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56|回复: 12

歌曲写作基础(五)——发展手法

  [复制链接]
柴欣 发表于 2016-12-24 20: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我们写完歌曲第一句旋律后,接下来的乐句应如何写作,就需要掌握一些发展手法。尽管主题乐句后面的很多乐句是不一样的,但如果仔细地、多角度地去分析,总会发现该乐句和主题乐句或前一乐句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些联系都或多或少地符合一些发展手法。
& l( F+ D- E% S& D
3 v4 w" B9 M# e9 P8 b% X4 i4 w    在很多歌曲写作教材中,这些发展手法被称作“主题发展法”,似乎只是主题的发展手法,其实在各个乐节、乐句、乐段间都可以运用这些发展手法。在歌曲旋律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发展手法,可以让乐句间在节奏、旋法上更趋于合理,更流畅动听。但具体要应用那些发展手法,这是靠作者的感性认识来选择的。( \# k' f& x2 x8 m- u; e; E# G
8 k* Q( T* w0 S* z
一、重复法

8 M6 u& R* s, s' N: q9 d# p) C
5 @7 Q" [. Y1 `    重复法就是运用原型旋律中的全部素材或大部分素材。重复的长度不等,可以是一个乐句,也可以短于或长于一个乐句。分两种:- k; f0 W% e5 |8 {1 _- K: b% ~
1、严格重复。直接运用原型旋律的全部素材,不加改变地重复一遍。上个帖子中曾经说过,主题乐句一定要注意调式稳定,所以,只有在主题乐句调式清晰的情况下才运用严格重复。
2 B7 c9 s/ f# B7 D4 ?3 x; W( D& e例1《怕黑的女人》(陈涛词 杨乐强曲)
2 A: z+ Q" |/ ~* N3 N' c% B$ P9 |         例1.jpg
- k- V! \% k. E% t
9 `6 v) {) D( ?2、变化重复。原型旋律大部分素材不变,对少部分素材进行变化。从变化位置上看有三种情况,变尾、变头、变中,变尾重复是最常用的。
& m3 V' E% y$ F; x( n例2《冰凌花》(韩传芳词 南风曲)中的前两句,这是一个变尾重复。
- m8 v, U2 r; K" n         例2.jpg
" v; J9 \$ O$ W3 ^( @  E$ I" h* \: H8 ]1 ?
    无论变化的位置在什么地方,注意变化旋律的长度不能超过原型旋律的一半。5 q* O# P0 Y5 V9 o1 N2 O, M$ D, U0 M) m

0 s# I1 g; h! J
二、模进
! j7 G* K1 O! a* g9 b; E
& P( A- e# O# I
    同一个旋律在不同高度上的再现叫模进。也叫模仿、移位。模进的本质是节奏重复,也属于重复法范畴,但模进即保持了原旋律旋法的音程关系,又有在一个新的调性上进行的感觉,所以比单纯重复法的表现力更丰富。* \4 S0 z1 p; r! X% y
8 Z7 a, n6 d/ @) m" `
1、从模进的程度上分析,有严格模进和自由模进两种形态:
& A0 }3 K) _; d9 h8 Y【严格模进】前后旋律节奏完全重复,音程关系完全严格地移高或移低。注意:严格模进如果处理不妥会破坏整个旋律的调式稳定,所以要慎用,也正因为这一点,严格模进不常用。0 g$ L1 _) z4 U4 Z  ?% j7 m! s
例3《请到天涯海角来》(郑南词 徐东蔚曲)中的前两句。后句按原型中的音程关系严格下移二度。7 U$ T! T) R; W
         例3.jpg
7 v6 N! @+ V) C- |; p" `) ]例4《问声祖国好》(凯传词 王酩曲)中的模进,下一行旋律按上一行中的音程关系严格上移纯四度。
1 ?5 ?7 |! Q4 Q" a# |! J" p         例4.jpg
5 n# B' _0 i! ]/ }0 Y2 P9 h【自由模进】前后旋律节奏相同或大致相同,模进后的旋律在音程关系大致保持统一的情况下,局部可以适当处理。自由模进能适应调式的稳定性、词曲结合的流畅性,因此运用比较多。
) D: R6 C5 k1 \7 g3 Q! o  w% W7 ?例5《绿叶对根的情谊》(王健词 谷建芬曲)中的模进形态。后句是前句的下行二度自由模进。如果画圈处的旋律严格按其它的音程关系,那么就有跑调的感觉,不利于调式稳定,也不好听。9 k2 M2 l/ ^2 s; i4 o
         例5.jpg 8 K1 W  ^7 e/ c. _. q3 B% K7 P

