛,而说话这个原本最简单的事情,实际又最不简单。这次青歌赛上的场外点评,蒋大为给我很深的触动,他的点评很专业且不说,给我印象强烈的是,他每发表一个观点之后,紧接着的下一句话一定是:“我给你举一个例子......”然后便是一个个非常具体的例子。我所受到的触动就是这个“具体”。由此想到我们的论坛回帖,大家能不能都说的具体一点?尽量少用那些笼统的形容词之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第二,大家在这里以作品相聚,这就决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朋友,所以大家能不能少来那些毫无疑义的世俗化的客套,说好也罢说不好也罢,都往痒处痛处捅一捅,让对方看了之后有点感觉。蒋大为无论是说朝鲜族民歌颤音的特点还是讲民族歌手演唱归韵问题,都会让有心的听众和相关的歌手产生相应的感觉。我们的论坛回帖能不能也向这个方向前进一下?只要大家齐努力,我想总会好一些。试想大家一味不痛不痒,你回了很多的帖,我看了很多的帖,其实都是在浪费时间,不如各搞各的去!</p>
 楼主| 方翔 发表于 2006-7-31 09:17:00 |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bsgz</i>在2006-7-31 1:03:00的发言:</b><br/><p>我的那个分析是否正确和透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论坛要真正有个“论”的气氛。论就是说嘛,说就是说话嘛,而说话这个原本最简单的事情,实际又最不简单。这次青歌赛上的场外点评,蒋大为给我很深的触动,他的点评很专业且不说,给我印象强烈的是,他每发表一个观点之后,紧接着的下一句话一定是:“我给你举一个例子......”然后便是一个个非常具体的例子。我所受到的触动就是这个“具体”。由此想到我们的论坛回帖,大家能不能都说的具体一点?尽量少用那些笼统的形容词之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第二,大家在这里以作品相聚,这就决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朋友,所以大家能不能少来那些毫无疑义的世俗化的客套,说好也罢说不好也罢,都往痒处痛处捅一捅,让对方看了之后有点感觉。蒋大为无论是说朝鲜族民歌颤音的特点还是讲民族歌手演唱归韵问题,都会让有心的听众和相关的歌手产生相应的感觉。我们的论坛回帖能不能也向这个方向前进一下?只要大家齐努力,我想总会好一些。试想大家一味不痛不痒,你回了很多的帖,我看了很多的帖,其实都是在浪费时间,不如各搞各的去!</p></div><p>孙老师所言极是!说实话,说心里的话,有具体的分析,观点明确,这样的回帖,值得我们学习!</p>
hbsgz 发表于 2006-7-31 09:42:00 |
还没有回方老师。现在来回--方老师,我说的那些问题与作品几个音没有关系,可能你由于仅用四个音写成一首歌,让你很陶醉在其间,这我很理解,你是以游戏心态写这首歌我也很理解。从这个角度上说你是成功的!好,我算你成功,但我想起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叫作“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我的意思也就是说你这个角度上的成功,掩盖了我说的那些角度的不成功。我能感觉到方老师目前没有被我说服的心态,那好,咱们可以暂时放下,过一段时间咱回过头来再谈。<br/>再说几句题外话,对于跟帖的回帖,不论对方说好说坏,回帖者也都不要只说一句感谢之类的话就完事,也应该对对方的观点论据论证等进行再分析嘛,不服就反驳,不接受就明言,但要说出理由。不论跟帖回帖,观点可以尖锐一些,语言可以犀利一些或幽默一些。当然,不要刺伤友谊这个基本准则都需遵守,而这一点其实大家都明白,但我想大家正是太明白了这个道理,却不明白友谊其实也更需要一点碰撞,不然的话那友谊就太寡淡太没有力度深度和强度了,事过之后大家心中都不会有多么深刻而具体的印象。所以我还是希望大家都要敞开心扉,彼此推心置腹。
刘兴隆 发表于 2006-7-31 18:02:00 |
方老师又飞翔了,贺!你是在放飞美好的心情,真好听!
 楼主| 方翔 发表于 2006-7-31 19:54:00 |
应该说,我还没有认真地回答孙老师的第一个发言。我会说的,但脑子里得好好理理,因为涉及的问题很多,认同的不认同的都有,不是简单的说服不说服、接受不接受的问题。<br/>论坛要论要谈,我一直是这个观点。<br/>
hbsgz 发表于 2006-7-31 22:31:00 |
方老师,我们就来作一个开端,给论坛掀起一点小波浪。其实咱们两个一直都是这样的,但我希望扩大一点影响力,大家都来这样言之有据直言不讳,你来我往各抒己见,不盲从不屈就不敷衍不客气,让论坛热闹一点。
 楼主| 方翔 发表于 2006-8-1 01:11:00 |
*
 楼主| 方翔 发表于 2006-8-1 01:19:00 |
见鬼了!我从文件里复制过来的话无法上传!
 楼主| 方翔 发表于 2006-8-1 01:30:00 |

[原创]《放风筝》胡敦骅词 方翔曲

[原创]《放风筝》胡敦骅词 方翔曲
<br/>
小雨点 发表于 2006-8-1 02:17:00 |
看到帖子的对话,学到的东西很多!
hbsgz 发表于 2006-8-1 10:29:00 |
<p>方老师“死不认帐”,那太好了,因为这其实正是我所希望的。试想,如果我那么一本正经地说方老师的歌有问题,方老师很快就回答说,对呀,你说得很对。那我岂不是闹了个大无趣吗?那今后再给方老师提问题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这正如一个无畏的战士,他很想打败对手,但当对手一旦真的倒下时,我想这个战士是很可能会感觉到极度无聊的,因为他的无畏一时之间无从表现了,不失落才怪。</p><p>你从上面22楼的回帖看得出我的挑战性评帖(论坛里批你的帖子似乎不多吧?)让你的大脑不得不多转了几个圈,而我是在你之前先转了好几圈的。你这几圈对你是否有意义我不知道,&nbsp;我转的圈对我是有意义的,最起码来说,就好比是王朔玩主挑战金庸大师,但我比王朔更有满足感和得意感,因为王朔没有得到金庸先生的回应,人家嫌他不够格,结果是大大地无趣。而方老师你作为论坛里公认的创作大家和高手,被我弄得神经也紧张了一下,我肯定是胜利者。你说我作的这个结局评定不对吗方老师?哈哈哈哈……&nbsp;&nbsp; </p>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4-5-27 07:20 , Processed in 0.15745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