! R  t9 B9 C+ f& B2、从模进的度数上分析,有二度、三度、四度、五度:
1 R; {, J+ H3 u& S+ }9 k【二度模进】见例3% T: q; n7 P! |1 l& g
【三度模进】如《我爱你塞北的雪》(王德词 刘锡津曲)的两句,这是上行三度的自由模进。" E. _% S5 Q& ~3 M, F# }; h% E
例6
- ]! |* N) |, q% ^6 Z1 r             例6.jpg + B( o. i; t: o; k9 Z
【四度模进】见例4
2 l/ ~6 V* u  t$ K+ r【五度模进】如《枉凝眉》(曹雪芹词 王立平曲)的两句,这是下行五度的自由模进。
; X3 l5 `! ~/ ^9 y例7$ K/ r7 s  T8 ~5 a5 U
             例7.jpg
/ u. Z! v& z' S+ u( \; \: ]3、从模进的方向上分析,有上行、下行、反向三种:
5 \3 I& k9 U7 }! D) R- _【上行模进】见例6" L4 P. x' ?# f. k5 y# W
【下行模进】见例7
2 ?* O( Z  [& N【反向模进】后句旋律的音序与前句呈反方向进行,形成了一中间部分为支点,两端按反方向模进的形态。有的教材把这种形态叫倒影。
5 j; {" W, q! g' G例8《友谊地久天长》(苏格兰民歌)。这是自由的反向模进。" g/ _6 O: b  m8 h: `
         例8.jpg ! _& u. Y, w4 b" V9 L* h2 L

& \- w1 {/ e( O! `
三、对应

% m( t, i7 @1 g9 Y7 I5 U4 Z
& P5 q. R2 b& I6 y4 M7 P8 ]2 v$ q9 q    对应一词包含对称和照应两个意思,指指保持在节奏上的重复,旋律上有较多的展开成分,因此也属于重复法范畴。有两种情况:) s1 K% O2 O7 `4 Z6 V; {

) N. k8 V9 [; Q. u# f, ^2 _2 q: Y1、严格的节奏对应:前后旋律的节奏一一对应,完全相同。- ?8 ?6 T/ B/ `
例9《客家人的围龙屋》(叶连军词 武俊毅曲)中的前两句。
3 {' g; Y/ U* ?0 S5 t         例9.jpg
; H3 A+ S* v0 O, r! e
; ]7 F9 d* E/ ?& l( \" Q+ Y" _2、自由的节奏对应:前后旋律的节奏大部分相同,局部稍有差异,更适合旋律展开的需要,因此更方便运用。
+ {& r7 t% \& Y# Y1 G例10《你养我长大 我陪你变老》(马志勇词 柴欣曲)中的前两句。* c6 V; W3 {$ O" @+ r" D
         例10.jpg   o3 t  l2 K$ K3 K, W6 h4 ]
    对应法除了在节奏上保持较大的统一性外,旋律在展开时,也较多地保持原型旋律中的某些特点,使前后旋律存在较密切的联系。对应法使前后旋律对称、平衡,而且有新的旋律出现,比重复法和模进法更富有对比特点。下例中的前后乐句是一个严格的节奏对应,旋律上,后句起始和结尾是根据前句模进而成,后句结尾的先现音的旋法也是统一的。
% `4 v4 K: s1 L7 X9 h例11《离别你的日子》(冷桂萍词 柴欣曲): R/ v, X: C, O" I; L
         例11.jpg
( w  W& U+ }' L2 k2 |9 V0 x& D& n  {; f1 k0 q( _& ^
四、引申
7 s- f/ _# C  H! Q5 T* e2 Q6 E+ ^

: V3 p8 P# o# I9 M0 g' e- Z    引申法是直接运用原型旋律前部的一些素材进行发展的一种手法。“引”是引用的意思,“申”是发展的意思。引申法与重复法不同的是直接引用原型旋律的素材较少,一般不能超过原型旋律的一半,而且节奏可以自由变化。引申法的统一性在于引用了原型旋律的素材,对比性在于发展出了新的旋律。5 g3 N/ W% Q& v% ~* j, z
0 r3 T) `& c6 u% A
1、规整的引申。所引用的素材在使用时不加变化。
5 d8 U' d2 F5 J' R! A例12《家谱》(唐前华词 张朱论曲)。引用的是原旋律第一小节的旋律。
" I  J% }5 U4 P/ K/ A6 E- g! B         例12.jpg
1 v4 g! ~- _2 `0 K1 i例13《我爱祖国》(吕远曲)。引用的是原旋律第二小节的旋律。
' D2 \' x  t$ f+ y1 o         例13.jpg
/ r( G1 Q! K3 A# P' I/ |6 W* }3 E8 B: T' `2 O* }* N
    看下面两个例子,引用的是一个音或几个音,以它们为支点再发展旋律,这样势必会改变发展后的旋律与支点的音程关系,或者音程扩大,或者音程缩小,所以,类似这样的引申也称为音程的扩展与压缩,有的教材将其划为发展法里。& l' ^, S6 o! Z) |2 l
例14《海风啊海风》(丁小琦词 刘诗召曲)。把一个音3作为支点,然后与后面的旋律由原来的三度变为六度。- m/ \  d; b- }7 d" u7 y  E0 L
         例14.jpg
+ Q% h" _; x* b例15《我不想说》(陈小奇李海鹰词 李海鹰曲)。以几个音为支点,然后与后面的音程逐步扩大。
- s9 S- a& E, o9 l         例15.jpg
& q" j# d  U$ L$ `8 j: q- N$ M1 K$ e0 T$ Z5 O, p
2、自由的引申。将要引用的素材先进行变化处理,然后再引申。这样可以增加旋律的对比色彩。3 P: w8 p& Z% F) f  o) N2 {7 ?
例16《微山湖》(张鸿西词 吕其明曲)。
  A2 L5 T" ~1 v+ V* j         例16.jpg
1 R0 V3 f# @: [: Z9 S* {例17《静悄悄》(柴欣曲)8 u6 G" I0 k" e# q
         例17.jpg 0 h; u$ ?2 a7 K1 P
$ x- P1 R: p* ]; x
五、顺连

$ ^9 v3 W0 v4 {: F6 R8 ~$ z6 Y% d- f/ J1 w9 `
    前面说的引申法中,引用的素材位置在原型旋律的前部,如果引用的素材位置在原型旋律的后部,就叫做顺连,即前面旋律的尾,是后面旋律的头。由于顺连法具有承上启下、环环紧扣、一脉相承的作用,从素材的选取、使用上看属于引申法范畴,从作用、效果上看,它独具一格,有的教材也是单独介绍这种手法,只不过名字不同,或叫承递,或叫承接。
$ @2 L# W; |; K, _+ X: i1 U7 y  G, S/ t# [0 t( a8 S8 N5 r! R
    既然顺连属于引申法范畴,而引申法分规整的引申和自由的引申,所以顺连也分为两类:+ v' o4 x! D9 Q" T9 Y  {  f2 p7 z

4 [$ s$ q5 R- ~$ ?) T$ {1、规整的顺连:直接运用原型旋律后部的素材,不加改变。
8 i& @/ {. @$ z' Q; {% g; J例18《我的祖国》(乔羽词 刘炽曲)中的顺连,原型素材只有一个音:8 O- o, J( o9 [- T7 Y
         例18.jpg
% X$ c; z1 N6 N4 K例19《小白杨》(梁上泉词 士心曲)中的顺连:" _5 F8 X) W+ ]  E; L! |7 J
         例19.jpg
% {  T! u% Y, H' y) @8 ~) i( D2、自由的顺连:和自由的引申一样,先把素材变化一下再使用。
! k3 c) F5 \8 d9 Z例20《父爱如山》(张加栋词 南风曲),复句中的顺连:' L7 ]/ x: Z' M3 Y  x2 d1 e
         例20.jpg ; X! R; O0 J3 M/ \4 f
1 t: C  N! k. T/ G& A
六、展开

# s% d9 G; y! e+ P% Q) @: @4 X+ I$ \) o1 t; v
    展开是前后旋律具有较大对比性的发展手法。对比性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上,如结构、节奏、和声走向。。。等等。& T4 B3 l/ G& k: s" \& N& c8 E$ ~
* |0 u, j& e9 q: F9 ]
    不管前后旋律之间的对比多么强烈,总是存在着某些统一的因素,展开法就是以对比为主、统一为辅的旋律延伸法。处理好统一与对比的关系就是歌曲旋律写作的原作。即要让发展后的旋律有焕然一新的印象,也要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V1 U% Z* |8 }% ~' E
例21《父爱如山》(张加栋词 南风曲)的前两句:
4 k( s" o- A0 v" [第一句为复句,四小节;第二句为不平均分裂结构的单句,三小节。* e' a7 u4 |- m3 |  d, c, t
第一句为强拍后半拍起;第二句为弱拍起。: ?/ G; l5 }; W
第一句结束音为主功能,第二句结束音为属功能,两句内部的和声走向也不同。
3 Y, o3 B: S" o% u。。。 。。。
# p, D# g) g7 B% K这些不同都让两个乐句产生了很大的对比。6 ~' t2 k- o3 W! ~
         例21.jpg
4 A& r6 c- i/ k# j! P& h+ [$ ?' ~' R, S
例22《党啊亲爱的妈妈》(龚爱书词 马殿银 周右曲)的前两句:
; R4 y# J5 ]5 `* P0 |2 U3 v, A前句和后句都是方整性两小节,结束音位置、长度相同;谱中红圈内的旋律一样。。。这些都使两个乐句具有统一性。2 J1 o+ a5 U; r9 C# f
前句和后句内部的节奏均不相同;前句两小节主要是主功能,稳定了调式,后句两小节主要是下属到属的和声进行。。。。这些都使两个乐句具有对比性。
  r& `7 Z6 H/ h: q3 f+ E6 i7 T         例22.jpg # U; R! g/ u! J' [  E! g

. l5 _1 B% L5 s* T1 }7 \% t2 l9 z例23《泪水》(漂流的鱼儿词 柴欣曲)的前两句:
. T: {7 F1 d( o# s! n* Y2 \) A两个乐句在长度、节奏等各方面对比很大。但后句两个红圈中的旋律明显来自于前句两个红圈内的旋律。
6 F# w5 k* f) A( b0 F         例23.jpg " t# [$ C0 l+ j: t3 {9 r$ e
 楼主| 柴欣 发表于 2016-12-24 20: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平安夜,祝大家平安幸福!并祝圣诞快乐!

点评

嘻嘻,刚看到教材,对开始时最先发的论述补充一句,一首作品,代表着作者的思想,要想写好一首作品,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人生观,学做曲子要先学会做一个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5 21: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夏晖音乐工作室 发表于 2016-12-25 21: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柴欣 发表于 2016-12-24 20:19
3 X8 t5 X1 \+ \1 D8 B6 o8 E3 ?& \今天平安夜,祝大家平安幸福!并祝圣诞快乐!
" y- b/ }# k& x5 c
嘻嘻,刚看到教材,对开始时最先发的论述补充一句,一首作品,代表着作者的思想,要想写好一首作品,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人生观,学做曲子要先学会做一个人。

点评

谢谢老师补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6 15: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泃河沿儿 发表于 2016-12-26 13: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主题是最困难的部分,常常让人绞尽脑汁。贝多芬写出《梦中女神》主题句之后灵感不来,也只好半途而废。感谢柴欣老师总结了各种实用手法来发展主题,准备在实践中练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柴欣 发表于 2016-12-26 15: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晖音乐工作室 发表于 2016-12-25 21:575 b* F  C: W1 w) _( _5 l
嘻嘻,刚看到教材,对开始时最先发的论述补充一句,一首作品,代表着作者的思想,要想写好一首作品,首先 ...
; b( c7 y  X) C- Z* X/ o7 B
谢谢老师补充。

点评

一看先生就是科班出身,值得一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6 1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夏晖音乐工作室 发表于 2016-12-26 19: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晖音乐工作室 于 2016-12-26 19:38 编辑
8 F& }1 F* i% f3 R
柴欣 发表于 2016-12-26 15:33
6 k1 u4 h! C4 F! d谢谢老师补充。
# M1 V# h, N' B, _8 k; F' \
+ T5 O; x. a& z$ |: |  n, N
一看先生就是科班出身,无私的讲解值得一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晓旭 发表于 2016-12-26 20: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分析得非常有見地,值得分享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龙马 发表于 2016-12-26 20: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话太感谢柴老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晓旭 发表于 2016-12-26 21: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錯,非常好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南风常起 发表于 2016-12-30 11: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品读、回味一篇,总会获得新的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飘雪的周末 发表于 2019-1-23 07: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陈家强 发表于 2023-11-30 16: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感谢老师的精心讲解辅导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作曲网原创音乐论坛社区 ( 鄂ICP备05006521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750号

GMT+8, 2024-5-18 00:45 , Processed in 0.1615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